初中历史沪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社会阶层_第1页
初中历史沪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社会阶层_第2页
初中历史沪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社会阶层_第3页
初中历史沪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社会阶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学案【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经济建设中的实践活动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从走苏联模式的道路到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单元知识网络】【单元要点整合】1.本单元复习,要抓住一条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时期、六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1949—1956年),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二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包括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1956—1966年)和“文革”十年(1966—1976年)。三是新时期(1978年至今),包括改革开放的探索(1978—1992年)和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至今)两个阶段。2.注意横向联系。梳理每一个主要历史时期和阶段,加强政治、经济、外交、思想和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苏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到走自己道路的重大创新,比较中苏现代化道路的异同;从世界现代化道路的模式探索上,联系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分析比较世界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创新的特色和相互借鉴的问题。3.学习本单元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阶段,四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个阶段是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四个重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单元检测】1.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1960年%%%增长率-%47%223%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党和政府进行了政策调整3.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是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B.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C.抵制“大跃进”的错误D.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5.对下面20世纪50年代末两幅新闻图片的报道,表述正确的是A.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B.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C.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虚假的D.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真实的6.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有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中共八大会议精神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地贯彻8.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好地利用了世界范围内的三次大的机遇。这三次大的机遇应该是①经济全球化的加强②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③新的科学技术革命④多极化格局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20世纪以业,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30年的探索与实践。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和1979~2010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10.《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什么A.中国将要进行改革开放B.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C.中国音响制造业达到美国水平D.中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表中的数据不能反映的是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影碟机电冰箱洗衣机彩电A.是改革开放的缘故B.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C.我国电器事业迅速发展D.我国大量引进外国电器1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国民生产指数)大大增加,恩格尔系数也随之加大B.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C.互联网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D.流行语的变化、词汇的创新体现了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14.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元,比22年前提高了倍。这一账本是上海A.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B.政治巨变的见证C.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15.“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A.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合理B.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不合理C.史料不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D.史料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16.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这主要表明我国A.商品供求矛盾突出B.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C.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17.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18.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19.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A.大连B.秦皇岛C.沈阳D.烟台20.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2000年至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另据统计,2007年GDP增速%。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加快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网易财经材料2:在CRT彩电时代曾位列全球第一阵营的中国企业,在平板电视时代因受制于上游核心技术等原因而逐渐跌出了领跑位置。……2007年,三星、索尼、菲利浦分列全球液晶电视(平板电视)出货金额及出货量前三名,夏普、LG、东芝与松下居第四至第七位,其中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中国彩电巨头在平板电视时代不掌控上游核心技术,难以发挥成本优势。2007年第四季度液晶电视……在全球市场已大大超越CRT彩电。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日本为86%,西欧为84%,北美市场为78%,而中国市场CRT彩电销售仍占很大比例。——段志敏(京华时报2008年02月27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1中我国2000~2007年GDP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2)材料2主要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不利因素?说明了什么问题?(3)一位外国评论家说,中国是“一个既富有又贫穷、既强盛又脆弱的大国”。试以上述中国经济状况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2.阅读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