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乐都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乐都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乐都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乐都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乐都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乐都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8—10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

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

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

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

云表,暮则像东山而归,故名之臼“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

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

S:'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

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

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

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

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

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而笑曰:“有是哉?”郡守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

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

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

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挟飞仙以遨游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其孰能讥之乎?

C.面山林遁世之士盈虚者如彼,血卒莫消

长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壬天会壬会稽山阴之兰亭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第2题: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5分)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

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

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

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

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

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

弥久,……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

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

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日: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

至其衰也,驾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

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

“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

先生勿泄也。”田光^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

逮也,幸而教之日:'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

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

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

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

死,明不言也。”遂自到而死。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造焉。造:到……地方去

B.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善:交好

C.不知吾形已不逮也逮:达到,及

D.愿足下急过太子过:超过

15.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依次表现太子“礼贤下士”和田光是“节烈侠士”的一项是

()

A.太子丹患

之欲自杀以激

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遂自到而死。

C.太子避席而请曰

行见荆轲

D.太子送之至

其智深,其勇

沉,可与之谋也

1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段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

人故事。

B.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

相同。

C.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

D.田光自杀的一个原因是太子的叮嘱一一“所说的是国家大事,不能泄露”。

1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

⑵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

第3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6分)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骆衍之术迂大而闵辩;爽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

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爽,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

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

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

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禳祥,鄙

债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互宣而

卒。因葬兰陵。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属:一类人

B荀卿乃适适:到……去

C楚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废:残废

D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序:按次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师不必贤于弟子

B齐尚脩列大夫之缺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着

C春申君死而荀卿废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D因家兰陵因利乘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份担

任齐国祭酒。

B荀子因人毁谤,不得以离开齐国,到了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

C他认为齐国昏乱的君主拘泥于琐碎礼节,再加上庄周等人狡猾多辩,败坏了风俗。

D他推究儒家、墨塞、道家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编次著述了文章便辞世了。

13、翻译句子(9分)

(1)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3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戎,字潘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

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

槛中J唬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

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

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溶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

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财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

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

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败人意。”

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

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

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日:“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

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

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娇亦居父丧,以礼法自

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日:“和娇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

“娇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

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注]力虎①(xiao):怒吼。贿②: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一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B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C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D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戎小时候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

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

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

拐杖才能站起。

D和矫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娇哀伤过度,并为此担

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娇更让人感到忧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5分)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5分)

第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日:“我不幸

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

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漫矢污衾

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

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

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日:“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

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

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

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眠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

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

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

景淳,瑜月,始辞之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

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日: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

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

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4.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

B.景淳竟死竟:居然

C.反踞以货,遗归熙: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多:称赞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仗踵疑门,告曰拄杖走到李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

死,

(2)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第6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完成6—10题。(共20分)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

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

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携

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

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

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

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共其乏困B愿大王少假借之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卒起不意

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持千金之资正物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以故荆轲逐秦王

8.下列句中的加横线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函封之B、夜缱而出

C、群臣怪之D、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9.下列句子与“群臣侍殿上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燕王拜送于庭

C、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使毕使于前

1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

(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第7题:

第8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5题。

唐震字景贤,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

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咸淳

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顾

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

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①,蠲②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

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州有民佣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佣者杀其子投火

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

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

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睥,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

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震骂日:"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

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

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传》)

【注】①纲运米:指朝廷分批调运的米。②蠲:免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题未启启:打开。

B.政事一切无顾让顾让:指顾念谦让别人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户籍:登记。

D.民不胜掠,自诬服诬服:指诬告别人犯罪。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言其过者辄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有权贵以牒荐之者不赂者以赂者丧

C.会府有具狱将置辟会天大雨,道不通

D.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的一组是()

①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②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

③江东大旱,擢知信州④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⑤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

A.①②⑤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中进士后做小官,但他决不靠某

贵的推荐升官。

B.唐震任临官府官员,看到仗恃贾似道势力的潜说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抵制,使

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的百姓,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

平反了一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大至,将帅邓益逃跑,唐震就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危难之际,他放弃

生机会,在敌人面前,他决不投降而死。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1)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3分)

(2)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5分)

第9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

足?”

(《论语•颜渊》)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才能使老百姓脱离贫困与饥饿的窘况。

B.避免过于苛暴的措施,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C.按照时令来役使百姓,老百姓就会服从君王的统治。

D.君王不应搜括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富足。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以下两个句子。

①盍彻乎?

②既庶矣,又何加焉?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3题。(7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

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

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象

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

儒。

12.解释句中加点字(4分)

(1)窃()入学舍(2)曷()不听其所为

(3)听已,辄()墨记(4)恬()若不见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3分)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第11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

以骨鲤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

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因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

尉都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

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日:“正此佳婿

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

多居之,谢安未性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

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

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

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熊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

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

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

也。”

时骤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

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

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

辄/洒扫而待之。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

/辄洒扫而待之/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

辄洒扫而待之/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

/辄洒扫而待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子在唐以前指父亲兄弟之孙,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

B.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C.厢即厢房,等级低于正房,传统民居以左为尊,故东厢房的等级高于西厢房。

D.真草是草书的一种体式,对应的还有行草和狂草,《兰亭集序》即为行书。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都鉴派媒人前来选择女婿时,王氏诸少“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表现与众不

同,因而被都鉴选中成为女婿。

B.王羲之曾经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并写下著名的《兰亭序》

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

C.在听闻王羲之向会稽孤居老姥求买鹅而不得后,山阴一位道士主动提出条件,让王

羲之替他抄一遍《道德经》来换群鹅。

D.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

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第12题: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

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日:“此

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

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据白:“节家前后未

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

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

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

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

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

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

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

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

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官名,主管文书,办理

政务。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股肱:指大腿和胳膊的上部,在这里可指左右手。⑥

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廉隅:廉隅,喻人品行方正。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

B.母老,唯在诸君唯:只有

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责:责问

D.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走:逃跑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子犯请击之

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因芝妻伯父董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昭犹惮芝,不为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大王来何操D.以其无礼于晋

8.下列句子分别编写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

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

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

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

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译文:

(2)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译文:

第13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8分)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菅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

自引去。柔教日:“昔邮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

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令日:“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

政,以刑为先。“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

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

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

心。正如前科,固己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

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

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迁为颍川太守,复还为法曹掾。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柔谏曰:“设官

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

之。"太祖曰:“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

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达等后奸利发,太祖杀之以谢于柔。

文帝践昨①,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

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

所以息奸省讼,缉熙②治道也。昔周公作诰,称殷之祖宗,咸不顾小人之怨。在汉太

宗,亦除妖言诽谤之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

从,而相诬告者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

绝。

注①践昨:登上帝位。②缉熙:奋发前进。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励:磨砺。

B、愚谓乃宜贷其妻子贷:宽恕。

C、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走:逃跑。

D、诚非所以息奸省讼诚:确实。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高柔为人宽容大度,处事温婉仁让的一组是()

(3分)

①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②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

可使诱其还心。③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④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

也。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发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柔的名声极大,县里的一些奸邪官吏听说他要来,就全都离去。但在高柔的感召

之下,不久又回来,并转变成好官吏。

B、在宋金逃亡一事上,高柔力谏太祖减其刑罚,应时变法,终于让宋金悔悟,其他一

些逃亡的士卒也因此得以活命。

C、在对待卢洪、赵达的事情上,高柔认为应该认真检查处理,但最终却没有能说服太

祖。后来的结果证明高柔的意见是正确的。

D、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后记叙了高柔的四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反对严刑重典,又不姑

息养奸,主张公正执法的法治思想。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译文

(2)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译文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候,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

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黑名城,杀豪

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

城,因河为池,据万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

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

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

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执行,实行

B.废先王之道道:法度

C.焚百家之言言:书籍、著作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忠实

9.下列句子,全属于陈涉起义的不利因素的一组是

①氓隶之人②才能不及中人③山东豪俊遂并起④天

下云集响应⑤率疲弊之卒⑥斩木为兵

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⑥D.

④⑤⑥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写了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选文刻画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

文章中心。

C.写陈胜时,极力排抑,写其平庸微末,不足挂齿,但是秦王朝竟然被这样一个小人

物搞垮了。从而强调了“仁义”的作用,为后人提出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

D.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

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11.把上面那则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

弯弓而报怨。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矣。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阅读文化经典《孟子》,按要求答题。(6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

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日: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

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

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

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2分)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分)

(2)孟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第16题:(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一7题。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

成进士。斌出为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湖南,将二万人至关欲留,斌以计出之,至

洛阳哗溃。十六年,调江西岭北道。明将李玉廷率所部万人据零都山寨,约降,未及

期,而郑成功犯江宁。斌策玉廷必变计,夜驰至南安设守。玉廷以兵至,见有备,却

走;遣将追击,获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方廷推,上曰:“今以道学名者,言行或相悖。朕闻汤

斌从孙奇逢学,有操守,可补江宁巡抚。”斌行,谕曰:“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

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之事,必从容渐摩,使之改心易虑。”十月,上南巡

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

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

淮、扬、徐三府被水,常州知府祖进朝以失察属吏降调,斌察其廉,奏留之。又疏荐

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廉能最著,而征收钱粮未能十分全完,请予行取。下部皆

议驳,特旨允行。

斌令诸州县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范仲淹、明周顺昌祠,禁妇女游观。苏州城西上方

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鹫。谚谓其山曰“肉山”,其下石湖曰“酒

海”。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

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

方明珠用事,国柱附之。布政使龚其旋坐贪,为御史陆陇其所劾,因国柱贿明珠得

缓;国柱更欲为斌言,以斌严正,不得发。及蠲江南赋,国柱使人语斌,谓皆明珠

力,江南人宜有以报之,索琳,斌不应。比大计,外吏辇金于明珠门者不绝,而斌属

吏独无。

二十五年,上为太子择辅导臣,廷臣有举斌者。诏曰:“自古帝王谕教太子,必简和

平谨恪之臣,统率宫僚,专资辅翼。汤斌在讲筵时,素行谨慎,朕所稔知。及简任巡

抚,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风有位。”授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自通州勘贡木归,一夕卒,年六十一。

(《清史稿》,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斌策玉廷必变计策划B.江宁巡抚缺,方廷

推推举

C.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告诫D.及蠲江南

赋减免

5.以下各组几句中,全都表现汤斌廉洁刚正的一项是(3分)

①斌策玉廷必变计,夜驰至南安设守。②斌察其廉,奏留之。③索脉,斌不应

④而斌属吏独无⑤及蠲江南

赋。⑥洁己率属,实心任事。

A.①③⑥B.③⑤⑥C.③④⑥D.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斌被派出做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往湖南,率领两万人马到潼关后想暂

驻,汤斌用计策成功地让他离开,并且使其军哗变溃散。

B.淮安、扬州、徐州三府遭受水灾,常州知府祖进朝因失察下属官员而降职调

任,皇上知道汤斌很廉洁,于是将他留任。

C.汤斌命令各州县建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顺昌祠,并告诫

各州县毁掉类似五通神祠的祠堂,修建学宫。于是,教化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悦

诚服。

D.皇上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推荐汤斌的。但皇帝没有同意,只是让

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5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擢进士第,为芮城尉。大足元年,武后幸长安,陕州刺史宗楚

客委以顿峙,馈献丰甘。楚客叹其能,亟荐之,擢为新丰尉,迁监察御史。神龙中,

郑普思纳女后宫,日用劾奏,中宗初不省,廷争切至,普思由是得罪。时诸武若三

思、筵茏及楚客等权宠交煽,日用多所结纳,骤拜兵部侍郎。

帝崩,韦后专制,畏祸及,更因僧普润、道士王晔私谒临淄王以自托,且密赞大计。

王曰:“谋非计身,直纾亲难尔。"日用曰:“至孝动天,举无不克。然利先发,不

则有后忧。”及韦氏平,夜诏权雍州长史。以功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封齐国公,

赐实户二百。坐与中书侍郎薛稷相忿竞,罢政事,为婺州刺史。历扬、汴、兖三州刺

史。

由荆州长史入奏计,因言:“太平公主逆节有萌。(陛下)今据大位,一下制书定

矣。"帝曰:“畏惊太上皇,奈何?"日用曰:“庶人之孝,承顺颜色;天子之孝,

惟安国家,定社稷。若令逆党窃发,以亡大业,可为孝乎?请先安北军而后捕逆党,

于太上皇固无所惊。”帝纳之。及讨逆,诏权检校雍州长史,以功益封二百户,进吏

部尚书。

会帝诞日,日用采《诗》、《大雅》、会、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献之,借

以讽喻,且劝告成事。有诏赐衣一副、物五十段,以示无言不酬之义。

久之,坐兄累,出为常州剌史。后以例减封户三百,徙汝州。开元七年,诏曰:“唐

元之际,日用实赞大谋,功多不宜减封,复食二百户。”徙并州长史,卒年五十。并

人怀其惠,吏民数百皆缩服送丧.赠吏部尚书,谥曰昭。再赠荆州大都督。

日用才辩绝人,而敏于事,能乘机反祸取富贵。尝谓人曰“吾平生所事,皆适时制

变,不专始谋。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云。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楚客叹其能叹:感

B.夜诏权雍州长史权:代理

C.太平公主逆节有萌萌:苗头

D.日用才辩绝人绝:超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反映崔日用有见识的一组是(2分)

①多所结纳,骤拜兵部侍郎②若令逆党窃发,以亡大业,可为孝

③然利先发,不则有后忧④以功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⑤日用才辩绝人,而敏于事⑥皆适时制变,不专始谋

A.②③⑤B.①④⑥C.

②③⑥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崔日用善于处事。武后到长安,陕州刺史宗楚客将安排膳食之事交给他,他供

应极为妥当,因而得到宗楚客的赏识。

B.崔日用为数位帝王所用,他有才辩,处事机敏,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事方

案。在并州,他施惠与人,受人爱戴。

C.崔日用善于进谏,他曾进谏皇帝,促使皇帝以在位之优势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

力,天下得以安宁,他因功受到封赏。

D.崔日用是一位颇有功劳的臣子,他多次因功受到封赏。他颇受皇帝礼遇,只要

崔日用有所求,皇帝就没有让他的希望落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日用劾奏,中宗初不省,廷争切至,普思由是得罪。

⑵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18题:

第19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二班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

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

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殷转诘之。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便

谓:“先生,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殷喜从之。俄至一

处,室傍岩谷。熟柴代烛,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计无所之,亦即听之。又

闻榻上呻吟,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问:“何恙?”牙曰:“以此故,敬

求先生。”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

可触,妨碍饮食。”殷曰:“易耳。”出艾团,为灸数十壮,曰:“隔夜愈矣。”二

班喜,烧鹿饷客;并无酒饭,惟肉一品。爪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