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_第1页
手术部位感染_第2页
手术部位感染_第3页
手术部位感染_第4页
手术部位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五科

武静2013.1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内容提要

近年来国内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不推荐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近年来,国内公开报道医院感染爆发事件

共21起其中手术切口感染193例,位居第一。新生儿医院感染160例,血液透析感染丙肝88例,非法采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37例,臀部注射部位感染105例,医院获得性肺炎8例,女职工体检感染阴道念珠菌40例。一、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事件一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支杆菌感染爆发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发生术中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切口感染率达54.11%.

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事件一原因:手术刀片和剪刀未达到灭菌效果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2%)当作20%的稀释1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2%.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事件二

广东汕头市华侨医院手术切口感染

2009年秋季,类似事件又出现在广东汕头市谷饶镇华侨医院,10-12月,38名剖宫产产妇中至少18名发生手术切口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且经久不愈.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事件二原因: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是导致该起事件的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事件三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号,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即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本来并不十分复杂的手术,却导致10名患者眼部全部在医院内被感染,9位患者眼球被迫摘除,这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事件三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外科手术

导致外科手术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切口微生物污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分类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如何诊断?手术后30天内发生,感染仅累及切口皮肤和皮下组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诊断: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只要有临床医生诊断的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切口脓性分泌物培养。

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不归属浅表切口感染:缝针处脓肿(仅限于缝针穿透处极小范围的炎症和分泌物);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会阴侧切或包皮环切术后的感染。烧伤面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如何诊断?无植入物30天内,有植入物1年内发生的,感染累及深筋膜和肌肉组织。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诊断: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流脓,脓液不是来自器官或腔隙。切口自然裂开,外科医生有目的地开放切口,病人具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并除外其他原因;局部疼痛或压痛,细菌培养阳性。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组织病理学或放射检查时发现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深部切口感染的证据。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注:同时累及浅部及深部切口的感染只报深部切口感染,通过切口引流的所致的器官或腔隙的无需手术治疗的,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3、器官或腔隙感染如何诊断?

无植入物30天内,有植入物1年内发生的,感染累及手术相关的(除手术切口以外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阑尾术后的膈下脓肿。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诊断:

器官或腔隙穿刺放置引流管,引流物为脓性。通过无菌操作从器官或腔隙留取组织或液体标本并培养出微生物。

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组织病理学或放射检查时发现器官或腔隙脓肿或其它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方面手术方面年龄:老年人感染率高于年轻人术前住院时间营养状况:严重营养不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在20%-25%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免疫功能: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29℅VS15℅手术器械的灭菌健康状况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糖尿病:发生率是对照组1.5倍手术技术肥胖:发生率较高,可达13.5%-16.5%手术持续时间其它感染灶:发生率是对照组高6.1%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1.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2.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3.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4.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评估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感染预防二、感染预防措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正确备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手术区域备皮问题要求: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有关术前备皮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研究就已经表明术前剃毛可增加感染率。原因a.皮肤有划痕(表皮受损)

b.有助于细菌聚集

c.剃毛和手术间隔的时间越长(最长24小时),感染率越高。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手术区域备皮问题手术部位感染率备皮方法剃毛备皮5.6%脱毛或不去毛0.6%备皮时间术前24小时前﹥20%术前24小时内7.1%术前即刻3.1%方法/时间术前即刻剪毛1.8%术前1晚剪毛4.0%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

如何正确备皮?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备皮时间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霜、膏)。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4、手术部位清洁和消毒: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手术部位消毒液的选择:2%碘酊-75%乙醇脱碘,效果最好。其次是0.5%碘伏。

消毒方式:局部擦拭2-3遍。

作用时间≥2min。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

6、合理进行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如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

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

给药时间定义与描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早期术前2-24小时3.8℅术前手术前2小时内0.6℅术中手术开始后0-3小时内1.4℅术后手术开始3-24小时3.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

结论:

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导开始时使用。(2005年上海已经开始将抗菌药物带入手术室使用)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7、严格手卫生: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

8、术前提高患者抵抗力: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严重营养不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可达20-25℅

低蛋白血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组(29℅VS1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中)手术中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手术环境管理: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2、确保手术器械无菌: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中)消毒方法的选择原则:a.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b.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如腔镜等送供应室低温灭菌(等离子或者环氧乙烷灭菌)。不可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替代压力蒸汽灭菌,也不可采取快速灭菌法进行手术器械的灭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中)3、严格无菌技术: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4、合理预防用药: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5、手术技巧: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中)6.维持术中正常体温: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如何维持病人术中体温?a.术前30分钟,患者保暖。加盖棉被等b.手术床放置电热毯预热c.手术室温度控制

d.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e.手术部位冲洗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溶液。

例:200名结肠直肠手术患者

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保持34.7度的平均温度直到进入PACU)

实验组-术中积极保温(平均温度为36.6度)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中)结果:对照组-感染:19%(18∕96)

实验组组-感染:6℅(6∕10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中)

7、选择合适部位密闭负压引流引流: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先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后)手术后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引流管。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后)4、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伤口情况,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三、不推荐预防控制措施1.手术室(间)入口处使用消毒垫预防感染

。并不能减少鞋和推车微生物数量。2.穿鞋套预防感染。可增加手污染的机会。

3.微生物常规采样。仅在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目标性监测和检测空气净化系统

效果时才采集物体表面和空气。4.手术器械常规快速灭菌:因达不到灭菌效果!应进行低温灭菌。

5.常规限制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群链球菌定植的手术人员参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