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磁粉检测级考证题库_第1页
2023年磁粉检测级考证题库_第2页
2023年磁粉检测级考证题库_第3页
2023年磁粉检测级考证题库_第4页
2023年磁粉检测级考证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磁粉检测一.是非题:221题二.选择题:210题三.问答题:61题四.计算题:20题

磁粉检测是非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弧内,对的的画○,错误的画×)1.1磁粉检测合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工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1.2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检测。(○)1.3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处漏磁场与磁粉的互相作用。(○)1.4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缺陷。(×)1.5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1.6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1.7一般对于有腐蚀的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2.1磁力线是在磁体外由S极到N极,在磁体内由N极到S极的闭和曲线。(×)2.2可以用磁力线的疏密限度反映磁场的大小。(○)2.3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仅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有关,如与材料磁导率μ有关。(○)2.4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2.5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是随磁场大小不同而改变的变量。(○)2.6磁导率μ的大小表征介质的特性,μ>>1的是顺磁性材料。(×)2.7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2.8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畴的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2.9磁化电流去掉后,工件上保存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2.10磁场强度的变化落后于磁场感应强度的变化现象,叫做磁滞现象。(×)2.11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A,而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B。(×)(A)(B)(C)2.12硬磁材料指具有高磁导率、低剩磁和低矫顽力的材料,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2.13当电流通入直长的圆柱形导体时,导体中心的磁场强度最小。(○)2.14用交流电和直流电磁化同一钢棒,若磁化电流值相同,钢棒表面的磁场强度也相同。(○)2.15磁性和非磁性实心导体以外的磁场强度的分布规律是相同的。(○)2.16对于有限长螺管线圈,在线圈横截面上,靠近线圈内壁的磁场强度比线圈中心强。(○)2.17无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是均匀的,且磁场只存在于线圈内部,磁力线方向与线圈的中心轴线平行。(○)2.18交叉磁轭形成的磁场与交流电磁轭形成的磁场相同,但提高力规定不同。(×)2.19交叉磁轭旋转磁场不合用剩磁法检测。(○)2.20交叉磁轭磁场在四个磁极内侧分布是均匀的,在外侧分布是不均匀的。(×)2.21工件磁化时,假如不产生磁极就不会产生退磁场。(○)2.22开路磁化不产生退磁场,闭路磁化产生退磁场。(×)2.23用相同的磁场强度磁化工件时,L/D值大的工件产生的退磁场大。(×)2.24磁化尺寸相同的钢管和钢棒,钢管比钢棒产生的退磁场大。(×)2.25交流电因有趋肤效应,所以交流电比直流电磁化同一工件时的退磁场大。(×)2.26缺陷的深宽比越大,漏磁场越大,缺陷越容易检出。(○)2.27对碳素钢来说,随着含碳量的增长,相对磁导率增大,矫顽力减小。(×)2.28铁磁性材料经淬火后,其矫顽力一般说要变大,但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其矫顽力将减少。(○)2.29UV-C不可以用于荧光磁粉检测。(○)2.30使剩磁降为零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2.31由磁粉检测理论可知,磁力线会在缺陷处断开,产生磁极并吸附磁粉。(○)2.32管状工件和圆棒工件材料、外径和长度均等,则管状工件反磁场强度将增长到本来的2倍。(×)2.33只要工件中存在缺陷,被磁化后缺陷所在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磁痕。(×)2.34宽度相同的缺陷,其深度比越大,产生的漏磁场也越大。(○)2.35退磁场仅与工件的形状尺寸有关,与磁化强度大小无关。(×)2.36顺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远大于磁场强度。(×)2.37钢棒通电磁化时,其中心处的磁场强度为零。(○)2.38磁化同一工件,交流电比三相全波整流电产生的退磁场小。(○)2.39由于漏磁场的宽度比缺陷的实际宽度大数倍至数十倍,所以磁痕对缺陷宽度有放大作用。(○)2.40铁磁性材料近表面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强度,随缺陷埋藏深度的增长而增长。(×)2.41采用长度和直径相同的钢棒和铜棒分别对同一钢制圆筒形工件作芯棒法磁化,假如通过的电流相同,则检测灵敏度相同。(○)2.42铁磁性材料在加热时,铁磁性消失而变为抗磁性时的温度叫居里温度。(×)2.43采用长度和直径相同的钢棒分别对同一钢制管形工件作芯棒法磁化,假如通过的电流相同,则交流电和直流电的检测灵敏度相同。(×)2.44采用线圈法磁化,当被检工件太长,应进行分段磁化,也可用加长磁化时间移动线圈来实现。(×)2.45根据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对镍钢复合板复层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时,应优先采用磁粉检测。(○)2.46根据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当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使用的黑光灯在距离黑光灯滤光片380mm处的辐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μW/cm2,黑光的波长应为320nm~400nm,中心波长约为365nm。(×)3.1磁粉检测时,交流电有较强的表面磁场,但直流电比交流电具有较好的渗透性。(○)3.2交流电由于趋肤效应的作用,磁力线大多集中于表面,因此对交流电磁轭来说其提高力只需流电磁轭的l/4。(○)3.3采用剩磁法检测时,交流探伤机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3.4交流电磁化的工件比直流电磁化的工件容易退磁。(○)3.5单相半波整流电结合干法检测,对工件近表面气孔、夹渣和裂纹等缺陷效果很好。(○)3.6整流电中包含的交流成分越大,检测近表面较深缺陷的能力越大。(×)3.7直流电磁场渗入深度大,在七种磁化电流中,检测缺陷的深度最大。(○)3.8直流电不利于磁粉的流动,所以不合用于干法检查。(○)3.9周向磁化是指在工件中建立一个围绕工件的并与工件轴垂直的周向闭合磁场,用于发现与工件轴平行的纵向缺陷。(○)3.10触头法和磁轭法都能产生纵向磁场。(×)3.11复合磁化在工件中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成圆形、椭圆形或螺旋形轨迹变化的磁场。(○)3.12轴向通电法是将工件通以电流,在工件表面和内部产生一个周向磁场,用于检测横向缺陷。(×)3.13对于厚壁工件,采用中心导体法,管外表面的磁场强度比内表面下降很多。(○)3.14采用中心导体法磁粉检测时,最大磁场强度产生在被检测工件的内表面。(○)3.15中心导体法可用于检测工件内、外表面与电流平行的横向缺陷和端面的径向缺陷。(×)3.16JB/T4730.4-2023标准规定中心导体法检测工件外表面时,应尽量使用直流电或整流电。(○)3.17中心导体法检测工件端面缺陷比轴向通电法灵敏度高。(○)3.18采用触头法检测时,电极间距应控制在75~200mm之间。磁场的有效宽度为触头中心线两侧1/4极距,通电时间不应太长,电极与工件之间接触保持良好,以免烧伤工件。(○)3.19线圈法纵向磁化,会在工件两端形成磁极,因而产生退磁场。(○)3.20采用线圈法检测时不可将工件紧贴线圈内壁放置进行磁化。(×)3.21对于壁厚<6mm的薄壁压力管道应采用直流电磁轭。(○)3.22在磁轭法中,工件是闭合磁路的一部分,用磁极间对工件感应磁化,属于闭路磁化。(○)3.23JB/T4730.4-2023规定: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75mm~200mm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磁化区域内每次应有5mm的重叠。(×)3.24对特种设备的焊接接头进行磁粉检测,一般最佳采用交流电磁轭。(○)3.25交叉磁轭一次磁化可检测出工件表面任何方向的缺陷,检测效率高。(○)3.26最佳采用步进式的方法移动交叉磁轭。(×)3.27JB/T4730.4-2023标准规定:使用交叉磁轭时,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尽量贴合,最大间隙不应超过1.5mm。(○)3.28采用磁轭磁化工件时,磁化电流应根据标准试片实测结果来选择。(○)3.29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高力。(○)3.30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化规范规定的交流磁化电流值为有效值,整流电流值为平均值。(○)3.31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可以用标准试片上的磁痕显示限度来拟定磁化规范。(○)3.32除了用经验公式外,还可以用磁特性曲线来拟定纵向磁化规范。(×)3.33电极触头法中两触头连线上任意一点的磁场强度方向与连线垂直。(○)3.34采用交流电磁化工件时,拟定最大磁化强度的是峰值电流。(×)3.35用于轴向通电法的磁化规范,同样合用于中心导体法。(○)3.36采用两个互相垂直的磁场同时施加在一个工件上,就可以使任何方向上的表面裂纹不漏检。(×)3.37对同一工件进行纵向磁化时,使用高充填因数线圈法所需要的安匝数比低充填因数线圈偏心法放置时要大。(×)3.38对于直流电磁轭,只要提高力满足标准规定,则进行磁粉检测时,工件表面磁场强度就能达成规定。(×)3.39(与3.16反复)(〇)3.40JB/T4730.4-2023标准对磁轭法的间距控制、检测的有效区域、重叠长度都与触头法规定一致。(×)4.1频繁启动黑光灯将影响黑光灯的使用寿命。(○)4.2便携磁粉检测设备的电缆线制成线圈可以作为退磁使用。(○)4.3退磁装置应保证被磁化工件上的剩磁减少到零。(×)4.4毫特斯拉计是测量磁场方向的一种测量仪器。(×)4.5一般移动式磁粉探伤机不具有退磁功能。(×)4.6黑光灯外壳锥体内表面镀银,目的是起到聚光作用,提高黑光的辐照度。(○)4.7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粉检测用的磁探机应定期进行校验,并有记录可查。(○)5.1长期工作在腐蚀介质环境中,有也许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承压设备,其内壁宜采用荧光磁粉方法进行检测。(○)5.2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性。磁粉之间应互相吸引。(×)5.3磁粉检测用的磁粉粒度越小越好,磁粉的沉降速度越快越好。(×)5.4抱负的磁粉应由一定比例的条形、球形和其它形状的磁粉混在一起使用。(○)5.5荧光磁粉既合用于湿法,又合用于干法,但一般只合用于湿法。(×)5.6选择适当的磁粉粒度时,应考虑缺陷的性质、尺寸、埋藏深度及磁粉的施加方式。(○)5.7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粉检测若以水为载体时,应加入适当的防锈剂和表面活性剂,必要时添加消泡剂。(○)5.8磁悬液浓度大小的选用与磁粉种类、粒度、施加方法和工件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5.9荧光磁粉的粒度一般比非荧光磁粉的粒度要大,所以荧光磁悬液的配制浓度比非荧光磁悬液的配制浓度高。(×)5.10对光亮工件,应采用黏度和浓度都大一些的磁悬液进行检测。(○)5.11JB/T4730.4-2023标准规定:油基载体的运动粘度在38℃时小于或等于5.0m2/S。(×)5.12反差增强剂的作用是为了提高缺陷磁痕与工件表面颜色的对比度。(○)5.13制作A型标准灵敏度试片的材料一般为硬磁材料。(×)5.14试片只合用于连续法检测,不合用于剩磁法检测。(○)5.15A型试片上的标值15/50是指试片厚度为50μm,人工缺陷槽深为15μm。(○)5.16使用灵敏度试片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检测面上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大小。(○)5.17同一类型和灵敏度等级试片,未经退火解决的比经退火解决的灵敏度约高1倍。(○)5.18JB/T4730.4-2023标准规定:标准试片表面有锈蚀、褶折或磁特性发生改变时不得继续使用。(○)5.19用连续法检测时,检测灵敏度不仅与被检工件表面磁场强度有关,还受被检工件材质的影响。(×)5.20C型灵敏度试片与A型灵敏度试片使用方法相同,只是C型灵敏度试片能用于狭小部位。(○)5.21磁粉检测时,使用A型或C型灵敏度试片,应将试片无人工缺陷的面朝外。(○)5.22用连续法检测时,检测灵敏度几乎不受被检工件材质的影响,仅与被检工件表面磁场强度有关。(○)5.23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粉检测时一般应选用A1-60/100型标准试片。(×)5.24磁场指示器是用于被检工件表面磁场方向,有效检测区及磁化方法是否对的的一种准确的校验工具。(×)标准试块重要用于检查磁粉检测的系统灵敏度,拟定被检工件的磁化规范。(×)在黑光灯下检查荧光磁悬液的载液发出明显的荧光,即可鉴定磁悬液污染。(○)标准试片可用于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对标准试片施加磁粉时,在任何场合都要使用连续法进行。(○)5.29JB/T4730.4-2023标准对磁粉检测油载液规定的粘度指标重要是考虑其流动性,高闪点指标重要是考虑安全性问题,无荧光是为了保证荧光磁粉检测时不致干扰正常显示。(〇)5.30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的水断实验,重要是用来检查水磁悬液对被检表面的润湿性能,只有出现裸露的“水断”表面,才可以开始磁粉检测。(×)6.1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粉检测的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6.2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当被检工件表面均匀涂层厚度不超过0.5mm,且不影响检测结果时,经协议各方批准,可以带涂层进行磁粉检测。(×)6.3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磁粉检测应根据规定至少在焊接完毕24h后进行。除另有规定,对于紧固件和锻件的磁粉检测应安排在最终热解决之后进行。(○)6.4组合装配件应分解后再进行磁粉检测。(○)6.5采用干法时,应确认检测面和磁粉已完全干燥,然后再施加磁粉。(○)6.6湿法用磁粉粒度一般比干法小。(○)6.7连续法检测中,磁粉或磁悬液的施加必须在磁化过程完毕后进行。(×)6.8用连续法检测时,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才可停止磁化。(○)6.9剩磁法检测中磁悬液的施加是在工件磁化后且移去外磁场以后进行的。(○)6.10采用剩磁法时,磁悬液应在通电结束后再施加,一般通电时间为2~3s。(×)6.11剩磁法不能用于干法检测。(○)6.12磁粉检测—橡胶铸型法是采用连续法检测。(×)6.13连续法较剩磁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6.14对于交流线圈,线圈中的工件将影响电流的调整。(○)6.15干磁粉可采用手动或电动喷粉器以及其他合适的工具来施加,施加时磁粉应厚些撒在工件表面上。(×)6.16采用湿法时,应确认整个检测面被磁悬液湿润后,再施加磁悬液。(○)6.17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悬液的施加可采用喷、浇、浸、刷涂等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均不应使检测面上磁悬液的流速过快。(×)6.18磁悬液应采用软管冲淋或浸渍法施加于工件表面。(×)6.19JB/T4730.4-2023标准规定:采用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磁化时,为了防止电弧烧伤工件表面,应将工件和电极接触部分清除干净或在电极上安装非导电物质。(×)6.20荧光磁粉检测时,磁痕的评估应在暗室或暗处进行,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小于20Lx。(×)6.21JB/T4730.4-2023标准规定:非荧光磁粉检测时,被检工件表面的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6.22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当辩认细小缺陷磁痕时应用2~10倍放大镜进行观测。(○)6.23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缺陷磁痕的观测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6.24JB/T4730.4-2023标准规定:两条或两条以上缺陷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磁痕解决,其长度为两条磁痕之和加间距。(○)6.25磁粉检测,所有的磁痕尺寸、数量和产生部位均应记录并图示。(×)6.26打乱材料磁畴排布的两种方法是:加热到居里点温度以上热解决退磁法和反磁场退磁法。(○)6.27JB/T4730.4-2023标准规定:检测后加热至600℃以上进行热解决的工件,一般可不进行退磁。(×)6.28退磁就是消除材料磁化后的剩余磁场使其达成无磁状态的过程。(○)6.29交流退磁法是将需退磁的工件从通电的磁化线圈中缓慢抽出,直至工件离开线圈0.5m以上时,再切断电源。(×)6.30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直流退磁法是将需退磁工件放入直流磁场中,逐渐减小电流至零。(×)6.31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大型工件可使用交流电磁轭进行局部退磁或采用缠绕电缆线圈分段退磁。(○)6.32一般说来,进行了周向磁化工件的退磁,应先进行一次纵向磁化。(○)6.33工件的退磁效果一般可用剩磁检查仪或磁场强度计测定。(○)6.34JB/T4730.4-2023标准规定:剩磁应不大于0.3mT(240A/m)。(○)6.35在不退磁的情况下,周向磁化产生的剩磁比纵向磁化产生的剩磁有更大的危害性。(×)6.36在工件内部的剩磁,周向磁化要比纵向磁化大的多。(○)6.37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缺陷磁痕显示的记录可采用照相、录像和可剥性塑料薄膜等方式记录,同时应用草图标示。(○)6.38材料磁导率低(剩磁大)及直流磁化后,退磁磁场换向的次数(退磁频率)应较多,每次下降的磁场值应较小,且每次停留的时间(周期)要略长。(○)6.39根据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粉检测前的工件表面准备涉及打磨表面、安装接触垫、封堵盲孔和涂敷反差增强剂。(〇)7.1相关显示是由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的磁痕显示。(○)7.2非相关显示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7.3淬火裂纹的磁痕特性是:磁痕浓密清楚,一般呈细直的线状,尾端尖细,棱角较多,多发生在工件上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如孔、键及截面尺寸突变处。(○)7.4JB/T4730.4-2023标准规定:长宽比大于3的缺陷磁痕,按线性缺陷解决,长宽比小于3的缺陷磁痕,按圆形缺陷解决。(×)7.5JB/T4730.4-2023标准规定:磁粉检测时,长度小于等于0.5mm的缺陷磁痕不计。(×)7.6由于热解决使试件某些区域的磁导率改变,也许形成非相关显示。(○)7.7磁化电流过大会产生伪显示,其特性是:磁痕浓密清楚,沿金属流线分布。(×)7.8当发现磁痕时,必须观测工件表面有无氧化皮、铁锈等附着物。假如有这类附着物,则应去除再重新进行检测。(○)7.9相关显示与非相关显示是由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而伪显示不是由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7.10原始钢锭中存在非金属夹杂物,在金属加工后检测工件就也许发现裂纹及夹层显示。(○)7.11非相关显示不是来源于缺陷,但却是由漏磁场产生的。(○)7.12重皮、折叠和中心锻裂,是由于加工过程导致的。(○)7.13磁粉检测是运用磁粉聚集形成的磁痕来显示工件上的不连续性和缺陷的。(○)7.14磁写是由于被磁化的工件与未磁化的工件接触而引起的。(○)7.15相关显示是漏磁场与磁粉互相作用的结果。(○)7.16交流电磁轭可用作局部退磁。(○)7.17通常把磁粉检测时磁粉聚集形成的图象称为磁痕。(○)7.18磁痕对缺陷的宽度具有放大作用,所以磁粉检测能将目视不可见的缺陷显示出来,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7.19用奥氏体焊条焊接铁磁性材料在焊缝与母材交界处就会产生磁痕显示。(○)7.20分层的特点是与轧制面平行,磁痕清楚,呈连续或断续的线状。(○)7.21弧坑裂纹是弧坑熔池凝固时产生的裂纹,位于焊道收弧处弧坑内,典型的弧坑裂纹在焊缝表面呈星形。(○)7.22只有坡口未熔合且延伸至表面或近表面时,磁粉检测才干发现。其显示为曲线状或长条的条状。(○)7.23疲劳裂纹一般都产生在应力集中部位,其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中间细,两头尖,磁痕浓密清楚。(×)7.24检测结束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规定期,应进行复验。(○)7.25JB/T4730.4-2023标准对磁痕显示的分类是按磁痕的产生因素、形状和方向进行的,没有涉及缺陷的定性。(○)7.26JB/T4730.4-2023标准规定:承压设备焊缝及其坡口表面磁粉检测时不允许横向缺陷存在。(×)8.1通电磁化在实际应用中迅速而简便,但接触不良容易烧伤工件。(○)8.2对于较小实心轴,一般采用端头接触通电法。(○)8.3间接磁场磁化法是指电流直接通过工件产生磁场进行磁化检测的方法。(×)8.4线圈法和磁轭法间接磁化产生纵向磁场,线圈法一般用于轴类工件及各类小工件。(○)8.5对于焊接件待焊坡口的检测,磁化时触头应放在坡口面上靠近该面厚度中心线的一侧。(×)8.6经热解决后的焊接接头及经耐压实验后的压力容器所进行的检测,其磁化方法原则上应采用磁轭法,而不可采用触头法。(○)8.7磁粉检测时,无论用触头法还是磁轭法,都能发现对接焊接接头表面的纵向裂纹。(○)8.8磁粉检测工件的每一被检区域至少应进行两次独立的检测,两次检测的磁力线方向应大体互相平行。(×)8.9对承压设备焊缝进行磁粉检测,一般用配制浓度指标来控制磁悬液浓度。(○)8.10检查球罐焊缝时,磁轭应自下而上行走,磁悬液应喷洒在行走方向的正前方。(×)8.11可以运用交叉磁轭外侧对T型焊缝角接头和焊接接头坡口进行磁化,但要用标准试片来拟定磁场强度是否合适。(○)9.1磁粉探伤机上的电流表至少一年校验一次。(×)9.2电磁轭提高力至少半年校验一次。(○)9.3对于循环使用的磁悬液,天天开始工作前应进行磁悬液浓度测定。(○)9.4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暗区或暗室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9.5所谓磁粉检测的分辨率,是指也许观测到的最小缺陷磁痕显示和对它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的鉴别能力。(○)9.6所谓磁粉检测的可靠性,是指在满足规定的检测灵敏度与分辨率前提下,对细小缺陷磁痕显示检测的反复性,不导致漏检、误判,从而真实、准确地评判受检件质量状况的能力。(○)9.7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1.0,并1年检查1次视力,不得有色盲。(×)9.8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高力;直流电磁轭至少有177N的提高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的提高力。(○)9.9磁粉检测综合性能实验,即系统灵敏度实验,应在初次使用探伤机时及此后每星期开始工作前进行。(×)9.10将标准试片贴在被检工件表面,进行磁化和湿连续法检查,按所规定的灵敏度等级,假如磁痕能清楚显示,为综合性能实验合格。(○)10.1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涵盖本单位(制造、安装或检查检测单位)产品(或检测对象)的检测范围。(○)10.2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根据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有关的技术文献规定,并针对本单位的所有应检产品(或检测对象)的结构特点和检测能力进行编制。(○)10.3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一般以表格说明为主,它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10.4磁粉检测工艺卡,一般以文字说明为主,它应具有一定的覆盖性、通用性和可选择性。(×)10.5工艺卡检测工艺参数重要涉及:检测方法、检测部分、检测比例,磁化电流,磁悬液施加方法。(○)磁粉检测是非题是非题答案:1.1○1.2○1.3○1.4×1.5○1.6×1.7○2.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3.1○3.2○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4.1○4.2○4.3×4.4×4.5×4.6○4.7○5.1○5.2×5.3×5.4○5.5×5.6○5.7○5.8○5.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30×6.1○6.2×6.3○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6.2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30×6.31○6.32○6.33○6.34○6.35×6.36○6.37○6.38○6.39○7.1○7.2×7.3○7.4×7.5×7.6○7.7×7.8○7.9○7.10○7.11○7.12○7.13○7.14○7.15○7.16○7.17○7.18○7.19○7.20○7.21○7.22○7.23×7.24○7.25○7.26×8.1○8.2○8.3×8.4○8.5×8.6○8.7○8.8×8.9○8.10×8.11×9.1×9.2○9.3○9.4○9.5○9.6○9.7×9.8○9.9×9.10○10.1○10.2○10.3×10.4×10.5○磁粉检测选择题二.选择题(将对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1.1我国发明的(C)合用于检测小孔内壁的初期疲劳裂纹。A.永久磁铁法B.油—白法C.橡胶铸型法D.旋转磁场法1.2哪一条不是磁粉检测优于渗透检测的地方(D)。A.检测缺陷反复性好B.单零件检测快C.可以检出近表面不连续性D.可以检测非金属材料的表面缺陷1.3磁粉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发现(D)级宽度的小缺陷。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1.4检测钢材表面缺陷最方便的检测方法是(C)。A.射线检测B.超声波检测C.磁粉检测D.渗透检测1.5可以进行磁粉检测的材料是(A)。A.碳素钢B.奥氏体不锈钢C.黄铜D.铝1.6工件磁粉检测必须具有的条件是(D)。A.电阻小B.检测面能用肉眼观测C.检测面必须光滑D.工件必须是铁磁性材料1.7磁粉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的(D)。A.厚度变化B.材质变化C.材料分选D表面缺陷和近表面缺陷1.8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叫做(A)。A.不连续性B.缺陷C.漏磁场D.缺欠1.9磁粉检测对下列那种缺陷的检测不可靠(B)。A.表面折叠B.埋藏较深的气孔C.表面裂纹D.表面未熔合1.10被磁化的工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因素(C)。A.矫顽力B.多普勒效应C.漏磁场D.异性相吸1.11铁磁性材料工件的表面检测宜优先选择磁粉检测的因素,重要是(C)。A.能直观地显示和观测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限度B.结合使用各种方法,几乎不受工件大小几何形状的影响C.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表面不开口的缺陷也可检出,可发现微米级宽度的小缺陷D.磁粉检测不污染工件2.1存在于被磁化物体或通电导体的内部和周边具有磁力作用的空间叫做(B)。A.磁性B.磁场C.磁场强度D.磁感应强度2.2在磁体内,磁力线由(B)。A.N极到S极B.S极到N极C.正极到负极D.负极到正极2.3在被磁化的工件上,磁力线离开和进入的部位叫(C)。A.不连续性B.缺陷C.磁极D.缺欠2.4关于磁力线说法不对的的是(D)。A.磁力线互不相交B.磁力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C.磁力线沿磁阻最小的途径通过D.磁力线只能描述磁场的大小而不能描述磁场的方向2.5磁铁内既无磁极又不产生漏磁场的是(C)。A.马蹄形磁铁B.条形磁铁C.环形磁铁D.C形磁铁2.6磁铁可以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B)。A.磁场强度B.磁性C.矫顽力D.磁极强度2.7在国际单位制中,表达磁场强度的单位是(A)。A.安培/米B.米/安培C.特斯拉D.高斯2.8在CGS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A)。A.高斯B.亨利C.特斯拉D.安培2.9铁磁材料中的磁力线称为(D)。A.磁场强度B.磁感应强度C.磁导率D.磁感应线2.10与磁感应强度无关的是(C)。A.激磁电流B.磁场强度C.材料的粗糙度D.材料的磁导率2.11材料的磁导率是表达(A)。A.材料被磁化的难易限度B.磁场的穿透能力C.工件退磁的时间D.磁场的能力2.12(C)是一个不变的恒值。A.绝对磁导率B.相对磁导率C.真空磁导率D.最大磁导率2.13下列换算关系不对的的是(D)。A.1Wb=108MxB.1A/m=4π×10-3OeC.1T=104GsD.1T=104Oe2.14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说法不对的的是(C)。A.磁感应强度具有大小和方向B.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应线表达C.磁感应强度与磁化的物质无关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垂直穿过单位面积上的磁通量2.15铁磁材料是指(B)。A.相对磁导率略小于1的材料B.相对磁导率远远大于1的材料C.相对磁导率略大于1的材料D.相对磁导率等于1的材料2.16能被磁体强烈吸引的材料称为(C)。A.抗磁性材料B.非磁性材料C.铁磁性材料D.顺磁性材料2.17铁磁性材料的特点是(D)。A.能被磁体强烈吸引B.能被磁化C.磁导率远远大于1D.以上都是2.18能被磁体轻微吸引的材料称为(A)。A.顺磁性材料B.抗磁桂材料C.铁磁性材料D.非磁性材料2.19下列哪种材料能被磁化(D)。A.铝B.铜C.银D.镍2.20铁磁性材料不能再被外加磁场磁化,失去原有磁性的临界温度被称为(B)。Α.饱和点B.居里点C.熔点D.转向点2.21铁磁性材料内部自发磁化的社区域称为(A)。A.磁畴B.磁矩C.磁化D.畴壁2.22磁体在超过居里点时,会呈现(A)。A.顺磁性B.抗磁性C.非磁性D.铁磁性2.23描述磁滞现象的闭合磁化曲线叫做(B)。A.磁力曲线B.磁滞回线C.饱和曲线D.感应曲线2.24矫顽力是指(C)。A.施加在工件上的最大磁场强度B.连续法中使用的磁场强度C.使剩磁降为零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D.剩磁法中使用的磁场强度2.25退磁的难易限度(A)。A.硬磁材料大于软磁材料B.软磁材料大于硬磁材料C.与材料无关D.与磁导率无关2.26下面哪条不是铁磁材料具有的特性?(B)A.高导磁性B.高导电性C.磁饱和性D.磁滞性2.27软磁材料具有(D)。A.低磁阻B.高剩磁C.高矫顽力D.高磁导率2.28难于磁化的铁磁性材料具有(B)。A.低矫顽力B.低磁导率C.低磁阻D.低剩磁2.29有电流通过的导体内部和周边都存在着(C)。A.磁畴B.电流C.磁场D.剩磁场2.30关于电流形成磁场的叙述,说法对的的是(D)。A.磁场与电流方向平行B.磁场与电流方向一致C.磁场与电流方向无关D.电流流过圆柱导体时,用右手定则拟定磁场方向2.31通电圆柱导体的表面磁场强度可用下列哪个公式进行计算?(A)A.H=I/2πRB.H=2πR/IC.H=2π/IRD.H=2R/πI2.32同样大小的电流通过两根尺寸相同的导体时,一根是磁性材料,一根是非磁性材料,则其周边的磁场强度是(D)。A.磁性材料的较强B.非磁性材料的较强C.随材料磁导率变化D.相同2.33直径为25mm和50mm的棒材,使用相同的电流磁化,其表面磁场(D)。A.两工件磁场相同B.直径为50mm的棒磁场较强C.直径为25mm的棒磁场较弱D.直径为25mm的棒磁场较强2.34用中心导体法磁化钢管,最大磁感应强度在(C)。A.中心导体外表面B.中心导体内部C.钢管内表面D.钢管外表面2.35直流电通过线圈时产生纵向磁场,其方向可用下述法则拟定(B)。A.左手定则B.右手定则C.欧姆定律D.安培定律2.36按照“右手定则”,工件表面的纵向缺陷,可通平行于缺陷方向的电流检测出来。这是由于(B)。A.电流方向与缺陷一致B.磁场与缺陷垂直C.如何通电都同样D.磁场平行于缺陷2.37在线圈横截面上磁场强度最强处在(A)。A.线圈内壁B.线圈外壁C.线圈中心D.线圈端头2.38当线圈横截面积与被检工件截面之比>2并<10时称为(B)。A.低充填因数线圈B.中充填因数线圈C.高充填因数线圈D.无限长螺管线圈2.39对于交叉磁轭,当两相磁轭的几何夹角α与两相磁轭激磁电流的相位差φ均为(C)时,在磁极所在的几何中心点将形成圆形旋转磁场。A.00B.1800C.900D.27002.40退磁场的大小说法错误的是(D)。A.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B.与工件L/D值有关C.与工件的几何形状有关D.交流电比直流电磁化同一工件时的退磁场大2.41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C)。A.交流电比直流电产生的退磁场小B.外加磁场愈大,退磁场愈大C.工件L/D值愈大,退磁场愈大D.直径相同的钢管比钢棒退磁场小2.42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在不连续处或磁路的截面变化处,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表面时形成的磁场,称为(C)。A.剩磁场B.磁化磁场C.漏磁场D.感应磁场2.43下列关于漏磁场的叙述中,对的的是(C)。A.缺陷方向与磁力线平行时,漏磁场最大B.漏磁场的大小与工件的磁化限度无关C.漏磁场的大小与缺陷的深度和宽度的比值有关D.工件表层下,缺陷所产生的漏磁场,随缺陷的埋藏深度增长而增大2.44漏磁场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D)。A.外加磁场强度B.缺陷位置和形状C.工件表面覆盖层和工件材料及状态D.退磁场2.45当不连续(C)时,其漏磁场最强。A.与磁场成180°角B.与磁场成45°角C.与磁场成90°角D.与电场成90°角2.46荧光磁粉检测用的黑光波长应为(B)。A.300~420nmB.320~400nmC.300~510nmD.510~550nm2.47关于紫外线,下面哪种说法对的(D)。A.只要是紫外线都合用于荧光磁粉检测B.只有波长范围在100~280nm的紫外线合用于荧光磁粉检测C.只有波长范围在280~320nm的紫外线合用于荧光磁粉检测D.只有波长范围在320~400nm的紫外线合用于荧光磁粉检测2.48下列关于磁化电流方向与缺陷方向关系叙述对的的是(B)。A.直接通电磁化时,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缺陷最容易检出B.直接通电磁化时,与电流方向平行的缺陷最容易检出C.直接通电磁化时,产生周向磁场任何方向的缺陷均可检出D.直接通电磁化时,近表面的缺陷容易检出2.49铜棒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铜棒内部和周边会形成周向磁场,这种磁场的大小可用(C)方法来拟定。A.右手定则B.电磁感应定律C.环路安培定律D.磁路定律2.50漏磁场与(A)因素无关A.工件的磁场强度B.缺陷埋藏的深度C.缺陷内的介质D.磁化的磁场强度与材料的磁导率2.51在漏磁场中磁粉所受到的作用力不涉及(B)。A.重力B.惯性力C.摩擦力D.磁力2.52下列关于铁磁性材料的叙述中,对的的是(D)。A.钢中含碳量越多,其矫顽磁力越小B.热解决后一般磁导率变大C.含碳越高的钢材,磁导率也越高D.矫顽力大的钢材,较难达成磁饱和状态。2.53焊缝表面的纵向裂纹,可以用平行于缺陷方向的电流将其检测出来。这是由于(B)。A.电流方向与缺陷方向一致B.磁场方向与缺陷垂直C.磁场平行于缺陷方向D.形成的磁感应强度大3.1交流电用符号表达(C)。A.mAB.HCC.ACD.DC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