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兴起时间:1206年建立者: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二、元朝的建立1、时间:1271年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国号:元都城:1272年定都大都。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牺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正气歌》)3、元世祖功绩: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元世祖重视农业的措施:禁止圈占农场作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成效: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元世祖发展粮食运输的措施:开凿新运河。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开辟海运。成效: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4.商业繁荣、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行省制度1、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2.行省制度目的:为管辖辽阔的疆域,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元世祖设置行省制度:意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四、民族融合的发展1、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的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逐渐融合)。2、意义: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是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我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趋势。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五、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的意义: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1、科学技术的发明类别发明者朝代使用与传播活字印刷术毕升北宋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宋时期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影响了新航路的发现。火药春秋、战国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印刷术之最: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刷品。最早的套色印刷技术出现时期:宋元时期。最早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山西应县发现辽代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发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唐朝中期,书籍中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两位杰出科学家:①北宋时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②元朝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二、历史学:1、代表: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2、概况:体例:按照年代顺序写成,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史巨著。近三百卷。目的:为皇帝提供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名称作者体裁成书时期内容共同范围《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西汉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战国——汉武帝《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通史北宋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三、文学:1、宋词:唐朝出现,又称长短句,可以歌唱,是两宋的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P78----79)2、元曲:关汉卿《窦娥冤》姓名时代经历特点苏轼北宋经济繁荣,家境优裕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李清照两宋之交开始生活稳定,后流落南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后期浸透了忧伤感情辛弃疾南宋曾参加抗金斗争,立志恢复中原风格豪迈,倾吐了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关汉卿元朝代表作《窦娥冤》四、绘画|与书法1、北宋: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表现商业的繁荣(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北宋书法代表:“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的绘画作品被称为“神品”项目人物著作与作品特点或称颂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风俗画风俗画赵孟頫《秋郊饮马图》“神品”山水画郭熙注重画的意境花鸟画李公麟宋画第一书法,盛行行书苏轼《天际乌云帖》“宋四家”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卷》米芾《淡墨诗帖》蔡襄《扈从帖》唐朝前期为什么会出现高度繁荣与开放的局面?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基本前提和保证,如李渊父子平定天下,建立唐朝等②重视政治制度的创新(或不断完善),如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③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如“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等④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如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等。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初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改称南京)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于1421年迁都北京。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目的(结果/作用)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的手中。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又皇帝直接指挥,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③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八股文的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靖难之役目的: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夺取政权,史称“靖难之役”。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众、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明王朝强盛的直接表现。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后的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航海家,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5、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客观条件:(1)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2)造船水平的高超;(3)航海技术的掌握(4)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主观因素:(1)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2)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3)出生回族又皈依佛门,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的怀抱。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后金:建立时间:1616年建立者: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国号: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2.清朝:建立时间:1636年建立者: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为了加强君主专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p100.动脑筋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阿保机、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收复台湾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2、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4、为何郑成功讲台湾一向属于中国?①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来台湾,当时称为夷州。②隋炀帝时期,曾经三次派人去台湾,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政治经济情况。当时台湾称为琉球。③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二、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康熙1、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被迫投降。思考: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①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②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③人数和武器装备占优势等。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地点时间事件东南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建立台湾城和赤嵌楼据点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东北17世纪中期沙俄出兵占领我国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85——1686年康熙帝两次出征雅克萨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1.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1727年)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①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②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和大和卓的叛乱;③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771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三、清朝疆域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新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②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后来居上③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畅销海内外。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资本主义萌芽:①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②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③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他港口。3、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评价:①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先秦时期(文明的勃兴)------秦汉时期(昌盛文化)------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承上启下)-------隋唐时期(文化高峰)------宋元时期(灿烂繁荣)------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鲜明)一、紫禁城和明长城1、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之地,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初中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11篇)
- 企业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4篇)
- 2024大学德育年终工作总结(28篇)
-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15篇
- 美术作品代理合同
- 2025年汽车水泵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湘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综合复习习题
- 2025冀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综合复习培优补差
- 2025年中国排队机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阻燃产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矿山井架设计规范
- 空天地一体化公路智能巡查技术应用与实践
- CJJ129-200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 punctuation-英语标点的使用
- 股权纠纷案例分析申诉报告
- 2022云南省中考道法真题试卷和答案
- 如何在质保到期后提供售后服务
- 劳务经济人培训课件
- 海尔集团周云杰发表主题为《无界生态 无限可能》战略报告
- 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
- 经典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