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别董大》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2、诗的前两句是()描写?3、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唐高适送别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2、环境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人了解你,赏识你。天下人谁不知道你呢?4、黄云、白日、北风、雁、雪。古诗《石灰吟》“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石灰吟》就是赞颂()。1、《石灰吟》这首诗中最有名的诗句是(),意思是()。2、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诗句还有(),意思是说()。3、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精神,表达了于谦也要像()一样,任凭千()万()、()焚烧,哪怕粉骨(),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若等闲”的意思是(),清白指石灰的()。3、我知道诗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我还能写出“若”的同义词是()。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训练1.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___。作者是()朝的著名诗人__。(3分)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4分)A.送别诗B.弃妇诗C.宫怨诗D.爱情诗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时节,_________________的情境(4分)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结构上看是本诗的______;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4分)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是写(),是借景写理的诗,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3分)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诗中的理是由塘而(),见()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2分)3、“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4、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关于_________的心得体会。5、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6、《观书有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这首诗以_____的手法,借__________的形象来壁喻__________。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水,哲理(理趣)2、水水3、"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4、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5、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说明:大意正确即可)望月怀远练习题及答案1.说说此诗是如何做到紧扣题目的?2.写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种含义:(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3.此诗是如何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4.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5、简析“月”的作用?6、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7、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9、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参考答案】1.题目分为两个内容:“望月”和“怀远”。第一句扣“月”;第三句扣“望”;第五、六两句扣“怀”;第七、八两句扣“怀远”。2.好友恋人美好的理想。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4.用“升”,仅表示月亮的动态,而用“生”,把大海和月亮拟人化,使月亮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气。5、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6、雄浑阔大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7、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8、“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海天浑融的气象。“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缠绵。“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9、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情。颔联,望着这样一个漫长的月夜,不禁心生其“怨”,因“怨”而更加怀远。颈联,“怜”由怀远而生,因相思难眠,便离家来到月下。尾联,望月而生遐思,“赠”月不成,还寝求梦,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冬夜读书示子聿>>,练习题及答案:1.这首诗诗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相近。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