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1页
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2页
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3页
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4页
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徒步青海湖第一页,共四十七页。蜗居第二页,共四十七页。豪宅第三页,共四十七页。走在湖边走在湖边第四页,共四十七页。防紫外线的武装第五页,共四十七页。遍野的花遍野的花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第七页,共四十七页。第八页,共四十七页。第九页,共四十七页。晒过的笑脸第十页,共四十七页。整装待发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北京大学医院周广华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概述海拔在3000m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特点:气压低、氧分压相应减低,易致人体缺氧3000m以内较快适应4200—5330m仅部分人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适应5330m以上为人的适应临界高度,极易发生缺氧反应。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概述高原习服:人体对高原低氧的适应过程约需1-3月可逐渐过渡到稳定适应。个体差异极大。海拔高度、进入方式、区域季节、个体素质高原反应多发生在初登山,时特别在最初几天内,称为急性反应。凡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称为慢性反应。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一、急性高原病1、急性高原反应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排尿减少。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紫及面部、手、踝浮肿等。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体检,排除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进入高原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天。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列车配有高原供氧系统,采用整仓加氧,自动控制制氧机的运作,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始终保持在人体舒适的水平上。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日程不能安排得太紧,尤其是初到两日内。不要做重体力活动,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休息好。避免寒冷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温,饮食卫生,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备用氧气。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去、阿司匹林、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镇静剂(安定、舒乐安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维生素(C.B6)、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2、高原肺水肿发病率3-5%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凡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者,出现剧烈头痛,极度疲乏,严重发绀,呼吸困难(安静时),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部听到湿性啰音,胸部X线有点片状或云雾浸润阴影,诊断即可成立。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高原肺水肿寒冷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劳累是重要诱因。保暖、吸氧6-8L/分、卧床、利尿、氨茶碱、激素、电解质平衡。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3、高原脑病

由急性高原反应进行性加重发展而来,又称高原昏迷。高海拔耐受性降低诱因者急进高原地区(4000米以上)可发生。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3、高原脑病

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有神志恍惚、行为异常、震颤、共济失调、抑郁或兴奋、烦躁、澹妄、幻觉,严重者出抽搐、尿便失禁,嗜睡、昏睡以致昏迷。可见球结膜水肿,眼底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及视乳头水肿,可并发脑出血。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4、高原视网膜出血约60%脑水肿患者可至视网膜出血,缺氧微血管渗漏所致。约半月出血可消退。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二、中暑(常见热射病和日射病)

热射病: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头痛、恶心、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日射病: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暴晒引起的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怕光刺激、昏睡或意识丧失、体温升高等症状。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中暑的处理1、出现中暑症状后,首先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物以便于散热;2、同时进行人工散热——湿毛巾或酒精擦浴,头部放置冰袋、还可吹电风扇,使患者重新达到正常温度,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中暑的处理3、如果中暑者神智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令其饮用含盐饮料,茶水等,以便降温解暑,补充水容量,但切忌食用饮用生冷刺激食物饮料;4、患者有意识障碍,应尽快送至医院治疗,同时应保持呼吸通畅——将患者头偏至一旁,防治呕吐物阻塞呼吸道。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三、扭伤1、休息,暂时停止伤部活动;2、冷敷伤部,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渗出。根据病情和部位,选用冰袋、冷水袋、冷湿毛巾、包冰块的湿毛巾、冷水浸泡等。冷敷仅应用于局部。在使用冰块时要防止造成冻伤,局部出现青紫、麻木和僵硬感时要立即停止冷敷。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三、扭伤3、压迫,可用绷带加压包扎;4、抬高肢体,可促进肢体血液回流;5、按摩和热敷至少要在伤后48小时方可进行。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四、防紫外线灼伤眼睛墨镜、偏光镜皮肤又称日光性皮炎。强烈日晒后(高原的半阴天)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于暴晒部位皮肤首先出现界线清,弥漫潮红,甚至肿胀,常伴有轻度的烧灼感,约3天左右,不需治疗可以渐愈;严重者可有水泡,甚至大泡,一般于晒后次日达到极期,经4~6天方能恢复。有相关病史的同学应特别注意。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四、防紫外线灼伤穿长袖衣服,暴露部位(面颊部、耳廓、颈后部)于晒前15分钟涂防晒膏或防晒油;感到灼热不堪时,可用冰镇的化妆水或清水冰敷,不断交替敷面,直至皮肤感到冰凉为止;晒伤的皮肤得到缓解之后,为防止肌肤出现干涩、紧绷的现象,要补充水分,涂保湿润肤乳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生活规律可增强抗光能力;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五、失温

正常体温是37℃。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五、失温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此时制热和保温的因素长时间小于散热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预防:3层着装原则、添加衣物、换上干燥的衣物、带帽子头巾手套、带雨衣。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失温的三阶段1、发抖、畏寒:身体刚开始感觉到寒冷时,脸色变得苍白,身体不断发抖。2、意识不清:当体温不断下降时,发抖的情况反而可能会停止,这时肌肉就会变得僵硬,并且出现神智不清的症状。3、昏迷、心跳缓慢或停止:若是情况不断严重下去,患者的血压会开始降低,心律不整,并且导致心跳停止、昏迷休克,甚至是死亡的结果。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失温时自救方法保持冷静:这是首要条件。紧张不安的心理,心跳加速,失去更多热能。让身体维持干爽:湿透的衣物会让散热速度加倍,想办法将身体弄干。从身体中央开始加温:虽然手脚最容易感到冰冷,但要让体温上升最快的方式,应先温暖身体的中央部位。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失温时自救方法缩小身体的散热范围:双手抱于胸前,以便减缓热能流失的速度。饮用酒精之外的温饮品: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饮用温度适中的饮料可以迅速帮身体加温,但由于低温患者对于热能知觉反应较低,所以过烫的热饮可能很容易造成烫伤伤害。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脚打泡原因:鞋袜不合适、长时间走路表皮和真皮受到过分刺激使真皮下积水、皮层间分离形成水泡。脚部出汗,潮湿会造成脚底皮肤变软加之过度摩擦也会使真皮下积水形成水泡。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脚打泡预防1、鞋子一定要合脚,在后跟处插进一手指,保持鞋子内的干燥;2、袜子大小要合适,在脚掌和足弓部位最好加莱卡,避免袜子和脚的摩擦。含COOLMAX的棉袜,快速把体表的汗液排出,使脚部干燥;3、鞋带的结扎。足面部的鞋带一定系紧,这样可以保护脚不往前冲,减少脚底与鞋的摩擦;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脚打泡处置解决办法是:脚泡穿刺引流首先用热水烫脚5分钟后擦干;碘酒或酒精将脚泡部位消毒,再用消毒后的针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沿孔道流出,排干;处理脚泡时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可用创可贴包扎,如创面过大,应用纱布包扎,不使创面接触水!休息时尽可能脱下鞋袜使创面通风;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常见疾病甲沟炎上呼吸道感染痛经胃炎失眠哮喘心律失常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醉氧原因:是由于人的机体刚刚适应高原地区低氧环境,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就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会产生一种所谓“脱适应反应”或称“低原反应”。懒洋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