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_第1页
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_第2页
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_第3页
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_第4页
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药物分析

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sqq3c118@163.com主讲人:孙强强第二章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药品质量控制体系为了使药品达到各类药品标准、各法规文件规定的要求,所构建的由组织机构、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和提高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国药典及其他药物标准第一节质量控制体系概述一、质量有关术语质量(quality)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质量体系(qualitysystem)二、管理标准ISO9000(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GB/T19000(一)质量管理模式检测质量控制模式阶段建立质量控制系统模式阶段零缺陷质量管理模式阶段—以人为本(二)过程控制系统过程PDCA(plan-do-check-action)质量螺旋曲线理论(三)质量体系及其要素质量体系要求:系统性、时效性、预防性、经济性、适合性质量体系要素:见GMP条款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工程三、质量管理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由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的法律,是调整与药品管理相关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范畴,《药品管理法》对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维护人们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则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药品管理法律责任药品监督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包装的管理第三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PracticeintheManufacturingandQualityControlofDrugs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GMP是国际贸易药品质量签证体制(CertificationSchemeintheQualityofPharmaceuticalMovinginInternationalCommerce)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世界药品市场的准入证。一、GMP制度概述(一)GMP制度的由来GMP是医药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大量实践经验,导致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形成。最早的GMP是美国坦普尔大学6名教授提出的,仅作为FDA内部文件。反应停事件后,美国国会于1963年颁布为法令。1969年,WHO建议各成员国的药品生产采用药品GMP制度并规定:出口药品必须按药品GMP要求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及出具符合药品GMP要求的证明。1975年11月WHO正式颁布GMP。1977年,又再次向成员国推荐GMP,并确定为WHO的法规。GMP制度是药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等各种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可靠的办法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GMP管理制度。GMP是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二)GMP分类1.从GMP适用范围分(1)国际组织制定和推荐的GMP如WHO的GMP,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GMP,东南亚国家联盟的GMP等。(2)各国政府颁布的GMP,如中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均制定颁布了本国的GMP(3)制药组织制定的GMP,如美国制药工业联合会、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瑞典工业协会等制定的GMP2.从GMP制度性质分

(1)作为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应的GMP,如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GMP(2)作为建议性的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应的GMP,如我国医药工业公司于1982年制定的GMP、WHO的GMP。(四)我国的GMP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中国药材公司分别制定了GMP(试行)、《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制药工业组织制定的GMP,也是我国最早的GMP。1988年,依法制定了我国法定的GMP。1992年,卫生部修订颁布了GMP。二、GMP的特点和内容GMP是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实践中总结、抽象、升华出来的规范化的条款,目的是为指导药品生产企业克服不良生产导致劣质药品产生,保证优质生产合格药品。其覆盖面是所有药品、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因此,GMP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GMP的条款仅指明了要求的目标,而没有列出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解决办法各企业应结合本厂生产实际制定各种文件化程序,才能保证贯彻实施2.GMP的条款是有时效性的因为GMP条款只能依据该国、该地区、现有一般水平来制定,采用目前可行的、有实际意义的方面作出规定。GMP条款均需定期或不定期修订,这和制订药品标准类似,对目前有法定效力或约束力或有效性的GMP,称为现行GMP,或者现版GMP。新版GMP颁发后,前版GMP即废止。3.GMP强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凡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其产品质量严格按GMP的要求,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4.GMP强调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凡能引起药品质量的诸因素,均须严格管理,强调生产流程的检查与防范紧密结合,且以防范为主要手段5.重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及时的服务

按有关部门要求建立销售档案,并对用户信息反馈加以重视,及时解决GMP的中心指导思想任何药品的质量形成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必须对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因素加强管理从专业性管理的角度,GMP分两方面1.质量控制对原材料、中间品、产品的系统质量控制,主要办法是对这些物质的质量进行检验,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工作质量管理2.质量保证对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人为差错和污物异物引入,进行系统严格管理,以保证生产合格药品从硬件和软件系统角度,GMP分为:1.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等的目标要求,这部分涉及必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标准化管理。2.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组织工作、生产工艺;记录、制度、方法、文件化程序、培训等。可概括为以智力为主的投入产出。硬件部分必然涉及较多经费,以及该国、该企业的经济能力。软件通常反映管理和技术水平问题,用硬件和软件划分GMP内容,有利于GMP的实施。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行GMP制度初期,往往采用对硬件提出最低标准要求,而侧重于抓软件的办法,效果比较好。从不同角度来讨论GMP的内容,可加深对GMP的理解。具体内容应以所执行的GMP条款为依据。三、GMP与ISO9000比较1.GMP与IS09000相同点GMP与IS09000的目的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达到一定要求;都是通过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实施控制来达到确保产品质量的目的;都强调从事后把关变为预防为主,实施工序控制,变管结果为管因素;都是对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且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GMP与IS09000不同点(1)性质不同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具有法律效力,而IS09000则是推荐性的技术标准。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ISO9000也可能演变成强制性标准(2)适用范围不同ISO9000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而GMP只适于药品生产企业从全球产品质量认证的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企业均实行ISO9000认证,但国际对药品生产企业却依然采用GMP作为质量认证标准

GMP与ISO9000不是对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ISO9000标准系列是对各行各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指导性标准;GMP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用性标准。两者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四、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GMP组织生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GMP要求进行认证,对合格的发给认证证书。1998年,SFDA发布GMP1999年8月1月起施行1999年6月印发药品GMP的附录2002年12月发布修订的《药品GMP认证办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共十四章,88条:第一章总则(1-2);第二章机构与人员(3-7):第三章厂房与设施(8-30);第四章设备(31-37);第五章物料(38-47);第六章卫生(48-56);第七章验证(57-60);第八章文件(61-65);第九章生产管理(66-73);第十章质量管理(74-76);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77-79);第十二章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80-82);第十三章自检(83-84);第十四章附则(85-88)。(一)总则制定药品GMP的依据是药品管理法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药品GMP的适用范围指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关键工序主要指精制、烘干、包装等工序。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也参照药品GMP。(二)机构和人员

1.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各级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明确2.企业主管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3.有关生产、检验人员培训和考核规定(三)厂房与设施为硬件,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产品质量的影响大,是药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础1.厂房设施总体设计与要求对药品生产企业厂址选择、厂区规划布局、厂房的设计要求必具有的设施等作出规定2.药品生产洁净室(区)规定对药品生产洁净室(区)有关问题作出规定(1)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划分为4个级别,即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度要求高的房间对相邻的洁净度要求低的房间呈相对正压。(2)洁净室区要求规定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应定期消毒,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安装的地漏、水池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100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地漏。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3)控制人流物流,防止交叉污染不同空气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措施。洁净室区内的人员数量要严格控制,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4)洁净室区称量室备料室和仓储室的取样室,空气洁净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所有的设施光洁易于清洁所有的设施光洁易于清洁3.产品厂房设施规定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生产-内酰胺结构类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它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避孕药品的生产厂房应与其他药品生产厂房分开,独立的专用空气净化系统。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生产应避免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强毒微生物及芽孢菌制品的区域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并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中药材和脏器制剂的制剂生产,必须与其前处理、提取、浓缩或脏器组织的洗涤处理,严格分开4.仓储区、检验室、实验室、实验动物房的有房间、布局、设施等规定(四)设备1.总要求设备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并有合格标志2.具体规定及管理规定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制备、储存和分配纯水、注射用水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污染。其储罐和输运管道的材料应无毒、耐腐蚀;安装避免死角、盲角、定期清洗、灭菌。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物料名称和流向。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检验设备要定期检验。设备仪器的使用维修、保养均应作记录,并有专人管理。(五)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1.物料购入、储存、发放、使用应制定管理制度。2.物料购入

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入。物料应符合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标准。3.物料储存规定待检、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应按物料质量性能、不同属性分类储存。特殊管理药品及易燃、易爆及危险品储存保管,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物料应按规定使用期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复验。4.药品的标签、说明书管理标笺说明书的内容、式样、文字必须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一致标笺、说明书应有专人保管,按品种规格专柜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标笺要计数发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六)卫生1.制定制度规程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车间、工序、岗位应制定清洁规程。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2.生产区卫生规定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及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更衣室、浴室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清洁室区产生不良影响。清洁室区应定期消毒。3.对工作服的规定工作服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洁净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腰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不同洁净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七)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1.范围药品生产验证;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验证;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发生改变,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2.程序(八)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IS09000:2000)1.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应有制度和记录范围2.药品生产管理文件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并明确上述文件的内容3.药品质量管理文件药品的申请和审批文件;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批检验记录4.文件的要求及文件管理制度(九)生产管理1.防止药品生产随意性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任意更改。2.防止生产中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的措施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防止物料、产品所产生的气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生产操作间、设备、容器应有状态标志。加强药材前处理管理。3.批生产管理(1)定义①批(batch)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每批药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②批号(batchnumber)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③批生产记录(batchrecord)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2)各类药品批的划分原则①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制的药液生产的②粉针剂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③冻干粉针以同一批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所生产的。④固体半固体(中西药)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⑤液体制剂在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⑥中药液体制剂及膏滋、浸膏、流浸膏以灌装前经同一台混合设备,最后一次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⑦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在规定限度内的。⑧间歇生产的原料药由一定数量产品,经最后混合所得,在规定限度内的。(3)每批产品的生产管理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检查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由操作人、复核人签字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3年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4.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定期检验(十)质量管理1.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2.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制定、修订内控标准、检验操规;取样留样的制度;仪器、设备、试剂等管理方法。以及质管、质检人员职责。(2)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决定成品发放;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3)对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验工作,出具检验报告,并评价其稳定性。监测洁净室区尘粒数和微生物数。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质量标准四制定药品标准的目的和意义药品标准:俗称药品质量标准,系指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药品标准(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

GCP(GoodClinicalPractice)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1999.9.1GMP(GoodManufacture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9.8.1

GSP(GoodSupply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良好药品供应规范)2000.7.1

GLP(GoodLaboratoryPractice)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良好药物实验研究规范)1999.11.1GAP(GoodAgriculturePractice,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AQC(AnalyticalQualityControl,AQC)《分析质量管理》《药品法》第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的,不得出厂。药品标准的类型国家药品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暂行、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1.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与制定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药典收载的品种具有疗效确切、生产成熟、产品稳定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所有上市药品均应有药品标准,未全部收载于中国药典(2)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研制的新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使临床的结论可靠,必须制订临时性的质量标准,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SFDA)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该标准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效,并且仅供研制单位与临床试验单位使用暂行药品标准执行两年后,若药品质量稳定,该药经申请转为正式生产时,此标准叫“试行药品标准”新药经临床试验或使用后报试生产时,这时制订的药品标准叫“暂行药品标准”试行药品标准执行两年后,如果药品质量仍然稳定,经SFDA主管部门批准转为“国家药品标准”暂行药品标准试行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3)暂行、试行药品标准

(4)企业标准

由药品生产企业自己制订的药品质量标准,属于非法定标准,它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企业标准各指标不得低于(大都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主要是增加了检验项目或提高了限度标准企业标准,在企业创优、企业竞争、保护优质产品、以及严防假冒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外较大的企业均有企业标准,且技术保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地方药品检验所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起草与复核、审定、发布药品标准首先由研制/生产单位研究起草,报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修订/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机构和有关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研究生产单位药品检验所使用单位药品质量标准制订或修订的有关部门:a.药品生产的工艺路线,使用的原辅料,操作条件,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b.储存中降解产物以及药品稳定性情况;c.产品大量的测试考察数据:质量、安全性、有效性药品质量检验的法定专业机构。要深入研究生产单位了解生产工艺、操作管理、产品质量动态,以及生成记录、检验数据和留样观察材料等;还要了解药品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医院和其他医疗单位。药物安全、有效性再评价、不良反应监测1)

安全有效性

安全:毒副反应小 药物的毒副反应:既可能是由药物本身造成,也可能是由引入的杂质所造成。 对有毒杂质均应严格控制他们含量限度。 药物本身有毒性时,应制订严格的临床使用方案、监测方法、明确应急措施。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2)

技术先进性 质量标准中采用的方法与技术,根据项目需要,应尽可能采用较先进的方法与技术。 例如: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已采用的仪器分析法有:UV、IR、GC、HPLC、HPCE、LC-MS、NMR、TLC、AA及Flu法,被采用的次数远比以前几版药典要高得多。 已有国外标准的药物,制订的标准应达到或超过国外标准的水平。

3)

规范合理性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与统一格式进行。

综上所述,对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或修订,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使标准能起到保证药品质量和促进对外贸易的作用。

2.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1)名称

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和英文名三种。原则上按WHO编订的《国际非专有药名》(INN)命名的原则确定英文名和拉丁名,再译成中文正式品名。中文药品名称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推荐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药典收载的中文药品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名称 应科学、明确、简短(一般以2~4个字为宜);不用代号、政治性名词、容易混同或夸大疗效的名称。 药品名称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即为法定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避免名称

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治疗学或病理学的药品名称。如:风湿灵、抗癌灵。化学名称 应根据IUPAC有机化学命名原则,有机药物化学名称应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天然药物提取物

其外文名根据其植物来源命名者,中文名可结合其植物属种名命名,如:罂粟中提取的罂粟碱。制剂名称的命名应与原料药名称一致。

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片→阿司匹林片对沿用已久的药名,一般不轻易变动,如必须变动,应将原有名作为副名过渡,以免造成混乱。2)性状

性状是对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的规定。物理常数是药物的物质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的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溶解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纯度。药典凡例中对药物的溶解性用术语来表示,有“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等,中国药典凡例对以上术语有明确的规定。极易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略溶: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微溶: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3)鉴别

根据药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特性所进行的实验,用以判定药物的真伪。药物真伪生物学特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检查安全性有效性纯度均一性药物试验方法与限度制备工艺检查方法评价的效能指标

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5)含量测定

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一般有化学、仪器、或者生物测定法。

常用的测定方法及其特点1、重量分析法

原料2、容量分析法

原料3、光谱法

制剂UV法

荧光法

AAS法4、色谱法

原料、制剂HPLC

GC

TLC5、其他方法(二)选择方法的基本原则

1、化学原料药首选容量分析法2、制剂首选色谱法

3、酶类药物首选酶法4、上述方法均不合适时,可选计算分光光度法5、一类新药应选用原理不同的两种方法进行对照测定。3.国内外药典概况药典的性质

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和其他法令一样具有法律效力,作为法,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普遍性。3.1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药典:(Pharmacopoeia)是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典籍。一般由政府主持编篡,并颁布施行。我国药典收载疗效肯定的中、西药品和制剂,并规定其标准规格和检验方法,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用和管理的依据。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原由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篡出版,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典委员会编篡,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出了9版:1953年版及增补本,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3.2中国药典的沿革

于2009年8月27日提交第九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审议,获得原则通过。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自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中国药典(2010版)2010年版药典共收载4567种,新增1386种三部131种新增37种修订94种二部2271种新增330种修订1500种一部2165种新增1019种修订634种生物制品:预防类治疗类体内诊断类体外诊断类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药用辅料药材饮片植物油脂提取物成方制剂单味制剂2010版药典变化主要体现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的技术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药品标准内容更趋科学规范合理12345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协调6药典内容凡例(GeneralNotices)正文(Monographs)附录(Appe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