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元素位于d区的是(

)A.C

B.Ca

C.Cr

D.Ga参考答案:C铬是24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VIB,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所以铬是d区的,C正确。【点睛】将价电子排布相似的元素集中起来,以最后填入电子的轨道能级符号作为该区的符号,共分5区:s区:包括IA族、IIA族、氦,价电子排布为ns1~2.;p区:包括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和0族(氦除外),价电子排布为ns2np1~6.;d区:包括除镧系、锕系外的从IIIB族到VIII族的元素,价电子排布为(n-1)d1~9ns1~2.ds区:包括IB族、IIB族,价电子排布为(n-1)d10ns1~2

f区:包括镧系和锕系,价电子排布为(n-2)f0~14(n-1)d0~2ns2.2.化学农药DDT对虱、蚤、疟蚊的控制非常有效,能有效地控制人、畜的疾病。但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这种危害主要主要表现为A、对昆虫的杀伤力太大

B、残留污染严重,进入人体内将产生不良影响C、不易溶解在水中流入江河

D、生产成本太高,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参考答案:B略3.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参考答案:C略4.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KJ热量,则C的燃烧热是

A.32.79KJ

B.32.79KJ/mol

C.393.5KJ/mol

D.393.5KJ参考答案:C5.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白色垃圾;

②潮汐;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

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潮;

⑧绿色化学A.①⑦

B.②⑤

C.②⑧

D.⑦⑧参考答案:C略6.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炔:CaC2+H2O→Ca(OH)2+C2H2↑B.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CO3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参考答案:D略7.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下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溴水反应,且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耗6molBr2B.可与NaOH溶液反应,1mol该物质可与4molNaOH反应C.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耗H2最大量为7molD.维生素P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参考答案:C略8.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CaO,溶液的pH升高

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参考答案:C略9.已知室温时,1mol/L某一元弱碱MOH在水中有0.001%发生电离,则该一元弱碱溶液导电能力最接近于()A.1mol/LHNO3溶液B.水自身电离出C(H+)=10﹣9mol/L的盐酸C.pH为6的盐酸D.1×10﹣3mol/LNaCl溶液参考答案:B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该温度下,溶液中c(OH﹣)=1mol/L×0.001%=10﹣5mol/L,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成正比,如果溶液导电能力接近,则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该温度下,溶液中c(OH﹣)=1mol/L×0.001%=10﹣5mol/L,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成正比,如果溶液导电能力接近,则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所以只要给予的选项中离子浓度接近10﹣5mol/L即可,A.1mol/L的HNO3溶液中离子浓度为1mol/L>10﹣5mol/L,所以该溶液导电能力大于该一元碱溶液,故A错误;B.水自身电离出C(H+)=10﹣9mol/L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为10﹣5mol/L,与一元碱MOH离子浓度相同,导电能力相同,故B正确;C.pH=6的HCl中离子浓度为10﹣6mol/L<10﹣5mol/L,则水的导电能力小于该一元碱,故C错误;D.10﹣3mol/L的NaCl中离子浓度10﹣3mol/L10﹣5mol/L,所以该溶液导电能力大于该一元碱溶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溶液导电能力与电解质强弱无关,题目难度不大.10.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Y的量分别为:甲(X:2mol,Y:1mol)

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

丁(X:1mol,Y: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X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B.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Y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D.Y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参考答案:A略11.实验室里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

B.每生成1mol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参考答案:A略12.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官能团种类不会减少的反应是(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参考答案:C略13.某化学科研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c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图反应: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如图反应:此反应的△H<0,且T1<T2C.如图反应:表示t1时刻一定是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如图反应:表示t1时刻增大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参考答案:B【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分析】A、由反应1图可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熵减的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B、由图可知,T2的起始斜率大于T1,说明T1<T2,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C、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和加催化剂都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D、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速率加快,但是加入的瞬间,逆反应速率是不会变化的.【解答】解:A、由反应1图可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熵减的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G=△H﹣T△S可知,该反应在低温度时更容易自发进行,故A错误;B、由图可知,T2的起始斜率大于T1,说明T1<T2,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和加催化剂都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t1时刻可以是增大压强或是加催化剂的情况,故C错误;D、t1时刻增大B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加快,但是加入的瞬间,逆反应速率是不会变化的,不会离开原来的速率点,故D错误.故选B.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C略15.右图有机物分子中带“*”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不会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①.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②.与足量NaOH水溶液反应③.与银氨溶液作用只发生银镜反应

④.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以上反应都不成立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双氧水的分解时,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每一小组取若干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5%的双氧水,在实验室观察只有极少量的气泡产生。(1)双氧水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下表中其他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组别操作现象实验结论第一组①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并置于盛有5℃的烧杯中少量气泡

②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并置于盛有50℃水的烧杯中大量气泡

第二组③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大量气泡

④向试管中的液体加蒸馏水稀释10倍后加0.2gMnO2粉末少量气泡

第三组⑤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大量气泡

⑥向试管中加5滴FeCl3溶液大量气泡

参考答案:(1)2H2O22H2O+O2↑(2)组别实验结论第一组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第二组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第三组除MnO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外,FeCl3对H2O2的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解析:认真比较每组内的两个实验在条件控制上的不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第一组由于温度不同,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第二组由于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第三组加入FeCl3溶液也产生大量气泡,可知FeCl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参考答案:(1)N2H4(g)+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2)408.875;(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解:(1)反应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0.4mol液态肼放出256.7KJ的热量,则1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为=641.75kJ,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故答案为:N2H4(g)+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2)①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②H2O(l)=H2O(g)△H=+44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4得到N2H4(l)+2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