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3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3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3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3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中国现代文明的追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课时冲关练(十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天津六校联考)《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 解析材料中三个时间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秦朝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据所学可知三个事件都推动了社会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故选C项。 答案C2.(2023·山东潍坊二模)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分权制衡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据材料“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政党制度,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D项。 答案D3.(2023·湖北武汉调研)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国别宪法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它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解析据材料可知,1954年宪法参阅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历史上的法律,也参阅了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历史上的法律,还参阅了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的法律,也参阅了中华民国的法律,既有世界眼光也有历史视野,故选B项。 答案B4.(202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解析据所学及题干情境可知,三大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少数民族和民主党派权利的尊重,故选A项。 答案A5.(2023·广东汕头一模)1946~1948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 A.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解析据材料“1946~1948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和“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可知受冷战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封锁,故选B项。 答案B6.(2023·江苏南通调研)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解析据题干可知,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符合材料所给的信息,故选C项。 答案C7.(2023·山东德州统考)1969年7月,美国取消其公民前往中国旅游的限制。随后,尼克松总统通过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称将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这表明美国() A.在国际舞台上陷于孤立 B.美国断绝了同台湾外交关系 C.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D.意图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解析据题干“美国取消其公民前往中国旅游的限制、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等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释放出美国意图改善中美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故选D项。 答案D8.(2023·江西赣州模拟)《人民日报》曾报道:某地农庄主席因为农庄的土地由过去的1518亩增加到29000多亩,人口也由63户扩大到1360户,“农庄的管理一天比一天复杂”而大伤脑筋。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后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猛发展 C.“大跃进”时期农村滥垦滥伐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问题 解析据题干农庄田亩增多,人口增多,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太快,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B9.(2023·福建漳州质检)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该规定() A.纠正人民公社弊端 B.推进“大跃进”运动 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商品供应有限,因此限制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是为了保证城市商品的供应,适应计划经济体制,故选D项。 答案D10.(2023·山东菏泽模拟)下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解读宣传画,可知强调“不到十五年,就要超过英国”,体现了“大跃进”运动时期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特征,故选C项。 答案C11.(2023·河北普通高中质量检测)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 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调整国民经济 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 D.深化经济改革 解析据题干材料“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信息,反映了当时我国物资十分缺乏,中央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联系到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故选B项。 答案B12.(2023·湖北部分学校调研)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其主要目的是() A.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B.从语言上重构意识形态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解析材料反映1954年教育部规定在授俄语的同时,允许继续授英语。新中国在外交上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语言上重构意识形态,虽然允许继续教授英语,但在师资安排等方面突出了俄语,故选B项。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2023·广东清远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摘编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四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18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节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8分) (2)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给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概括趋势需要解读材料信息,从对象、制度成熟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注意评价要做到客观、辩证、全面。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角度概括罗马兴盛的原因。第(3)问,回答此问要注意解读材料信息。第(4)问,第一小问,由宪法的条文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和四个问题,从古今中外的有益实践中谈措施认识。 答案(1)趋势: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 评价:积极: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2)原因:法律(罗马法)对权力的制约;监察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 (3)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4)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措施: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立法和依法监察;完善监督运行机制;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如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14.(2023·广东中山模拟)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争论。“国有”与“私有”,往往被贴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标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国企进退的浪潮经历了几个轮回,尽管每个轮回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 (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国有化的浪潮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需要?这种浪潮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结合中西方“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动态演变,谈谈你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所有制方面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据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提及的时间以及该事件导致私营企业消亡可以判断其为三大改造;第二小问,据三大改造的弊端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