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作业参考答案new_第1页
《刑法总论》作业参考答案new_第2页
《刑法总论》作业参考答案new_第3页
《刑法总论》作业参考答案new_第4页
《刑法总论》作业参考答案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刑法总论》学员作业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4.ABC5.BD6.ABCD7.AC8.CDE9.AC10.CD11.AB12.AC13.ABC14.ABC15.ABC16.BD17.ABD18.ABD19.CD20.ACD21.CD22.AC[)23.BD24.ACD25.BC26.AB27.BC[)28.BC29.ABCD30.BC31.AB32.AB33.A34.ABC35.ABC36.ABC37.B38.A39.ABC40.ABCDE二、简答题1.所谓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刑法第3条至第5条明确规定了三项刑法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而使刑事立法上如何规定刑法基本原则的问题得到了解。2.(1)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对领土原则的规定。依照本条规定,不论犯罪人是我国公民或外国人,也不论被侵害的是我国利益或外国利益,只要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2)中国刑法对中国公民的效力。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3)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4)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3.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或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按照我国犯罪构成的~般理论,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这四个共同要件。4.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它有以下三个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5.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质及其程度而为构成某种犯罪所必需的诸客观事实要素。它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6.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的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其条件包括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7.我国刑法总结了建国以来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并吸收了外国刑事立法中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四分法规定:(1)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这是以14周岁为.标志,作为有元刑事责任的界限。我国刑法对年龄的计算采用周年计算法。(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减轻刑事责任时期。(4)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刑事责任时期。刑法虽然因不满14周岁或不满16周岁而不处罚,但在行为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之后,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是一种社会保护措施。通过这种措施,有助于防止他们再危害社会,有助于他们的教育改造,有助于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8.犯罪故意是我国刑法确定的罪过形式之一。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9.修订后的刑法所列举的情况是: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对上述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无过当防卫。10.刑法第22条第五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是犯罪预备。”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11.共同犯罪相对于单独犯罪而言,是一种复杂的犯罪。从形式上说,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二人以上;(2)共同的犯罪行为;(3)共同的犯罪故意。12.犯罪集团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人数较多。即三人以上,二人不足以成为集团。(2)较为固定。表现为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的首要分子是在纠集过程中形成的,有的人在纠集开始时就是首要分子;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集团成员以首要分子为核心结合的比较紧密;经常纠集在一起实施一种或数种犯罪活动;集团成员实施一次或数次犯罪行为后,其组织形式继续存在。(3)目的明确。犯罪集团的形成是为了反复多次实施一种或数种犯罪行为;集团的犯罪活动通常有预谋、有计划地进行,即便是突发性的作案,往往也是在集团的总的犯罪故意支配下进行的。(4)危害严重。犯罪集团成员较多,形成为一个集体的思想力量和行动力量。这种力量使得犯罪集团可能实施单个人或一般共同犯罪人难以实施的重大犯罪;使得犯罪集团的活动计划周密,易于得逞,结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犯罪后也易于转移赃物、消灭罪迹、逃避侦查。13.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据此,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据此,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主要包括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与教唆犯;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帮助创造条件的犯罪分子,主要是指帮助犯。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根据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在刑法理论上,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14.(1)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该条第4款规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3)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①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②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③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15.根据刑法的规定:(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就是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6.所谓一般预防,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可见,一般预防的对象不是犯罪分子,而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了罪的人重新犯罪。17.主刑是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它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18.量刑,即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量刑要坚持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法为准绳。19.(1)从重处罚情节。它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对有从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2)从轻处罚情节。(3)减轻处罚情节。它是指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对具有减轻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刑罚。(4)免除处罚情节。它是指对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免除处罚是以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为前提条件的。20.(1)刑法第48条第1款中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这就是我国刑法中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简称死缓,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死缓的适用条件。根据刑法第48条规定,适用死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罪该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它表明适用死缓的对象与适用死刑的对象均是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如果罪行不应当判处死刑,就不存在适用死缓的问题。②不是必须立即执行,这是区分死刑缓期执行与死刑立即执行的原则界限。是适用死缓的本质条件。法律对这一条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主要靠审判机关判断。21.根据刑法第65条、第66条的规定,所谓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是:(1)前罪和后罪必须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3)后罪可以先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任何时候,不受两罪相隔时间长短的限制。22.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的行为。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准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23.根据1997年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所谓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等情形。(1)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表明司法机关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至于具体案件中,对立功犯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审判机关应综合考虑全案的犯罪事实和犯罪人的立功具体情形之后加以确定。(2)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此种情形的从宽处罚幅度显然要大于第一种情形。一般来说,除非犯罪人有特别重大立功之外,不宜选择免除处罚,否则难以发挥刑罚报应之功能,有失于正义。(3)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属于自首与立功的竞合情形。24.数罪并罚就是对一个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对漏罪的并罚采取的是先并后减的计算方法。对又犯新罪的并罚采取的是先减后并的计算方法。25.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的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1)犯罪分子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最关键的条件。(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战时缓刑应具备以下条件:(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26.根据刑法第75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最后指出,对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第一审宣判后,如当时仍在关押,第一审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机关负责考察。27.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简单地说,减刑就是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对于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说明减刑的适用范围,只有刑罚种类的限制,而没有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的限制。(2)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3)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刑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所谓实际执行的刑期,是指判决执行后犯罪分子实际服刑的时间。如果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应当计人实际执行刑期之内。此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死缓犯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2年。死缓犯实际执行的刑期自死缓2年期满第2日起计算。28.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2)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3)时间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还必须执行一部分刑罚,才能适用假释。29.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定的或事实的原因,致使国家对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我国刑法根据罪行均衡原则,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规定了4个档次的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30。略。三、辨析题1.答:错。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2.答:错。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3.答:错。电视机只是犯罪对象,而人对电视机的所有权才是犯罪客体。4.答:错。一个犯罪行为有时可能同时侵犯多个客体。如抢劫罪中的抢劫就既侵犯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人身安全。5.答:对。一切犯罪均必须有危害行为。6.答:错。有时没有达到犯罪分子所预期的目的也应以犯罪既遂论,如危险犯、阴谋犯、行为犯等。7.答:错。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8.答:错。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9.答:错。犯罪故意中的“明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一种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两种均可构成犯罪故意。10.答:对。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没有不法侵害,也就没有正当防卫可言。只有在不法侵害是真实地发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当防卫。故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11.答:错。犯罪中止还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以及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后、犯罪结果尚未发生前。12.答:错。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非二人以上均可构成共同犯罪。13.答:错。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4.答:错。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择一重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15.答:对。犯罪预备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前。16.答:对。根据刑法第21条第2款的规定,紧急避险不应超过必要限度,即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应当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17.答:错。我国刑罚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而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18.答:错。主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作为其他刑种的附加刑适用,也不能与其他主刑同时并用。19.答:错。没收财产只能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而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并且在没收全部财产时,应当对犯罪分子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20.答:对。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对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对具有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轻和刑种或较短的刑期。21.答:错。根据刑法规定,构成累犯必须是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之内均构成累犯,但前后两者要求都是故意犯罪。22.答:对。根据刑法此种情况称为准自首,它的成立条件是:(1)主体只能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3)必须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23.答:错。对于立功犯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从宽处罚:(1)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晦处罚。24.答:对。如果判处数刑中有无期徒刑的,应当采取吸收原则,只执行无期徒刑,不再执行有期徒刑。25.答:错。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其条件是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有关法规,没有再犯新罪,没有发现漏罪,原判刑罚才不再执行。否则,仍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26.答:错。减刑是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犯罪分子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而减轻处罚则是在量刑过程中判处法定刑以下的刑罚。27.答:错。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元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10年。28.答:对。一般说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但如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29答:错。缓刑考验期满,就意味着原判主刑就不再执行,而不是执行完毕。四、案例分析1.答:陈林应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水、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本案中,陈林目的为实施盗窃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又将老人打死,实为杀人行为。而且陈林已满14周岁,应负刑事责任。2.答:甲的行为对其妻子而言是直接故意,对其孩子而言是间接故意。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是直接故意;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是间接故意。本案中,某甲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其中,甲以投毒方式杀害其妻子,是希望其妻中毒死亡,属于直接故意。甲明知自己的妻子可能按习惯先将面条喂给儿子吃,然后自己再吃,可能导致小孩的中毒。尽管甲不希望小孩中毒或希望妻子改变习惯,但不予阻止,而是采取放任态度,这属于间接故意。3.本案中,甲、乙二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刑法规定,实施危害行为时不满14周岁者,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甲、乙在实施盗窃时均未满16周岁。法律上规定的年龄均是以周岁为单位,其计算是以公历的年、月、日为标准的。生日当天不能说满了多少周岁,即满了多少周岁是从生日的第二天计算的。甲在实施盗窃时是16岁生日当天,因此未满16周岁。乙则离16周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4.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案中,甲投毒杀害乙的行为已经实行完毕,但距被害人乙中毒死亡还需一定时间,即中毒反应至死亡。甲在此种情况下出于悔悟,主动将中毒者送到医院避免了人身伤亡的结果发生,使犯罪未达到既遂而停下来,这是积极有效的,是犯罪中止的一种形式。5.本案中,甲、L_2-A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丙的行为不是犯罪。因为,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构成犯罪。丙在参与实施杀人行为时未满14周岁,只有13周岁,他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甲因腹痛而最后没去实施具体的危害丁的行为,但其参与了预谋策划,提供了犯罪工具,其行为与乙的行为形成一个共同犯罪的整体。甲与乙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6.分析:这是一起共同犯罪。(1)吴某虽未直接实施盗窃,但他最先提议行窃,并确认了行窃对象,具有教唆犯罪的行为,继而又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因此应定为主犯。(2)赵某直接实施盗窃犯罪行为并起主要作用,也应认定为主犯,但由于赵某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故赵某的行为由盗窃转化为抢劫。吴、谢当时对此并不知情,事前也没有共同策划,所以吴、谢不构成抢劫罪。(3)谢某虽然参加了犯罪,但未起主要作用,应当定为从犯。7.本案中,甲的行为只能定为一罪,属于想象的竞合犯。甲出于一个犯罪故意,即杀害乙的故意,却触犯了爆炸罪、故意杀人罪、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甲的行为虽然发生了几个结果,触犯了几个罪名,但不能以数罪论处,只能作为一个罪处理。因为甲只实施了一个行为,而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是想象的竞合犯,不能以数罪处理,应当按甲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最重的一罪定罪处刑,因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高刑均为死刑,所以本案宜从爆炸罪定罪处罚的。8.分析:被告的行为不具备自首的条件,首先,他没有自动投案,其犯罪事实被揭发后,他先向其母声明过“没有做什么坏事”。其母不明真相,将其带到派出所,是要去说明情况,并非为了自动投案。去派出所后也未说是去投案,事实上被告也是被抓获归案的,其次,他没有主动交待自己的罪行。在被告之母说要带他去派出所之际,被告首先跑回住处转移赃物。最后,也是在公安人员摆出大量事实之后,才不得不承认犯罪。所以被告人不构成自首。9.分析:一、二审法院的判决均有错误。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其一是指不能判处死刑,并不是指等她分娩后再判处死刑,或者执行死刑。当然也包括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二是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妇女,也包括审判前在羁押受审时怀孕的妇女。因此,对这种怀孕的妇女,在她被羁押或者受审期间都不应当为了要判处死刑而给她做人工流产,已经人工流产的仍应视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同样不适用死刑。10.分析:此案属于刑法第70条所说的情况,即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行做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所以对甲应在总和刑期即9年加6年共计15年以下,在两罪中最高刑即9年以上,定14年,则14年再减去已经执行的3年,甲再执行有期徒刑11年即可。五、论述题1.试述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在刑法总则中的立法体现。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总则中的体现。修订后的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是:(1)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认为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认为一切犯罪的成立都必须符合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四个方面的要件。(3)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为司法机关正确定罪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在:(1)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即把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2)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即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不允许滥用刑罚。(3)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为司法机关正确量刑提供了具体的法定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修订后的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同时,修订后的刑法还重申了1979年刑法第9条中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并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2.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以下两项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含义: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①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这是国家领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②领水,即国家领陆以内和与陆地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包括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内水包括内河、内湖、内海以及同外国之间界水的一部分,通常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领海即与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包括海床和底土。根据我国政府1958年9月413发表的声明,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③领空,即领陆、领水的上空。同时,根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以下两部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适用我国刑法:①我国的船舶、飞机或其它航空器。我国刑法第6条第2款还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②我国驻外使领馆。根据我国承认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各国驻外使馆、领事馆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本国的司法管辖。这些地方亦视同为我国领域,在其内发生的任何犯罪都适用于我国刑法。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这里包括三种情况:①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这是较常见的情况;②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实施,但犯罪结果发生于国外,比如在我国境内邮寄装有炸药的包裹,在境外发生爆炸;③犯罪行为实施于国外,但犯罪结果发生于我国境内,比如在我国境外开枪,打死境内居民。根据刑法的规定,上述三种情况均适用我国刑法。(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我国刑法第6条在确立属地管辖基本原则的同时,提出了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况。这些“特别规定”主要是指:①刑法第11条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②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③刑法施行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④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3.根据犯罪概念,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危害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a犯罪的夺质特征在于它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了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也不会对它进行惩罚。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司母’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相当的程度,也不构成犯罪。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2)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法,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刑法对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1979年刑法中,存在类推制度。在类推以前,这些危害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没有明确的刑事违法性。所以,所谓类推,实际上也是刑事违法性的推断。修订后的刑法废除了类推制度,在刑法中明确地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因而刑事违法就成为一切犯罪必不可少的基本特征。在罪刑法定的意义上说,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对于犯罪的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刑事违法性之法,应当是指刑法。但刑法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刑法,是指刑法典,即专指修订后的刑法。广义上的刑法,还包括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即包括一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刑事违法性,在一般情况下是指触犯刑法典,例如触犯修订后的刑法第264条之规定,构成盗窃罪。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触犯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由此而构成犯罪。因此,我们应当对刑事违法性之法从广义上加以理解。刑事违法性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情形。违法行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是违反民事法规,称为民事违法行为;有的是违反行政法规,称为行政违法行为。犯罪也是违法行为,但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触犯刑律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违法并不都是犯罪,只有违反刑法的才构成犯罪。(3)应受惩罚性犯罪不仅是个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律的行为,而且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排除妨碍、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或者要受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公职等。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则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处罚也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将犯罪与刑罚这两种社会现象联系起来,也就是从一个现象与另一个现象的联系中来阐明这个现象的特性。这个特征表明,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当受刑罚处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4.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要的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包括以下四个要件:(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因此,犯罪客体是表明犯罪侵犯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的要件。(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犯罪客观方面是表明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的要件。(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与单位。因此,犯罪主体是表明行为必须由什么人实施才能构成犯罪的要件。在我国,犯罪主体主要是指在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行为的自然人。除自然人外,单位也可以构成一些犯罪的主体(对此将在单位犯罪一章中专门论述,以下不再述及)。(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因此,犯罪主观方面是表明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行为人所抱的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犯罪主观方面首先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即使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罪过是一切犯罪成立所必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此外,刑法规定某些犯罪必须具备一定的目的才能构成,因此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主观方面不可缺少的内容。5.(1)作为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刑法中,绝大部分犯罪一般情况下通常以作为的形式实施,如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等;许多犯罪只能以作为形式实施,如抢劫罪、盗窃罪、强奸罪等。刑法意义上的作为一般并不仅指一个单位的举动,而通常是由人的一系列举动所组成。如抢劫行为即包含接近被害人、实施暴力或威胁、劫取财物等动作组成。作为不仅指利用自己身体实施的积极举动,还包括利用他人、利用物质工具、利用动物乃至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举动。如教唆幼童偷窃他人财物、使用剧毒物杀人、训练恶狗咬人、决水破坏农田等。(2)不作为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是指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的犯罪只能由不作为构成,如遗弃罪,这种犯罪称为纯正不作为犯;还有的犯罪虽然通常情况下由作为形式实施,但也可以由不作为形式实施,这种情况下构成的犯罪称为不纯正不作为犯。需要注意的是,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实施的积极举动。因此行为人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举动而逃避法律要求其履行的特定义务时,并不影响不作为犯的构成。如行为人把年幼子女带至深山老林然后予以抛弃以逃避抚养义务,这仍属于不作为犯而非作为犯。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根据来源的不同,特定义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指由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所规定并为刑法所认可的义务,任何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都必须履行这种义务。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由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加以规定,但与前述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并不相同。两者区别在于这种义务是以行为人所担任的职务或从事的职业为前提的,行为人只有在履行职务或从事业务期间才谈得上对这种义务的违反,如值班医生负有抢救病人的义务,值勤消防队员负有灭火的义务。行为人在业余则谈不上对这种义务的违反,或至多只能说是违反了道德义务。而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一般以某种特定身份为前提,具备此种特身份者任何时候都必须履行义务,否则即构成不作为犯罪。③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危害状态时,该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④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产生一定权利义务的行为。6.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就是指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作期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从法理上说,醉酒的人通常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这种能力。刑法作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加强同酗酒现象作斗争。有些人就是以酗酒来壮胆作案的,这样的规定,有利于预防犯罪,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他们生理上有缺陷,在智力、体力等方面比不上正常人。同时,也是出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考虑,所以不宜处罚过重。又聋又哑是指聋、哑两者皆具的人。只聋不哑或只哑不聋的人,不适用这一条文的规定。这种生理缺陷既包括先天的,也包括后天的。在具体处理时,要考虑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等情况。7.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在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有所预见以及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仍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认识因素上,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其行为可以发生危害社会结果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而于过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性则往往认识不足。也正因为如此,行为人才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在意志因素方面,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违背间接故意行为人的意愿;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则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排斥、反对态度,而且行为人产生的可能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轻信态度确实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因此,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观恶性要远小于间接故意。8.正当防卫必要限度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问题:一是何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二是如何确定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关于前者,显然应当采用必需说。即以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为限度。这是我们考察必要限度的出发点,是确定必要限度的基本原则。对于后者,应当采取一个综合的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1)不法侵害的强度。在确定必要限度时,首先需要考察不法侵害的强度。所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指行为的性质、行为对客体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这种损害结果的手段、工具的性质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对于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如果用轻于或相当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足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可以采取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当然,如果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那就是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2)不法侵害的缓急。不法侵害的强度虽然是考察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不把侵害强度在考察必要限度中的作用绝对化,甚至认为这是惟一的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不法侵害已经着手,存在了侵害的紧迫性,但侵害强度尚未发挥出来,因此无法以侵害强度为标准,只能以侵害的紧迫性为标准,确定是否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所谓不法侵害的缓急是指侵害的紧迫性,即不法侵害所形成的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的危险程度。不法侵害的缓急对于认识防卫限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防卫强度大于侵害强度的情况下,考察该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是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更应以不法侵害的缓急等因素为标准。(3)不法侵害的权益。不法侵害的权益,就是正当防卫保护的权益,它是决定必要限度的因素之一。根据不法侵害的权益确定是否超过必要限度中的作用,为保护重大的权益而不法侵害人杀死,可以认为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因而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为了保护轻微的权益,即使是非此不能保护,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重大伤亡,而就可以认为是超过了必要限度。应当指出,修订后的刑法为了鼓励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在第20条第3款规定了无过法之防卫,即在刑法所列举的情况下,实行正当防卫的,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修订后的刑法的列举的情况是: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对上述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此外,刑法第20条第2款关于防卫过当的规定,正当防卫只有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构成防卫过当,才应当负刑事责任。9.犯罪未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一特征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分的主要标志,它表明犯罪已进入了实行阶段。(2)犯罪未得逞这一特征是犯罪未遂同犯罪既遂相区分的主要标志。犯罪是否得逞,应该以什么标准?我们认为,应该以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统一的判断犯罪未得逞的法律标准。(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一特征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所谓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我们认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应该具备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从质上来说,只有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从量上来说,那些违法。10.刑罚的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其具体内容表现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所谓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可见,特殊预防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这里所说的犯罪人,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一般预防,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可见,一般预防的对象不是犯罪分子,而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这些社会成员包括:(1)危险分子,即具有多次违法犯罪的历史、有犯罪危险的人;(2)不稳定分子,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免疫力较低,容易受犯罪诱惑或容易被犯罪分子教唆拉拢的人;(3)刑事被害人,即直接或间接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4)其他社会成员,即除上述三种人外的广大公民。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是刑罚目的的基本内容,是预防犯罪的两种手段,二者是即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11.刑罚的功能是指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的产生的社会效应。刑罚具有如下功能:(1)剥夺犯罪人权利与利益的剥夺功能;(2)改变犯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造功能;(3)通过适用和执行刑罚,对犯罪人的思想所产生的触动和教育作用的感化功能;(4)对犯罪分子及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5)对犯罪人及潜在犯罪人的威慑功能;(6)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和执行刑罚,对被害人和其他社会成员所产生的安抚功能;(7)对守法公民的鼓励功能。12.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根据刑法第6l条规定,量刑的一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犯罪事实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犯罪的事实,即狭义的犯罪事实,是指犯罪构成要件的各项基本事实情况;(2)犯罪的性质,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应定什么罪名;(3)犯罪情节,包括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两种;(4)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指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结果的程度。量刑以刑法为准绳,主要是遵行以下刑法有关规定:(1)刑法总则中关于刑罚原则、度、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的一般规定;(2)刑法分则中有关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及量刑幅度的具体规定。13.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它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即犯罪分子于犯罪之后,被动归案之前,自行投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所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候交待犯罪事实的行为。(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包括:①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犯罪的事实。②必须是主要的犯罪事实,而非全部事实细节。③必须是自己实施或支配他人实施并应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罪行。(3)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它的成立条件是:(1)主体只能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3)必须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14.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情形。包括:(1)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2)犯罪分子投案之后关押待审之时,遇有其他在押的罪犯阴谋脱逃而及时向看守人员报告的;(3)遇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奋不顾身进行排除,从而避免了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4)遇有罪犯企图破坏看守设施而与之作斗争的。立功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自首犯的立功与被捕归案的犯罪人的立功;量刑阶段的立功与行刑阶段的立功等。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按以下不同情形分别予以从宽处罚:(1)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5.根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对不同的刑种采取不同的并罚原则。具体来说:(1)对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本身都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在数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是比较恰当的。但是,如果总和刑期过高,决定执行的刑罚就可以过长,因而我国刑法对最高刑期加以限制,即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2)对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则。数罪中宣告几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而不得决定执行二个以上的死刑或者其他主刑。因为,死刑是剥夺生命的刑罚,生命对于一个人只有一次,既然已经执行死刑,其他刑罚如徒刑、拘役、管制等就不再可能执行。如果在其分主刑执行自由刑的条件下,只能适用限制加重原则。(3)对判有附加刑的,一般采取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须执行。数罪中主刑不论执行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因为附加刑与主刑的性质不同,不妨碍并科。16.我国缓刑分一般缓刑特殊缓刑(或战时缓刑)两种。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是:(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战时适用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449条规定:(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减刑的适用条件是:(1)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元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实质条件: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3)限度条件: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元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减刑应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1)对象条件: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实质条件: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于危害社会;(3)时间条件:假释只适用一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即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方可实行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考验期限,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考验期为10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第84条的有关规定。17.(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