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横向贯通—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第二部分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时间:1840年~1949年★总体把握中国近代史特征:(1)是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3)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4)是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思想不断解放、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过程。★阶段划分:①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②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③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1919~1949年)第一阶段: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在屈辱中开始向近代化(工业文明)迈进。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和探索。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近代中国革命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新思潮。【阶段特征】(1)两次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时期,列强疯狂对外扩张,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此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1.政治上【主干知识】(1)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是对工业革命的被动反应。(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先后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2.经济上(1)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指导掀起了洋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浅层次上。(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是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难能可贵的是其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提升到制度的层次。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在“欧风美雨”的滋润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4.社会生活的变革重点强调“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实际而言,政治上被列强控制,经济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半封建”是指在封建经济依然存在的同时,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封建正统思想发生动摇,多种资本主义思想涌入。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2.成因:(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封建主义虽然受到打击,但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中国人民。(3)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4)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5)两大社会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并存,它们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3.特点(1)列强通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2012·临沂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二)用现代化史观分析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思想、经济、外交、军事、教育)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也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1.思想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大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近代化的中国外交。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图为李鸿章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遗址。该局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答案】
D第二及阶段: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甲午战争1.政治方面(1)深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在华代理人。(2)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主干知识】(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剧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变化。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进行了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在屡遭挫折后,最终走上了国共合作的道路。2.经济方面(1)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1)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3.思想方面(4)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服饰、礼仪、交通、通讯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社会生活方面甲午战争后,巨大的民族危机震醒了中华民族。觉醒、探索构成了1895~1919年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这一时期,中国处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更替阶段。【阶段特征】阶级实践纲领或口号特点、影响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地主阶级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运动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君主立宪自上而下的改良实业救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归纳:近代前期各阶级的探索。第三阶段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1919~1949年)【主干知识】1.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27)①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③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④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①新道路的开辟。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②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继而向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①国共合作抗日。日本侵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防御、相持、最后胜利是中国抗战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趋势。②抗战胜利。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①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参加重庆谈判,召开政协会议。②解放战争的胜利。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历史结束。(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2.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3)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放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二陷入绝境。(1)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民族工业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1)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成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交通通讯事业(航空业起步)、报刊也获得发展、影视业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3.思想方面4.社会生活方面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但随后陷入绝境;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阶段特征】查漏补缺通过专题知识和习题训练对一轮基础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突出重点二轮会加大高频考点和重点知识的训练,不再面面俱到网络整合知识的纵横整合,加深对通史体系的建构,形成网络化、体系化的思维强化规范知识理解与表述的规范、审题与答题的规范、学科思维规范得分意识实现由学生向考生身份的转化,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解题技巧和得分能力二轮任务二轮复习策略1.建构知识体系2.注重阶段特征3.强化知识比较4.关注学术热点5.提升思维技巧强调重难/查漏补缺专题梳理(一)近代中国政治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独立的潮流(1)发动侵华战争;(2)签订不平等条约;(3)侵犯中国主权:如开辟租界、控制关税、破坏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条约)、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4)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政权:控制清政府、操纵北洋军阀政府、扶植蒋介石。(5)割占中国领土;(6)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帮助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等。(7)经济侵略:勒索赔款、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等。(8)精神文化侵略:如传教、办学校、实行奴化教育等。1.【得分技巧归纳】近代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2.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以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1)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①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②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③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于整个抗战时期。中共在抗战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④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⑤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征缅甸,开辟了国外战场。(2)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背景日本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对外扩张;而中国遭到列强的入侵,国家主权被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为实现蓄谋已久的吞并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既定方针过程历时不到一年历时八年结局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影响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
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同点①都是日本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而发动的对外战争;②都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③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④都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⑤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3.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新特点(1)爆发背景新:(2)起义时代新:(3)起义形式新:(4)担负任务新:(5)治国方案新:(6)失败原因新: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外国侵略战争后因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的背景下爆发的。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利用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教。反封建同时反侵略。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领导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2)指导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指导运动的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而是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3)从时代特点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4)从革命前途来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社会,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1)革命道路的探索(2)党的自身建设(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②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共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③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开辟了敌后战场。④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是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共完全走向成熟。⑤抗战胜利后,中共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权。⑥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5.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6.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时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两党有共同的革命对象发动国民大革命,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进行
“围剿”与反
“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内战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企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祖国分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特征:影响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的因素:“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因素表现①两党不同的阶级性质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可能破裂,走向对抗。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7.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相同点(1)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3)都是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4)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俄国有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则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不同点(1)从历史背景看,俄国十月革命时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俄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虽然落后于西方,但较中国发达,工人阶级力量强大;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缓慢,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2)从革命发展的过程看,十月革命是积聚力量,准备条件,开始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斗争;而中国革命则是一开始就把成立武装、建立武装和争取群众结合起来。(3)从性质看,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也是有无产阶级领导,但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4)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以总暴动的形式首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很快波及农村,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中国革命则是建立农村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最后夺取中心城市。(5)从武装斗争的地位看,十月革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取得革命的胜利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进行了长达28年革命战争,中国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调研)20世纪上半期上海某店贴过这样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副对联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最主要作用是(
)A.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转折【答案】
D1.中国共产党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作战方针,最后实现“战和并用,铸剑为犁”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指人民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战和并用,铸剑为犁”指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由此可知C项正确。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A项错误;淮海战役为“围点打援”,
B项错误;渡江战役显然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答案】
C2.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的《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蒋介石也称赞说:“太平天国之战争,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19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以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发展D.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解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这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构成了威胁,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兴起于1924年,B项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是在1927年,D项错误。
C强调重难/查漏补缺专题梳理(二)近代中国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②洋务经济出现(洋务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民族工业)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商企业)⑤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1.表现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3)统治者思想的转变(清末新政)。3.特点①生产方式的改变;②产业资本构成的变化;③主要生产部门的变化;④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⑤生产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改变;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近代中国几种主要的经济要素发展示意图:(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列强侵略阻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2)官僚资本主义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①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②买办性: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混易错关于清政府兴办洋务的原因1.外侵的影响:两次战败使清政府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屈辱的条约强烈地刺激了士大夫救亡意识,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当时进步的思想主流。2.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横扫大半个中国,直接威胁了清王朝的统治,最先使用洋枪洋炮的湘军崛起,使清王朝认识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必要性。3.清政府内部的纷争:两次战败,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洋务派,同时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慈禧希望通过扶持洋务派打击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1.历程(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快速发展/萎缩/陷入绝境)2.特点(先天/后天)3.影响因素(有利/不利)4.地位和作用(经济/政治/思想/发展趋势)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表现(衣食住行、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2.变迁原因3.变迁规律4.变迁影响(经济/政治/思想)强调重难/查漏补缺专题梳理(三)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资产阶级学“制度”(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1915-1919新文化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考点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过程(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内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代表及其主张: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特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挽救民族危机,维护封建统治;停留在“器物”层面,对封建制度的根基未有任何触动。(2)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内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代表及其主张:康、梁维新派——君主立宪方案;孙中山革命派——民主共和方案。特点:不仅要学西方技术,还要学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发展到“制度”层面,但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3)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内容:民主制度、理念;科学思想、精神、世界观、方法论等。代表及其主张: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科学。特点: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深入到“精神”层面。(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内容: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及其主张: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特点3.新文化运动的特点①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②新文化运动有思想和文学两条路线,其目的是为民主政治营造新文化氛围。③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东方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④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4.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民主思想的异同同:①背景: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②理论基础:受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③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异:①侧重点:维新派和革命派侧重于民主制度的建设;激进派侧重于民主思想的建设。②方式: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激进派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专制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③效果:“百日维新”,在变法中并未实现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是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5.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比较
时间背景宣传手段特点内容备注维新变法思潮19世纪末甲午战
争后,民
族危机
加深;民
族资本
主义初
步发展创办报
刊(《时务报》),成立
学会;同顽固派展开论战将维新
变法思
想与传
统儒家
思想相
结合主张设
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是资产
阶级思
想同封
建思想
的正面
交锋民主共和思潮20世纪初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国留学生显著增加创办报刊,发表文章;与
保皇派进行论
战批判封建思想,
宣传革命主张,
没有解决农民
的土地问题提倡三
民主义使资产
阶级民
主革命
思想得
到进一
步传播
时间背景宣传手段特点内容备注新文化
运动1915~1919年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倒行逆施;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创办报刊,发表文章
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与旧伦
理道德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旧道德和旧文学动摇了
封建正
统思想
的统治
地位,使
人们的
思想得
到空前
解放
时间背景宣传手段特点内容备注【视角拓展】国民政府币制改革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倾销国内剩余产品、转嫁危机的目的……旧中国的货币种类复杂,
既有重量不足、成色不一的银两、银元、铜币等铸币,又有各种各样的纸币。而且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不但国家发行,私人、中外企业、金融业和非金融业都可发行。这样,市场上就流通了形形色色的货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一旦双方开战,
较量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实力,也是经济上的实力。能否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国的资金与物资,是极为关键的。此外,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也支持并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在如此的背景下,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放弃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改革。点评:材料说明了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即:①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需要;②旧的货币制度的紊乱带来了诸多弊端;③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需要;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推动等。练习1下表是《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它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①国家基本统一②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③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国民政府的支持④国民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和所学史实,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故应该排除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C练习2(2012·潍坊模拟)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答案】
C练习1:(2012·韶关一模)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可以证明此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D.北洋军阀与新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83-2024流程生产能效管控系统设计要求
- 酒店前厅2月份工作计划
- 企业市场销售部经理201年销售工作计划
- 出纳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例文
- 2025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
- 文员的月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
- 音乐年度工作计划汇编
- 学校标准化建设自评工作计划
- 卫生院控烟2025工作计划
- 灾难事故避险自救-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科研设计及研究生论文撰写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中医妇科学.病案
- 杰普逊航图使用教程(专业应用)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论文答辩高校通用ppt模版
-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 冰蓄冷系统技术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 歌曲简谱国家成龙
- 设备安装工程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