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1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2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4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

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体会文章精彩语言的深刻内涵。3.感受梁启超博学认真的人格魅力,分析总结其形象。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了解作者: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正音:叱咤风云(chìzhà)莅校(lì)谦逊(xùn)迥乎不同(jiǒng)激亢(kàng)弥漫(mí)箜篌(kōnghóu)蓟北(jì)酣畅(hān)屏息(bǐng)

从题目上来看,这篇文章主要是记演讲还是记人?看似记事,其实是记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性格特点,并表达对梁任公的崇敬之情。解题以一次演讲写梁任公先生

1.请找出本文对演讲中梁启超正面形象的精彩描写语句。2.并思考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身材步履气质眼神开场白声音动作表情内容

身材步履气质眼神潇洒自信短小精悍稳健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左右顾盼开场白声音动作表情内容谦逊又自负沉着有力,宏亮激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张口大笑感情充沛博闻强记丰富有趣,旁征博引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兴趣拓展

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中,除了正面的刻画,还运用到了侧面描写。请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思考这些侧面描写的语句都有什么作用?

明确: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所要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1.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2.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3.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4.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5.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6.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梁先生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正面描写作者的感受评论侧面描写演讲时感情强烈

回顾所学过的课文,都有哪些课文对人物和事物进行了侧面描写?《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面见秦王时的胆怯,从侧面衬托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思维拓展

从作者的评价和他人的感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梁启超?

一个才华横溢、率直潇洒、博闻强记、风趣幽默、真性情,且有着较高威望的学者。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梁启超梁实秋探讨: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引用了很多诗文,梁实秋先生在这篇回忆文章中只提到三处,原因是什么?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1、梁任公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为什么又会有“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的表现呢?关键词提示:战乱平定;国家安定;

梁启超和杜甫都有着爱国情怀,杜甫喜闻蓟北光复,喜极而泣,手舞足蹈。而梁启超处在风雨如晦的世纪之初,期望能光复中华,国泰民安。当他读到剑外忽传收蓟北时,张口大笑是因为他在感受“剑外忽传收中华”的喜悦啊!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

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桃花扇•哭主

出自《桃花扇》第十三出《哭主》,【胜如花】这支曲子,是驻扎武昌的左良玉闻听京师陷落、崇祯殉国后,捶胸顿足对北方哭道:【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左良玉(1599~1645)明末大将,字昆山,今山东临清人。2、根据刚才讲的思路,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一下梁任公先生在讲《桃花扇》时为什么会有“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样激烈的表现?关键词提示:戏曲中的高皇帝指明朝崇祯帝;光绪帝;戊戌变法;

高皇帝: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于政事,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维新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刚刚起飞就折翼,悲的是国家的衰亡运势无法扭转,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无法释怀!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箜篌引

梁启超由诗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等维新之士,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梁启超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箜篌引》的悲剧在于狂夫对渡河的执着和牺牲。维新志士们在国家衰亡、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寻找国家民族出路而敢作敢为、英勇执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沉的爱国情怀让人吹嘘不已。于是,才会有了任公先生演讲时的忘情。活动3:漫长岁月中,先生的人格魅力对当代青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我在听先生这篇演讲后二十余年……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民国十年二十余年后初听演讲触景生情四十余年后再忆先生时间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梁启超梁实秋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梁实秋《雅舍怀旧》吴其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