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速记的概念一、速记的定义顾名思义,“速”就是快,“记”就是记录。简言之,速记是一门快写实用技术。在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时常抱怨自己写得太慢,没有办法把听到的东西立即完整的记录下来。其实你写得不一定很慢,而是由于对方讲得太快,写和说不同步。一般来说,正常的说话速度和正常的书写速度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是使用速记。速记可以一字不漏地记录发言、报告乃至电台电视台播音内容,使语言的发音速度与人们的书写速度实现同步。速记诞生距今已有三千数年的历史,满清末年从西方传入中国。速记在日本曾被称为“写言术”、“旁听笔记法”。在英、美叫做shorthand(缩略字)。在其它国家,如德、法、俄等国,对速记的称谓中大都包具有快、简、短的意思。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文字改革的先驱,为了改革汉字,把外国速记符号介绍到国内时,也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名称,有的把速记称作字或字母,如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天下公子”,力捷三的“闽腔快字”,张才的“汉文快字全书”;有的把速记称作记音符号,如,沈学的“盛世元音”,李良材的“简易记音法”;尚有的把速记叫做识字新法,如唐穗田的“识字新法”等等。当代速记学者陈有章还在设计速符现代化汉字方案,直到1987年,四川速记学者李思元还把他的速记方案定名为《世界(汉语)线点文字》。对速记的定义各个流派均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统一表述方法。《美国大百科全书》(1978年版第24卷)给速记下的定义是“速记是简洁而迅速的书写方法”;中国大型工具书《辞海》(1979年版)给速记下的定义是“用特别简朴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辞书《新华字典》(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给速记下的定义是“一种用便于书写的符号记录口语的方法”。由清华大学、中国文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联合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53家著名学府集体编写的权威性“高等学校语言学概论”教材《语言文字原理》(彭泽润、李宝嘉主编,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社出版)在“文字”一章的“速记符号和文字代码”一节中,对速记的解释是“速记就是用不同于文字的专用符号快速记录语言。一般的速记符号是拉丁字母的简化,很接近阿拉伯字母的原理和形状,通过最简朴的直线和曲线的变化表达辅音,通过附加符号表达原音。”以上各家对速记所作的的解释均局限于记录口语,事实上,速记的用途不仅仅是记录口语,并且还广泛应用于记录思维(如起草文稿、记日记等)和抄录文字资料。显然,《辞海》和《新华字典》以及《语言文字原理》给速记所下的定义和表述是不全面的。关于速记的定义问题,在国际速记打字联合会第31届、32届和第33届大会上曾经多次进行过讨论:速记是指单一的手写方式,还是指涉及速记机、速录机在内的多种方式?大多数人认为,不妨把速记的定义理解的宽泛一些,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凡能达成快速记录目的的就叫速记,其中涉及传统的手写速记方式,也涉及速记机、速录机和语音机。综合中国速记界各种观点的说法,速记的定义是否可以表述为:速记是用简便易写的特殊符号(或编码),借助科学的缩略方法,记录语言和思维的快写方法。二、速记、速记术与速记学速记自身就是一种技术,所以,我们平常所提到的速记,重要是指速记术。速记术和速记学是完全二个不同的概念。速记学是与语言、文字、汉语拼音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学里的一个实用学科。它研究速记术的原理结构,使书写与口语等速。速记是应解决语言发音速率与文字书写速度的矛盾而产生的。世界上不管哪一种文字,用它来记录瞬息万变的语言是不也许的。这是速记学存在的因素。速记学的内容通常涉及速记史(速记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速记原理(速记的理论)和速记术(速记的技巧)三个部分。三、速记与文字的关系中国初期的速记方式,如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天下公字》,王炳耀的《拼音字谱》都是作为拼音新文字方案设计的,都认为自己在发明新文字。虽然速记和文字(涉及汉语拼音)都是语言的书面表现形式,从分类学的角度看,速记学也属于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枝,但是,严格起来说,速记并不等于文字。文字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工具,为大家所公认,所以具有严格的社会性(全民性)、定型性(规范性)和明确性(易辨认)。而速记的作用是迅速扑捉语言和大脑信息,重要规定快。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速记必须具有符号简朴性,表现灵敏性和运用灵活性的特点。速记的传阅范围比较窄,对象是个人或少部分人。因此,在一种语言中,允许有多种速记方式存在,其缩略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个人随意制定。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通用的文字,它通过长期运用已经约定俗成,并且用法律手段固定了下来,不能随意变动。速记只能是文字的一种辅助工具。四、速记的特点速记的特点就是快.快是速记的灵魂。汉字结构复杂,笔划多,书写慢,难以适应人们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据记录测试表白,平时人们发言的速度,一般都在每分钟100个字左右,广播、电视的播音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80—200个字,快速宣读报纸、文章,剧烈辨论场合的语音速度更快,有时高达250个字以上。但是,具有中档文化限度的人书写汉字,每分钟只能写30—40个,快的最多也超过不了六、七十个字。太快了,就会潦草不清,无法辨认。这样看来,用普通文字记录语言,只能记下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内容;但是,用速记作记录,就能达成一字不漏。会速记的人一分钟一般都可以写到80—120个字,用这种比汉字快2—4倍的速度记录发言、报告,解决平常工作事务,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书写锻炼和实际应用,甚至可以达成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高速度。速记之所以写得快,关健是符号结构简朴,笔划少。据分析,汉字的平均笔划(例如高频汉字“的”字)一般都在7笔以上,而速记的音节符号(相称于一个汉字)平均笔划却只有一笔左右。例如“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句话,用汉字写11个字总共80笔,平均每个字为7.3笔,用速记写仅有8笔,平均每个字还局限性一笔。手写速记:借助特别简朴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用手迅速记录语言(音)信息的一种速记方法。电脑速记:电脑速记是随着会议产业的蓬勃发展兴起的,它是借助电脑和先进设备将会议发言者的声音信息,实时转换为可编辑、大众化辨认文字的记录过程,是一种新兴的速记方法。它以每分钟200-500字的高速度把会议发言者的语音信息,将稍纵即逝的口语实时转化成书面语言。随着竞争的加速,运用速记这种新技术整合资源成为会议产业的必由之路。速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一、速记的基本原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速记可以说是一种记音符号。速记根据汉语拼音文字的原理,把数万个汉字按照“音同字不同”的规律,归纳合并为三、四百个音节,然后为每个音节配置上一个简朴易写的符号,这样就解决了汉字难写的问题。但是,从记音入手,光靠音节符号简朴,还不能使书写速度完全赶上语言速度。为此,速记还根据语言的特点和速符的书写规律,制定出了一整套词语简化缩略方法,从而使书写速度与语言的发音速率达成完全同步。二、速记的类型世界上凡是有自己独立语言和文字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相相应的速记方式.甚至有的国家同时有几种、几十种速记方式,例如日本这么一个小国,就曾出现过80多种速记方式,其中比较流行的就有8种。除了德国、匈牙利和前苏联少数几个国家用行政手段统一了速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速记方式都不统一。中国速记诞生以来的一百数年间,就曾出现过数百种速记方案,现在比较流行的速记方式也不下几十种。速记有各式各样的类型,速记的分类方法也多式多样。从时间上划分,速记可分为古代速记,近代速记,当代速记和现代速记;从地理位置上划分,速记可分为外国速记和中国速记;从书写方式上划分,速记可分为手写速记和机械速记(涉及电脑速记);从服务对象上划分,速记可分为党政速记、科技速记、外事速记、财经速记、军事速记和通用速记;从符号配音方式上划分,速记可分为拼音式速记和音节式(又叫作一音一线式)速记;从音节的载体划分,速记可分为字母速记和符号速记。符号速记又划分为几何式速记、流线式速记和草书式速记。㈠拼音式速记和音节式速记⒈拼音速记拼音式速记采用世界通行的拼音文字方法,一方面为少数声母和韵母配置符号,然后再通过声母和韵母拼写出所有的音节。拼音速记只有三、四十个基本符号,容易记忆。⒉音节速记音节速记是逐个为每个音节配置符号的一种速記方法,汉语有三、四百个音节,就要设计三、四百个符号。但音节式速记也有其独特的优点,虽然学习这种速记需要死记硬背数百个音节符号,但由于它省略了拼合过程,比较直观,适合那些不会拼音或者拼音基础较差的人学习。㈡字母速记和符号速记⒈字母速记字母速记采用拼音文字的字母或普通文字的笔划作为基本载音实体,例如:唐亚伟的《汉语拼音简易笔记法》、陈越的《ABC简易速记》,陶沙的《人脑、电脑速记》,陈立群女士的《简易速成速记》、鲁黎明的《现代汉字快写》等。字母速记的符号来源于拼音字母或汉字的变形体,由此注定了这种速记不也许达成抱负的高速度。但这种速记的符号在某种限度上还保存着汉字与字母的特性,所以它的优点是便于联想和记忆,比一般符号速记容易学习。。⒉符号速记符号速记的基本符号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从几何图形中分解出来的点、线、圈等简朴图形,并且实现了符号的繁简限度与音节频率之间的合理搭配,是古今中外普遍采用的一种速记方式。㈢符号速记的三大系统符号速记是现代速记的主流。由于符号选择和设计上的不同,从而形成了速记的各种体式和流派。总的来说,符号速记可以分为下边的三种类型或者说是三大系统。⒈几何式――正圆系统几何式速记的基本符号来源于正园体和正米字形。它的所有符号,都是从这种正园体和正米字图形中分解出来的。正园体速记是英国的伯特勒博士受古罗马“秦罗音符”的影响,于1588年创制的,流行于英、日、美、法等国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皮式速记、法国的巨龙式速记、美国的凌士礼式速记、日本的田锁记纲式速记。中国的初期速记受皮式速记和凌士礼式速记的影响,大都采用正圆体拼音式方案,近代和现代有所改善和完善。比较著名的有沈学的《天下公字》和蔡锡勇的《传音快字》(1896)、蔡璋的《中国速记学》(1912)、张才的《汉文快字全书》(1917),汪怡的《中国新式速记术》(1919)、居正修的《张才速记》(1952)、李思源的《点线式速记》(1968)、赵剑平、赵立坛的《汉音速记》(1975)、郭大新的《简易速记》(1983)、徐培订的《现代速记基本教程》(1983)、韦俊谋的《中文速记》(1991)、周成翼的《联想速记》(1992)、赵一鸣的《现代经济速记》(1993)、王雪芹的《中文速记技术》(1994)等。《皮特曼速记法》(简称《皮式速记》)是世界上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几何式速记方式,这种速记是由英国一个教会学校的教师依撒克.皮特曼创建的。皮特曼集几何方式之大成,于1837年写成《点线速记法》一书,符号取之正圆形和正米字形,无比例,笔划分粗细线。皮式速记有24个辅音(相称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符号和10个元音(相称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符号,元音符号在词语连写时经常是被省略的。皮式速记对欧美各国影响很大,至今还很流行。⒉流线式——椭园系统流线式速记的符号来源于方向不同的二个椭园和一个大写的斜米字形。流线式速记的创始人是在爱尔兰出身,当过律师,后来死于美国的约翰.罗伯特.葛锐格。葛锐格于1888年在英国发表《轻线记音学》,1893年在美国出版《葛锐格速记》。葛式速记有20个辅音符号,12个元音符号,符号三级比例,不分粗细。葛式速记对中国速记有很大影响。隋北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椭圆体速记引进到中国来的人,1936年6月他自费出版《张氏华文平线速记术》并开班传授。中国最大的速记流派----《亚伟速记》,是唐亚伟先生在1938年参照葛式速记的符号体系,结合中国民族语言的特点创制的。流线式速记在中国速记发展的中期占有主导地位,近代和现代又有很大发展。除亚伟速记外,中国比较有名的流线式速记方案尚有颜廷超的《超式速记学》(1944)、刘拓的《青年速记学》(1948)、赵政的《实用速记学》(1950)、赵邦典的《大众速记》(1950)、邓纲的《红星速记》(1952)、庞麟的《中国最新速记学》(1957)、王正、葛孚梁的《东风速记》(1968)、张潮、陈新的《汉语速记》(1978)、董增源的《速记教材》(1980)、鲍恩贵的《速记讲义》(1981)、赵连山的《速记》(1981)、徐培订的《简明速记》(1982)、黎宏基的《汉语速记学》(1982)、廖人群的《人群速记》(1982)、宋桧华、丁存麟的《现代速记学》(1984)、徐国亮的《新时代速记》(1987)、甘城的《甘城速记》(1988)、柳守仁的《北方速记》(1988)、寇森的《大众汉语速记》(1990)、刘坤如、徐汝淙的《速记词典》(1991)、张红春的《简明自学汉语速记讲义》(1993)等。⒊草书式——斜体系统斜体速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速记,符号取之普通文字的手写体,如汉字草书,以及草体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日本假名等。这种速记的最大特点是符号向右倾斜,符合手写习惯和力学运动原理。(见附图):古罗马的《泰罗音符》就是草体式速记。德国巴伐利亚邦政府秘书贝尔斯伯格于1834年在慕尼黑创制德国草书斜体式速记。贝式速记流行于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英兰和俄国,1933年苏联国家统一速记和1934年法国统一式速记均承龚了这一方式。前苏联国家统一式速记在斜体式速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联统一速记又叫作索科洛夫速记法,于1933年由苏联速记专家尼古拉维奇.索科洛夫创建,1934年被苏联教育部正式颁布为国家统一速记。这种速记具有理论基础简朴,与正常书写方式相近似,便于书写等特点。50年代初期草书斜体式速记从苏联传入中国,在“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政治气氛下,中国曾掀起过一股宣传、学习斜体式速记的狂潮,就连著名的流线式速记大师唐亚伟、刘拓、颜廷超等人也纷纷投入汉语斜体式速记方案的创建中来。随后,一批年轻的速记工作者也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来,从而形成了中国的汉语斜体式速记体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斜体式速记方案有颜廷超的《人民新速记方案》(1952)、唐亚伟的《工农化速记方案》(1952)、阎德勤的《斜体式中国速记简明教程》(1953)、王金梁、苏文、张洪声的《实践斜体速记》(1955)、赵匡仁、阳昌明的《斜体式速记讲义》(1958)、王正、葛孚梁的《卫红速记》(1969)、陈荣滨的《音素化速记》(1976)、唐亚伟、颜廷超、阎德勤的《三Y速记》(1981)、邓纲的《现代汉语拼音速记》(1982)、王正的《文秘速记法》(1986)、弋义的《现代实用速记》(1990)、卢传智的《传智速记》(1994)等。中文速记法的由来速记,是用特别简朴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由于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说,秘书和新闻记者都应掌握这种方法。根据速记的符号,通过整理,就可以转写为文字了。我国中文速记创始于1896年。由于在这一年先后出现了4种用简朴符号拼写汉字的议案,其中以蔡锡勇的《传音快字》与沈约的《盛世原音》最具代表性。虽然他们创制的这种符号的重要用意,是作为文字改革的方案,但实质上却都具有了速记的功能,为中文速记方式的创建打下了基础。后来,蔡锡勇的次子蔡璋成为我国第一位专业的中文速记工作者。他将《传音快字》加以增删修改,于192023正式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速记专著《中国速记学》。蔡璋(1872——1958)是福建人,少年时跟父亲学过《传音快字》,青年时留学日本,并研究过日文速记,对《传音快字》作了改善。后来他在湖北造币厂任职。这时,清政府推选君主立宪,设立国会式的资政院,需要速记人才,得知蔡璋精通速记,便聘请他负责筹备资政院的速记班。到北京资政院后,蔡璋任一等秘书兼速记科长,那年他才32岁。他所创办的速记班是我国第一个速记讲习班。学员由全国各省选派。“速记”一词也是由蔡璋创始的。从此,速记便在我国推广开来。速记的广泛应用速记即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应用技术。党政机关、人民团队、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不管什么行业哪种人员,都可运用速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一、速记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应用用速记作采访记录,摘记素材,起草文稿,可以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新闻的时效和质量,争取更多的读者。国外各大通讯社的记者基本上都会速记,这在新闻同行的竞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1993年一份题为“中国速记事业亟待振兴”的〈内参〉透露,中国的记者会速记的局限性0.6%)。二、速记在外事翻译工作中的应用在外事活动中,翻译人员都用速记帮助口译,他们一般是先用二种不同语言的速记完整迅速地把当事人的发言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再看着速记记录稿准确及时地进行翻译。假如使用普通文字,记得不全,翻译出来的内容就也许走样。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作了长达数十小时的会谈,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在会谈中,美方是基辛格带来的二位秘书黛安和朱莉作速记工作,用的是葛锐格速记;中方是(现任中国驻南非大使)廉正保和胡凤仙担任速记工作。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方作速记工作的是白宫速记员伍兹小姐,用的仍然是葛锐格速记,有时,伍兹也用英文速记机。中方作速记工作的仍然是廉正保和胡凤仙。中国重要的外事活动,大多有速记员(有时由翻译兼任)参与。因此,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外交翻译人员速记技能的培训,周恩来生前曾多次强调外事翻译人员必须学会应用速记,既使在“文革”动乱期间,外交部出于工作上的需要,都没有停止过对翻译人员进行速记技能强化培训。胡凤仙就是1971年6月在外交部速记培训班毕业的。三、速记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在司法工作中,法庭的调查、审讯和调解工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律师的陈述、辩护等,都需要作详尽地记录。检察官、律师、书记员用速记作记录,可作到轻松、自如、毫无漏掉。国外司法工作已普遍采用速记作记录,法院书记员都具有速记能力,速记记录的原始资料经签字后即可存档,与正式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目前中国法院系统正在推广使用由中国速记学会会长唐亚伟专家研制发明的一种配有专用键盘的双手并击式电脑速记机――“亚伟中文速录机”。四、速记在文秘工作中的应用机关工作人员天天都要跟文字打交道,应用速记,可以使他们的工作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提高效率。无论何种会议,应用速记,都可以完整准确地把会议内容记录下来,并且还可以把发言人的风采体现出来。著名的《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的完整部分就是用速记记录保存下来的。作为高层领导的秘书,担负着记录领导的指示、发言的任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4年1月至8月,孙中山每周一次在广州高等师范做关于“三民主义”问题的公开演讲,他的秘书黄昌谷担任速记记录。记录稿经邹鲁校读,最后由孙中山审阅,同年末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这就是著名的《三民主义》一书。1896年10月,发生了当时震惊世界的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孙中山在事后撰写的《伦敦蒙难记》一书中,谈到他从使馆获释出来,接受簇拥而来的一群记者采访时的情况时说“余既入旅馆,被围于众人之中,有问必答,各访员(即记者)随答随写,其疾如飞,予观其书,心窃异之。盖予当时犹未知其所用者为速记书法也……”这段话真情地表达了孙中山第一次发现西方速记时的惊奇心境。由于他有过这段经历,相信速记的神通,所以才敢放心地让黄昌谷用速记去记录他的重要发言。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等著名文章是根据他在延安时期的速记员(河南省委书记)张澍德和(新疆记录局局长)张重的速记记录成书的。在办公室工作中,文秘人员应用速记接转电话、搜集资料、接洽业务,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秘书人员应用速记,可以捕获到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作为写调查报告的依据。秘书人员除了用速记记录有声的语言之外,还可以用速记起草报告、发言稿,以及决议、告知、总结等各种公文。用速记起草文稿,不仅可以减轻繁重的书写劳动,并且可以加快工作进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五、速记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在文艺创作中应用速记,文学家可谓如虎添翼,数年巨著一年完毕。中外不少知名作家都曾应用速记进行过创作活动。英国大文豪肖伯纳采用速记写过剧本,《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用速记写过许多作品。狄更斯在其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维尔》一书中,多次谈到自己学习速记和使用速记的情况。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捕入狱后,还在狱中用速记进行写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郎的许多著作是用速记起草的。史沫特莱根据他的速记采访记录稿写成的《伟大的道路》一书,具体介绍了朱德一生的光辉业绩中国速记起步较晚,郭沫若先生早年学过日文速记和德文速记,用日文速记搜集过资料并起草过作品。以上列举的是作家用速记起草文稿,直接用速记进行文艺创作的情况。至于作家间接使用速记,即作家口述,由速记员记录而取得重大成就的更不乏其人。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大量著作,特别是他后期的一些作品,大部分是通过口述完毕的。他曾说过这样的话“用速记来表达人们的思想,也就促进并加强了他们的思想”。可见,速记在托尔斯泰光辉的文学生涯中起过多么重要的作用。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也是通过口述,由速记员记录整理完毕的。1866年秋天,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妻子和哥哥相继不幸去世,出版商趁机向他敲砸勒索,逼他限期偿还哥哥生前欠下的大批债务,要么在一个月内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否则出版商有权无偿出版他在此后九年内写出的一切作品,而不负任何稿费。在困难的紧要关头,朋友向他推荐了年轻的女速记员安娜,他们二人密切合作,仅仅用了26天的时间就完毕了40万字的长篇巨著《赌徒》,发明了文学史上的奇迹。通过速记这条红线,这一老一少还结为终生伴侣,成为世界文学史和速记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国多产译著作家林纾,一生翻译出版了近百部各种语言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他自己却对外语一窍不通。本来他的作品是请一个个通晓不同外语的人口译,自己用速记记录整理完毕的。中国民间文学《评书聊斋志异》和《张寿臣单口相声集》,也是在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士和、张寿臣表演台词速记记录稿的基础上,通过加工整理完毕的。六、速记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科技工作者以科研活动为主,但是他们仍然离不开书写劳动。例如草拟各种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论文,写实验记录等等。应用速记,可以使科技工作者省出大量的工作时间,用以新的科学探索中去,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加快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程。此外,速记工作者还可以和科技工作者配合,帮助他们记录科技讲座、学术报告,进行科普宣传工作。七、速记在个人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在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可以用速记抄录资料,起草学习心得,写回忆录。中学和大学的学生,用速记作课堂笔记,可以避免过去那种顾了听顾不了记,记了后句忘了前句的被动局面,提高学习成绩。用速记记日记,记录个人隐私和重要情报信息,还可以保密。这正如英国著名哲学评论家霍克所说的“速记一则可以使人灵敏地记下要记的东西,二则可以使人把自己不便公开的事情隐藏起来。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速记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很多书写场合,速记能填补文字之局限性,甚至可以取而代之,凡是非正式文字资料或正式文字资料形成之前都可以使用速记。速记不受年龄、文化限度和职业特点的限制,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机关工作人员,不管是学者专家,还是青少年学生,都可以借助速记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速记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一切人士的得力助手。八、录音机、电脑不能代替速记速记有用,应当学习,应当普及,使之充足发挥其在“四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科学发达了,新闻采访、会议记录可以用录音机录音,便携式电脑打字,没有必要学习速记。其实,这是一种糊涂结识。诚然,录音机、电脑是一种先进的办公设备,但它们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价格高,使用时还得购买磁带电池。而速记需要的只是一支笔,几张纸。此外,也不是任何场合(如中外领导会谈)都可以使用录音机,既使可以携带录音机,在被采访人嘴边放上一个话筒,往往会使气氛紧张起来,远没有边谈边记那么轻松自然。认为录音机可以替代速记的人,往往也只是想到会议和采访时的记录。其实,速记不仅可记录有声的语言,还可以记录无声的语言,例如起草文稿,记日记等。录音机录下的是声音,可以供人听,但录音机无法把声音变成文字。用书写的手段来完毕可供阅读的材料,这是人类长期以来文化发展形成的记载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由于书写的文字将永久的存在,速记法作为快速书写的手段也就会长期地存在发展下去。速记记下的是语言的符号,可以供人阅读,而录音机录下的是声音,只能供人听,无法供人看,因此两者在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日本前文部大臣高濒庄太郎在为《中根式速记基本教程》所作的序言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对速记的功能不十分知道的国民,是文化水平低的国民。未能充足发挥速记效用的社会,说它是文化落后的社会也不算过度。其实,录音机、电脑在群众中普及使用,在中国还是近些年的事,而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录音机的普及比中国早得多,但恰恰在这些国家里,速记教育比中国普及,速记术的应用比中国广泛,专业速记工作者比中国多得多。在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仅中学、大学普遍开设了速记课程,并且社会上的业余速记培训班和速记研究机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速记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越是科学文化发达的国家越是重视速记,可以说,速记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达与否的象征,所谓速记过时了的观点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手写速记的起源手写速记,是用特别简朴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理论上讲最早产生于古代埃及,但是那是原始的,用一个符号来代替同样东西或一个概念,非死记不可。公元前83年,罗马有一个名叫“泰罗”的奴隶,发明了一种简便的符号来记录人们的语言。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我国文字由“隶书”演变到“草书”,就是为了应付急需而创制的一种快速书写的简体字体,事实上就是古代的“手写速记”。前63年"西色罗演讲集"中记载过"太罗速记",当时,罗马元老院已使用速记。1888年爱尔兰人约翰.罗伯特.葛锐格发明《葛锐格速记》,应用至今。1896年中国速记产生。蔡锡永《传音快字》、沈学《盛世元音》(又名《天下公字》)、力捷三《闽腔快字》192023中国蔡璋(蔡锡永之子)著《中国速记学》。1934年中国唐亚伟著《亚伟式中文速记学》。手写速记在当今社会上的价值手写速记在当今社会上尚有价值吗?自录音机问世以及电脑速记的出现以来,许多人误认为手写速记将会被其代替。殊不知象现代化交通工具(飞机、火车)的出现同样,我们还在用双脚走路,还在骑单车。他们取代不了基本和传统的交通工具。速记亦然。道理如此浅显,为什么尚有“速记好是好,就是学不会、用不上”的反映呢?这重要是速记界的某些人,错误地宣传什么“手写速记可以与音齐飞”的结果。谁都知道,人脑的反映,手指的运动,都是有一定生理局限的。莫说手写啦,就是朗读底稿,一分钟也难以发出500个左右的音节。笔者今年于11月10日晨,录下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联播节目,——播音员朗读的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一分钟才读出(语音速度)182个音节;11月7日江苏电视台播放的某大学刘校长答记者问《关于性教育的四破四立问题》即是没有底稿的即席发言(语言速度),分速才是149个音节(字);今年6月20日,笔者把1987年中央宣传部调研员曲啸专家在南京人们大会堂所作《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的原声磁带,给南京两所中学文秘班学生用速符听写,其语言速度也但是是113字/分;最近几年笔者记录了许多首长发言(念稿)的录音和电台播音员的播音(读稿),他们的语音速度均分速200字左右(既有底稿,何须叫速记员白费力气呢?)。一些专家讲课、首长即席发言(如今年5月19日在北京干部大会,杨尚昆同志讲《部分解放军进驻北京部分地区》,其分速也只112个音节),他们的语言速度,总在180字/分以下,这才是我们速记员应具有的速度。象宋世雄连珠炮似的球场实况播音,一般人头脑还没反映过来就消失的语言,只能借助录音机过渡,才干译出它的汉字内容。手写速度只能记下语言速度的语言,唯独录音机可以录下语音速度的语音。前者可以直接变成书面文字,后者还只是能听的语音,要想将语音变成汉字,用汉字听写磁带,必须通过反复倒机,出稿很慢,并且还不是可读的文章。大家知道,口头语音与书面语言是不同的,语文专家王力专家说过:“按录音磁带译出来的文字,简直使我哭笑不得,你说不是我的吧,有录音磁带为证!但我还是一个专搞语文的呀,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有速记员在场记录下来的,才是可读的文章。”这就是说,要想将语音变成文字,必须通过人脑的作用,才干将那些“呀、啊呀、这个、那个”和反复、颠倒的话删掉,把三句话一个意思的进行合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远程医疗服务在分级诊疗中的政策支持与挑战应对报告
- 村委会承包水田合同协议
- 村里的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环评合同终止协议书模板
- 电商代运营收费合同范本
- 环保案件调解协议书范本
- 经济法劳务合同补充协议
- 砖厂购买煤夹子合同范本
- 稀土厂废料出售合同范本
- 项目停工解除协议书范本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2024版住建部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仪表工线路培训
- 2024年初升高数学衔接教材讲义
- 铁路技术规章:018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 农行反洗钱培训
- 中学暑假安全教育家长会
- 2024年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重点工程项目计划表
- 租地合同书样本电子版
- GB/T 7247.2-2024激光产品的安全第2部分:光纤通信系统(OFCS)的安全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