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卷(120分,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贮藏(zhù)断壁残垣(yuán)桑梓(zǐ)根深蒂固(dì)B.慰藉(jí)风雪载途(zài)狡黠(xiá)一抔黄土(póu)C.倒坍(tān)妇孺皆知(rú)馈赠(kuì)忧心忡忡(chóng)D.黝黑(yǒu)呱呱坠地(guā)赡养(shàn)磕磕绊绊(p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潸然笑容可掬蛰伏神采奕奕B.停滞手舞足蹈迁恕无动于衷C.废墟黯然失色侵蚀言简意骸D.滑稽无所适从虔城遮人耳目3.依次填入下面语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妹妹的作文底子太差,作文中的错别字____________。②在朋友共同的________之下,他面对荣誉有些飘飘然了。③这部小说结构________,文字优美,形象丰满,深受读者喜爱。A.俯拾皆是吹捧周密B.比比皆是吹嘘严密C.比比皆是吹嘘周密D.俯拾皆是吹捧严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钱钟书先生面对崇拜他的粉丝,幽默地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①贵在欣赏②人与人相交③整天泡在一起的交往④虽然有称兄道弟的亲近⑤甚至功利的需求⑥热闹的背后却是浮浅的情谊A.②①④⑤⑥③B.③④⑥⑤②①C.②①⑥⑤③④D.③④⑤②⑥①6.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词名句补充完整。(4分)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杜甫《春望》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阐释了自己生在盛世,却闲居在家,渴望出仕报国的心境;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7.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4分)(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2分)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①讲一讲学习历程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绘一绘前程美景二、阅读(47分)(一)(6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8.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人生哲理。(3分)(二)(14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②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臣本布衣()(2)不求闻达于诸侯()(3)至于斟酌损益()(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11.翻译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句。(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回顾了对作者有影响的哪三件大事?作者回顾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3分)13.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3分)(三)(13分)槐花季羡林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⑤“什么奇迹呀?”⑥“你们这样的花树。”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得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⑫“什么神奇?”⑬“这木棉花。”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注释】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14.文章③~⑮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2分)15.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1分)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A.【A】处B.【B】处C.【C】处D.【D】处16.第⑯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3分)17.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8.“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3分)(四)(14分)孝乃德之本谭用发《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的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3月25日04版,有删改)19.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第2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1.第3段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分析作答的?请简要概括。(3分)22.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5分)三、作文(50分)23.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答案:期末检测卷一、点拨:B项中,“藉”应读“jiè”;C项中,“忡”应读“chōng”;D项中,“呱”应读“gū”,“绊”应读“bàn”。2.A点拨:B项中,“迁恕”应改为“迁怒”;C项中,“言简意骸”应改为“言简意赅”;D项中,“虔城”应改为“虔诚”。3.D点拨:“俯拾皆是”和“比比皆是”两个词都形容很多。前者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只用于物,不用于人;后者形容很多,到处都是,多用于人,也用于物。“吹嘘”和“吹捧”两个词都有夸大优点的意思,前者强调大肆宣扬,过分夸张;后者侧重于恭维讨好,有故意抬高的意思。“周密”和“严密”两个词都有周到的意思,前者着重指周到,没有遗漏,不疏忽大意,常形容人的行为;后者指事物之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毫无疏漏,或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没有疏漏。4.A点拨:B项“加快了……质量”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质量”;C项“解决、分析、观察问题”语序不当,应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D项“无主语”,应删掉“由于”。5.B点拨:通读语段,中心话题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句引用古语,讲交往的两种情况。衔接句紧承首句,具体解释、论述交往的两种情况。先从反面论述,“③整天泡在一起的交往”“④虽然有称兄道弟的亲近”“⑥热闹的背后却是浮浅的情谊”“⑤甚至功利的需求”,分析其内部结构时,注意抓住关联词语“虽然……却是……甚至……”,层层深入。然后引出正面结论“②人与人相交”“①贵在欣赏”,最后用钱钟书的事例证明论点“人与人相交,贵在欣赏”。6.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③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1)示例:展未来豪情盈心底(2分)点拨:标语用语要简练,有鼓动性。题干中已给出了上半句,下半句要紧扣“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来写,并与上半句形成对偶。(2)示例:②说一说同窗趣事(1分)③抒一抒师生真情(1分)二、(一)8.这是一首记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3分)9.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3分)(二)10.(1)平民(2)在……中(3)兴办,增加(4)怠慢,懈怠(每小题1分)点拨:本题第(1)小题中“布衣”本义指布衣服,依据语境,这里指平民。第(2)小题中“于”为介词,在……中。第(3)小题中“益”作动词时指增加,作形容词时指富足、富饶,作副词时指更加,作名词时指好处,“至于斟酌损益”中“益”作动词,兴办,增加。第(4)小题中“慢”指缓慢,怠慢,随意,徒然等,“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中“慢”为怠慢,懈怠。11.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想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并不奢求在诸侯中扬名。(2分)②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充足,应当勉励率领三军,北伐平定中原,我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扫除奸诈凶恶的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都。(2分)点拨:本题第①句中关键词“布衣”指平民,“躬耕”指亲自种田,“苟全”指苟且保全,“于”作介词,在……中,“闻达”指扬名显贵。第②句中“兵甲”泛指军队的武器装备,“奖率”指勉励率领,“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指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扫除奸诈凶恶的人。12.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终寄大事。(1分)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1分)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1分)点拨:选文主要讲了三件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临崩寄臣以大事”。作者对先帝的感激和对刘氏父子的忠心流露于选文中。13.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兴隆。(3分)(三)14.①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②“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或: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点拨: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第③~⑨段写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对槐花感到惊奇的事;第⑩~⑮段,写“我”在印度看到木棉花感到惊奇的事。15.B点拨: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然后联系句子中的相关词语,如“从来没有发现”针对“非常陌生”,“发现了许多新的”针对“似曾相识”,由此应放在【B】处。16.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3分)点拨:本题是对指代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联系上文内容来思考,第⑯段第一句所谈的实际就是一种习惯,所以,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所指内容应从该句中找。17.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描写方法2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点拨:本题是对优美语句赏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明确“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这个要求,如句子中的“吸了吸”“看了看”都是行为动作的描写,而“瞪得又大又圆”是神态描写,对其作用的分析要结合表现人物心情的角度分析。18.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要用欣赏的眼光(或“新的眼光”)看待。(3分)(四)19.给父母好脸色,与父母说话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恭谨周到;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2分)点拨:从第5段中“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这句话可以看出,此段讲的是“行孝”,也就是具体到行为,根据文段内容总结概括即可。20.举例论证举一位儿子对待母亲的例子,从反面具体确切地论证了“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分)21.(1)对老人的“毛病”理解宽容,(2)对自己的缺点反省纠正,⑶保持孝心持之以恒。(3分)22.示例:(1)给父母好脸色,多与父母交流沟通;(2)搞好自己的学习;(3)适当分担家务;(4)多关心父母,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们;(5)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5分)三、23.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最显著的特点是用了一种限制性的标题,需要考生清晰地梳理出写作思路:“我以为自己懂了什么”到“原来我没有懂什么”,题目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多维思考空间,让其能够充分发挥。到底“懂了什么”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写作时要求考生采用逆向思维,反刍、回味、深思身边的世界,要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对人生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作文材料提示了“春天”“青春”“母爱”“友情”四个角度,写作时要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角度来写。此题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但结尾处要有简短的议论,以点明文章中心、深化主题。例文:原来我没懂①听着歌:让幸福别结冰,像笑声不断的风铃。②我忽然觉得幸福就是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看着电视,笑意无限;幸福就是拿着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抗肝片吸虫病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库(300题)【答案】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合作协议书
- 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一)
- 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 消防值班制度
- 2025江苏省惠隆资产管理限公司招聘3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2022年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压力管道基础知识(管理类)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 DB1309T 256-2021 榆三节叶蜂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土木工程概论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 超星尔雅学习通《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四川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燃气工程计价规则及定额应用
- 上教社深圳版小学英语1-6年级单词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