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检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1.gif)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检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2.gif)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检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3.gif)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检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4.gif)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检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64601954f8bcf84d9c75963b50e79ca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捞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1~4题。1.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使渔业资源更新受阻B.石油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沿海工程设施,破坏鱼类的生存环境D.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2.这种行为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3.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网眼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4.由于采取上题中的措施,我国渔业资源得以恢复,这验证了()A.人类中心论是正确的 B.人地伙伴论是错误的C.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正确的 D.人地伙伴论是正确的解析:我国海洋渔获量下降,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这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采取的对策是伏季“休渔”,让渔业资源得以恢复,说明人地之间只能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人去征服自然。答案:1.D2.B3.A4.D右图是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土地荒漠化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5题,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增多,则能判断有土地荒漠化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恶化。第6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该地区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则;人类随意地排污水,使其他生物和下游地区受灾,也违背了公平性原则。答案:5.B6.B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大力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产是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国家发改委却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的项目审批。据此并结合图回答7~8题。7.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分析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8.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程度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⑤带动粮食生产和粮食深加工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9.目前国家停止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审批的主要原因是()①用玉米生产乙醇比用其他生物原料的成本高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③我国玉米生产供不应求④会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7题,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从产品的源头到末端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8题,可用排除法。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与汽车需求量有关,与燃料的种类关系不大。第9题,用玉米加工乙醇使玉米的需求量增多,种植面积增大,必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会导致粮食数量减少,从而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答案:7.D8.B9.D河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据此回答10~11题。10.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虫害A.①②③ B.①②⑤C.③④⑤ D.③④⑤11.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要求()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使用高效化肥和农药防治虫害都有可能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过程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有营养的食品,并非都是绿色植物。答案:10.B11.B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13.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C.1995~2000年 D.2000~2023年解析:12题,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1985~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0.55~0.65,即维持在较高水平,B说法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13题,1995~2000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最低的时期,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答案:12.B13.C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②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③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时,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④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时,人均电力消耗会有所下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③人均电力消耗指数高,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④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读图可知,人均电力消耗指数越高,生活质量指数也越高,二者大体呈正相关;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时,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边污染边治理和高耗能工业的发展途径都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答案:14.B15.D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2023年安徽首座“秸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16~17题。16.该电厂的主要燃料是()A.大豆、高粱秸秆 B.水稻、小麦秸秆C.林木的枯枝落叶 D.甜菜、棉花秸秆解析:秸秆发电的原料是由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安徽省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而缺少大豆、高粱、林木、甜菜等。答案:B17.利用秸秆发电的好处,正确的是()①改善能源结构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状况③增加农业有机肥④减少大气污染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秸秆发电不同于沼气,因此秸秆发电不能缓解燃料、肥料与饲料的矛盾。而秸秆发电作为可再生的新能源,能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长期用煤等造成的大气污染。答案:C读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完成18~19题。18.“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A.采集和渔猎 B.耕作和灌溉C.采矿和冶炼 D.建坝与筑路19.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解析: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活动改造自然。答案:18.B19.C每年的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该公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图为我国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据此回答20~21题。20.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说明地理环境的特点是()①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它们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②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将各要素紧密联系③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④地理环境的脆弱性和差异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1.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B.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种类,主要是动物资源C.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D.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钾盐等解析: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不能提供钾盐。答案:20.A21.C工业产品的寿命周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在生产中体现出的重要思路,其目标之一就是“无废物产品和无废物设备”。下图是欧洲兰克·施乐公司当前产品寿命周期的过程。根据下图判断22~23题。22.方框甲内应填的内容是()A.清洗、喷漆 B.分类、检查C.维修、保养 D.翻新、包装答案:B23.研究产品的寿命周期以及回收设备重复利用的可能性是兰克·施乐公司的核心工作之一。在以下各公司采取的一些措施中,其目的与兰克·施乐公司的寿命周期设计相类似的是()A.恵普公司回收旧的打印机B.日产公司召回已售出的问题汽车C.海尔公司根据顾客需求设计个性化产品D.春兰公司直接在海外设厂生产答案:A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卫生部9日收到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再最后作出是否禁用的决定。据此回答24~25题。24.与消除餐桌污染无关的措施有()A.不吃含甜味、香味的食品B.禁止向食品中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C.提倡吃有机、绿色和安全的食品D.选购包装带环保标志的食品答案:A25.餐桌污染直接影响()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 D.环境持续发展答案:C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2008年10月25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宣言认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保证能源安全、社会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的问题。材料二下面甲图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乙图是地球上碳循环示意图。(1)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原因。(2分)(2)本次亚欧会议提出能源问题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试分析如何从能源利用角度减轻气候问题。(3分)(3)作为对气候变化负有最大责任的美国,虽加入2023年“巴厘岛路线图”,但仍不愿意承担应有的减排义务。绿色和平人士说:“美国终于搭上了车,但买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票。”对此你有什么认识?(4分)(4)为避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除以上措施外,你还有哪些有效的建议?(3分)解析:本题以亚欧会议的议题为切入点,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第(1)题,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的上升是因为碳循环平衡被打破,即燃料燃烧排放和植物吸收能力减弱。第(2)题,能源问题不仅表现为能源紧张,而且表现为能源结构不合理和过度消耗造成的废弃物排放,因此能源结构由矿物能向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率的提高会减少CO2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全球变暖。第(3)题,发达国家应承担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即“共同的但有区别的”义务。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第(4)题,结合日常生活与生产实例回答具体的有效措施。答案:(1)燃料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毁林造成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或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应坚持公平性原则,但也要体现“共同的但有区别的”原则,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因此其应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同时应向发展中国家优惠转让其技术和资金。(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清洁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等。27.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13分)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2000年)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______地区。(4分)(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6分)(3)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3分)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相互关系模式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根据计算可知东部地区为主要人口流入区,这与该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第(3)题,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一定要根据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分阶段进行表述,另外还要注意工业产值、粮食产量增加与资源、环境的对应关系。“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2)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渴望更多蓝天的中国今年将用更大的力气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温家宝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材料二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材料三下图是我国2023年吉林和广东两省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1)据材料二分析该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的优势有哪些?(4分)(2)据材料三,分析吉林和广东单位GDP电耗和单位GDP能耗的差别,并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5分)(3)结合材料一的内涵,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3分)①发展地铁、轻轨②大力发展公交运输③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④以天然气替代汽油解析:该种生产模式延长了煤炭生产链,就地转化煤炭资源、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增加就业机会。广东与吉林能源消费特点的差异表现在吉林以能耗为主,广东以电耗为主。交通方面节能减排主要从发展公共交通,开发新能源,减少汽油使用量等方面考虑。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套利分析方法》课件
- 《起搏器的程控随访》课件
- 《核型与带型分析》课件
- 《零售巨头沃尔玛》课件
- 《试验设计原理》课件
-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 2025年郑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周会展望与回顾模板
- 探索抗癌新篇章
- SURPAC软件地质建模操作步骤
- (中职)化学分析技术项目一 走进化学分析实验室教学课件
- 探放水工培训教材
- 秘书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 新版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ppt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螺栓扭紧力矩表
- 国家标准硬度转换表
- 第02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础
- landmark compass培训材料
- 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