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令人关注的社会主义问题回首20世纪,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震撼力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实践、蓬勃发展及其遭遇的曲折。共产党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身的问题?关注之一:

苏联解体,问题在哪?

●苏联共产党拥有20万党员时,领导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拥有35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执掌全国政权;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拥有554万党员时,打败德国法西斯,为结束二战立下不朽功勋;●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丧失政权,亡党亡国。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攻打冬宫炮击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叶利钦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说1991年,“8.19”事件中街头坦克与群众莫斯科红场●同一土地发生不同结局的历史事件十月革命8.19事件关注之二:观点碰撞社会主义失败论终结论社会主义曲折论

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流言泛起

——社会主义“失败论”、“终结论”称社会主义的崛起是“20世纪最大的不幸”,认为十月革命犯了“原罪”,断言“共产主义已走到了尽头”,宣称“21世纪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邓小平的论述: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关注之三:

社会主义的现状与未来老挝越南朝鲜古巴中国◆社会主义五国:◆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回答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挫折,其前途还光明不光明?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是一个形容词,原意是“同伴”、“同伙”、“同志”、“同盟”、“善于社交”。英文加上了ism变成了socialism——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16世纪初,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出路时,设想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后来人们就把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古代理想社会观孔子的“大同”世界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大同社会理想: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实行的制度:人们住着共同的房屋,吃着统一的伙食,每个人只有简单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而没有任何私有财产。男女平等,优生优育。等等。1、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家庭手工业时期手工工场时期机器大工业时期(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莫尔(英)的“乌托邦”康帕内拉(意)的“太阳城”闵采尔(德)的“千年太平天国”●莫尔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1516年《乌托邦》,全名叫《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一词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译。“乌”的意思是“没有”,“托邦”的意思是“地方”,“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即虚构的王国。莫尔抨击当时英国社会:◆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抨击“圈地运动”,喻为“羊吃人”;◆私有制是社会病态与悲剧的最终根源。

“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羊吃人!莫尔描绘理想社会——乌托邦乌托邦人以务农为本业。每天劳动6小时,然后进行科学、艺术和体育等活动;实行“按需分配”,产品归社会所有;主要公职人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公事由集体讨论决定。乌托邦岛国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

意大利思想家,曾因反对教会先后三次被监禁,后又组织和准备反抗西班牙侵略者的起义,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受尽折磨。他一生坐牢达33年之久。代表作:《太阳城》1602年●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康帕内拉批判私有制私有制是“万恶之因”,私有制产生出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并造成贫富分化,伪善和暴行。◆实行财产公有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人人都把劳动看成是光荣的义务;◆居民每天从事4小时体力劳动后,再从事科学研究、阅读等发展智力的活动;◆实行消费品按需分配。太阳城描绘理想社会●闵采尔的“千年太平天国”托马斯·闵采尔(1490-1525)

德国宗教改革激进派领袖,德国农民战争领袖。一生积极投身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斗争,领导了威震欧洲大陆的农民战争,并为此献出了生命。其思想体现于实际斗争撰写的«对诸侯讲道»等小册子中。闵采尔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认为私有财产是“真正基督教的障碍”,“一个人不能既伺奉上帝,又伺奉金钱”。闵采尔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千年太平天国”:

◆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产品实行共同分配;

◆社会最高的组织形式是公社,管理机构是社员共同选举的议会;

◆实现的道路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①采用文学形式批判资本主义,提出废除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的主张;②精心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③理想社会是以个体农业、手工业为基础,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摩莱里(法)的“社会主义法典”马布利(法)的“理性社会主义”

巴贝夫(法)的“平等共和国”

●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摩莱里(1720-1780)法国杰出思想家。出身平民,当过教师。代表作:1755年《自然法典》◆批判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主张消灭私有制。◆理论论述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为社会主义规定了一部法典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人平等地得到社会的供养;人人都为社会发展各尽所能。

●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代表作:《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马布利以理性为武器批判私有制私有制社会违反理性原则;人类必须消灭私有制,才能回到自然状态,得到真正幸福。马布利理想中的社会是共和国◆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是禁止财产私有;◆共和国内将按“需”分配,高度平均,取消商品交换。◆“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巴贝夫(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派运动领袖。他生活在法国大革命高潮时期,直接组织平民武装起义,曾经三次被捕,最后慷慨就义。代表作:《永久地籍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一种奴隶的、无耻的和饥饿的不平等制度。◆每一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上都应是平等的;◆土地和财产及其产品都应当是

公有的;◆分配上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必须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劳动人民革命专政平等共和国●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要特点①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②采用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把理想社会法律化、制度化。③明显带有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禁欲主义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恩格斯(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法)的“实业制度”傅立叶(法)的“和谐制度”欧文(英)的“公社制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圣西门(1760-1825)法国思想家,出身法国贵族世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投身革命洪流,完成了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转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又促使他深入研究社会问题。代表作:《论实业体系》、《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政治上:新的压迫制度;经济上: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意识形态上:冷酷的利已主义为特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禁欲主义应当摒弃◆“实业制度”的设计●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实业制度”的设计人人劳动,有计划组织生产代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个人的收入与其才能和贡献成正比;实业制度的结构:最高权力机构最高行政委员会最高科学委员会最有才能的学者组成,主管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业家(工人、农民、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组成,主管生产、财政、行政●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出生于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经商。法国大革命以后显露的新的社会矛盾,促使他从一个商人转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作有《全世界和谐》、《新世界》、《论商业》等。◆复活的奴隶制,工厂是温和的苦役场所;◆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冷酷的利己主义。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傅立叶:“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建筑师希望一场大火把一个城市的四分之一化为灰烬;安装玻璃者希望下一场大冰雹把所有的玻璃打碎……”。

“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恩格斯傅立叶设计“和谐制度”,

其基本单位是“法朗吉”工业劳动与农业劳动、城市与农村、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社会和谐的劳动竞赛代替资本主义竞争,有计划的社会生产代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行按劳动、才能和资本分配的原则。以自愿为原则的生产和消费的协作组织法朗吉●欧文的“公社制度”欧文(1771-1858)

英国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出生手工艺人家庭,1813年开始著书立说,由一个慈善家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1824年带着4个儿子和一些学生到美国创办“新和谐公社”,试验失败。此后转向领导工人运动,成为工人运动领袖。代表作:《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命》等。欧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私有制、宗教、现存婚姻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三大祸害,其中最主要的祸害是私有制。欧文“新和谐公社”模型欧文的“新和谐劳动公社联合体”◆生产资料公有制。◆教育与生产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公社最高权力归全体社员大会,管理机构是公社总理事会及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种专业委员会。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①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②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③开始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尝试。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暴力革命与示范实验◆批判资本主义启发工人觉悟研究资本主义材料◆未来社会设想有许多积极主张历史观的合理因素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2)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3)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2、社会主义由空想

发展为科学◆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找到力量和道路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标志: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巴黎公社十月革命1、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1)它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2)它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3)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4)它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问题●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问题思考无产阶级是否天生喜欢暴力、盲目崇拜暴力?搞暴力革命是否就是恐怖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问题①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是对反革命的暴力镇压的反抗。暴力是不得已的手段,也是最后的选择。(非天生喜欢暴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问题②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是针对旧的国家机器特别是镇压机器,不是针对个人,其直接目的是夺取政权。(非恐怖主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问题③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往往结合若干和平手段进行。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和平方式问题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时,也曾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经典作家设想:经典论述:和平过渡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强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开辟并保障了整个革命和平向前发展的道路。”“这对人民来说是最轻松、最有利的,这是一条痛苦最少的道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和平方式问题现实中通过选举取得执政权的事例:摩尔多瓦共产党在2001年和2005年两次议会大选中获胜;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长期在一些地方执政。总统沃罗宁

印度西孟加拉邦

巴塔查尔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和平方式问题和平过渡方式的尝试:1970.11—1973.9,阿连德在智利大选后出任总统,进行历史上第一次以“和平过渡”方式建立社会主义的尝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自发实现的?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主体

通过和平手段取得革命胜利,与为求得和平而放弃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问题:资本主义能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即资本主义能否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扬弃,而不通过无产阶级任何方式的革命,自己生长出社会主义或最终长入社会主义?3、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问题两大问题:革命是在多个国家同时发生、共同胜利,还是少数甚至一国先发生并取得胜利?革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相对落后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3、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同时发生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恩选集》第1卷241页●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同时发生论”的理论价值①“同时发生”主要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所有国家;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而不是某一天或某一刻。②“同时发生”的理论依据: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交往关系在世界上的扩展。(发展的全球化趋势)③世界视野与国际立场,并且蕴含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性质。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的“一国数国胜利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链条薄弱环节各国矛盾加剧突破19世纪工业生产排名60年代英、法、德70年代英、美、法80年代美、英、德90年代美、德、英大国1914年殖民地面积英国

3350万k㎡法国

1060万k㎡德国

290万k㎡美国

30万k㎡●列宁的“一国数国胜利论”

的贡献①客观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②从革命过程和理论依据上补充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发生的论断。③把一国率先胜利的论断与相对落后国家的革命联系起来。④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该理论变成了现实。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贡献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十月革命后面临的历史课题

在一个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包围封锁之中的、资本主义仅有中等程度发展、小生产者占人口多数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

社会主义的探索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大工业、土地国有化);制定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1、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7.11-1918年春)2、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年夏-1921年春)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实行广泛(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流通领域取消一切私人贸易,实行国内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和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分配消费品;实行劳动义务制,贯彻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特点: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高度的国家垄断,用军事化的手段管理经济。列宁在1918历史作用:“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当时必须这样做。”

——列宁(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脱离了经济政治发展水平,脱离了农民的需求。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3、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1.3-1924年)实行粮食税。剩余农产品归农民支配,可以自由买卖。允许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合作社、代销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2)新经济政策的特征和意义特征: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

多种经济成份共存;以市场为取向,按照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意义:扭转危机,活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善了工农关系及其物质文化生活。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①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③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④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另外,还有执政党建设、国家政权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思想。(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在短时间内全面实现农业集体化;高速度发展经济和文化;1936.12宣布建成社会主义.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1)经济方面: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经济体制方面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2)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领导干部终身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问题思考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绩(1)使苏联在短时期内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到强大的工业国家的飞跃,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其建设成就也为反法西斯战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一模式适应当时苏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需要。4、苏联模式的弊端①经济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②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不适应经济落后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并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③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不利于调动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④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经济建设缺乏活力。●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运行吗?问题思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病和逐步僵化与苏联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其解体的一个重要诱因;但是,苏联模式与苏联解体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苏联波东德捷匈罗保南阿蒙古中国越老朝二战以后,先后有一批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5个社会主义国家,占世界国家数量的1/14、世界领土的1/4、世界总人口的1/3。(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944年:南斯拉夫1945年:波兰、越南1946年: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1947年:罗马尼亚、匈牙利1948年:朝鲜、蒙古、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1年:古巴1975年:老挝(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二)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

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3、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4、引导着当代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1、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历史作用;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1、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1)无产阶级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2)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3)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2、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3、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2)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其本质特征;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有一定的历史联系,又有根本区别;5、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

基本特征的认识(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2)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调节生产;(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4)没有商品生产、货币交换;(5)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1、马恩设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2、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1)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2)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3)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4)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

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特征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

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

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革命的客观形势与主观条件所决定的;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作用的结果。(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革命的根本条件,但并不是直接条件,并不等于直接的革命形势和革命的主观力量的成熟。落后国家往往成为各种矛盾汇集地,容易出现革命形势。

相对落后不等于绝对落后。不论俄国还是中国,都有一定程度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从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更替由薄弱环节突破,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关于革命爆发问题,要注意:关于规律作用问题,要注意:“早产论”: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生存和发展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反常现象”,是“历史的误会”。观点辨析“补课论”: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纯属“早产”,必须回过头来“补资本主义的课”,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走社会主义道路。(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3、时代和实践发展与各国选择的差异。(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2、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

走向辉煌1、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1)它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2)它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3)它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十月革命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第一次高潮形成于1917—1923年,因俄国的胜利,在匈牙利、德国和意大利等国也爆发革命浪潮,但革命运动相继失败,转入低潮。●第二次高潮形成于1945—1959年,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过调整有了新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遇到一定困难,高潮逐渐回落,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陷入低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短短两年内共产党执政国家数量由15个减少到5个,土地面积减少70%,人口减少32%。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力量受到严重打击,社会主义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难。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来自学生的声音当代并不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数量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前途,社会主义是思想、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体,世界社会主义从未停止脚步。中国的建设成就给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新希望。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并曲折的。来自学生的声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直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它的每一次重大挫折或低潮时期,总是孕育着新的突破和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将逐步走出低谷,跨上复兴之路,在改革中继续发展。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定将出现新的高潮,重现繁荣和辉煌,这是客观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自学生的声音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按照中国现今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应该是有前途的。如果它能不断完善,那它肯定是前途无量的。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是大有前途的党,一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民族是大有前途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很有前途的。来自学生的声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方面是可以达成的,至于消除两极分化,现实的贫富差距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让人觉得有些遥不可及。因此,社会主义的前途是有些让人担忧的,因为它的民主问题和“三农”问题都让人觉得很心寒。低潮中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新特点

社会主义5国顶住压力,稳定局势,保住社会主义阵地,正在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革,有的取得巨大成就。老挝越南朝鲜古巴中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世界第四大大米出口国河内郊区柴同工业区一角◆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越南老挝老挝新的开发区一角◆正处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的阶段◆改革开放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朝鲜千里马铜像首都平壤一条大街朝鲜古巴思想上的主体政治上的自主经济上的自立国际上的自卫改革开放探索苏东地区:部分国家共产党重建并取得合法地位。俄共为议会第三大党,摩尔多瓦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东欧8国已恢复和重建共产党。西方国家:继续高举共产党旗帜有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美国、日本共产党;重新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有意大利、英国、荷兰共产党。但总体上其在国内政治影响力有限。低潮中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新特点发展中国家: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南非共产党、巴西共产党等在各自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102个国家有近150个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党员人数过万的有36个。亚洲38个,非洲13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40个。低潮中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新特点结论:

但是,当前各国共产党已逐步摆脱苏东剧变的震荡和冲击,进入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低潮中的社会主义所呈现的新特点、新亮点,无疑孕育着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希望。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上仍处于低潮,仍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国际力量对比仍处于“资强社弱”的状况,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短期内还难以走出低谷。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改革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恩选集》第4卷69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文选》第3卷370页2、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