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课后提升训练:4.3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2023年度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课后提升训练:4.3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2023年度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课后提升训练:4.3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2023年度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课后提升训练:4.3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4页
2023年度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课后提升训练:4.3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页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提升训练根底提升以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答复1~2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那么,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正确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第2题,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方便,水质较好,受洪水威胁较小,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正确选址。答案:1.B2.B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4.以下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挪威峡湾 B.庐山C.崇明岛 D.长江三峡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与河流的关系,可判断出①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洪积—冲积平原;②位于河流中下游,为河漫滩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第4题,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答案3.D4.C读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5.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最可能开展为城镇的是()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⑤6.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可能开展为城镇,与以下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解析第5题,②和⑤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开展为小城镇。第6题,交通便利是两个村落可能开展为小城镇的主要因素。答案5.D6.D7.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乙图是,二者都是河流地貌。(2)假设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那么甲在处分布,乙在处分布。(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积—冲积平原,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GF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F位于山口前,可能会形成洪积—冲积平原;E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甲图中由A到B地势趋于平坦,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答案(1)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堆积(2)FE(3)C(4)B能力提升读地貌模式图,完成第1~2题。1.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其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第2题,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答案1.C2.B以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②① D.②①③4.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D.冰川堆积解析第3题,河谷的形成过程是河水先向下侵蚀,形成“V〞型河谷;然后河水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拓宽,河流更为弯曲;最后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型谷。第4题,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答案3.C4.A以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以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完成第5~6题。5.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6.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5题,甲地处于河流弯曲处的凸岸,流速较慢,流水沉积作用显著。第6题,金刚石堆积物是由流水搬运而来的,故金刚石矿一定位于甲地上游,排除A、D两项;金刚石是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答案5.B6.B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第7~8题。7.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①聚落规模大②聚落规模小③呈团块状分布④呈带状沿河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第8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答案7.D8.C9.读图,比拟北半球某河源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三地,答复以下问题。(1)A处谷地,是________型谷,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河流源头的补给主要为______________补给。(2)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作用。(3)A、B、C、D四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4)河口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A处谷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属沟谷,无稳定水源。第(2)题,B位于河流上游,横剖面呈“V〞型,C处于河流中游,侧蚀加强,河谷展宽,D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床更加宽阔,河口处沙洲最终与左岸相连。第(3)题,最易形成聚落的是平原区的D地。第(4)题,河口三角洲因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河水的影响,使其最终与河流的北岸相连。答案:(1)“U〞冰川侵蚀冰雪融水(2)侵蚀搬运沉积(3)D(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受侵蚀,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最终与左侧相连。10.“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搜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完成以下各题。(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2)指出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意义。(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或堆积作用分析。第(2)题,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建设本钱、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