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以小见大 智慧城市从几个关键词看变化_第1页
盘点:以小见大 智慧城市从几个关键词看变化_第2页
盘点:以小见大 智慧城市从几个关键词看变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点:以小见大智慧城市从几个关键词看变化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范畴太广、所牵扯的资源也太多,即便有政府大力推进,众多参与企业多方努力,其进展依旧缓慢。回顾2014年智慧城市的推进和发展,从市个常见的关键词中,看到变化。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可是2014年的跨界流行词汇。它原是系统工程学概念,意思是从顶层开始,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统筹规划,以便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后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在2014年,它既是一个政治名词,寓意政府的“战略管理”,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因为,不管适用在政治还是智慧城市领域,其核心都是整体性、全面性、长远性以及重大性、全局性目标的设定,是政府统筹内外(智慧城市)政策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式。作为智慧城市的战略性设计,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覆盖的内涵不仅包括城市本身,更好关注城市的发展和市民体验:所谓城市发展包括社会、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发展;市民体验则是能够为百姓带来切实可感、可知福祉的信息化生存环境。这,才是智慧城市的设计之道,也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真正内涵。惠民2014年来,政府接连发布三则文件:《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编制要点》、《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要求》。说到底,一系列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试图以信息惠民助推智慧城市务实发展。正如国家发改委所指出的,国家决定开展信息惠民国家示范省市创建工作、社会保障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等11大信息惠民任务和计划,目标在于,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最早来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2014年重点工作报告讲话,他谈到,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核心。在从大处着眼,加强有关智慧城市相关顶层设计、标准规范等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同时,要兼顾从小处着手,寻找一个体量相对适中的载体作为试验平台,研究规律,制定标准,建立样板,总结经验,探索与地方社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不同发展模式。城市病城市病了。看病难、行路难、停车难、公共诚信管理难、社会管理难、环境涵养难……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受到“城市病”困扰。既然病了,就要“智”疗,不然结果自然不是“萌萌哒”,而是日况愈下的生存环境。随着越来越多智慧城市试点投入部署,人们对它们抱以厚望,希望它能成为缓解“城市病”的一剂良方。从目前中国“城市病”的发展趋势看,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这种判断已没有太大的异议。但是对于“病因”往往出现盲人摸象的情况,对治理路径,业内也常常各执一端。不过智慧城市似乎是一剂良药,哪怕短时间内不能彻底除根,但是可以极大缓解城市病患的症状。其原理很简单,智能手段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增效现有资源。如果把城市比作人的话,就是提高人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和恢复能力,从而免于病患或缓解症状。譬如,智慧交通系统的建立,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有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智慧医疗系统建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患者各种成本支出。新型城镇化今年三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将“智慧城市”纳入规划之中,规划表示,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两者关系是: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关键手段。事实上,针对我国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既符合时代的潮流,也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政府而言也是恰逢其时的选择。智慧城市将要经历的路程,会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我们可以把智慧城市看作是信息时代的载体,知识经济的结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智慧城市是集自我创新功能、时空压缩功能、自动识别功能、科学管理功能于一身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信息集合体。它充分应用新技术带来的超大计算能力,全方位实施城市数字化,普及应用物联网,以及射频识别、数字地图、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有效实现智能发展、全程监控、达到精准识别并直接参与城市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将随着技术的涌出而不断更新,它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助力。信息孤岛信息孤岛被誉为智慧城市落地过程中关键阻力。没有绕开的办法,也就是说,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孤岛必须破除。因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共享共用,而信息孤岛的存在将让这一价值烟消云散。因为城市“智慧”的来源,就在于对城市内海量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只有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整合、分析、挖掘和开发利用,方可形成新的智慧以辅助决策、服务需求。所以,在实际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操作层面,必须要十分强调数据的共享共用。但当前,由于受多种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共享共用的瓶颈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尚未真正突破。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各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在大力建立和应用各自专属的信息系统,比如一个人口数据库,公安部门、计生部门、民政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平台,甚至省、市、区各有不同的平台,平台间、系统间缺乏融合的载体,数据不能共享共用,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打破信息壁垒,进行信息系统的整合,让已有的数据通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并没有打破信息壁垒,整合城市信息系统的能力。只有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初期,各地政府能够充分意识到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整合的必要性,并自顶向下的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完成,这样才真正具备可操作性。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政府、企业、公众都将从整合后的信息系统中获得各自的最大收益。开放的信息资源池在智慧引擎的帮助下,势必产生大量新的智能、知识和利益的外溢,而且,外溢的的利益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要比传统的彼此孤立的信息系统要多得多,这是智慧城市势必根除信息孤岛的意义所在。BOT模式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我国一般称之为“特许权”,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私人企业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的投融资,建造和经营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2014年,BOT成为不少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拥有了包括政府和企业双方在内的大批拥护者。这种模式为什么能在2014年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行其道?还要从智慧城市商业模式构建说起。商业模式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商业模式=所有权建设运营形式盈利模式,即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包括三部分:智慧城市的所有权、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形式和智慧城市的盈利模式。目前,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盈利模式关注的是两方面问题:一是智慧城市有哪些收入来源;二是在智慧城市中各种收入来源的比重。现阶段,智慧城市的日常收入来源有:政府财政支付、广告收益、用户的接入收费或者包月收费、增值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