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天府名校4月高三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的先贤们对天地自然的初始认识、接触、对话过程,成熟于人们长期的渔樵耕读的实践。当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乡村正积极地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生态、宜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透视这些充满诗意的美丽乡村,发现和合思想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和合”是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庄子·让王》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句子,逍遥而安泰,这是乡村聚落空间中最常见的和合状态,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渔樵之美,而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和合思想源自阴阳说和《易经》学说。《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地、人三才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共同维系着整个系统。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一天一地、一上一下、一热一冷,构成最朴素的阴阳观,所以人们早期的思索还是基于天地阴阳二气的相互渗透和推衍的过程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和合渔樵美学观贡献非常大。道家在肯定天、地、人三才相和合的基础上,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最为典型的思想是老子的“无为”观。老子告诫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提醒人们无为而求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一顺其自然的和合渔樵美学观至今仍在治国、齐家、修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们在长期渔樵耕读的劳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与天调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语出《道德经》)。老子的道之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勾画出了西方人的理想国度。老子也构想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陶渊明的笔下也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幸福之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王维的田园诗中也有“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的经典诗句。这种美好的小国寡民的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截然相反,“理想国”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规制国度,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和合的渔樵世界。乡村渔樵世界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彰显了祥和、质朴、诚明、向善的渔樵之美,也解蔽了天、地、人相和合,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等先贤哲理。乡村文旅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彰显乡村的和合本色,笃守其向善的本质。若真正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是很难的,但当今乡村渔樵世界中所呈现出的那种祥和、恬静的境界是可期的。(摘编自朱力、冯越峰《和合: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触、对话过程及人们渔樵耕读的实践。B.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是众多文人雅士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C.《易经》因主张天、地、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D.如今虽很难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但乡村渔樵世界中的祥和恬静的境界足可期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在全国各地乡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中心论点。B.文章引用《庄子》“日出而作”等句子意在论证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就叫做渔樵之美。C.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小国寡民境界与西方人的理想国度是截然相反的。D.文章收尾总结前文,且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并为当今乡村建设提出建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在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和最朴素的阴阳观。B.道家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讲究顺其自然的老子的“无为”观最为典型。C.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内容到思想都承续了老子的理想世界构想。D.渔樵之美祥和、质朴、诚明、向善,乡村文旅设计要彰显坚守乡村的和合本色、向善本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科技,或将改变一个城市的感观。在人性化的智能型的信息服务的支撑下,城市不必再冰冷如初。而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IBM给出的“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表示,对于智慧城市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港比作城市信息化的1.0版本,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2.0版本,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3.0版本。初期,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资源用于宏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在数字城市阶段,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源用于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智慧城市阶段,主要的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决策反应等。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深圳、扬州、厦门等地已经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正在建设当中。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摘编自包征宇《触摸智慧城市》)材料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治理经受大考,也暴露了一些城市治理能力的不足。较高的人口密度、较高的人口流动性、较快的人口增长让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承压不小,一旦城市治理和风险处置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城市发展步入数字时代,只有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城市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才能真正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坚实支撑。数字如何赋能城市治理?以往人们更为熟悉的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用于“交通治堵”的应用场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中,以杭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数字治疫”的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杭州,早在2020年2月初就依托城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系全国首个;在郑州,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产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摘编自《让我们的城市更智慧一些》)材料三: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测试,智能商街拥有越来越高的人气,智慧城市让生活高效便捷,随着5G商用,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及,智能经济成为新热点。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应用范围迅速推开。在北京王府井,京东数科打造的“智能商业街操作系统”有望实现安防、引流等智能管控;在河北雄安,苏宁与商铺联合打造零售云门店,让选址、物流、服务等全链条智能化。《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截至2019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逐渐形成。”(摘编自张辛欣《2020,智能经济将按下“快进键”》)4.下列不属于智慧城市建设范畴的一项是(3分)()A.信息网络对城市交通信息进行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B.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特区建设。C.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创新。D.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城市治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B.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运用前沿技术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C.人工智能随着5G商用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普及,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其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应用范围迅速推开。D.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以及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等智能经济形态的逐渐形成。6.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具体成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鸡司令聂鑫森伯悦总觉得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和他的鸡场,这眼神令他很不舒服,但似乎又并没有恶意。这双眼睛属于五十岁出头的有满余。伯悦问父亲:“我请有叔到鸡场来做事,他一口回绝。我想租赁他家的那块山林,他冷冷一婆急得直跺脚。伯悦是想帮你渡过难关,又怕你不同意,硬是把我拉来。伯悦,你说说。”“有叔,我爹跟你是老朋友,他让我来征求你的意见。你家的五百只小鸡,由我们鸡场来代养,专门划拨出一个区段,有专人负责。”“怎么付费呢?你……说个数?”“你放心,分文不取。出栏了还是五百只,一只都不会少。怕你不相信,我请书记来做证。出栏时,都套上鸡场统一制作的质量认证环,保证你只赚不赔。”刘时雨问:“你同不同意?有满余说:“惭愧、惭愧。只是辛苦小悦了。”“等你伤好了,我想请你来场里当生产技术指导,好不好?"有满余低下了头,用手拍了几下脑壳,长叹一声后,说:“小悦……我想的是自己,是我的家。你想的是大家,……你是真正的鸡司令,我……愿意到你旗下……当个小兵。”刘时雨笑了,说:“鸡场要扩大,村民的山地可以入股分红,上班再拿一份工资,你干不干?”有满余说:“干!干!干!”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起笔以主人公伯悦的感觉入笔,交代有满余的一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令他不舒服,这样开篇颇具悬念,吸引读者阅读。B.伯悦的大学毕业情况及外地就业经历是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体现了伯悦的能干好学,使他后期的创业成功更真实可信。C.有满余不慎跌倒骨折住院的情节设计,是故事的转折点,这件事给曾经是敌对状态的双方提供了和好的机会,推动了下文情节的发展。D.小说通过叙写有满余与伯悦的“‘鸡司令’之争”,批评了有满余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的狭隘落后的思想,诠释了共同致富的主题。8.请结合全文,分析有满余对伯悦的养鸡创业的心理变化历程。(6分)9.有满余这一形象,对塑造主人公伯悦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适年五十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吏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子璋,斩之。代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待,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候,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谐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益曰忠。(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B.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C.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D.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渤海,即渤海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郡,在今天河北沧州一带。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史”为“太史”的意思。C.节度,即节度使,唐朝初年设立地方军政机构,总管地方的长官称节度使。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封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适出身贫寒,喜欢吟诵诗篇。他幼时家中贫困,客居异乡,以乞讨为生,五十岁时才关注诗歌,每吟诵一篇,作品都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B.高适忧深思远,奉劝皇帝避祸。他进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形势,并劝皇帝趁机西迁入蜀,玄宗接受其意见,得以避开安禄山的兵灾。C.高适进言直谏,以致仕途浮沉。他因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得到肃宗的提拔;也因敢直言遭到李辅国的憎恨,被贬为太子少詹事。D.高适心系百姓,敢为蜀民请命。梓、益二州,百姓疲敝,高适提出蜀地位置偏远,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而使蜀地的百姓受到困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5分)(2)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杜甫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②,衰颜欲付紫金丹③。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注】①严郑公,杜甫的朋友严武。严武再次成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后,曾写信邀请杜甫,杜甫决定重还成都。②黄阁老,指严武。③紫金丹,指烧炼的丹药,传说可以延年益寿。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实写沙岸崩塌损坏药栏,已连同江槛落到湍急的水流中,也写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焦虑。B.颈联提到诗人的生计和身体状况,是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写出对朋友的信赖。C.尾联诗人回顾过去三年,人瘦得皮包骨头,《行路难》典故,包含着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慨。D.本诗是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之作,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示出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厚。15.颔联为本诗名句,请分析其丰富意蕴。(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异曲同工之妙。(2)许多艺术作品讲究适当留白以表现更丰富的意蕴,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有这样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了箫声的悲恻感人,写出了音乐的感染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关于“悌”的含义,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就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悌”字最初使是在汉代,由“弟”字演化而来,故前文经典中将“悌”通用为“弟”,《三字经》中的“悌于长,宜先知”,要求其对兄长恭敬顺从,可见悌是对年幼者提出的。其次,悌道从兄弟关系扩展到家庭、家族,与弟对兄的悌相对应,兄对弟的道德要求则是友,兄友弟悌,以达到兄弟姐妹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境界。再次,(),“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理论上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和形式上的“义结金兰”,都为悌在社会上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悌者,所以事长也。”举凡年纪、辈分、职位、德行、学问较我长者,都应尊敬逊顺。而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悌密不可分。《礼记·祭义》云:“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悌之道内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着对长者和老者的尊敬与照顾,以达到“民知尊老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民入孝悌,出尊老养老”。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义和睦相处敬老尊贤蕴含B.本意安居乐业尊老爱幼蕴含C.本意和睦相处敬老尊贤蕴藏D.本义安居乐业尊老爱幼蕴藏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三字经》中的“悌于长,宜先知”,可见悌是对年幼者提出的,要求其对兄长恭敬顺从。B.《三字经》中说“悌于长,宜先知”,要求其对兄长恭敬顺从,可见悌是对年幼者提出的。C.《三字经》中说“悌于长,宜先知”,可见悌是对年幼者提出的,要求其对兄长恭敬顺从。D.在《三字经》的“悌于长,宜先知”中,可见悌对年幼者而言,要求其对兄长恭敬顺从。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非血缘关系的同辈得到尊敬是悌道的进一步拓展B.悌道进一步拓展到尊敬非血缘关系的同辈C.尊敬非血缘关系的同辈是进一步拓展了悌道D.悌道是拓展到对非血缘关系的同辈的尊敬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