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看着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把特勒上尉的信》。导入新课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的野蛮的劫夺。圆明园简介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诗人,作家。19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主要作品有诗集《东方吟》、《秋叶集》、《静观集》,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相关背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分别于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已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揭示题目

题目交代了写信的缘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点明了写信的对象——巴特勒上尉。雨果借写信的机会,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给巴特勒等人以辛辣的讽刺和批判。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正音

赃zāng物箱箧qiè

制裁cái

给予jǐ

恍若huǎng

琉璃liúlí

珐琅fàláng

眼花缭liáo乱瞥piē见劫jié掠缀zhuì满绸chóu缎惊骇hài

晨曦xī学习词语赞誉zànyù称赞;称誉。恍若huǎngruò茫然。好像,仿佛。绸缎chóuduàn绸子和缎子的合称,泛指丝织物。琉璃liúli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惊骇jīnghài恐慌恐惧。瞥见piējiàn瞧见;偶然看到。

剪影jiǎnyǐng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亦指比喻描写出的轮廓。劫掠jiélüè抢劫掠夺。赃物zāngwù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制裁zhìcái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荡然无存dàngránwúcún: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富丽堂皇fùlìtánghuáng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丰功伟绩fēnggōngwěijì伟大的功绩。不可名状bùkěmíngzhuàng: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奇迹qíjì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典范diǎnfàn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结晶jiéjīng比喻珍贵的成果。眼花缭乱yǎnhuāliáoluàn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分析结构

第一层:①段:交代写信的缘由。第二层:②一⑥段: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调,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并叙述圆明园被毁坏的经过。第三层:⑦—⑩段:作者以明确的态度表明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这是一次“偷窃”,法兰西政府是强盗。整体感知:(1)针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如何?作为一位法国作家,雨果的态度如何?

态度:他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雨果的主要观点:赞美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2)你认为雨果是个怎样的人?雨果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充分表现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问题探讨:1.请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画出来,看看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抓关键词)关键词提示:世界奇迹尽在于此典范洞府神庙宫殿两代人梦见惊骇亚洲文明的剪影2.请把信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画出来,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抓关键词)关键词提示: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强盗天真富丽堂皇的破烂窃贼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友情导学: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词严,批判力强。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5、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雨果以人民的立场区别法国人民与政府,代表人民抗议政府的强盗行径。这需要极大的勇气。6、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自立、自强,跻身强国之林。品味语言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作者把圆明园同巴特农神庙作比较,突出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成就。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词严,批判力强。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文明”和“野蛮”在这里怎么理解)反语。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说明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恬不知耻。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话的含义?)

雨果以人民的立场区别法国人民与政府,代表人民抗议政府的强盗行径。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①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

②自立、自强,跻身强国之林。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小结:

本文盛赞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主题思想

在本文中,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经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巩固练习1、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1】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批判和讽刺,谴责了他们的强盗行径。【2】作者先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通过描述圆明园的美和英法两国政府对圆明园的破坏,表明了他鲜明的立场,表达了他对英法两国政府的批判和讽刺。

2、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1】想象圆明园的美:恍若月宫,用雪松做屋架,屋子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神殿、后宫、城楼栉次鳞比,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珐琅、黄金、金碧辉煌。园子里还有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令人眼花缭乱。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美丽的花园。

【2】在雨果心目中,圆明园具有的地位——是世界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亚洲文明的剪影。3、文章的后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反语,用近乎漫画的形式再现了“两个强盗”互相勾结,破坏圆明园,毁坏人类文化成果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讽刺力极强,不仅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批判和讽刺之情,也包含着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4、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的含义和作用。【1】“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这里面的“体面”“出色”“光荣”等词语就运用了反语手法,极具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2】“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文明”和“野蛮”运用反语,批判和讽刺了侵略者恬不知耻、颠倒黑白、厚颜无耻的丑态,表现出作者的凛然正气和博大胸怀。5、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不够“爱国”。所谓爱国,是指爱自己的国家,但这种爱国并不是建立在劫掠其他国家、破坏人类文明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