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8西夏皇陵与灵武窑瓷器_第1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8西夏皇陵与灵武窑瓷器_第2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8西夏皇陵与灵武窑瓷器_第3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8西夏皇陵与灵武窑瓷器_第4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8西夏皇陵与灵武窑瓷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西夏皇陵与灵武窑瓷器一、西夏历史简介西夏,《宋史》称“夏国”;《辽史》、《金史》称“西夏”;其国人自称“大白高国”、“白高大夏国”。1038年建国,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鹊等多民族的国家政权。西夏曾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鼎足而立,疆域最广时东至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包括了今宁夏、甘肃大部,以及内蒙古、陕西、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立国190年。西夏作为一代封建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大约在北朝至隋初,党项人在中国西南地区诸少数民族中逐渐兴起。其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河曲(今青海省东南部)一带。据最早辑录党项人情况的《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魏、周之际,数来扰边。”古临洮在金甘肃省南部定西市的岷县,北朝西魏文帝(公元535-552)改临洮县为溢乐县,叶护大约指西域一带。唐初,党项势力渐强,活动范围不断拓展,逐步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界的山谷草原地带。党项首领还多次受到唐册封。其中最强大的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曾被封为西戎州都督,并赐李姓。中唐,青藏高原的吐蕃征服了周围许多少数民族,并不断向东扩展,对党项人形成了很大威胁。拓跋赤辞上表唐廷,请求内徙。开元年间,党项诸部由原居地徙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县)。后又有以拓跋朝光为首的诸部落由庆州再徙至银、夏(今陕西米脂、横山)一带定居。从此,这里便成为党项人走向昌盛的发祥地。唐末,黄巢起义,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率部落参加镇压,因作战有功而被加官进爵,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五代时期,党项人对梁、唐、晋、汉、周诸王朝实行依附政策。其势力得到了壮大与发展。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党项人与宋、辽展开了或叛或附的反复较量,特别是经过继迁、德明两代人的征战、开拓和经营,已形成了能够称霸一方的政治势力。公元1032年,李元昊继位,升兴州为兴庆府。1038年,元昊筑坛受册,正式称帝建国。到末帝被蒙古军队执杀,西夏共历十主。立国约二百年。西夏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从881年党项族拓跋思恭建立夏州政权,雄踞一方算起,到1227年西夏灭亡,历时347年,这比北宋和南宋合起来320还多27年,年代长久,影响深远。当年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威震四方,但他亲率大军征伐西夏快至天都山时,却出师未捷,死在宁夏南部的六盘山。蒙古军队秘不发丧,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把前来和平谈判的西夏末代皇帝断然处死,铁骑横扫西夏全境,肆意烧掠。在生灵涂炭的同时,西夏典籍也横遭劫灭。元代中书右丞相脱脱主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唯独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集国史之大成的《二十五史》唯独没有《西夏史》。几个世纪过去了,西夏暂时被人们忘记,成为“谜一样的王国”。1908年黑水城文献出土后,一直为俄国学者所垄断。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文献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尤其是汉文文献与西夏文佛教文献,俄方仅编制发表了部分专题叙录。[8]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俄藏黑水城文献》才得以正式在它的故乡公布出版。黑水城位于干涸的额济纳河(黑水)下游北岸的荒漠上,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黑水城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黑水城之所以称为“黑水”,是因为在元之前有黑水河流到这里,形成内陆湖名居延海,现今额济纳成为居延遗址和黑水城保护基地,成为旅游风景区。二、西夏陵地理位置西夏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35km的泉齐沟南,地处贺兰山中段东麓。陵区地貌为贺兰山山前洪积扇,地势平坦开阔,西高东低,海拔高度1130—1200贺兰山呈北—北东走向,南北绵延250km多,山脊高度2000—2500m。高大的山体横亘于宁夏西北,阻挡了阿拉善高原的寒流,雨量稀少(年水量不超过200西夏陵南起贺兰山榆树沟,北迄泉齐沟,东至西干渠,西抵贺兰山下,东西宽4kg,南北长10km有余,总面积近50k三、西夏陵的布局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207座陪墓。陵区的中部东侧和北端各有一处建筑遗址,东部边缘是陵区窑场所在,曾发现砖瓦、石灰窑址10多处。(一)分4个陵区陵区所在地段的贺兰山麓有4条大的沟谷:榆树沟、山嘴沟、甘沟、泉齐沟。由于洪水长期冲刷,在山前形成了4个自然区域。西夏陵的所有陵墓自南而北分布在4自然区域内。帝陵是西夏陵的主要部分,也是保存最好的部分。帝陵的陵园建筑以夯土为主体,夯土之外覆以砖瓦,屋檐、屋脊饰有各种琉璃装饰物。据统计,一座帝陵大约有8种20余座各式建筑,占地面积8—15万㎡。这些建筑今天虽已成为废墟,但陵台夯土仍高高耸立,高者达20余米;残砖断瓦俯手可拾,堆积厚处近1米。夯土城墙断续相连,陵园布局清晰可辨。(二)陵园分为内外城式和无外城式两种类型,西夏陵陵园基本结构呈“凸”字形。西夏陵的陵园建筑由陵城、月城(瓮城)、碑亭、鹊台、外城几部分组成。1、内外城式陵园,又依外城形制的不同分为封闭式外城、马蹄形外城和附有瓮城的外城三种形式。A封闭式外城即在前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于陵园的外围增筑了长方形封闭式外城,将除角台以外的所有建筑都围在外城之内。外城仅南面开门。角台紧依外城,北面两座在外城的两角,南面两座约当外城三分之一处,位置与月城相对。该形制陵园的特点是布局紧凑、严谨。1号、2号、7号陵即属此类形制(7号陵陵园建筑仅存不到四分之一,从残存部分可看出应属此类)。B马蹄形外城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加筑一道马蹄形外城。外城仅西、北、东三面有墙垣,南面敞开,东西两面墙垣至月城处中止。月城以南的碑亭、鹊台等建筑不在外城之内。北面两座角台在茔域的两角,南面两座角台与外城前端齐平。角台距外城较远。此类形制的陵园其特点是突出了前部气势,而整个陵园又不失严谨。6号陵即属此类形制。C附有瓮城的外城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陵城外增筑一道外城。外城南面呈开口式,余三面正对陵城城门处向外凸出,形成一长方形瓮城。角台的位置在茔域最外围的四角,距外城较远。属这类形式的陵园只有5号陵。2、无外城式陵园最外围是标志茔域作用的角台。在角台划定的范围内,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着东西对称的鹊台、碑亭以及月城、陵城。月城只有三面墙垣,北面依陵城而筑,平面近似于“凸”字形。月城南面正中开门,并建有左右门阙。陵城四面各开一门,每门建左右门阙,四隅各建有角阙。献殿在陵城南面稍偏西处。墓道偏离中轴线而居于西侧,其内填土高出地面,形似鱼脊,故俗称鱼脊梁。陵台在内城北面中轴线西侧。陵台前10m左右的地下是墓室。此类形制的陵园的特点是茔域开阔,视野宽广。西夏陵的3号、4号陵即属这种形式。四、1号陵1号陵位于西夏陵区最南面,南距银巴公路1.5km,西临贺兰山榆树沟,距山口约5km。1号陵所在区域地势开阔平坦,海拔高度1172—1177m。陵园属封闭式外城结构,茔域面积8万㎡,方向1号陵的陵台、鹊台、角台保存较好。陵城仅门阙、角阙尚有部分夯土幸存。碑亭、献殿仅存基址,其余部分均已倒塌。(一)角台4座,东北角台和西北角台分别在外城的两角。东南角台和西南角台约当外城东西两面的三分之一处,距外城约0.5m,距外城前端110m。4座角台的相互间距均为4座角台皆仅存夯土基座,保存基本完好。基座大体呈覆斗形,底边长6、顶边长4、高5m(二)外城长方形,长340米,宽224米。南面正中开口,为门址,门道宽35米,外城已全部倒塌,仅存底部,呈土埂状,墙垣中心部分为夯土,两侧成槽状,并散有较多的砾石。墙基宽1.8m,高(三)鹊台位于外城内最南面,陵园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两鹊台间距70m,外侧距外城分别为65m、14m。鹊台仅存夯土基座。覆斗形,底边长8m,顶边长6m,高两鹊台间有一条洪水沟斜穿而过,最深处近2m。在洪水沟的断壁上可见到西鹊台下地层堆积情况。第一层,为倒塌的夯土堆积,厚约0.3m。第二层,为原始地面,以赭红泥浆抹成,厚0.01m。泥皮下为一层黄土,纯净,厚0.2(四)碑亭3座,两大一小。两座大碑亭分列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间距70m,距鹊台40m。两外侧距外城65m,距月城21m。小碑亭,位于中轴线东侧、东碑亭与东鹊台之间,与东碑亭、东鹊台间距分别为三座碑亭现各存一方形夯土台基。大碑亭台基边长10m,高2.3m。小碑亭边长7.4m(五)月城呈横长方形,仅东、南、西三面有墙垣,北面依陵城城墙而筑(月城北墙即陵城南墙),东西115m,南北47m。南门正中设门,两侧尚存门阙遗迹,门道宽月城城墙以黄土砾石板筑而成,已倒塌成土埂状。唯两门阙因用夯土加宽仍有少部分遗存。门阙基宽3m,残长2.5m,残高1.8m在月城内隐约可见6条东西向的条形遗迹。宽约4m。月城神道两侧的条形遗迹间距35m,余4条等距离分布,间距约(六)陵城呈长方形,长180m,宽176m。陵城南墙距外城137m。余三面距外城22m。陵城城墙以黄土砾石板筑而成,四面正中各存门址一座,每门建左右门阙,现尚存夯土遗迹,城四隅各有角阙遗址一处。陵城城墙已全部倒塌成土埂状,高门阙每阙由夯土筑成。南门阙,板筑遗迹不明显,残长6m,高3.75—2m。门道宽12角阙基座为一曲尺形夯土台。四座角阙保存情况不大相同。西南角阙,西面一段残长4.4m,南面一段残长6.6m,高献殿在陵城南面偏西处,正对鱼脊梁和陵台。献殿东、南、西三面距陵城分别为102m、35m、陵台在陵城北面偏西处,是砖木结构塔式建筑。建筑内为一实心夯土台,外呈八棱锥形,底部平面长径16m,短径14m,八边每边长12m。上部层层内收(各陵台层数有九级、七级、五级之分,通高13—24m不等)。陵台周身残留的柱孔(可能其中一部分是起结构作用的)和台阶上的瓦砾堆积说明建筑原有出檐结构。建筑周围散落和出土的五、西夏陵的主人(一)蒙军与民间对西夏陵的破坏成吉思汗先后6次进攻西夏。1226年,成吉思汗开始了对西夏的最后征服。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西域东进,沿途攻下沙州、肃州、甘州等;一路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取道贺兰山,攻下灵州等地后,直取中兴府。蒙古军的进攻,遭到了西夏人的拼死抵抗。蒙军进军甘州时,久攻不下,遣使劝降,西夏守将36人杀使者及自己的家小,以死相拼,城破后全部壮烈牺牲。蒙古军付出的代价亦极其惨重。在强烈的复仇心理的驱使下,蒙古军对俘获的西夏百姓屠杀。1227年6月,西夏皇帝在弹尽粮绝之下,末帝献物请降,西夏就此灭亡。此次战争,贺兰山下是蒙夏交战的重要战场,成吉思汗与西夏将领阿沙敢不战于贺兰山下。战争必然给西夏陵带来严重破坏。战败之后,西夏陵更是在劫难逃。西夏陵那些至今仍未填平的巨大盗坑和被砸碎的墓碑说明,蒙军对西夏陵的破坏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大规模行动。其性质决不同于一般民间盗墓,目的亦不仅在于获得“金银财宝”,而是要捣毁西夏祖坟。西夏陵就此毁于蒙军之手。西夏陵被毁后,劫掠并未停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夏陵又遭民间洗劫。民间破坏目的在于索取值钱之物。这种乱挖乱掘,终元之世,至明代仍时有发生,致使西夏陵最终成为一片瓦砾。(二)对西夏陵主人的推算第一组排列顺序为:1号陵在东南,居丙位,为祖穴;2号陵在西北,居壬位,为昭穴;3号陵在东北,居甲位,为穆穴。三穴葬毕,又在正北偏西壬地作4号陵,为昭穴;5号陵居甲位,为穆穴;6号陵复居壬位,为昭穴。第二组排列顺序为:7号陵居丙位,为尊位祖穴;8号陵居壬位,为昭穴;9号陵居甲位,为穆穴。总观西夏陵9座帝陵墓地布置与角姓贯鱼葬取穴原则基本吻合。需说明的是,位于最前面(南)的1号、2号陵,两陵之间虽互有昭穆,但总体上,两陵均处居中的尊位祖穴,这是稍异之点。如果以上我们对西夏陵排列序位的认识不错,再根据前一节所述西夏陵始建于继迁裕陵推算,九座陵陵主应分别为:1号裕陵,太祖继迁;2号嘉陵,太宗德明;3号泰陵,景宗元昊;4号安陵,毅宗谅柞;5号献陵,惠宗秉常;6号显陵,崇宗乾顺;7号寿陵,仁宗仁孝;8号庄陵,桓宗纯祐;9号康陵,襄宗安全。六、西夏陵园特点(一)西夏陵陵园基本结构呈“凸”字形,与宋陵的方形结构明显不同。西夏陵园的“凸”字形结构,由陵城、月城组成。月城,本为列置石像生之处。石像生自东汉创制以来,其位置即列于陵园正门外的神道两侧,成夹道之势。据调查,西夏陵石像生每陵仅30尊左右。为使石像生更加集中紧凑,西夏陵将其集中列置于月城之内,从而缩短了陵园的纵向距离,改变了陵园的平面布局,形成了“凸”字形的基本结构。(二)西夏陵园在前部增加了两座碑亭建筑,此为宋陵所没有。碑亭建筑建于鹊台之后,月城之前,是西夏陵一项重要的陵园建筑。它规模高大,地位突出,并在整体布局上起着一定作用。西夏陵将石像生移进月城后,陵园前部气势有所减弱,为弥补不足,陵园前面增筑了两座建筑。这不但增加了陵园前部的气势,突出了墓碑在陵园中的地位,而且使平面布局达到了更加均衡、平稳的效果。(三)西夏陵取消了陵上建寝的制度。唐宋以来,陵园内礼仪性建筑均由献殿(又称下宫)、寝宫(又称上宫)组成。据《皇朝事实》卷十三载,北宋下宫一律建于陵园西北。西夏陵只建献殿,不建寝宫。取消了陵上建寝的制度,亦即取消了供奉陵寝的礼仪,这是陵寝制度方面一项重要变化。(四)西夏陵陵城的陵台“塔式建筑”是陵园中一座特殊的重要建筑,为中原地区陵墓所未见。台阶上的瓦砾堆积说明建筑原有出檐结构。建筑周围散落和出土的鸱吻、兽头、滴水、瓦当等遗物揭示出建筑的檐上原饰有滴水、瓦当、兽头等各种装饰材料。这是西夏陵园中一座十分特殊的建筑。此外,该建筑位置亦很奇特,与中原地区陵台的位置迥异。它既不在陵园的中心或中轴线上,也不在墓室的正上方,而是偏居于陵城西北隅,墓室的正后方。建筑的性质不明,但无疑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它可能反映了西夏某种特殊的葬俗。(五)西夏陵的献殿、鱼脊梁(墓道)、墓室、及“塔式建筑”成一条轴线,或与陵园中轴线成一定夹角,或偏居其西侧。陵城的主要建筑偏离陵园的中轴线,这是西夏陵一种特殊的葬式,可能与其宗教观念有关。我国古代许多民族均崇奉鬼神,按鬼神崇拜的观念,中间乃为“神明”之位,鬼神所居,在排列位置时须有所避讳。这一观念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八中就曾记载西夏人有避讳中间位置的习俗。“西戎用羊卜,谓之跋焦;卜师谓之厮乱。以艾灼羊牌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其法:兆之上为‘神明’,近脊处谓之‘坐位’,坐位者主位也;近旁处为‘客位’。盖西戎之俗,所居正寝,常留中一间,以鬼神,不敢居之,谓之‘神明’,主人乃坐其傍,以此占主客胜负。”在佛教传入西夏以前党项人一直崇奉鬼神,上述沈氏的记载就反映了鬼神崇拜在西夏社会中的深刻影响。西夏人葬俗中不居中的作法,可能即与鬼神崇拜的观念有关。七、发现的遗物(一)建筑材料西夏陵出土建筑材料以陶质材料为大宗,琉璃制品占一定比例,瓷质材料次之,石质构件数量较少。出土的建筑材料中有砖、瓦等普通建筑材料,鸱吻、脊兽等装饰性建筑材料。槽心瓦、白瓷瓦等瓷质特殊建筑材料,以及望柱蛤首、石刻、柱础等部分石质材料。条砖出土十分普遍。绳纹砖多出土于碑亭遗址。长方形,青灰色,一面平素无纹,一面压印沟状绳纹,有粗、细绳纹之分,绳股均匀,印痕清楚,四周有凸棱边框,中心一长方形戳记,内印“任”、“牛”、“月”、“州”、“李、“黄”、“主”、“良”、“言”等字样。人像座——出于碑亭。(二)陪葬墓随葬品M78出土随葬品铜牛出土于甬道。形制与M177出土铜牛相同,唯个体较小。长41.5、宽16、头高22.5、背高13cm石马(小)出土于甬道。形制与M177出土石马相同,神态略异。石马头昂起,长鬃披于颈后。石狗出土于墓室。呈蹲卧状,体肥壮,抬头远视,尾曲卷于背上。长51.6cm(三)西夏陵出土随葬品特点1、墓室内随葬“铜牛”、“石马”是西夏随葬制度的重要内容。西夏陵区发掘的三座陪葬墓,两座墓(M177、M78)均出土有铜牛、石马。M182虽只出土了一件石马,但同时还出土了一件铜牛耳。铜牛、石马位置一般在甬道两侧,其规格与墓葬的规模成正比。2、武器是随葬品中的重要内容。6号陵墓室内出土了许多武器残片,如甲片、盔叠形器、管形器,以及与之有关的金鞍饰等。同时,墓室内还出土了大量铁器残片。3、动物骨骼,种类多为鸡、羊、狗等家禽、家畜。党项人农业经济发生较晚。而“唯在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畜牧经济仍占有重要地位”。(四)西夏陵出土的瓷器特点1、以白瓷为主,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白瓷有两种器形,一种为常见饮食器,主要为碗、盘两类。此类器物大多胎体粗疏,釉层薄而颜色不够纯正,且外壁多不施釉,制作亦很粗糙。另一种器形主要为瓶、钵、豆等,此类器物胎体较厚,但质地细腻而有光泽,釉层厚而光洁润泽,色泽纯白,很少杂质。器物常内外施釉。西夏白瓷器的差异,可能反映了用途的不同。结合这些瓷器不同的出土地点推测,前类器物(主要出土于北端建筑遗址的挟屋与厢房)可能是生活常用饮食器。后类器物(主要出土于中心大殿、过殿,殿内有佛像)可能是一种供奉器物,或者为皇室使用。2、以素面瓷为多,西夏陵出土的全部西夏瓷中,只有一件器物有纹饰,其余均为素面。3、高圈足器数量较多。圈足的形制有直口、小喇叭口、大喇叭口等不同式样,高度3—10cm余不等,施于瓶、钵、豆、碗等不同器物。4、普通圈足器常有挖足过肩的作法(即圈足内侧长度大于外侧),故有的器底较薄。5、瓷器制作较为粗糙,特别是碗、盘等,规格不统一,个体差异大,有的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