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胡佛罗斯福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演变规律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新政的背景2、新政的主要内容1、调整的表现2、调整的原因与启示2、各国的应对措施3、新政的影响4、新政成功的原因和启示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影响最深远,也称为大萧条时期。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想一想?此时的美国发生了什么探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一)背景1:危机之前的“繁荣”提示:原因:(1)资金:一战横财(2)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3)环境: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4)市场:国内:分期付款
国际:经济优势表现:债权国、金融中心、工业、商业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探究:什么是经济危机?阅读教材及材料分析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繁荣”背后的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其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⑴根本原因:⑵主要原因:⑶具体原因:⑷政策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相对狭小;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虚假繁荣;③股票投机增加市场不稳定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二)原因:(三)爆发标志:(四)表现:①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③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临破产黑色“星期四”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经济危机生产和销售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激化激化激化具体原因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经济危机的表现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民收入锐减股市崩溃产品滞销、积压物价下跌商业、企业利润减少,经济衰退股价下跌,证券交易无利可图大批银行倒闭农业衰退,农民破产农用生产、消费资料需求更加减少工农业危机再次加深失业人口进一步增加抛售股票达到狂潮金融货币和信用出现危机因缺乏贷款,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恶性循环12345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五)过程:美国
德国
英日法国…探究一: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义国家?①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六)特点: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长达四年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特点史实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①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经济持续萧条②各国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⑴国内:⑵国际: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与政治危机加深①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②法西斯兴风作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经济上:政治上: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②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③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七)影响:大危机的影响各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国际局势紧张各国之间矛盾激化各国与殖民地矛盾激化法西斯上台战争危险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探究二: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和影响?二、各国的应对措施1、美国——2.德、日——①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②联邦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扶植私人企业。③提高关税。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动荡不安⑴政策:⑵影响:胡佛政府: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成功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二战爆发(“饥饿总统”、“胡佛村”、“胡佛毯”、“胡佛袋”、“胡佛车”)“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这种理论曾经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过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总统。人们把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胡佛村";失业者手里提的盛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乡村平民把汽车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胡佛车";在公园长凳上过夜的人用以裹身取暖的旧破纸,叫"胡佛毯",用以充饥的长耳野兔叫"胡佛猪",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杂耍演员插科打诨说:“什么?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思是说胡佛死了吧。”
“胡佛村”⑴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①历史传统影响:
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德日——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美国——最大受益者(维护)德日——德国任人宰割,日本受限制、打击(破坏)③经济状况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回旋余地较大德日——经济基础薄弱。德国依赖外国资本,日本市场狭小,依赖外贸④领袖素质影响: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⑤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①美国:遏制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②德日:形成世界战争欧、亚策源地,导致大战的爆发⑵影响:三.启示:
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作合尤其重要.1929——1933年;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间、地点: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特点:影响:反危机措施: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⑴加深各国社会危机;⑵加剧世界紧张局势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自由放任”政策失败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小结:1、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至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D2、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B3、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4.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CA5、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C、1929年开始的危机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D、历次经济危机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力度6.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DB第二节罗斯福新政主干知识回顾:1.为什么罗斯福得以执政?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新政“三R”的内容和各自措施是什么?哪个措施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为什么?新政中哪些措施有利于诚信机制的确立?哪些措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3.他的执政理念是什么?新政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其含义是什么?在罗斯福新政中是如何体现的?4.新政结果怎样?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新政?“新”在哪里?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一.新政的背景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1、1929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经济2、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炉边谈话"
就任总统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广播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美国人民倾诉美国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将如何帮助人们。每到周末,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火边、在收音机旁,等待聆听总统的声音。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NewDeal)1、阶段(2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2、内容(3R)复兴(Recovery)、
救济(Relief)(贯穿新政全过程)
、改革(Reform)3、项目(5个方面)
⑴整顿财政金融体系⑵调整农业政策
⑶复兴工业(核心)
⑷社会福利
(5)社会立法(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财政赤字)
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措施:作用:
情境二: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措施: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屠杀大批牲畜,政府补贴作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①休业整顿,复银行信用②放金本位,美贬刺出口③管制证券④扩联储委权。情境三:蓝鹰标志措施:①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全国工业复兴法》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作用:防止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扩大消费,提高了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措施: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情境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NationalIndustrialRecoveryAct蓝鹰标志
情境五: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措施:保护劳工权利作用:缓和劳资矛盾项目措施作用金融(开始)①休业整顿,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贬值美元刺激出口③管制证券④扩联储委权。工业(核心)①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农业①成立农业调整署。(三调二提一防止)②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③给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④防止农产品过剩社会保障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给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社会立法①《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②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稳定人心,恢复信用,提供前提防止盲目竞争,扩大消费,提高了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缓和劳资矛盾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但未完全消除危机
三.新政(NweDeal)的影响①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②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立法手段保证改革的推行。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牺牲资产阶级局部利益来保全整体利益)⑴经济上:⑵政治上:⑶深远影响:使美国逐渐走出低谷,到1940年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制度;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1、目的:
2、特点:
3、实质:
4、进步性5、局限性:
“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该如何理解?
1、新政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但新政实施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特别是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所以美国的共和制也称为总统制共和制。2、新政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在危机期间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合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服务于垄断组织,并被用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标志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四.特点----“新”(1)新的理论:
放弃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2)新的特点:
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4)新的起点:
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五.新政成功的原因与启示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和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美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1)根本原因:(2)政治保障:(3)经济基础:(4)思想基础:(5)借鉴经验:(6)国际条件:(7)个人因素:罗斯福的努力.1、成功的原因2、启示:⑴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⑶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统一⑷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⑸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强化金融监管,防止金融风险)
六.知识拓展
1.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他们在改革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共同之处:“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
邓小平
2.纵观罗斯福新政全过程,新政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特点: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调动各个阶层的积极性;……启示:资本主义虽然并非完美,但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与策略;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3.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甚至前总统胡佛还指责罗斯福是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调出现?分析:1.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2.罗斯福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和传统,不被当时一些人理解。他实际上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是法西斯主义者: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革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某些弊端,从而挽救和加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实质是......身残志坚—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比外表重要。乐观自信—用微笑与自信鼓励困境中的人们。改革创新—用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爱国救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实现个人社会价值。4.罗斯福的可贵精神值得你学习5.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了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罗斯福新政一、原因(背景)二、内容三、影响特点经济危机胡佛放任伟人当选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干预1、渡过难关促进发展2、制度创新3、本质局限小结: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措施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有①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②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③联邦政府职能、总统的权力扩大,渗透到了金融领域
A
①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
③蓝鹰标志2、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A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C保护土壤B提高农产品价格D调整农业结构3、新政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工业计划指导,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B保证工人的权利C缓和矛盾D扩大企业规模4、新政实施救济和公共工程产生的影响有①解决失业,刺激经济的早日复苏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和资源③缓和了社会矛盾④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DAAB5、对罗斯福新政中“社会救济”内容的评价,错误的是A.目的在消除阶级差距B.减少社会矛盾C.促进消费D.促进生产6.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复兴”、“救济”、“改革”三方面的新政,其中能够反映救济方面的内容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AD7、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B8、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职能D9、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深远意义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了一定好处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使疾病缠身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颓焕发出活力D10.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B11.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的老绅士在防波堤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局部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C12、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B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苏军进攻柏林
战后废墟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战争剩下的只有废墟废墟中开始战后重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9课
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背景分析……二战的爆发及其带来的灾难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对外扩张1939-1945年二战爆发灾难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废墟与反思如何防止经济危机如何避免极权统治以史为鉴新政罗斯福新政成功的经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建立起社会救济和保障体系。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凯恩斯主义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理论支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产业兴起(产业结构)“新经济”出现(增长模式)发展科技:(生产力角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福利国家”(社会保障)调整政策:(生产关系角度)改变观念(协调社会关系角度):“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按不同的角度理解:新变化的本质(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一、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㈠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定义:2、理论:3、特征:4、实质:5、发展过程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国家干预经济(焦点:国家干预的程度)凯恩斯主义;①产生:19c末20c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②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③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④失灵:19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涨”现象;⑤调整:里根和克林顿时期,形成“混合经济”;(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及的原因发展及普及的表现
惨痛教训1
成功案例2
外部冲击4
现实需要5三十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苏联的强大
战后恢复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理论基础3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②制定经济指导计划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采购;税收调节④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2.直接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书1043.具体原因:凯恩斯主义失灵了,它不是万能的。经济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发展的“滞胀”时期特点:表现:原因:材料: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并对西方某些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联想:美国70年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衰退原因: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1973年......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3.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冲击......4.侵越战争的泥潭......5.美苏争霸......
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的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1)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建设了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国家财政支出过大;对企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活力。是70年代初出现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复苏时期(80年代)经济政策的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发展的繁荣时期(直至当今)经济政策的调整: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新自由主义)混合经济: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6、评价:(1)进步性:(2)局限性: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①出现财政赤字;②“滞胀”局面的出现,说明它的作用减弱;③国有化企业效益低,政策性生产损失严重,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出现私有化浪潮。㈡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1、定义:2、实质:3、特点:4、原因:5、目的:①生产力的发展;②民主思想和意识的加强(人道主义要求和政府应尽的义务)③工人阶级的斗争;④资产阶级为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等(财富分配不均易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见教材P89页『历史纵横』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①直接目的: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②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6、发展过程7、内容:8、影响:①早期:罗斯福新政;②兴起:二战后;③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73危机后受挫但仍发展;④缩小规模:财政不堪重负,八十年代以后缩小;医疗保健服务、生育、孤寡、养老、住房、失业及工伤保险、教育等在内的众多福利.资金来源(个人、企业、国家)①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②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④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⑴积极:
⑵消极: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②扩大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瑞典——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模式
1891年开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确立了以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四大块福利保障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等。
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
幻想“福利女友”的懒汉英国最懒家族: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含义内容原因表现影响见教材P90页『历史纵横』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③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①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②在国民经济中和就业人数中比重上升速度最快(三个最快:增长速度、产值、就业人数)①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提高经济竞争力②拓展了经济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周期性波动。㈢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㈣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
1、时间:2、含义:3、原因(动力):4、内容:
5、特征:
6、评价:20C90年代(克林顿时期)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率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质: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①积极: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全球化;②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认识:
“新经济”依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制约。(五).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变化:
1.“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出现的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出现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改变了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特点:股票分散化,工人也可以有股票。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大量吸收社会资金,有利企业的发展。
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决定权仍掌握在大股东手中本质:决策权仍掌在少数大股东手中2.“人民资本主义”二、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与启示1、原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①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②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①二战后初期各国面临战后的重建任务②二战后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有效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③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⑴根因:⑵教训、经验与借鉴⑶现实需要局部调整利生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
改革要不断深化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
2、启示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自由主义…国家干预制定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自由放任国家干预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自由竞争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主张私有制15-18世纪17-19世纪初1936年20世纪70年代*86重商主义者的观点斯密的观点财富的含义财富的来源主张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金、银一国生产的商品总量来自于外贸的顺差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国富民穷富国裕民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自由放任
新自由主义
主张:1.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2.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3.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在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与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集团相竞争,政府是个没有效率的管理人。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提倡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其基本特征是: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应把公有资产出售给私人,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3、反对过多的国家干预,国家的作用限于守夜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应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西方国家政府采取和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主要有:英国的“撒切尔主义”或“撒切尔经济学”,美国的“里根经济学”,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全世界特别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华盛顿共识”。
(一)英国撒切尔政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英国是凯恩斯的故乡。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在英国影响广泛而深远。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历届政府基本上都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英国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如前所说,长期交替实行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使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
撒切尔于1979年出任英国首相。信奉新自由主义的撒切尔从上世纪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撒切尔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被称为“撒切尔主义”或“撒切尔经济学”,主要包括下列对内对外政策: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又译民营化、非国有化);力推自由市场经济,解除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其中包括对金融的监管;打击和削弱工会力量;削减社会福利;减税,主要是对大公司和富人减税;取消汇率管制,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推行旨在削弱和瓦解苏联的政策。撒切尔竭力对外推销其新自由主义政策,她曾颇为得意地说:“人们不再担心染上英国病,他们排队来领取新的英国药方。”
(二)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总结
- 美术鉴赏与创新思维
- 2006年贵州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体育用品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体育用品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 202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名校卷)
- 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4篇
- 快乐的国庆节作文400字5篇
- 市场震动月度报告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选择题专项练习复习(100道题后附答案)
- 腹膜透析建立课件
- 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及投资收益分析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作文专项复习》 课件
- 2024年黑龙江省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食品从业人员安全学习培训记录
- 内科季度护理质量分析课件
- 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销售回款专项激励政策方案(地产公司)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