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建都于后周的旧都开封,改名东京。1126年,金军攻下东京,改名汴梁。1138年定“行在”(临时首都),改名临安。1279年,南宋亡于元。此前蒙古于至元八年(1271年)灭金,忽必烈定国号为元,次年,将中都改称大都(今北京),作为都城。
1153年,海陵王迁都南京,改名中都。同时在西北边陲,党项族的西夏政权崛起,1033年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1227年,西夏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灭亡。第4章宋、辽、金园林第一节历史与园林文化背景一、历史背景二、园林文化背景在中国的文明历史中,无论经济、文化、科技方面,两宋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则尤为突出。儒学转化成为新儒学———理学;佛教衍生出完全汉化的禅宗;道教从民间的道教分化出向老庄、佛禅靠拢的士大夫道教。2图4.1
《踏歌图》(宋,马远)经济方面南宋时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文化方面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光辉灿烂的时期。文人也广泛参与造园。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园林规划设计更注重意境的创造,而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则相互渗透(图4.1)。科技方面宋代的科技发展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3图4.2
《四景山水图》(宋,刘松年)建筑技术方面宋代的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造园艺术方面已经出现嫁接和引种驯化的方式。此外,文人对花艺的热情又促使园林品赏向精美细腻、高雅格调方向发展,栽植竹、菊、梅、兰。宋代文人追求雅致情趣的手段,成为园林的雅致格调的象征。(图4.2)另外,叠石技术水平大为提高。园林置石已成为造园要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园林兴造,江南地区尤甚。4.5.宋代的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规模和造园远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的精致则过之。皇家气派少,更多地接近于私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之所以出现规模较小和接近私家园林的情况,与宋代皇陵之简约一样,一方面受国力国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当时朝廷的政治风尚也有直接的关系。辽代皇家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内果园、瑶池、柳庄、栗园、长春宫等处。同时,辽代贵族、官僚的邸宅多半集中于子城之内。外城西部湖泊罗布,故亦有私家园林的建置。金王朝的皇家园林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均十分可观,分布在城内、近郊和远郊。城内御苑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西苑、东苑、南苑、北苑、兴德宫等处。其中包含着著名的“中都八苑”,即芳园、南园、北园、熙春园、琼林苑、同乐园、广乐园、东园。除此之外,中都城近郊和远郊的御苑比较多,包括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主要有建春宫、大宁宫、长春宫、玉泉山行宫、钓鱼台行宫等处。4第二节皇家园林一、东京的皇家园林在北宋定都的东京,原为唐代的汴州,即今河南开封,是一个因大运河而繁荣的古都(图4.3)。5图4.3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东京为旧城改建而来。整个城郭的各种分区,基本上都是按此轴线为中心来布置的,城市中心与重心合一。东京开封府有汴、蔡(惠民)、金水、广济(五丈)四河,流贯城内,合称漕运四渠,形成了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的水运交通网。最大特点,是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东京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御苑。6实例1艮岳艮岳,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位于今河南开封,是北宋著名的皇家园林,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图4.4)。艮岳构园设计以情为立意,以山水画为蓝本,以诗词品题为主题,园中有诗,园中有画,创造了一种趋向自然情致的意态和趣味,成为元、明、清宫苑的重要借鉴。图4.4寿山艮岳平面图7经过周详的规划设计,根据图纸施工建造的,设计者是以书画著称的徽宗,具有文人园林意趣。其体特点包括:山体布局:全园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形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环抱水体。水体形态:万松岭与寿山两峰并峙,两山之间的水向下流入雁池。建筑利用:艮岳中的建筑物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功能,即“点景”与“观景”作用,造型艺术充分结合地形地貌无一定之规,集宋代建筑艺术之大成,建筑不仅发挥了重要的成景作用,而且就园林总体而言又从属于自然景观。植物种植:园内植物已知的数十个品种,包括乔木、灌木、果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及农作物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南方引种驯化的。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有艮岳这座全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园林假山之最,更有众多反映我国山水特色的景点。8实例2金明池金明池是北宋著名别苑,又名西池、教池,位于东京顺天门外,遗址在今开封市城西的南郑门口村西北、土城村西南和吕庄以东和西蔡屯东南一带。(图4.5)图4.5金明池夺标图(宋,张择端)原供演习水军之用。后经北宋王朝的多次营建,池内各种设施逐渐完善,池的功能由训练水军慢慢为水上娱乐表演所取代,金明池随之成为一处规模巨大、布局完备、景色优美的皇家园林。金明池亦“毁于金兵”,池内建筑破坏殆尽。9实例3琼林苑琼林苑是东京城皇家四御园之一,位于外城顺天门西南,南临顺天大街,建于乾德二年(964年)。因琼林苑在新郑门外,俗称为西青城。大门北向,牙道皆种植长松古柏,两旁有石榴园、樱桃园等,内有亭榭。苑内松柏森列,百花芳郁,其树木、花草多为南方引种驯化。二、临安的皇家园林临安的前身杭州,五代时为吴越国的都城,宋室南迁,作为“行在”。10图4.6南宋临安城及主要宫苑分布图临安濒临钱塘江、连接大运河,水陆交通非常方便,不仅是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会。绍兴十一年(1141年)着手开展城市的改造和扩建工作。双重改造,重在经济,不同于以往都城建设之以政治为主导的一个最大特点。(图4.6)在吴越和北宋杭州的基础上,增筑内城和外城的东南部,加以扩大而成的。外城的规划采取新的市坊规划制度,着重于城市经济性的分区结构。临安的地理环境极为优越,城西是万顷碧波的西湖,湖外三面青山环抱,城东濒临钱塘江,美丽的湖山胜境俨然是一座极大的天然花园。11实例1后苑后苑为宫城大内御苑的苑林区,位于杭州凤凰山西北部,地势高爽,地形旷奥兼备,视野广阔,受钱塘江之江风,较杭州其他地方凉爽,故为宫中避暑之地。约10亩,称为小西湖,湖边有一百八十间长廊与其他宫殿相连。效仿东京艮岳的做法。实例2德寿宫德寿宫位于临安城望仙桥东,史料记载最早是秦桧府邸,他死后被收归官有,改筑新宫。宋高宗倦于政事,作养老之所,当时人称“北内”。总面积为17公顷,殿宇楼阁森然,又有大量名花珍卉,其后苑被布置为东、南、西、北四区,并有亭榭溪池点缀其间。两宋时期的山水文化空前繁荣,能诗善画者大多也经营园林,他们对奇石有独特的鉴赏力,置石、叠山、理水、莳花、植木都十分考究,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建筑造型及内外檐的装修,也注重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虽然园林规模越来越小,但空间变化愈见丰富,景物愈趋精致。南宋时期,借助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园林风格一度表现为清新活泼,自然风景与名胜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江南出现了文人园林群。中原和江南是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洛阳、东京,江南临安、吴兴、苏州等地成为历代名园荟萃之地。12第三节私家园林一、中原地区的私家园林在北宋初年李格非所作《洛阳名园记》中,介绍了洛阳比较著名的园林19处,其中的18处为私家园林,包括宅园、游憩园和花卉专类园。在北宋初年李格非所作《洛阳名园记》中,介绍了洛阳比较著名的园林19处,其中的18处为私家园林,包括宅园、游憩园和花卉专类园。宋宅园别墅都采取山水园形式。洛阳私家园林的特征有四点。游园一般都是定期向市民开放,主要是供公卿士大夫们进行宴集、游赏等活动。园内一般均有较广阔的空间供人们集会;洛阳私家园林多以花木成景取胜,相对而言,山池、建筑仅作陪衬;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掺以少许石料;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建筑物的命名均能体现该处景观的特色,有一定的意境含蕴。1314实例1富郑公园富弼是北宋神宗两朝宰相,在洛阳建有著名的私家园林———富郑公园(图4.7)。富郑公园为典型一池三山布局,该园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景分区,在景区中强调起景、高潮和结束的安排。图4.7富郑公园平面图15实例2环溪环溪是宣徽南院使王拱辰的宅园。该园布局别致,南、北开凿两个水池,两池东西两端以各小溪连接,收而为溪,放而为池,从而形成溪水环绕当中一大洲的格局,故名“环溪”。主建筑集中在大洲上,南水池之北岸建洁华亭,北水池之南岸建凉榭,均为临水建筑。借景的手法在环溪中也运用得体。南望层峦叠嶂,远景天然造就,北望有隋唐宫阙楼殿,千门万户,绵延十余里,山水、建筑尽收于眼底。园内又有宏大壮丽的凉榭、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环溪的园林建筑成为洛阳名园中之最。实例3湖园此园原为唐代相裴度的宅园。湖园为一水景园,全园的构图中心是一大湖,湖中有一大洲名叫百花洲,洲上建堂。大洲种有许多花木,环湖多为成片的林木和修竹。园中的主要建筑百花洲堂和四并堂隔水遥相呼应。当时的人认为园林景观规模宏大就不会做到曲径通幽,而园内水景比较多的,就很难做到视野辽阔。但是湖园兼此两者,因而在当时是颇有名气的。李格非对该园推崇备至,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虽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16实例4董氏西园模仿自然,又取山林之胜。入园门之后的起景点是三堂相望,一进门的正堂和稍西一堂划为一个景区,过小桥流水有一高台。这里在地形处理上注意了起伏变化,不使人进园后,有一览无余之感,又可以说是障景和引人入胜的设计手法。登高台而望,则可略观全园之胜。从台往西,竹丛之中又有一堂。树木浓郁,竹林深处有石芙蓉。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有令人清心的涌泉。先收后放的设计方法,创造出豁然开朗的境界。湖池之南有堂与沏池之北的高亭遥相呼应,形成对景。登亭又可总览全园之胜,但又不是一览无余。小小的西园,意境幽深,空间变化有致,不愧为“城市园林”。实例5董氏东园专供载歌载舞游乐的园林。特色的是除了有大可十围的古树外,西有大池,四周有水喷泻池中而阴出,故朝夕如飞瀑而池水不溢出,说明此园的水景有其高人一等的地方。清逸幽新的水面和喷泻的水,凉爽宜人,使人头脑清醒,这是水景的另一种妙用。17实例6独乐园司马光的“独乐园”,园中有藏书五千卷的读书堂。整个园子面积虽然不大,格调简素,园中各景点文化内涵很丰富,有不少景名来自诗文的典故。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抒发情感的特殊工具。实例7李氏仁丰园名副其实的花园类型的园林,不仅洛阳的名花在李氏仁丰园中应有尽有,远方移植来的花卉等也有种植,总计在千种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从该园的记载中可以断定,至少是在宋代,已用嫁接的技术来创造新的花木品种了,这在我国造园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正当唐末开代、中原战乱频繁的时候,江南钱氏地方政权建立的吴越国却一直维持着安定承平的局面。因而直到北宋时,江南的经济、文化都得以保持着历久发展不衰的势头,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中原。宋室南渡,偏安江左,江南遂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私家园林呈兴盛之势。自绍兴十一年(1141年)临安私家园林的盛况比之北宋的东京和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文献中所提到的私园名字总计约百处之多。它们大多数分布在西湖一带。除了比较集中在环湖的四面之外,还有一些散布于湖西的山地以及北高峰、三台山、南高峰、泛洋湖等地。1819实例1南、北沈尚书园南、北沈尚书园是南宋尚书沈德和的一座宅园与一座别墅园。北沈尚书园在城北,又名被村,占地三十余亩,三面临水,前临太湖,园中又凿5个水池,均与太湖沟通,有对湖台,可望太湖诸山。南园以山石之类见长,北园以水景之秀取胜,两者为同一园主人,因地制宜而形成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实例2沧浪亭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人民路南端,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图4.8)。北宋时为文人苏舜钦购得,定名“沧浪亭”,取《孟子·离娄》和《楚辞》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沧浪亭全园布局自然和谐,景色简洁古朴。园林面水而建,溪流由南门前流过,一座古朴石桥架于溪流之上。过桥入园,迎面即为山林之景,有开门见山的独特构思。20采用了园外借山,园前借水的手法,将门前的溪流与园中的水轩、藕香榭、观鱼处等融为一体;又通过西南处高二层的看山楼,远眺城外,巧借诸峰,将园内外的景色互相引借,使山、水、建筑构成整体。其中,在园林东北面以复廊将园内与园外进行了巧妙的分隔,形成了既分又连的山水借景,在复廊临水一侧行走,有“近水远山”之情;而在复廊近山一侧行走,则产生“近山远水”之感。此外,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多端,造型题材多变,无一雷同,构造精巧且意象丰富;起到了拓展空间的作用,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成为园林借景的典范。图4.8沧浪亭平面图21沧浪亭隐藏在山顶之上,飞檐凌空(图4.9)。亭的造型雅致,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选自苏舜钦的《过苏州》。沧浪亭在选址、布局、建筑、种植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特征,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园林佳作。图4.9沧浪亭22实例3梦溪园位于江苏镇江东侧的东河边中段,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晚年在镇江定居的住宅。建草舍,筑小轩,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庭院命名为“梦溪园”。梦溪园原占地十余亩,依山而筑,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园内有花堆阁、岸老堂、肖肖堂、壳轩、深斋、远亭、花峡早等建筑。南宋宁宗年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进行修葺。两宋时代,中国化的佛教进一步儒化,佛教向禅宗融合,产生了新儒学--理学,成为思想界的主导力量。在思想上的沟通,儒、佛合流,一方面在盛行禅悦之风,另一方面禅宗僧侣也日益文人化。许多禅僧都擅长书画诗酒,以文会友,与文人交往、酬唱,而佛寺园林正是理想场所。道教方面,宋代南方盛行天师道,北方盛行全真道,但也有天师道。宋代继承唐代儒、道、释三教共尊的传统更加以发展为儒、道、释互相融汇。禅宗教义倡导内心的自我解脱,注重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中得到启示和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这种深邃玄远、纯净清雅的情操,使得他们更向往远离城镇尘俗的幽谷深山。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进而达到文人化的境地。与私家园林之间仅保留着一点烘托佛国、仙界的功能。宋代东京城内及城郭的许多寺观都有各自的园林,其中大多数在节日或一定时期内向市民开放。除此之外,辽代时期佛教盛行,南京城内及城郊均有许多佛寺。23第四节寺观园林24实例1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326年),到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进天王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边为四大天王。处在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西湖西面崇山峻岭幽谷中,步移景异。植物景观大多数为自然形成,人为干预的成分较少,且高耸巨大、外形优美,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真正意义上使得抽象的禅宗、人为的建筑与自然的植物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产生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蓬勃生机的园林艺术效果。图4.10灵隐寺大雄宝殿25实例2大觉寺大觉寺在北京海淀区西郊群山环抱的旸台山麓(图4.11)。坐西朝东,各种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颇为壮观。大觉寺的园林景观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幽雅而闻名。寺内清泉颇多,比较著名的一处位于龙湾堂前,山后的灵泉汇集到水池的龙首散水上,喷入池中;另一处在北玉兰院中,有一处由整块黑色大理石雕刻出的水池,上面流下的泉水蓄在池中,又从池中顺水道向下流淌。图4.11北京大觉寺26实例3韬光庵韬光庵在北高峰南麓之巢杞坞,距离灵隐寺约1km,为韬光禅师所建。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44年)吴越王重建,改名广岩庵,宋真宗年间又名法安院,后寺又以人易名,为韬光寺。1982年韬光庵被大火烧毁后,改建为一座敞厅,名“白云深处”。韬光庵是一座园林化寺院,融合池泉亭台于山川沟壑、茂林修竹之间,游人沿着曲折石阶向上攀登,有移步换景、豁然开朗之感。寺院主体建筑,多为两层通透式结构,通过各具特色的雕刻门窗,把室内和室外融为一体,裸露的青砖,白色的墙体和枣红色的门窗,和以黄色为主色调的传统寺院相比,别具一番风味。位处半山腰,寺门又刚好对着钱塘江,可观红日初升之状,人们把宋之问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名诗镌刻在韬光庵的观海亭上。宋代,“韬光观海”是“钱塘十景”之一。到了清代,又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寺因人传,人因寺显。27第五节其他园林一、公共园林宋代的公共园林是指由政府出资在城市低洼地、街道两旁兴建,供城市居民游览的城市公共园林。具有公共园林性质的寺院在宋代也有所发展,如在我国的一些名山胜景庐山、黄山、嵩山、终南山等地,修建了许多寺院,有的既是贵族官僚的别庄,往往又作为避暑消夏的去处。除此之外,在个别的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甚至在农村也有公共园林的建置。随着宋代地主小农经济的完全成熟,农村的聚落———村落亦普遍发展起来,而成为一种基层的行政组织。村落多数仍为一姓的聚族而居,也有若干姓氏的家庭聚居,有的村落周围甚至还有寨墙,故又称为村寨。28实例1西湖位于现今杭州市西部,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自宋代始称西湖。在古代西湖是和钱塘江相连的一个海湾,后钱塘江沉淀积厚,塞住湾口,变成一个礁湖,直到600年前后,湖泊的形态固定下来。唐宋时期奠定了西湖风景园林的基础轮廓,后经历代整修添建,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挖湖造林、修整古迹,使西湖风景园林更加丰富完整,成为中外闻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现西湖南北长3.3km,东西宽2.8km,周长15km,面积650公顷。湖中南北向的苏堤、东西向的白堤把西湖分割为外湖、里湖、小南湖、岳湖和西里湖5个湖面。在外湖中鼎立着三潭印月、湖心亭和阮公墩3个小岛,这是沿袭汉建章宫太液池中立三山的做法。西湖的周边、山中、湖中也都组织了不同特色的园景,通过园路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有序的园林空间序列。29西湖风景在春夏秋冬、晴雨朝暮各不相同。西湖的春天,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景观;夏日的“曲院风荷”(图4.12),秋季的“平湖秋月”;冬天的“断桥残雪”各具美态。薄暮“雷峰夕照”,黄昏“南屏晚钟”,夜晚“三潭印月”(图4.13),雨后浮云“双峰插云”又都美丽宜人。这著名的“西湖十景”,以及其他许多园中园景观展现了四季朝暮的自然景观。图4.12西湖十景———曲院风荷利用自然创造出的自然风景园林,极具中国园林特色,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园林作品之一。图4.13西湖十景———三潭印月30实例2苍坡村浙江楠溪江苍坡村,是保存下来的,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图4.14)。苍坡村呈现开朗、外向、平面铺展的水景园形式,既便于村民的群众性游憩、交往,又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融糅,从而增添了村落的画意之美。苍坡村在村庄的布局构思上,非常注重文化的内涵。村庄是以“文房四宝”来进行布局:这是“耕读”思想在山村规划建设中的充分体现,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大特征。图4.14苍坡村平面图31二、祠堂园林“祠堂”供祭祀活动之用,它的建筑群体布局按一定的序列,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并与庭院的园林化和绿化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祠堂园林”。其中,山西晋祠是现存的最古老、规模很大、园林氛围极浓郁的祠堂建筑群,因而也是一处罕见的大型祠堂园林(图4.15)。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km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它的创建可以远溯到周代。宋代之后,对晋祠又进行了较大的修葺、改建,大体上形成了总体之现状格局。图4.15晋祠总平面图32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在晋祠内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圣母殿”,坐北向南,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殿内神龛供奉邑姜坐像,两旁分列42尊侍从的塑像,为宋代泥塑之精品(图4.16)。圣母殿成为晋祠建筑群的主体。圣母殿以南为架在方形水池上的宋构十字形桥,即著名的“鱼沼飞梁”,供奉祭品之用。图4.16晋祠圣母殿中轴线以东的建筑群坐东朝西,包括唐叔虞祠、昊天祠、文昌宫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医疗卫生编制-中药类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互联网+创新宝宝护理
- 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慢性肾衰竭护理
- 地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齐齐哈尔二模)试题和答案
- 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
- 心理语言学课件
- 第3章 标志中的图形设计
- 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 导医服务礼仪培训
-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 DB37T 4834-2025高速公路集中养护工作指南
- 2024年全国单招护理专业综合题库
- 2025年土木工程业务能力试题及答案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卷
- 江门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8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4年10月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西华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考1名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福建鑫叶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围术期麻醉管理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