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ò) 颤动(zhàn)乘凉(chénɡ) 独处(chǔ)B.酣睡(hān) 参差(cī)袅娜(nà) 蓊蓊郁郁(yù)C.点缀(zhuì) 倩影(qiàn)霎时(chà) 敛裾(jū)D.乍看(zhà) 羞涩(sè)踱着步(duó) 鹢首徐回(yì)解析:A项“颤”应读chàn,B项“娜”应读nuó,C项“霎”应读“shà”。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迁延顾步没精打采各行其是察言观色B.虚无飘缈参差斑驳迷迷糊糊春华秋实C.荡舟心许妖童媛女哀声叹气世外桃园D.蓊蓊郁郁行迹可疑缕缕清香轻描淡写解析:B项“飘缈”应为“飘渺”或写成“缥缈”,C项“哀”应为“唉”,“园”应为“源”,D项的“行”应为“形”。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lc\{\rc\(\a\vs4\al\co1(①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lc\{\rc\(\a\vs4\al\co1(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②运河上有了这座房子,增加了不少颜色。))\b\lc\{\rc\(\a\vs4\al\co1(①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②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b\lc\{\rc\(\a\vs4\al\co1(①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②啊,好一派草原光景!))解析:C项都是指圆月。A项①是指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②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B项①指由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②指光彩、情趣;D项①指情景,②指时光景物。答案:C4.下面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C.风来花底鸟语香。——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D.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解析:“风来”是听觉,“香”为嗅觉,不是视觉。答案:C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B.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C.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D.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解析:A项,第三处逗号应为分号。C项,第一处句号应为分号。D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另外去掉句中引号。答案:B6.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②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A.①拟人、比喻②比喻③拟人、反问B.①拟人、比喻②拟人③拟人、反问C.①拟人、暗喻②比喻③拟人、比喻D.①拟人、暗喻②拟人③拟人、比喻解析:①句是拟人和比喻(暗喻),②句是比喻,③句是拟人和反问。故应选A项。答案:A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荷塘月色》有许多写景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描写并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意在寄寓自己的一种追求——和谐幸福的人生理想。B.“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文体,南朝梁代元帝萧绎的《采莲赋》便是一例。C.《西洲曲》属于乐府诗歌。乐府本指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也用来代指乐府所采集和创作的诗歌;后来演变成可以入乐的诗歌的名称。D.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出版的诗文集有《背影》《红烛》,散文集有《踪迹》《欧游杂记》等。解析:《背影》是散文集,《踪迹》是诗文集,《红烛》是闻一多先生的诗集。答案:D8.下列句子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里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________的民风。②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________和弘扬传统文化。③学会这种本领,一辈子________不尽。A.依存延续受用B.依循延续消受C.依循延伸受用D.依存延伸消受解析:“依存”指(互相)依附而存在;“依循”指依照,遵循。根据语境,此处用“依存”。“延续”指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延伸”指延长,伸展。此处用“延续”。“受用”与“消受”意思是“享用,得益”;而“消受”意思是享受,且多用于否定,这里用“受用”。答案:A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过顶楼的人说,在那里可以俯瞰武大风光,整个珞珈山尽收眼底,到处是蓊蓊郁郁的绿树。B.一些人的工作内容重复性高、对外接触较少、琐事多,工作期间无所事事,甚至很少和周围人说话,这是中了职场“慢性病”的招。C.开心网最热门的歌曲是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这首歌颠覆了凤凰传奇之前豪迈动感的形象,风格清新婉约,别有风味。D.城门的石块历经风雨后,已经斑驳陆离,断墙石缝里长出许多杂草、野花。瑟瑟秋风中,枯黄的杂草点缀在灰色的天空下,一种苍凉弥漫开来。解析:B项,“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此处宜用“无精打采”。A项,“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C项,“别有风味”,意为另有一种趣味和特色。D项,“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答案:B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平和、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B.朱自清病逝后,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安葬,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C.在清明节,一群网络组织起来的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来到朱自清墓前深深下拜,表达对这位大家的深深敬意。D.“三八”来临之际,笔者想起朱自清的《给亡妇》,很敬慕散文大家朱自清对妻子的真挚感情,这恐怕正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追求的情感吧?解析:A.成分残缺,可在“自然美”后加“的情趣”。B.语序不当,应为“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与前文主语一致。C.成分残缺,可在“一群”后加“通过”或“靠”。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1~14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1.怎样理解“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把握“酣眠”与“小睡”两词的含义,联系这句话前面的语句,可知这里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把满月比喻成“酣眠”,把朦胧的月色比喻成“小睡”。答案:满月固然很好,但是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也是别有情趣的。12.作者笔下的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是朦胧的。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作者对这种景物的赞美,是因为这种景物符合作者情感的需要,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答案: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于自我陶醉中换来的短暂的自由。13.第一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文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节选部分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使所写景物生动,具有美感。据此分析即可。答案:节选部分第一段描写“月下荷塘”,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从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14.第二段描写“塘上月色”,这段文字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塘上月色素淡、朦胧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三、语言表达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整对称。诗人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作琼钩或者玉簪。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的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这些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画线部分看,共四个分句(以分号为据),分别形容明月、月色、圆月、新月;但整个语句句式不统一,这是调整的重点。答案:诗人们咏月,常常称明月为金蟾、玉兔;喻月色为寒霜、白雪;状圆月为玉盘、宝镜;比新月为琼钩、玉簪。16.根据你对《荷塘月色》“情景交融”手法的理解和感受,把下面的文字分别表现出清新明丽和凄清苍凉两种意境。(意境塑造中应包含鲜明的感情)原文:早晨,太阳放射出光芒,树上的鸟唱着,树下的水流向远方。(1)表现清新明丽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凄清苍凉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早晨,温暖的太阳放射出金子般的光芒,茂盛的树上鸟儿欢快地唱着,树下的流水哗啦啦地笑着流向远方。(2)早晨,太阳放射出凄冷而沉寂的光芒,铁一般直立着的树上鸟儿在唱着无奈的歌,树下的流水在冬日里显得分外寒瘦,呜咽着流向迷茫的远方。第二课时能力拓展一、基础提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荷花荷兰负荷荷枪实弹B.独处妙处处所处变不惊C.曲折歪曲曲笔曲尽其妙D.参差差别出差差强人意解析:C项,均读“qū”。A项,分别读:hé/hé/hè/hè;B项,分别读:chǔ/chù/chù/chǔ;D项,分别读:cī/chā/chāi/chā。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权力国家权利启示征文启事B.厉害利害攸关常年常年累月C.处事立身处世暴发爆发战争D.事物事务繁忙修养修养生息解析:A项,“国家权利”为“权力”;B项,“常年累月”为“长年”;D项,“修养生息”为“休养”。答案:C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表示,“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辜负了美国人民的信任,他的所作所为“对美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B.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C.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递过来,我不由惊叫起来:“呀!你从哪儿弄来的?”D.就在选秀、歌唱类节目泛滥电视荧屏之际,一些文化类节目已悄然兴起(如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解析:A项,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后;B项,应将两个顿号改为逗号,同时将两个逗号改为分号;D项,括号及其内容应紧跟在“文化类节目”之后。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________是满月,天上________有一层淡淡的云,________不能朗照;______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________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A.虽然却所以然而既B.即使也因此但固C.即使也因而但是既D.虽然却所以但固解析:注意从语句表达的意境和前后句子的关系考虑。答案:D5.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由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②我觉得《武媚娘传奇》的背景音乐流于一般,但瑕瑜互见,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演员的表演炉火纯青,它不失为一部好电视剧。③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④养老并轨,实现多种养老制度的打通,公职人员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自行缴存养老保险,至少在制度框架上、形式上,实现了一视同仁。⑤文天祥三次罢官回归故里,在寄意泉林山水、啸傲风云之际,写下了一批寄情山水的诗章,以清高隐逸之情,寓愤世嫉俗之志。⑥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可以感受到梁山好汉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读《红楼梦》可以体会到宝黛爱情的纯真与凄美。A.①②⑤ B.③④⑥C.④⑤⑥ D.①②③解析:①不由分说:不容分辩。不合语境,应改为“不容置疑”。②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与上下文语意相背,应改为“瑕不掩瑜”。③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用于写声音时含褒义,这里用来写嘈杂声,不合语境,应改为“不绝于耳”。④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正确。⑤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憎恶。正确。⑥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恨仇敌一样。正确。答案:C6.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宣泄出来,靠的是以高超的艺术来直接表达的。C.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国出口型企业受到重大打击,沿海众多中小企业纷纷停产倒闭,现状令人担忧。D.据介绍,从目前地面监测的参数以及刘洋等航天员的表现判断,航天员的身体状态良好,且已经全面展开空间实验。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因语序不当导致主谓搭配不当,应将“高校学生的培养”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B项,句式杂糅,“靠的是以高超的艺术来直接表达的”可以改为“靠的是高超的艺术”或者“是以高超的艺术来直接表达的”。C项,滥用介词“由于”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答案:D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戈壁的月光淡墨①2023年9月初,我和几个朋友在戈壁滩上有过一次短暂的旅行。当我们一头扎进戈壁的怀抱,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和情景?当我们突然看见那些寸草不生的石化荒漠,我们的心,陡然凉了。②没有突兀,没有耸入云天的大山,一律都是坑坑洼洼、不高不矮的坎坷和不平。没有河流的呐喊,天上的白云干涩得挤不出奶水,没有小轩窗,没有芭蕉美人,没有布谷鸟的催促,三月的樱花不在这里发表桃色的小令……只有芨芨草在晚风中战栗。③在这里,绿色比金子还要珍贵。就连沙漠神树胡杨,也很难找到扎根的地方了。想要种活一棵树吗?真比养活一个孩子更难,被死亡围困了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在想法突围。戈壁简简单单的一声咳嗽,也会喷出满天的浑黄,这真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啊!有谁,敢于迎着朔风在这里站成一棵树?④石头像一群黑色的大鸟,天天在这里孵化苍凉和孤独!辽阔,比死亡还要辽阔!你说这里没有水吗?在这里卧底的沙石,却随时都在兴风作浪。沙尘暴在这里冲冲撞撞,狂浪得就像疯了的野兽。很受伤,石头却流不出血来。喊疼,瀚海开不了那个口。力和意志,在这里被禁锢了很久,很久。孤独,那是幽闭在骨头里抓挠不到的疼。常常让人想起汉朝那些戍边的将士,常常让人想起彭加木。⑤有一幅美丽的风景,那叫大漠孤烟直。⑥有一种透明的忧伤,那叫春风不度玉门关。⑦读戈壁,常常让人心生一种伤痕累累、困顿潦倒、英雄落寞的无奈和孤独。⑧不过,不管你把戈壁描绘得如何苍凉,如何成了极地和无人区,可在这荒凉而寂寞的大戈壁,我却真的被这儿的月光感动了。⑨那天晚上天气晴和,月白风清,我们在戈壁上围着一堆篝火吃自助烧烤。当时,我偶尔被戈壁滩上清幽的月光吸引了,便离开了众人,到远离篝火的地方找一块石头坐下来,独自享受戈壁宁静的月夜。⑩此时此地,整个戈壁都洒满了月光,那月光皎洁而又朦胧,这完全是一种美的境界、诗的氛围了。那银汁般的月光从天边倾泻过来,戈壁就像镀了一层银汁似的,连那丑陋的石头也都变成一个个瑰丽的元宝了。遍地的沙砾,恣意地流淌着清幽幽的月光。在这戈壁滩上感受月光,你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戈壁的月光如霜似雪,给你一种透彻心扉的冷,那种冷,是骨子里的。戈壁的月夜,显得特别的宁静,静寂得好像一切都凝固了似的。⑪戈壁的月光,不是“山月入松金破碎”的那种散金碎银,也不是朱自清荷塘里那块瘦巴巴的月光,戈壁的月光充斥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好像眼前的一切都化为月光了。这里,除了月光,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连我自己也都消融在月光里去了。这里的月光,没有被故宫的琉璃瓦修饰过,没有被树荫摇曳过,没有被田野阡陌分割过,那是一种从混沌和粗犷中沉淀出来的纯净,是戈壁毫无杂质的生命底色。⑫戈壁的月光,一个劲儿地白,雪一样地白,灵魂一样地白,薄薄的,一种透明而浑然的禅意。这戈壁滩的月光,被苦难打磨过,被命运折磨过,被爱情纠缠过,被歌谣抚摸过。戈壁的月光,那是沉寂千古的爱恨醇化后的结晶,是戈壁缠绵悱恻的灵魂。至此,我似乎读到了戈壁最柔软、最抒情的部分,那里凝结着大悲苦、大孤独,也孕育着大希望。这样的月光贴在你的身上,就像有一种浩渺的精神附体了似的,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灵一下子就通透起来。⑬坐在戈壁的一块石头上,我的心灵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冥想之中,许久,许久,才从那月光的融化中回过神来。当我正要起身回到篝火边去时,却看见有两条沙蜥从石缝里爬了出来,我明白,在洞穴里忍受了一天酷热的煎熬,小生灵是趁着月光出来纳凉来了。我仔细端详,却见这两条沙蜥互相追逐,互相嬉戏,在沙地上作圆圈状的追逐和游戏。两条沙蜥,一雌,一雄;一阴,一阳,在这粗砂地上作圆圈状的互相追逐和旋转,这倒有点像那一图天人合一的太极了。见此情景,我的心为之震动:在这混沌荒凉的戈壁上,有两条沙蜥,正在月光下演绎惊天动地的生命和爱情。⑭啊,戈壁滩上多么美好、多么动人的月光!⑮是啊,戈壁是神圣的。也许你会说戈壁是块不毛之地,可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只没毛的母鸡,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它就为中华民族抱(爆)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蛋(弹)。⑯穿过时光隧道,张骞从这里走过。⑰玄奘从这里走过。⑱一队队驮着丝绸的驼队从这里走过……⑲沐浴戈壁的月光,读昨天前人在戈壁滩上留下的那一行深深的脚印,我的心顿时热了,戈壁,其实并不荒凉。(选自《2023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7.阅读文章,概括戈壁月光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戈壁的月光既皎洁又朦胧,营造出美的意境和诗的氛围;②戈壁的月光传递一种寒冷,衬托出月夜的寂静;③戈壁的月光充斥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④戈壁的月光纯净,是戈壁的生命底色;⑤戈壁的月光洁白,凝结着大悲苦、大孤独,孕育着大希望。8.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没有河流的呐喊,天上的白云干涩得挤不出奶水,没有小轩窗,没有芭蕉美人,没有布谷鸟的催促,三月的樱花不在这里发表桃色的小令……只有芨芨草在晚风中战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运用排比和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没有……”使营造的画面重复,通过“呐喊”“催促”“战栗”将河流、布谷鸟、芨芨草人格化,通过“挤不出奶水”把白云拟物,通过“没有……”和“只有……”的对比,充分、形象地表现了戈壁的荒凉。②语言富有诗意,借助“小轩窗”“芭蕉美人”“布谷鸟”“小令”等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和术语,营造了一种诗意氛围。9.第⑬段中对月光下两条沙蜥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沙蜥一雄一雌在沙地上转圈、追逐、嬉戏,留下了生命的痕迹,展现了戈壁滩上生命的活力;②为下文写戈壁滩留下了人类的活动作铺垫,也与文章结尾戈壁并不荒凉相契合;③从侧面烘托了戈壁月光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交流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买卖物品合同范本
-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实验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农夫山泉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创业投资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公司系统服务合同范本
- 全体村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新版)老年人健康管理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感应加热操作规程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病理生理学教学病生6休克课件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整
- 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共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