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与《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术语的增删与修改。新版标准中增加了部分新术语,如“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扩展不确定度”等,同时删除了一些不再适用或已被替代的旧术语,以适应技术进步与国际接轨的需求。此外,对于一些原有术语的定义也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准确、清晰。
二、结构体系的变化。2011版对整体框架进行了优化重组,按照概念间逻辑关系重新编排了章节顺序,并且细化了分类,使得整个文档结构更为合理有序,便于使用者查阅理解。
三、语言表述的规范化。相较于1998年版本,《JJF 1001-2011》在文字表达上更加注重规范性和一致性,避免歧义产生,同时也增强了可读性,有利于非专业背景人士也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四、国际化程度提高。此次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如VIM:2008),引入了许多国际通用的概念与表述方式,促进了我国计量领域术语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1-30 颁布
- 2012-03-01 实施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eneralTermsinMetrologyandTheirDefinitions
2011-11-30发布2012-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췍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JJF1001—2011췍
GeneralTermsinMetrolo췍췍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gy췍
代췍替JJF1001—1998췍
췍췍
andTheirDefinitions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
: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001—2011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
叶德培
施昌彦
金华彰
戴润生
宣湘
陈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
()
参加起草人
:
韩建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合作司
()
罗新元中国计量协会
()
JJF1001—2011
目录
引言………………………
(Ⅸ)
范围……………………
1(1)
引用文件………………
2(1)
量和单位………………
3(1)
量……………………
3.1(1)
量制…………………
3.2(2)
国际量制……………
3.3(2)
基本量………………
3.4(2)
导出量………………
3.5(2)
量纲…………………
3.6(2)
量纲为一的量………………………
3.7(3)
测量单位
3.8
计量单位……………
(3)
测量单位符号
3.9
计量单位符号………………………
(4)
单位制……………
3.10(4)
一贯导出单位……………………
3.11(4)
一贯单位制………………………
3.12(4)
国际单位制………………
3.13(SI)(4)
法定计量单位……………………
3.14(5)
基本单位…………
3.15(5)
导出单位…………
3.16(6)
制外测量单位
3.17
制外计量单位……………………
(6)
倍数单位…………
3.18(6)
分数单位…………
3.19(7)
量值………………
3.20(7)
量的真值…………
3.21(7)
约定量值…………
3.22(8)
量的数值…………
3.23(8)
量方程……………
3.24(8)
单位方程…………
3.25(8)
单位间的换算因子………………
3.26(8)
数值方程…………
3.27(9)
序量………………
3.28(9)
Ⅰ
JJF1001—2011
量值标尺…………
3.29-(9)
序量值标尺………………………
3.30-(9)
约定参考标尺……………………
3.31(9)
标称特性…………
3.32(10)
测量……………………
4(10)
测量…………………
4.1(10)
计量…………………
4.2(10)
计量学………………
4.3(10)
测量原理……………
4.4(10)
测量方法……………
4.5(10)
测量程序……………
4.6(10)
被测量………………
4.7(11)
影响量………………
4.8(11)
比对…………………
4.9(12)
校准………………
4.10(12)
校准图……………
4.11(12)
校准曲线…………
4.12(12)
校准等级序列……………………
4.13(12)
计量溯源性………………………
4.14(12)
计量溯源链………………………
4.15(13)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4.16(13)
测量结果………………
5(13)
测量结果……………
5.1(13)
测得的量值…………
5.2(14)
测量误差……………
5.3(14)
系统测量误差………………………
5.4(14)
测量偏移……………
5.5(14)
随机测量误差………………………
5.6(14)
修正…………………
5.7(15)
测量准确度…………
5.8(15)
测量正确度…………
5.9(15)
测量精密度………………………
5.10(15)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件………
5.11(15)
期间测量精密度…………………
5.12(16)
测量重复性………………………
5.13(16)
重复性测量条件…………………
5.14(16)
复现性测量条件…………………
5.15(16)
测量复现性………………………
5.16(16)
Ⅱ
JJF1001—2011
实验标准偏差……………………
5.17(16)
测量不确定度……………………
5.18(16)
标准不确定度……………………
5.19(17)
测量不确定度的类评定………
5.20A(17)
测量不确定度的类评定………
5.21B(17)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22(17)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5.23(17)
定义的不确定度…………………
5.24(18)
不确定度报告……………………
5.25(18)
目标不确定度……………………
5.26(18)
扩展不确定度……………………
5.27(18)
包含区间…………
5.28(18)
包含概率…………
5.29(18)
包含因子…………
5.30(18)
测量模型…………
5.31(18)
测量函数…………
5.32(19)
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
5.33(19)
测量模型中的输出量……………
5.34(19)
测量结果的计量可比性…………
5.35(19)
测量结果的计量兼容性…………
5.36(19)
测量仪器………………
6(20)
测量仪器
6.1
计量器具……………
(20)
测量系统……………
6.2(20)
指示式测量仪器……………………
6.3(20)
显示式测量仪器……………………
6.4(20)
实物量具……………
6.5(20)
测量设备……………
6.6(20)
测量传感器…………
6.7(21)
敏感器………………
6.8(21)
检测器………………
6.9(21)
测量链……………
6.10(21)
显示器……………
6.11(21)
记录器……………
6.12(21)
指示器……………
6.13(21)
测量仪器的标尺…………………
6.14(21)
标尺长度…………
6.15(21)
标尺分度…………
6.16(22)
Ⅲ
JJF1001—2011
标尺间距…………
6.17(22)
标尺间隔…………
6.18(22)
测量系统的调整…………………
6.19(22)
测量系统的零位调整……………
6.20(22)
测量仪器的特性………………………
7(22)
示值…………………
7.1(22)
空白示值……………
7.2(22)
示值区间……………
7.3(22)
标称量值……………
7.4(23)
标称示值区间………………………
7.5(23)
标称示值区间的量程………………
7.6(23)
测量区间……………
7.7(23)
稳态工作条件………………………
7.8(23)
额定工作条件………………………
7.9(23)
极限工作条件……………………
7.10(23)
参考工作条件……………………
7.11(24)
测量系统的灵敏度………………
7.12(24)
测量系统的选择性………………
7.13(24)
分辨力……………
7.14(24)
显示装置的分辨力………………
7.15(24)
鉴别阈……………
7.16(25)
死区………………
7.17(25)
检出限……………
7.18(25)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7.19(25)
仪器偏移…………
7.20(25)
仪器漂移…………
7.21(25)
影响量引起的变差………………
7.22(25)
阶跃响应时间……………………
7.23(25)
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7.24(25)
零的测量不确定度………………
7.25(26)
准确度等级………………………
7.26(26)
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7.27(26)
基值测量误差……………………
7.28(26)
零值误差…………
7.29(26)
固有误差…………
7.30(26)
引用误差…………
7.31(26)
示值误差…………
7.32(26)
测量标准………………
8(26)
Ⅳ
JJF1001—2011
测量标准……………
8.1(26)
国际测量标准………………………
8.2(27)
国家测量标准………………………
8.3(27)
原级测量标准………………………
8.4(27)
次级测量标准………………………
8.5(28)
参考测量标准………………………
8.6(28)
工作测量标准………………………
8.7(28)
搬运式测量标准……………………
8.8(28)
传递测量装置………………………
8.9(28)
核查装置…………
8.10(28)
本征测量标准……………………
8.11(28)
测量标准的保持…………………
8.12(29)
校准器……………
8.13(29)
参考物质
8.14
标准物质…………
(29)
有证标准物质……………………
8.15(29)
标准物质的互换性………………
8.16(30)
参考数据…………
8.17(30)
标准参考数据……………………
8.18(30)
参考量值…………
8.19(30)
法制计量和计量管理…………………
9(31)
法制计量……………
9.1(31)
计量法………………
9.2(31)
计量保证……………
9.3(31)
法制计量控制………………………
9.4(31)
法定计量机构………………………
9.5(31)
测量仪器的法制控制………………
9.6(31)
计量监督……………
9.7(31)
计量鉴定……………
9.8(31)
型式评价……………
9.9(31)
型式批准…………
9.10(31)
有限型式批准……………………
9.11(31)
批准型式符合性检查……………
9.12(32)
型式批准的承认…………………
9.13(32)
型式批准的撤销…………………
9.14(32)
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
9.15(32)
预检查……………
9.16(32)
测量仪器的检定
9.17
计量器具的检定…………………
(32)
Ⅴ
JJF1001—2011
抽样检定…………
9.18(32)
首次检定…………
9.19(32)
后续检定…………
9.20(32)
强制周期检定……………………
9.21(33)
自愿检定…………
9.22(33)
仲裁检定…………
9.23(33)
测量仪器的禁用…………………
9.24(33)
检定的承认………………………
9.25(33)
测量仪器的监督检查……………
9.26(33)
加标记………………………
9.27[](33)
检定标记…………
9.28(33)
检定标记的清除…………………
9.29(33)
型式批准证书……………………
9.30(33)
检定证书…………
9.31(33)
计量鉴定证书……………………
9.32(33)
不合格通知书……………………
9.33(33)
禁用标记…………
9.34(33)
封印标记…………
9.35(33)
型式批准标记……………………
9.36(34)
法定受控的测量仪器……………
9.37(34)
可接受检定的测量仪器…………
9.38(34)
获准型式…………
9.39(34)
获准型式的样本…………………
9.40(34)
型式评价报告……………………
9.41(34)
预包装商品………………………
9.42(34)
定量包装商品……………………
9.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