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_第1页
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_第2页
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_第3页
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_第4页
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会考必记知识点---必修1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无机盐对维持血浆正常浓度、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非常重要。哺乳动物血液中Ca2+Mg2+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几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基本结构单元,见下表:名称元素基本结构单元糖类C、H、O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 、蔗糖)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脂质C、H、O磷脂、胆固醇、油脂蛋白质 C、HO、

氨基酸(通式: 脱水缩合: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核酸 C、HO、、P 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总结如下:a.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b.动物细胞储能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则是淀粉c.直接能源物质e.最终能源物质:光能动物细胞特有糖类:乳糖、糖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糖类: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单层、双层等细胞器)2R一个肽键,见下图:氨基酸数目名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2二肽113三肽22nN肽n-1n-1氨基:-NH-COOH;肽键:-CO-NH-2不同的蛋白质差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假设有mn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②至少有n个氨基,n个羧基游离;-18×(m-n)14.核酸分两种,核糖核酸RN)和脱氧核糖核酸DNA1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有机物,注意试剂名称及现象有机物有机物试剂条件材料现象()本尼迪特脂肪蛋白质苏丹Ⅲ/苏丹Ⅳ双缩脲热水浴梨、苹果花生豆浆、牛奶红黄色沉淀橘黄/红色紫色第二章:细胞概述胡克第一次看到了细胞,但他看到的只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a根据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是细菌,如蓝细菌(藻、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菌)等。质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性。动性。细胞识别、免疫等功能主要由糖蛋白完成。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可以随意进出细胞壁。叶绿体:双层膜,含少量DNA葱根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线粒体:需氧呼吸主要场所;含少量DNA。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来源于核仁。中心体:无膜,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氨基酸等,果汁主要就是液泡中的细胞液。12.内质网:单层膜,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核膜相连,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单层膜,与细胞分泌物有关,也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①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②内质网是"运输通道",其末端形成囊泡,将蛋白质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高尔基体;③高尔基体末端形成囊泡,将蛋白质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膜;(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外;⑤以上过程都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是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特有细胞器是中心体,但少数低等植物也会有中心体。如果一种生物同时有叶绿体、液泡、中心体等结构,则为低等植物细胞。掌握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分辨细胞器并了解各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和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 1.细胞膜1.细胞膜2.细胞溶胶3.高尔基体4.核基质5.染色质6.核仁7.核膜8.光面内质网9.线粒体10.12.核糖体13.中心体1.细胞膜2.细胞壁3.细胞溶胶4.叶绿体5.高尔基体6.核仁7.核基质8.核膜9.染色质10.核孔11.线粒体12.光面内质网13.核糖体14.液泡15.粗面内质网RNA染色质由DNA色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且只有一个细胞器(核糖体。具有细胞壁,但化学成分与种酶,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第三章细胞的代谢腺苷三磷酸)由一个腺苷(包括核糖和腺嘌呤)CHONP直接提供。注意有“直接”两字就肯定是ATP直接提供能量。ATP结构式为A—P∽P∽P,—表示稳定的化学键,∽表示不稳定的高能磷酸键。ATP水解形成AD(腺苷二磷酸A—P~P~P酶A—P~P+Pi+能量ATP酶A—P~P~P渗透、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

O,O,CO

,甘油等,不需要能量2 2 2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质,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协助,如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需要能量。胞吞、胞吐:如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变形虫的摄食等,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影响主动运输的进行。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因渗透失水导致质膜连同以内的部分收缩而发生质壁分此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如右图为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从酶的化学成分看,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作用学说为锁和钥匙理论,酶可以与底物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基本相同,这就表明了酶的高效性。解唾液淀粉酶的酶就叫做蛋白酶。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下降,最后酶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失活。0100100℃时已经失去了活性,即使温度降低也不能让它复原了。酶的活性受pHpHpH值是2,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是8。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就会失去催化能力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在胃里面的强酸环境下会失活并被胃蛋白酶水解。宜的温度来发挥作用。加酶洗衣粉不可以用来洗真丝、纯毛的衣服。细胞呼吸可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O+6H

O+6O

6CO

+12H

O+能量,分为三个阶段:酶6 12 6 2 2 2 2酶6 12 第一阶段:糖酵解,地点(细胞溶胶CH O2丙酮+H+少量能量6 12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地点(线粒体基质,丙酮+HOCO++少量能量2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地点(线粒体内膜+O2

2HO+大量能量2注意需氧呼吸各个阶段的产物以及各个阶段产生能量的多少。需氧呼吸形成的水中,氧来自于氧气。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但第三阶段产生的量最多。根细胞酒精中毒。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相同,发生糖酵解反应:地点(细胞溶胶。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总反应如下酶酶酒精发酵: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乳酸发酵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酶酶厌氧呼吸。BAO2醇发酵越旺盛。从B到C随O浓度升高,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越旺盛。B点表示此时O浓度同2 2时抑制酵母菌的乙醇发酵和需氧呼吸。要储存农产品,最好将氧气浓度调节至B点。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需氧呼吸。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需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稻田定期排水:抑制厌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叶绿体中色素分两类(一)叶绿素(含元素Mg),主要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二)类胡萝卜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把植物叶绿素的滤液放在三棱镜的一侧,从另一侧观察会发现连续光谱中明显变暗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23.+6HO2 2A光反应阶段:条件:一定需要光;场所:类囊体薄膜,产物:NADPH、ATP、O2

CH O+6O6 12 6 2水在光能下,分解成NADPH和O;2b.ADP+Pi+光能 酶 B碳反应阶段: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场所:叶绿体基质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过程:a.CO2

的固定:1分子RuBP(C5)和CO2

生成2分子C3b.C3在NADPHATP形成RuBP(C5)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自于水。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环境中CO2含量降低,叶肉细胞中的C3C5上升。空气中CO2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称为植物达到光饱和点。如图:Q为光饱和点,P表示此时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自养生物:可将CO2、H2O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铁细菌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大部分细菌(如肉毒杆菌、真菌等。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可用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层析液的主要成分是石油醚,叶绿体中的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溶解度次之;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低,扩散得最慢。这样,几分钟后,四种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100m),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盖,药勺,量筒天平;酒精,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方法步骤:5g绿色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5mL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研磨成匀浆。过滤: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小玻璃漏斗中(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到一个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0cm1cm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2-3分离色素:将2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制备好的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注意:保护叶绿素不分解;酒精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反复划好几次,每次划完尽量吹干,不要弄破纸条。用铅笔可以划得整齐,这样让每一种色素都有共同的起点。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M期G1DNA的复制G2。如图:从乙到乙代表一个细胞周期。间期:完成DNA加倍。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便于观察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前期前期末期植物细胞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构成纺缍体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无细胞板,细胞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DNA染色体间期2n-4n2nDNA染色体间期2n-4n2n前期4n2n中期4n2n后期4n4n末期2n2n其中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 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如从受精卵分化出各种类型的细胞。人体内各种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如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比造血干细胞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编程性细胞死亡,如蝌蚪尾消失。核膜不断向内折叠。会考必记知识点---必修2第一章、孟德尔定律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4、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dDdF1(Dd)与dD∶d=1∶1;D∶d=1∶1)8、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9、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10、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AA和aa。可稳定遗传。11、杂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Aa。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12、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13、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14、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亲本 ♀一母本 ♂—父本 ×—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第一代 F2—杂种第二代。15、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16P:高茎D)×矮茎d)1:高茎Dd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2Dd性状分离。17、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18、纯合子杂交子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杂合子杂交子代不一定都是杂合子。19、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20、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1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2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P:黄色圆粒(YYRR)X绿色皱粒(yyrr)→F:黄色圆粒(YyRr)1→F9黄圆YR3绿圆yyR3黄皱Yr:1绿皱(yyr。222、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F与显性亲本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123、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表现为双亲中间类型的现象。124、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F1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

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过程。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判断同源染色体的依据为:①大小(长度)(着丝粒的位置)相同。3、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个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有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4精子的形成过程:①间期(准备期DNAA:联会、形成四分体,每条染体含2、中期Ⅰ2个姐妹单体;C2D、末期ⅠDNA减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A(一般认为与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相同:着丝点排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一极子D、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5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②、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③、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6细胞相同,形成体细胞,没有联会、四分体的出现;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出现联会、四分体,有交叉、互换行为。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7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0关于配子的种类计算(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可产生4个2种一个11类型的卵细胞,同时产生3个极体,四个子细胞两两相同(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2n种配子。11、)有同源染色体的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否则为减数第二次(2)有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否则为有丝分裂3)一排有丝分裂两排。12、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13、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14、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15、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16、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17性别决定的类型:(1)XY(XY),雌性个体(XX(2)ZW型:与XY18色盲基因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19、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bb(携带者XB,色盲男性(Y,正常男性(Y。20、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21、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型的配子B、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C、n2n2n22=4aBC、aBc22、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aaCc∵Aa×aaF1

是Aa和aa共2种 Cc×Cc F是Cccc共3种 ∴答=2×3=6种计算子代表现型种类:方法同于前者。123、鉴定某一物种(在某个性状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方法: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有两种及以上表现型,则它是杂合体;后代只有一个性状,则它是纯合体。24、遗传病的系谱图分析:、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显性还是隐性遗传:①只要有一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无中生有”②只要有一双亲都有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有中生无”、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①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病中:某女性患病,她的儿子和父亲有一个或者两个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亲、儿子)正非伴性:即常染色体遗传”②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病中:某男性有病,他的女儿(母亲和女儿)正非伴性:即常染色体遗传;③X男病其女儿和母亲必定是患者X女病其儿子和父亲必定是患者。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1T2DNA所构成。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3、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②、S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4、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亡。5、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6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7、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DNARNA。8、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②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9、DNATGC10DNA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DNA的复制。11、DNA的半保留复制:复制出的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12、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基本元素是CH、、、PDNA个磷酸③构成DNA脱氧核苷酸有四种(根据所含碱基的不同DNA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13、DNA是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碱基对。14、碱基含量计算:①在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非互补碱基和的比值(A+C/G+T)与其互补链中相应比值互为倒数,整个分子(双链)中此比值为1。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15、DNA的复制: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模板:亲代DNAbc(ATd、一系列的酶。④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⑤结果:一个DNA相同的DNA16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DNA还是单链DNA。17、基因: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断——大多数生物中是DNA,而在RNA。18、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19、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1)场所:细胞核中(2)→信使RNA(3)中特定的一条链、多种酶催化。20、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2)信息传递方向:信使RNA→一定结构的蛋白质(3)转动RNtRN。21、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22、DNARNARNADNAD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要求会画图解)23、RNADNARNADNA)的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个数=1;(或DNA)第四章生物的变异1、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2、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3、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4、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5①类型②特点③意义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复制过程出现差错,造成了基因中⑤实例、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6、基因重组:指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①类型: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交换(单体间的交换②意义: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7基因型基因。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8、染色体畸变: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9、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可分为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10、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11、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12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一般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13、单倍体: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米的花粉粒直接发育的植株是单倍体植物。14②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原理;育种程序: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利用染色体畸变原理;育种程序:利用常规方法获得F1;将F1花④多倍体育种(。第五章生物的进化12、生物界既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3、个体间存在可遗传的变异是进化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4基因库的一部分。5、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6、遗传平衡定律(哈——温定律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频率决定了基因型频率。7、突变、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中的重要环节。8、物种的形成分两类:异地的物种形成和同地的物种形成。9、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①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例如,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30、6010,A=(2×30+60)÷2×100=60%,a=1-60%=40%。②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例如:AA基因型频率为30/100=0.3,Aa基因型频率为60/100=0.6;aa基因型频率为10/100=0.1;则A基因频率=0.3+1/2×0、6=40%。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1疾病;通常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2、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如:a、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b、伴X隐性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c、常染色体显性:多指、并指、。d、伴佝偻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常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体细胞内多了21、b、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良。4、优生措施:婚前检查、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禁止近亲结婚。5、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6目的。7、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会考必记知识点---必修3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在黑暗环境中,直立放置的胚芽鞘会直立生长,如果去掉尖端则不生长,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2、如果在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之间插入明胶,会直立生长,如插入云母片则不生长,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向下运输,这种化学物质是由色氨酸合成的吲哚乙酸,即生长素;3、单侧光照射直立放置的胚芽鞘会向光生长,这是植物的向光性,如果尖端遮光,直立生长,发生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下面的部分。4、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生长素与光无关。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果单侧光(重力)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横向运输,从而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5、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越大。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6、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7、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要想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必须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无籽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仍为2N(没有变化。9、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化。1、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通过内环境,借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通过调节使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两者共同协调,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4、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包含胞体、树突、轴突,轴突又称神经纤维。神经元受刺激后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静息状态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由于+扩散到膜外多于N+扩散到膜内,受刺激时兴奋区域(由于Na+大量内流兴奋区→未兴奋区。神经纤维某点受刺激时产生的冲动会双向传导。6、突触:把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膜)三部分构成。7、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前膜时,释放出递质(乙酰胆碱)到突触间隙内,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了兴奋或抑制,这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8、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9、大脑皮层的白洛嘉区损伤,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写;韦尼克区损伤,可以说,但不能理解语言。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10、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11、激素只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而所有活细胞都能合成酶。1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加强促进发育、促进骨骼成熟、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13、胰高血糖素(胰岛α细胞产生)能促进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含量升高。14、胰岛素(胰岛β细胞产生)是蛋白质,通过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糖元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15、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浓度降低和胰岛素升高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16、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7、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α细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β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18、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激素。19、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0、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21、运动区:存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体觉区: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22、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20mg/100ML范围内;23、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45mg/dL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25、人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维持的。第三章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脓液(的细胞)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抗原是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已”物质。人体细胞膜上都有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即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HC合体。3、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成T淋巴细胞(胸腺中发育)和(骨髓中发育)B淋巴细胞。4T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膜上的MHC-MHC复合体刺激,就会分裂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胞的增殖与分化,活化的细胞毒T-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这种T细胞免疫(自己绘出图解)5、B淋巴细胞膜上的抗体分子(免疫球蛋白)遇到相应的抗原,在受活化的辅助性T淋-2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使细菌毒素中和,使一些抗原凝聚。这种B体液免疫(自己绘出图解)6、免疫功能异常反应包括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致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艾滋病。7、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感染HIV由于大量破坏人的辅助性T气、昆虫、一般接触传播。第四、五、六、七章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2、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等,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3、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4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