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用: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用: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用: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用: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ks5u精品课件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下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还是整体性?整体性ks5u精品课件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热带雨林气候植被:气候:热带雨林土壤:砖红壤动物:猩猩、河马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流量大、径流稳定地形:亚马孙平原ks5u精品课件植被破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易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渗入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动物;失去栖息地,被迫迁移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的贫瘠ks5u精品课件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思考:那么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ks5u精品课件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植被)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发育差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内流河少数耐旱植物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之一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ks5u精品课件请看下列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世界“寒极南极洲”冰川广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动物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地貌---气候气候---地貌气候---水文水文---地貌气候---生物植物---气候ks5u精品课件1、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2、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3、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是如何实现的?ks5u精品课件植被气候土壤地貌水文ks5u精品课件

图表导思1.图3-2-2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据图分析: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案

图中主要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联系。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地理环境要素——地貌、土壤(岩石圈)、水文(水圈)、气候(大气圈)、生物(生物圈)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纽带——物质运动、能量交换ks5u精品课件大气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沿海地区气候

,外力作用以

的作用为主,主要地貌有:

等。内陆地区气候

,外力作用以

作用为主,主要地貌有:

等。云贵高原的

地貌形成于

气候条件;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

气候条件下;阿尔卑斯山区的

地貌形成于寒冷气候条件下,湿润流水冲积平原三角洲洪积扇干旱风力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喀斯特湿热干旱冰川ks5u精品课件二、不同的地貌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

地区,原因是

。庐山成为夏季避暑的胜地。世界雨极是

,原因是

。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庐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青藏高原地势高乞拉朋奇暖湿的西南气流沿喜马拉雅山脉抬升形成地形雨ks5u精品课件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

(有、没有)结冰期,这是因为

。亚马孙河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变化小,这是因为

。二、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有差异:湖泊众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小;而西北内陆地区因地表水缺乏,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没有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ks5u精品课件大气与生物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气候影响生物: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山地的向阳坡和背阳坡分布的植物也不同从沿海向内陆植被逐渐由

过渡到

。二、生物影响气候:植树造林对大气水、热状况的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森林草原荒漠ks5u精品课件热带沙漠气候内流河为主,河流流量小骆驼、仙人掌等耐旱动植物,且数量稀少贫瘠的荒漠土生物:气候:水文:土壤: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沙垄等观看下面的视频并回答问题:ks5u精品课件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着,并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一:ks5u精品课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三: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ks5u精品课件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说明什么?过度砍伐、开垦、放牧等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土壤贫瘠生态恶化植被破坏说明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ks5u精品课件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洪涝抬升河床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说明了什么?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的区域ks5u精品课件

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地形——水文——生物——土壤——气候——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由湿润变得干燥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逐渐由湿变干ks5u精品课件我的面貌够狰狞吧!知道我是谁吗?我乃厄尔尼诺神像!你猜对了吗?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可怕吗?我制造了哪些惨案?ks5u精品课件厄尔尼诺期间赤道太平洋西缘地区,由于下沉气流代替上升气流,经常干旱少雨,并引发森林大火。

ks5u精品课件厄尔尼诺期间非洲西部稀疏草原区一般干旱少雨,牛群因缺乏草料而饿得瘦骨嶙峋,被迫离开家园,迁往有水的区域。ks5u精品课件澳洲的干旱非洲干旱秘鲁洪灾印尼的森林大火北美的暴雨和洪水ks5u精品课件厄尔尼诺是东太平洋(南美秘鲁)赤道附近地区(约4°N~4°S,150°~90°W)数千千米的海水表层温度异常的现象。因为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的意思。ks5u精品课件对流性环流正常年份大气环流条件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大气环流条件增强型对流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厄尔尼诺现象反常年份,东南信风减弱,赤道表层海水由西向东倒流,秘鲁附近海区上升流减弱,表层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死亡。ks5u精品课件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干旱少雨赤道东太平洋沿岸湿润多雨东南信风减弱赤道太平洋表层暖海水向东倒流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升高海水上升流减弱或停止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水温降低鱼类、鸟类减少营养盐类减少ks5u精品课件读图:厄尔尼诺会使世界哪些地区的气候发生怎样的异常呢?ks5u精品课件二、综合题:下图,A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B为厄尔尼诺现象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读图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完成A、B两图中的大气环流图(用箭头在线段上标绘)。(2)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

(多或少),海面水温

(高或低),原因是

。(3)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受

影响,形成上升流。(4)厄尔尼诺年中,秘鲁西岸海域受

洋流的影响,海水表层水温

。可出现

等异常天气。

较多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信风和地转偏向力赤道逆流升高降水较多ks5u精品课件14.上图中①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②为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分析回答。(1)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多还是少?原因是什么?答:较多。盛行上升气流。(2)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洋流属什么类型?这种洋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补偿流。近岸海区的海水被盛行风吹离海岸向西流动,深层较冷海水上涌形成补偿流。(3)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秘鲁西岸海域受哪一种洋流影响?这对秘鲁渔业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答:赤道逆流。秘鲁沿海上升补偿流减弱甚至消失,随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减少,沿海海域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缺乏饵料而减少。渔业收入大大降低。(4)以上出现的变化是从________(自然地理因素)引发的,这说明陆地自然环境各要素________、________。答:水圈(洋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解析】第(1)题,正常情况下,受赤道暖流的影响,大洋的西岸水温高,气流上升强烈,降水多,而大洋东侧水温低,降水少。第(2)题,秘鲁寒流是典型的垂直补偿流。赤道暖流把大洋东侧的表层暖水带到大洋西岸,相邻海区的海水进行垂直补偿。第(3)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逆流增强,秘鲁寒流被迫向西流。受其影响,秘鲁西海岸水温升高,上升流减弱,甚至消失,使饵料减少,影响到鱼类的生存。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正常年份南太平洋东侧冷水上升,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下沉;厄尔尼诺年出现海水温度升高,形成上升气流,由此可知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圈发生变化引起。ks5u精品课件材料一上升流是近海水域中,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使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升补充而产生的。材料二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前后,秘鲁附近海域异常增温,温暖的海水“杀死”了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5.下列海域上升流发生最充分的是()A.赤道南北的大洋西岸B.赤道南北的大洋东岸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D.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答:B6.“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②向秘鲁附近海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③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异常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变化,降水异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D【解析】从材料中分析可知,在离岸风的吹动下,表层海水离开,下层海水上升成为上升流,题目中的B项,即在赤道南北的大洋东岸,能受到强烈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作用,容易形成上升流。而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因受下沉气流影响,风力作用不明显。厄尔尼诺具有水温升高的表现,因此应使所经地区气温升高。厄尔尼诺虽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但是并没有打乱常规洋流模式。ks5u精品课件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C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的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答:C9.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A.秘鲁沿海B.我国南方C.北美南部D.非洲中部答:Bks5u精品课件读上图,回答22~23题。22.若渔场a处附近水域水温比往年异常升高,则可能出现()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出现森林火灾C.秘鲁、智利等地干旱D.渔场a饵料丰富,渔业丰收答:B【厄尔尼诺现象,则可能出现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减少,东南亚炎热干燥,秘鲁、智利等地出现洪涝,秘鲁渔场产量减少等现象】23.图中b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地形B.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地形C.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洋流D.垂直延伸,东西更替洋流答:B【B处自然带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无法向东部扩展,只能南北更替与延伸。】ks5u精品课件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ks5u精品课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四大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ks5u精品课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和来实现的。答:能量交换物质运动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

,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

。答:能量桥梁和纽带ks5u精品课件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热能交换:海洋大气圈水面辐射蒸发大气逆辐射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ks5u精品课件动能交换:大气运动海水运动风浪风海流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将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

驱动水体流动。当然,水体运动也会

大气的运动。答:风的驱动作用动能摩擦作用影响或改变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势能传输与交换:气压升高时海面降低气压降低时海面升高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ks5u精品课件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的气压很

,导致海面

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答:低高出ks5u精品课件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ks5u精品课件1.植物和

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

,制造

,同时释放出

。答: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3.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

,释放出

。答:氧气二氧化碳4.植物

过程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

。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动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

中吸取某些

,从

中吸收

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当植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

又回到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答:土壤矿质元素水圈水分矿质元素水生成物ks5u精品课件兔子狐狸分解者物质和能量、水在各要素间(圈层)是如何运动的?土壤水矿物元素二氧化碳ks5u精品课件地球上的碳循环空气中二氧化碳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动物呼吸作用死生物体分解地质时期石油、煤燃烧水圈(浮游植物)(溶解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ks5u精品课件水土流失的例子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地貌变化侵蚀沟谷,沟壑纵横水文变化泥沙淤积,泛滥平原植被退化植被下降,逐渐消失气候变化蒸发加剧,趋于干旱ks5u精品课件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反馈练习ks5u精品课件(1)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等。(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3)太阳能因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答案ks5u精品课件微生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无机盐分解分解死亡死亡呼吸呼吸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阅读与探究生物循环是如何使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流动的?ks5u精品课件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诱思导学基础梳理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水文、①

、②

、气候、③

等,它们之间相互④

、相互⑤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⑥

和⑦

。土壤地貌生物联系影响物质运动能量交换ks5u精品课件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与 ⑧

的协调一致;环境要素之间的 ⑨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区域之 间的⑩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环境总体特征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思维点击2.为什么说自然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所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ks5u精品课件亚洲季风中亚和西亚黄土高原ks5u精品课件青藏高原的成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强烈隆升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②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使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烈的季风气候区③高原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④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了黄土高原。ks5u精品课件引发加强亚洲季风雨热同期、物种最丰富、产量最高、生态环境优越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中亚、西亚形成“干旱核心”沙漠戈壁连绵,草原黄土横亘,森林湿地限于沿海阻挡西伯利亚南下气流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黄土松散易冲蚀,黄河泥沙易淤积青藏高原隆升ks5u精品课件青藏高原ks5u精品课件青藏高原隆升加强了亚洲季风,丰富了亚洲的生物种类。ks5u精品课件青藏高原隆升,使中亚和西亚成为“干旱核心”。ks5u精品课件青藏高原隆升→形成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含量大→塑造华北平原。ks5u精品课件1.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其不同的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C.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相应变化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2.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3.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合理经营管理、用养结合的是①南方红壤区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②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耕作业③青藏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④黄淮海地区,小麦返青时,浇水施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ACks5u精品课件10.土壤形成中较活跃的因素有(双选)A.成土母质B.生物C.地形D.气候1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双选)A.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要素的变化一定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8.滥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河流含沙量增大B.地下水位持续上升C.土壤肥力升高D.河流水位下降9.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B.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C.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给土壤的有机质多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ABBDABks5u精品课件你知道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吗?请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三方面加以分析。请同学们观察并分析有关马达加斯加岛的问题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ks5u精品课件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B.各要素都不是单独存在和发展的C.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2.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一定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B.环境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是不变的C.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以至整个生态系统D.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DCks5u精品课件3.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环境整体性的是:()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十分发达4.“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C.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D.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南暖湿气流北上使雅鲁藏布大峡谷变得异常干旱CBDks5u精品课件6.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表示_带,主要分布于_,在40°N分布的海拔高度为__米以上。答:苔原70°~80°N(或北冰洋沿岸)4000(2)②表示__带,在南半球没有分布的原因是_____。答:亚寒带针叶林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带相比,是海洋(3)从纬度位置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___纬度(高、中、低),原因是_________。答:低纬度受水平地带性因素影响,低纬度高山气候垂直变化大(4)赤道地区由平原到海拔5000米高地,其自然带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答:两个方向上气候变化有些相似ks5u精品课件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3~4题。

3.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答:B4.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气温T(T冬、T夏分别表示冬、夏季气温)应是()A.T冬<18℃B.T夏<18℃C.T冬<10℃ D.T夏<20℃答:B5.下列山地中,山麓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顶为冰川积雪的是 ()A.阿尔卑斯山B.乞力马扎罗山C.武夷山 D.喜马拉雅山答:A

ks5u精品课件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C.植被茂密高大D.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答:A2.下列说法不属于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B.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C.地质作用的变化会影响气候因素D.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答:B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答:A4.世界各大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答:C5.包括两种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答:B

ks5u精品课件5.下列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答:B6.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答:D7.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化合作用答:Aks5u精品课件8.能使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循环B.水循环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地壳的物质循环答:C9.与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都密切相关的是()A.生物循环 B.地壳物质循环C.大气循环 D.水循环答:B10.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各自然带之间地域分异显著,有明显的界限,如秦岭南北C.经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温度因素影响,纬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水分因素影响D.地带性因素体现规律性,非地带性因素没有规律性答:Aks5u精品课件【例2】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所属自然带名称是______,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温带季风气候(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A处____条件配合好,宜种植以_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答:水热水稻C处_条件好,但_资源不富裕,宜发展以_、_为主的旱作农业;答:光照、热量水小麦棉花D、E处充分利用有很大优势的_资源和_资源,发展畜牧业和_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_、_等农产品。答:光照草场灌溉(绿洲)长绒棉哈密瓜瓜果ks5u精品课件

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答:【1】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减少,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2】在人类活动中,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破坏,鼠害日益严重,再加上过度放牧,是破坏植被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3】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地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ks5u精品课件12.根据图中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D分别代表四种植物形态,其中反映骆驼刺特点的是

,反映荷花特点的是__,反映热带雨林特点的是______。答:DAC(2)图中可能分布在中亚地区的植物形态有__和_,判断的依据是:中亚地区气候

,土壤多呈

性反应,植物叶子___而根系

。答:BD干旱中性到碱小发达ks5u精品课件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A.彼此孤立存在的B.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的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D.彼此间杂乱无章的答:C2.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A.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B.踞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D.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答:B3.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将使大气中增多的化学元素是()A.碳B.氧C.氮D.氢答:Aks5u精品课件11.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

,B

,C______________。答:水文气候植被(2)在图上补画出相应的箭头,图中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答:画图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3)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___。答: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4)假如C代表生物(植被),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

的变化并导致

的失调。相反,通过植树造林,可以调节_,改善

,保持___,促使生态环境的

。答:全球气候整个生态系统局部小气候水文状况水土良性发展(5)该图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试分析各要素与整体的关系?答:陆地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ks5u精品课件4.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A.沙漠地区的骆驼刺B.海底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答:A5.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A.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生物的生长、繁殖制约着地理环境答:B6.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河流含沙量增大②地下水位持续上升③土壤肥力下降④河流水位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Cks5u精品课件7.四大圈层的物质循环,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有()①大气循环②水循环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④地壳的物质循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答:B9.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地球上水被分解的结果C.火山喷发的结果D.生物呼吸作用的结果答:A10.从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观点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枯枝落叶就地烧掉B.将枯枝落叶打扫干净送到垃圾站C.将枯枝落叶埋在草地旁边D.将枯枝落叶送到食堂做燃料答:Cks5u精品课件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答:D(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答:Aks5u精品课件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2、3题。2.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整体性特征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答:B3.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答:C【M环节体现了该区域气候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造成土壤贫瘠。】ks5u精品课件上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解析】选B。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各要素相互作用能产生新功能,上图环境中食物、水源、含盐土壤的多少与藏羚羊存活率、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有相关性,从而体现了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ks5u精品课件9.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A10.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A.abcB.defC.aceD.bdf答:B11.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答:D【江淮平原是湿润地区,盐碱化现象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ks5u精品课件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面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答:D1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答:C【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引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但B项是由酸雨、D项由臭氧层破坏引起的。】ks5u精品课件(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增加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⑥气候恶化⑦水旱灾害减少⑧土地沙化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答:a-②b-⑦c-⑧d-⑥e-③f-④g-⑨h-①i-⑤(2)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答:热带雨林ks5u精品课件20.根据下图——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山所处的地理纬度是5°NB.该山所处的地理纬度是25°NC.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差异D.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海拔高度答:B21.我国南方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外流河众多,水循环活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我国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非地带性答:Aks5u精品课件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22-24题。22.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湿度减少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湿度增加D.沿Y方向热量增加答:B23.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A.① B.②C.③ D.④答:A24.③地自然景观类型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针叶林答:Bks5u精品课件27、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B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还具有一些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其演化具有时段性答:D28、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一定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③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有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答:Dks5u精品课件(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答:整体(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答:西风带西南风,风向略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答: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答: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答:从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水分ks5u精品课件25.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的太阳辐射比北坡太阳辐射强度大C.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D.干旱地区的一些地方生长着芦苇等水生植物答:C27.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答:C28.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答:Dks5u精品课件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2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答:B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答:A【解析】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分解如下:①当地为平地、森林植被;②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由森林变为草原;③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ks5u精品课件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基地,由于对地下煤炭无计划地暴采,造成生态严重破坏,于2008年初引发面积达2940平方公里地陷、严重威胁人们安全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此完成3~4题。3.上述现象说明()A.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是正确的合理的B.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与环境的保护相统一D.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可能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答案】C4.山西地陷说明了()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ks5u精品课件5.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

;②___;③__;④__;⑤____。答: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______;动物_________;地下水_______;土壤_______。答:含沙量增大,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增大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肥力下降(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的关系。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4)你认为保护斜坡①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答:恢复①处的植被。ks5u精品课件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A.能量流动关系B.物质循环关系C.食物链关系D.生态金字塔关系【答案】B2.北方地区遭受今年首场大范围沙尘天气袭击,局部地区还有沙尘暴。影响北方的沙尘暴天气逐年增多,其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答案】B【地面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沙地裸露造成的。】3、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这突出反映了()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C

ks5u精品课件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10.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答:A11.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土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D【解析】图4时期与图1时期相比,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则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要减弱,必然导致丰水期河水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加大。该河流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河床升高而汛期水位较高,增大了洪涝的威胁;同时图中显示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化地区由于地面硬化,而雨水下渗困难,地表径流加大,使洪峰出现的时间较早、水位较高,易引起洪涝灾害。华北平原地区湖泊较少,也很少围湖造田;不是草原地区,当然也就不会因为过度放牧导致调节径流功能下降。ks5u精品课件15.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结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性。答:东北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整体(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和___,其原因分别是:。答:春季夏季春汛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3)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答: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有不透水层的存在,使上层积水不容易下渗。ks5u精品课件下面两幅图是我国某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前后的景象。读下图回答问题。(1)生态破坏后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地形

;气候____;河流________;植被________。答:破碎变干干涸消失(2)这种变化通常是由破坏________开始的。答:植被(3)这种状况已经在我国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流域发生发展,由于它们都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所以这种状况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答:长江黄河植树造林(4)根据上述分析项填表:A.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匮乏;C.生态平衡破坏;D.水土流失严重。答:自左至右:BDCA。ks5u精品课件上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④答:A【松花江为温带季风气候,而珠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答:B【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ks5u精品课件7.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阅读并分析联系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②气温低③空气稀薄答: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牵一发”是指什么?答: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答: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气候寒冷,终年气温低,多冰川;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多冻土;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气候寒冷干燥,属于高原和山地气候,动物以食草、抵御寒冷的动物为主,如牦牛。ks5u精品课件1“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

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

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冷水鱼类大量死亡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答:C2.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答:A3.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答:C4.四川盆地内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稀树草原【解析】选A。【四川盆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5.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答:Aks5u精品课件4.下列说法不属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 C.地质作用的变化会影响气候要素D.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答:B5.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B.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C.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不会危及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D.这里的人地关系日趋缓和答:A6.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全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垦殖这一原因造成的B.目前,黄土高原还有许多宜农荒地,这些宜农荒地的垦殖,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缓解这里的人地矛盾C.今后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为:退耕还林还草,不再发展耕作业D.由于依靠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农民收入低下,大量垦辟陡坡地、林地、草地,造成人地矛盾尖锐答:Dks5u精品课件1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1)关于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答: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