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素养_第1页
人文艺术素养_第2页
人文艺术素养_第3页
人文艺术素养_第4页
人文艺术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人文艺术素养概述一、 何谓人文艺术素养題人文艺术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一一人的内在品质。二、 人文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人文艺术素养的缺失。題(1)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下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修养的教育,会加剧人的心理失衡。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科学主义泛滥。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符相承,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2、 人文艺术素养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促进经济发展。其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其二,历史传统文化是塑造区域文化气质的重要基地。型其三,发掘利用传统文化,可以为经济经营活动注入价值巨大的文化资产。三、 学习内容型古希腊文学、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参考书目: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龚鹏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型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林良浩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二讲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一、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第一种途径是战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第二种途径是贸易。“茶马互市”、“丝绸之路”第三种途径是迁移。題此外,通婚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二、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型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的诸多特征: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二是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題两种文化交融的方式主要是移民和教化。三、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1、 在经济生活方面:2、 在衣着服饰方面:題3、在日常起居方面:4、在音乐、舞蹈方面:5、文学方面:型6、史学方面:四、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时期一是汉代二是北朝型三是唐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第二节中外文化交汇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型(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型(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型(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1、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題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天人合人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西方人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向自然开战。越“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有何现实意义?“天人合一”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題其积极意义是:它在客观上告诉人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或超越自然规律,毫无节制地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要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让人与自然界和其它生物和谐共存。型它的不足是:突出表现了重人文、轻自然,对自然界缺乏积极的探索与改造,这也正是中国科学技术自古以来就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型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被视为21世纪的生存救星,认为它是解决现代社会无度开发自然、改造自然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征服自然”的双重的意义題其积极意义是:这一观念引导西方人去征服自然,去利用与开发自然,由此带来了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到来和物质文明的繁荣。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为标志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另外,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以物质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由此可见,征服自然这一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东西方社会发展中,仍是创造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型其弊病表现在: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或者滥用科学技术,也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的乃至灾难性的影响,如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采和索取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如原子弹的研制与扩散、核武器竞赛等等,就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2、 家族本位与个体为本題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家是中国人心中温馨的港湾,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格外注重家族。西方文化中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尊严。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中西方文化中“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得失及现实意义?“家族本位”的得失及现实意义題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这种观念要求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通过尊祖敬宗,天伦和谐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有序。从家庭本身而言,家族本位表现出的家庭成员间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让许多西方人羡慕不己。如果从把这种思想推而广之,从家族到民族、从国家到世界,乃至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都能强调团结和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人类的并生共存、和平与发展都是极有现实意义的。型其弊端是:其一,不利于甚至严重地制约了个体主观能支性的创造和发挥,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摧残。其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十分虚伪。因为在中国,无论父子、兄弟、夫妻,还是官吏、百姓,根本没有平等可言。其三,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贯彻执行,只能依靠人治。而且在中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非常普遍,正象《红楼梦》里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代社会里反腐败何其之难,就是有这些广泛的民间思想作基础。“个人本位”的得失及现实意义題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为主,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明显地淡化了父子亲情和集体精神,不利于形成民族的凝聚力,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型现代社会应当吸收二者的精华,一方面,人的价值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亲情家族观念和社会伦理道德也应加强。二、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汉唐——西域•佛教題汉唐之际中国吸纳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一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人把它看作一种神仙方术,佛教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造具有中国色彩的佛教宗派。型佛教对绘画、石窟等艺术影响很大。三、 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明万历至今一西方科技越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至1773年的两个世纪里,耶稣会士先后来华者约五百人,其中有葡、西、意、比、法、德等国教士,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主流是故步自封。題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采纳西方文化的基本线索:首先接受的是“西技”、“火器历法”,随之是“制械练兵之术”(洋务运动)。进而是“西政”(戊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这是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国制度的吸纳。最后是思想观念的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四、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題1、朝鲜:朝鲜是中国之近邻,接受中国文化也最早。“朝鲜”一词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唐朝时的新罗在治学修身方面深受中国儒家诗礼教化的影响,提倡以德治国,养性修身。型2、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东邻,中国文化在那里也早有传播,日本的文字、史学、佛教、儒学均受中国影响。(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主要包括科技、艺术、学术思想三个方面:1、器用技术在西方的传播:古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主要商品是丝绸与瓷器。越2、各门艺术在欧洲的传播:在器用技术传入欧洲的同时,中国的美术、绘画、建筑、园林及文学等各们艺术也传道了欧洲。越3、哲学思想在欧洲的传播。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前这段时期一、中国人的起源:•元谋猿人: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能蹒跚直立行走。•北京猿人:形成原始群,烤火,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山顶洞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古人对人类起源的说法: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淮南子》、《山海经》)。二、 原始物质文化•旧石器时代,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时期,共经历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特征是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三、 原始观念文化・(1)自然崇拜:太阳、雷电(2)生殖一祖先崇拜:关注自身的繁衍(3)图腾崇拜: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它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四、 原始社会组织・婚姻关系:经历了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氏族关系: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都是母系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其中后代称谓的三皇,即地皇神农氏、人皇伏羲氏、天皇燧人氏,也生活于这一时期。传说中的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生活在父系时期。五、 上古文化分布:(1)华夏文化集团,主要是仰韶文化分布区。它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黄帝、炎帝就生活在这个区域。(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射日的后羿、蚩尤就生活在这个区域。(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一、殷商神本文化•:・商部落原是一个活动在山东半岛渤海湾的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部落,后迁都至殷。据考古所及,国土南越长江,北达辽西,西抵陕西。•殷商文化非常发达,甲骨文有5000多个单字,历法也很进步。此外,青铜器和古都建筑也标志着殷商文化的发展。・商朝的文化观念,集中体现在“尊神重巫”,表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二、西周的文化维新(1)确立了宗法分封制。(2)确立了礼制,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君臣的礼仪原则。一是“亲亲”,二是“尊尊”。•周礼的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依照周礼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分吉、凶、军、宾、嘉五礼。•西周推行的种种典制,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中国民族文化大致确立。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二、 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一)儒家•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造了以“仁”、“礼”、“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1、 “仁”一曰“仁者,人也。”•二曰“仁”即“爱人”,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 “礼”“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3、“中庸”一是“中”,二是“和”。•:・所谓“中”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排除固执主观成见。“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脱离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4、“教”与“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道家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隐君子也,著有《道德经》。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本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道”是万物之本源。2)“有”与“无”的辩证统一。3)“无为而治”的思想。2、庄子的社会思想----无我•庄子否定了世俗中人们关于人我关系的各种见解。认为人我之间,乃至万物本来就是一体,没有什么分别,所以要忘却自身,不再关注世俗的人我关系,达到无我之境。・怎样达到无我之境呢?♦第一是忘。♦第二是守。第三是游。“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黄豕一坯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生前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人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思考: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异同,并分析对中国文人的影响?第一,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第二,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第三,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第四,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通往道家的思想之门。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第一,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第二,注重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措施)♦一是“书同文”。♦二是“车同轨”。・:♦三是“度同制”。♦四是“行同伦”。♦:*五是“地同域”。摧残措施:焚书坑儒第五节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玄学崛起,创制道教,佛教东传,再加上中国固有的儒家学说等,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形成了这个时期多元化的局面。一、玄学崛起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哲学思潮。当时的哲学家信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并称为“三玄”。所以后世称其哲学为“玄学”。玄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在情感之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形成了“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二、 道教创制道教是东汉时张陵创立的,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与此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程序、道德戒律。所以说“道教”创始于南北朝。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三、 佛教传播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最初依附于玄学,最终则代替了玄学的地位。隋唐两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第六节隋唐:隆盛时代一、文化背景最主要的是得益于隋唐时期的用人制度:推行科举制度。二、 唐文化的宏大气魄第一,唐文化体现出了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①在文化政策上,唐代统治者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化。♦②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创造开放的氛围。第二,广为吸收外来文化。三、 唐代文化取得的成就1、文学:(1)诗歌:诗歌接近五万首,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2)散文:韩愈,柳宗元为唐代古文双璧。(3)唐代传奇小说开创了后世短简小说的先河。(4)唐代的词与变文开创了文学体裁的新样式。2、书法:•篆,隶,行,草都有优秀的书法家。欧阳洵,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将唐楷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3、艺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鞍马画等,都各自成为独立的画科,并具备了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七节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粗放、外倾、色调浓烈的开放型文化,表现出一种外向、粗犷、豪华的特色。・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表现出一种内省、精致、雅致的特色。一、 宋代理学构建•两宋理学由五位理学大家创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创始人是周敦颐,集大成者是朱熹,在理论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二程,后世多称“程朱理学”。(1)在自然观方面,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原或根本。(2)在人性论方面,人才具备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天理。(3)道心和人心,分别由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发出。二、 宋代文化的雅与俗(一)士大夫文化 雅♦(二)市民文化——俗三、教育和科技成就:1、教育:宋代重视发展教育,出现大量书院。2、科技:三大发明。第八节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宋朝受辽夏金的侵扰,使得宋文化里充满着国破家亡的忧患。另一方面,游牧民族从农耕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二、 元代的文化氛围(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元代有所谓“八娼、九儒、十丐”之说最著名的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还有王实甫。元杂剧的文化意义: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在内容上,元杂剧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声,谴责黑暗,倾吐不平,追求美好未来。追求真善美。第九节明清:沉幕与开新(转型期)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1、大兴文字狱。2、崇正宗灭异端。二、早期启蒙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1、在图书典籍方面:•:・《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2、在古典科技方面:•《本草纲目》、《崇祯历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第四讲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诗歌♦散文叙事文学(小说)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中比重歌谣《风》、《雅》、《颂》“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经、史、子、集”“文、史、哲”(一) 诗歌《诗经》(四言诗):风、雅、颂与赋、比、兴,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杂言体):《离骚》、《湘君》、《橘颂》,浪漫主义风格。乐府:《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现实与浪漫结合,四言诗、骚体诗向五言诗的过渡阶段。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三曹、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蔡琰、陶渊明。七言诗: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唐诗初唐:初唐四杰、《春江花月夜》盛唐:李白、杜甫;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中唐: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贺晚唐:杜牧、李商隐宋词:温庭筠与《花间集》、李煜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元曲: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纪君祥《赵氏孤儿》(二) 散文《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春秋战国散文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秦汉以后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和骈文两大类,司马迁的《史记》、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和《归田赋》。•:・中唐后出现古文运动,以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的创作为代表。三)叙事文学(小说)・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和《世说新语》,文言小说的正式开始期。・唐传奇:《柳毅传》、《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宋话本:《碾玉观音》、明代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梦初“二拍”(《初刻拍案传奇》和《二刻拍案传奇》)。•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将中国古代小说推向顶峰。♦近代谴责小说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一、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二、 莎士比亚一、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一) 什么是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兴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复兴什么--古希腊罗马文化,即古典文化。是披着复古外衣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回溯的目的是以古代反禁欲的素质反对神学,发展资本主义。(二) 人文主义1、用人性反对神性。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二、 莎士比亚(一)生平•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诗人、剧作家,人类戏剧史上一个里程碑。1585年来到伦敦。•大学才子派作家罗伯特•格林在1592年遗著中告诫同行,有“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用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用一张演员的皮包起他的虎狼之心”,还说此人“是一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却自命不凡,把自己看作国内唯一震撼舞台的人”。1611年,莎士比亚离开伦敦回到家乡。墓志铭:“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动底下的这抔黄土!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纪念像龛置于莎士比亚墓西侧。荷兰裔石匠杰拉德•约翰逊作。像下面铭刻两行拉丁文,六行英文诗。拉丁文写:“明断如纳斯特,智慧如苏格拉底,艺文如维吉尔;泥土里掩埋他,人民哀悼他,

奥林匹斯山上拥有他。”(二)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期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和喜剧时期包括:历史剧9部•①《亨利六世》第一部(1590)中译本全集6卷•②《亨利六世》第三部(1590)中译本全集6卷•③《亨利六世》第一部(1591)中译本全集6卷•④《理查三世》(1592)中译本全集6卷•⑤《理查二世》(1595)中译本全集4卷•⑥《约翰王》(1596)中译本全集4卷•⑦《亨利四世》第一部(1597)中译本全集5卷•⑧《亨利四世》第二部(1597)中译本全集5卷•⑨《亨利五世》(1598)喜剧10部•①《错误的喜剧》(1592)中译本全集2卷•②《驯悍记》(1593)中译本全集3卷•③《维洛那二绅士》(1594)中译本全集1卷•④《爱的徒劳》(1595)中译本全集2卷•⑤《仲夏夜之梦》(1596)中译本全集2卷•⑥《威尼斯商人》(1596)中译本全集3卷•⑦《无事生非》(1598)中译本全集2卷•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中译本全集1卷•⑨《皆大欢喜》(1599)中译本全集3卷•⑩《第十二夜》(1600)中译本全集4卷悲剧3部•①《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中译本全集8卷•②《裘力斯•凯撒》(1599)中译本全集8卷•③《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1593)中译本全集"第二时期(1601-1608),悲剧时期。写作悲剧8部①《哈姆雷特》(1601)中译本全集9卷②《奥瑟罗》(1604)中译本全集9卷③《李尔王》(1605)中译本全集9卷④《麦克白》(1606) 中译本全集8卷•⑤《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中译本全集10卷⑥《科利奥兰纳斯》(1607)中译本全集7卷⑦《雅典的泰门》(1608)中译本全集8卷•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1608)中译本全集10卷喜剧3部•①《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602)中译本全集7卷•②《终成眷属》(1602) 中译本全集3卷③《一报还一报》(1604)中译本全集1卷第三时期(1609-1612),传奇剧时期。包括传奇剧3部①《辛白林》(1609) 中译本全集10卷②《冬天的故事》(1610)中译本全集4卷③《暴风雨》(1612) 中译本全集1卷历史剧1部《亨利八世》(1612)中译本全集7卷(三)历史剧1、题材来源莎士比亚历史剧主要取材《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2、基本主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反映了英国近350年的社会历史。内容并不完全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