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景区管理主讲教师:周艳丽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推荐书目1《旅游景区管理》(第3版),张凌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旅游景区管理》(第1版),钟永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旅游景区管理实训教程》,王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课程结构第一篇概念理论篇第二篇功能管理篇第三篇分类管理篇第四篇重点问题篇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第一讲概念、特征与分类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本章内容旅游景区概念类别管理模式分类构成要素与特征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一、旅游景区的概念讨论:
你到哪些地方旅游过?参观过哪些景区?
这些地方与一般的城市街区、乡村聚落、耕地、林地、草原相比共性的东西是什么?功能上有何不同?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讨论结论
结论四: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经营管理结论一:是一个地域空间,与外部空间分界结论二:主要功能是旅游(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科考探险、度假康体、特殊需求、教育功能)结论三:具备吸引力、提供设施与服务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1、旅游景区的概念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提示:在国外旅游研究中很少使用“旅游景区”这一概念,而更多的是用“旅游吸引物”来表达。中国更多采用“旅游景区”这一概念。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2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一):旅游景区VS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一切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现象。景区是基于旅游吸引物,经过开发、经营管理、主要满足旅游者“游”和“娱”旅游需求的产品。“旅游吸引物”更多的是强调其能激发诱致旅游者兴趣的事物现象本身,“景区”则突出其以吸引物为基础,加上相关设施和服务形成的旅游产品。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二):旅游景区VS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又称旅游地,是相对于客源地而言的,是指一定地理空间上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地域综合体。具有四大功能,即4个“A”:吸引性(Attraction)、舒适性(Amenities)、可达性(Access)、辅助服务(Ancillaryservice)。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二):旅游景区VS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比景区的范围更大,能同时满足旅游者游、娱、行、食、宿、购的六大需求。☆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范围是分层次的,旅游城市、省、国家、甚至大洲都可能是不同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旅游中心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与机构旅游景区社区环境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三):旅游景区VS旅游区旅游区是目前内涵与外延不明确的一个概念。有时等同于旅游景区,有时又等同于旅游地,有时又指由一、二个景区景点为主体,联系其它景区景点组成的一个地域上并不一定连成片,但交通联系方便、设施配套、管理协调、服务体系相对独立的地域,如大九寨旅游区、滇西北旅游区等。有时可指更大的范围,如地理学家们在对世界和中国进行旅游区划时把全世界划分为几大旅游区,如欧洲旅游区、亚太旅游区等,把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华南几大旅游区等。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四):景区VS景点一般认为,景点是由若干单体的景物构成的供游览的最小单位,一个景区可能包含若干景点以及景点间的连接方式。如长江三峡巫峡景区包括神女峰等诸多景点;五彩池、熊猫海、长海等都是九寨沟景区的著名景点。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五):旅游景区VS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指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风景名胜区是景区的一种类型,我国对景观质量较佳的名胜地的名称,隶属于建设部门。类似的还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不同管理部门的景区名称。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与相关概念辨析(六):旅游景区VS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功能是度假,是以闲暇为导向,相对自给自足的,为满足游客娱乐、放松需求而提供的设施与服务的有机组合体,用以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和经历。(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1990)旅游度假区是景区中的一种,如国家旅游局曾经批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三亚亚龙湾、北海银滩、无锡太湖等。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二、旅游景区的要素与特征1旅游景区构成要素(1)Gunn同心圆模型内核:吸引物的核心保护带:保护内核的空间包围区:旅游基础设施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1旅游景区构成要素(2)系统模型有旅游需求的人们信息作用于需求/欲望,产生正面期待和动机出游决策旅游的其它因果条件(时间,金钱,等等)一个人被动机所推动,到内核寻求需求的满足中间解说客源地解说内核邻近解说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
2旅游景区的特征遗产资源的公共性资源的依附性旅游景区性质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的分类(中国)三、旅游景区的分类主要景观类型管理层级管理主体综合质量投资主体与管理目标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山岳型景区洞穴型景区水域型景区山水型景区古迹型景区休养型景区纪念型景区工程型景区保护型景区(各举两例)主要景观类型资料来源:马勇、谈俊忠《风景名胜区管理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世界级景区世界遗产、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县市级景区县市级风景名胜区、县市级森林公园、县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层级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世界遗产: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风景名胜区:建设部门自然保护区:环保、林业部门森林公园:林业部门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文化部门旅游度假区:旅游部门水利风景区:水利部门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门主题公园:公司经营管理主体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AAAAA级景区AAAA级景区AAA级景区AA级景区A级景区综合质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替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旅游局,2003说明: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公益性景区公共资源型景区,是指那些依托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社会公共资源,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景区,具有公共福利、科学研究、生态教育、文物保护和经营活动等多项功能。国外的国家公园体系,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属此列。这些景区具有经营垄断性、目标多重性、资源不可再生性等特点,是我国旅游产品的主体,是旅游景区发展的重点[1]。商业性景区是私营部门投资兴建的景区,由各种不同的投资主体完全出于营利目的而建造,如各种人造主题公园、水族馆、游乐园等,其经营管理的目标是商业利益最大化。
[1]
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1投资主体与管理目标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四、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类管理模式标准管理模式遗产型管理模式剧场型管理模式标准型管理模式注意:遗产型管理模式,适合国家垄断资源,如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剧场型管理模式,适合于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之类的、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区。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内容分类管理统一管理遗产型剧场型标准型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综合标准管理理论资源特征垄断性资源完全竞争性资源任何资源利益主体地方居民投资商国民主要功能保护第一、科教第二、休闲第三休闲娱乐第一公益导向管理主体政府和遗产地企业政府和民间组织典型案例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地质公园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一般风景区绿色环球21AAAAA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特征比较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周艳丽《旅游景区管理》课件1查阅相关资料,截止目前为止,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景区有哪些?2截止目前为止,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区有哪些?课后作业保护地 保护地外Lineshowsdegreeofenvironmentalmodification自然状态逐渐减少国家公园高度工业化的城市最自然的状态1a/1bIIIIIIV V世界上最重要的保护地全球自然保护地面积和数量(2003)-联合国类别数量比例(%)总面积(百万平方公里)比例(%)I.严格保护区60335.925.5II.国家公园38813.8423.6III.自然纪念保护区1983319.40.271.5IV.栖息地/植物种类保护区2764127.1316.1V.景观保护区65556.415.6VI.资源保护区41234.04.323.3其他3403633.43.619.0总数10210210018.7100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UNESCO(197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2条中指出“自然遗产”是: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我们认为1)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风景,如经过旅游开发增添了旅游设施的自然风景,甚至在自然风景中有一定历史文化遗迹的景区也包含在自然遗产型景区范畴之内,并不完全遵从Jafari对自然遗产必须是纯天然,没有人类活动介入的界定。2)比UNESCO自然遗产的外延更宽,并不局限于具有全球“普遍价值”的“世界自然遗产”,采用PrenticeDearden、Boyd与Bulter认为的自然遗产基本等同于各类保护地思想。3)中国自然遗产型景区指在我国现有的保护地体系中有专门的机构实施经营与管理并开始接待游客的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
以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风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天然名胜等自然区域为吸引力本源、通过提供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满足旅游者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康体、科考探险、教育和特殊旅游需求,有专门机构实施经营管理的地域综合体。本课程主要关注的景区类型:自然遗产型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我们认为从数量统计的角度看,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首先必须是经各级旅游部门评定的A级景区;其次还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1)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文化双遗产,(2)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3)县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本课程主要关注的景区类型:自然遗产型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A级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县级以上)自然遗产景区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的统计范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景区(截至2010年7月)1)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2)黄龙风景名胜区(1992)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4)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2003)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等9个风景名胜区和8个自然保护区)(2006)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7)7)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2008)8)中国丹霞(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湖南山,浙江江郎山等6地)(2010)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区1)泰山(1987)2)黄山(1990)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1996)4)武夷山(1999)5)青城山都江堰(2000)6)庐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1996)我国代表性的自然遗产性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建设部公布的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2006)1)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2)吉林省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3)福建省海坛风景名胜区4)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5)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6)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7)湖南省崀山风景名胜区8)重庆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9)重庆市金佛山风景名胜区10)四川省贡嘎山风景名胜区11)四川省若尔盖湿地12)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名胜区13)贵州省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14)贵州平塘省级风景名胜区15)云南省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地16)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17)新疆喀纳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建设部公布的首批入列《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06)1)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2)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3)福建省清源山风景名胜区4)江西省龙虎山风景名胜区5)江西省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6)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7)湖南省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8)湖南省紫鹊界—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9)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及屯堡文化10)云南省大理苍山与南诏历史文化遗存11)陕西省华山风景名胜区12)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13)宁夏贺兰山—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入列《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2010.5)1)北京房山岩溶洞穴及峰丛地貌
2)河北承德丹霞地貌
3)山西壶口风景名胜区
4)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5)辽宁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
6)浙江方岩风景名胜区
7)福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
8)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9)江西鄱阳湖湿地
10)湖南万佛山-侗寨省级风景名胜区
11)四川佛宝-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
12)四川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
13)贵州兴义锥状喀斯特
14)西藏纳木错
15)西藏格拉丹东-长江源
16)西藏土林-古格
17)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18)新疆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入列《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10.5)
1)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
2)山西芦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3)黑龙江兴凯湖省级风景名胜区
4)江苏南京中山陵
5)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
6)江西井冈山风景名胜区
7)山东济南名泉
8)四川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本课程主要关注的景区类型:自然遗产型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的产业规模
1)到2009年1月为止,全国有5A级景区66家,4A级景区871家,3A及其以下景区1587家(国家旅游局网站)。
2)到2007年,全国已建立253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88万公顷,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15.16%(环保部官方网站)
3)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近11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
4)截至2008年9月,全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277处,总经营面积1629.8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09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经营面积1143.26万公顷(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2008)
5)至2008年,我国已建立了138家国家地质公园、20家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我国地质公园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2008)。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本课程主要关注的景区类型:自然遗产型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我国自然遗产型景区的产业地位2006年我国各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000多亿人民币,分别是当年全国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56.3%和62.5%(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绿皮书,2007)2008年度我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74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87.37亿元,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1400多亿元,旅游总人次占当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9%(国家林业局苗圃总站,2008)
自然遗产型景区在我国旅游景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支撑。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构成要素讨论:旅游景区的形态千差万别,你认为不同形态的景区是否有一些共有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结论:构成要素组合不同、比例不同,景区外在形态差异,但有一些共有的东西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的构成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服务生态环境社区居民分别介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外部系统景区系统原生要素再生要素原住居民旅游者旅游服务土地旅游资源经营管理者自然环境旅游设施外部系统资金物资技术
客源旅游体验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
营销旅游景区系统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开发过程经营过程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旅游交通中心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与机构景区社区环境客源市场系统支持系统出行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景区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示意图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内部要素运行过程
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输入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在原生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开发,产生再生要素,形成完整的景区系统。
经营过程。输入物资、客源、信息等,景区经营管理与服务者在原住居民的参与下依托自然环境,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完成景区系统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产出物是以旅游服务为核心的景区产品。旅游者获取旅游体验,景区经营管理者和社区获取相应的旅游收益。旅游景区系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出
景区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保持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关系。景区从外部系统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也向外部系统输出物质和能量,包括旅游体验、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
旅游景区系统景区与景区系统景区管理与景区管理系统课程主要内容本讲主要内容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概念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组织中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2]。管理的四大要素、一个外部条件
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客体——组织;管理媒体——管理职能;管理目的——组织目标。管理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3]
[2]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芮明杰﹒管理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7~39管理的基本概念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旅游景区管理是指景区的各类管理主体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发挥,对景区系统实施高效管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维目标的活动。(自然遗产型景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管理与景区管理系统管理外部环境管理媒体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管理环境的含义
实现管理目标的客观条件,它是管理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和条件的集合体。管理学中权变的观点要求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处理问题。环境是自变量,作为因变量的管理活动应随之改变。景区管理者在行使管理职能,支配调动管理要素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景区管理外部环境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特征、生态环境状况、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场发育程度、目的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旅游接待、旅游商品供给能力与水平社会条件:民俗风情,景区与当地政府、社区居民的关系,社区居民的好客度、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程度,景区目标客源市场消费习惯,消费时尚变化等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法律法规:
1、与景区资源开发保护密切相关的《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2、规范、约束景区经营活动的国家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方针政策:
国家和景区所在地政府颁布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各级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的制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风景旅游区服务质量与操作规范》等。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国际公约:《世界遗产公约》(1972)、《国际湿地公约》(1982)、国际地质公园、进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景区等要受相关的约束行规行约:中国旅游协会和各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协会都新近成立了景区点分会,加入协会的单位要受协会章程和协商制定的的约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管理主体不同景区管理主体差异较大
旅游景区性质、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不同,管理主体的差异较大。如商业性景区管理主体主要是景区经营企业,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主体主要是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及其两级分局。我国的公共资源景区,管理主体相对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旅游资源管理部门、旅游市场管理部门、景区管理机构、景区经营企业。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当地政府:
所有权的实际代表,行管辖权、处置权、经营收益权旅游资源管理部门:
各级建设园林、文物文化、环境保护、林业和国土部门,按资源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地域范围等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由各级有关行政部门分级管理旅游市场管理部门:
各级旅游局,对景区进行市场管理和行业协调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景区管理机构:
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有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管理委员会、管理处,代表政府行使景区的日常监督权和管理权景区公司:
在按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景区中,企业是景区经营活动的最直接的管理主体,在遵循政策法规、景区规划、接受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管理及监督的情况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管理客体旅游景区系统及其与外部系统的关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管理媒体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管理活动的手段或方式: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基本的管理职能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管理目标不同类型的景区管理目标不同目标性是管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景区的性质、类别、等级、治理结构不同,经营管理的目标也有较大的差异。
商业性景区管理目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为实现长期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要承担道德和社会责任,考虑景区经营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公共资源型景区:特别是有社区居民居住的景区,由于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管理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维目标系统,或一个目标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
公共资源型景区管理的多维目标
资源环境目标:最低景区不因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使资源耗损,环境恶化,最高目标是通过旅游者的贡献(旅游收入回投、游客自愿服务与环保活动)改进和完善环境质量
社区目标:景区所在社区实现经济增长,传统文化传承
企业目标:景区经营机构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旅游者目标:旅游者获取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同样是公共资源型景区,管理层级不同的景区,各项目标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异。例如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景区的管理更强调保护和环境教育等社会效益,而省级风景名胜区开发管理中,可能更强调提供游憩活动以获取较大经济效益。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景区管理》课件多维目标的实现机理
按照系统论的最优化原理,复杂系统是多目标的,各个目标之间相互依存,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而其中一个目标可能达到最优。如果我们追求一个目标最优,有可能带来其他目标的损失,应对这个目标加以抑制,以便保证整体效益最优。因而景区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是多个单项目标博弈的结果,是景区管理目标系统的最优解。当然,不同管理层级、不同类型与性质的景区,其优先目标可能不同。资源环境目标社区目标企业目标旅游者目标地方政府资源管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景区管理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培训3篇
- 2021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毛泽东思想概论
- 办公室拆除合同
- 电器购销合同
- 石材供货合同协议
- 2025-2030全球PC仿石砖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干散货运输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建设承包工程协议书4篇
- 二零二四年墙体广告内容审核与发布合同3篇
- 2025年度店铺品牌代理合同范本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UI与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 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讲解
- 尤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 高考作文答题卡(作文)
- 在乡村治理中深化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一张图工作方案
- 梅毒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