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理性化凸显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参考答案:B汉到元政治思想的变化。材料反映了宋仁宗认识到君主专制的过度强化易产生决策失误,不易更改,行政事务交给宰相处理,检察官可以直言其失,容易更改。这体现了其政治理性化色彩,故选B。A、C两项说法错误;隋唐科举制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2.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宋明理学。材料信息“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说明理学成为官方思想,但不能说理学取代儒学,因为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3.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下面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创立

B.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C.表现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D.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参考答案:C考察现代拉美文学。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于1967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书中充满了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形成幻境和现实交织的画面。因此,他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流派,成为“魔幻现实主义”。他表现的是拉美社会的精神生活。故应选C。4.隋唐以前,政府规定,“兄弟均分”和“子承父分”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A.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B.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C.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D.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参考答案:C【详解】通过题干可知,在唐中期以后,“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说明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支配的权力,没有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家庭伦理的变化,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唐中期以后关于财产继承权的变化,即“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私有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即国家对私有财产权实行了保护政策,故C项正确;均田制度难以为继是因为由于唐中后期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故D项错误。5.《十二铜表法》规定:“于诉讼进行中,在长官前对物的所有权有争议时,应裁定该物归事实上的占有者,或认为合适的人暂行占有。”“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不得擅自把一地的庄稼移置他地。”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平民贵族斗争激烈参考答案:B6.“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参考答案:D7.1985年邓小平接见外宾时说:“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其中,对内开放是指A.改变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B.解除对国内经济的控制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考答案:C8.一场发生在中国的近代战争被描述为:“以窖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落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沿海沿江的11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文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落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争是指甲午中日战争。A项表述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D项表述是《辛丑条约》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9.孔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C.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

D.加强了思想控制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首先,应把握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四个阶段,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②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③宋明理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其次,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可从四方面领悟。①与时俱进背景:战国时期孟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②包容开放得发展: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如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③相承深远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一分为二来评价: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评价切忌片面化。10.1781年--1786年,美国政府摊派给各州的款项共1500万美元,各州共交纳2419000美元,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分文未交。因此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其他开支不得不大量举债,大量发行纸币。结果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劳动人民负债累累,社会严重动荡不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体设计的缺陷B.各州权力过大C.政府权力有限D.政府政策失误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781年--1786年,美国政府……各州共交纳2419000美元,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分文未交。因此政府财政非常困难……大量发行纸币。结果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前美国实行的是邦联制,在邦联制下政府权力小,各州权力大,所以上述材料的原因是政治体制设计的缺陷导致的,故A正确。各州权力过大,属于政体设计的缺陷,故B排除。政府权力有限,也属于政体设计的缺陷,故C排除。政府政策失误,根源于邦联制的缺陷,故D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邦联制1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规定:“……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一规定的实质是确立了英国在中国的: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

D、租界司法权参考答案:B12.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判了公民大会;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这反映出当时A.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C.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可知色诺芬认为雅典的集体民主具有盲动非理性的弊端,反映了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而是强调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雅典的集体民主具有盲动非理性的弊端,而不是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而是强调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不符,排除C。1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6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7~1936: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参考答案:C14.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画(下图),它所反映的时代对应的是(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毕加索的作品,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的情形,所以其反应的是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符合题意的是D项,排除ABC项。

15.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企业数量合同金额(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比例1991173513.909.5219926430554321.7819931094599.0365.60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C.“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D.“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92年和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与1991年相比有大幅增长,这主要是因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错误,《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于1979年;B选项错误,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于1987年;C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6.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参考答案:D17.最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题目清代不符,故A项错误;牛耕逐渐普及在汉代,故B项错误;新的生产关系是指资本主义萌芽,明代中期出现,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文字和图片可知农耕技术长期是铁犁牛耕,没有产生工业化的机器生产技术,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经济·铁犁牛耕使用18.有学者指出:所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的“dominium”一词,原有统治、管辖、控制、支配之意。……所有权概念一开始出现,就获得了所有人对物绝对支配的含义。由此可见罗马法A.仅仅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重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C.只保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

D.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参考答案:B考查古代罗马的法律。结合材料“所有权概念一开始出现,就获得了所有人对物绝对支配的含义”可知,罗马法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应选B。19.李鸿章曾对人说:“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即卤莽,甚少不误国。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这表明其办洋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改变保守的官场风气

B.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C.激发学习西方的热情

D.维护清廷的封建统治参考答案:改变保守的官场风气,与材料“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不符,故A项错误;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与材料“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不符,故B项错误;激发学习西方的热情,与材料“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表明其办洋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维护清廷的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D20.观察右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

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参考答案:B21.“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可知该美术流派为现代主义,故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的特征。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作品·现代主义2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参考答案:A23.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分别是指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B.民主政治、调节社会秩序C.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参考答案:C24.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代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该史学家旨在说明

A.古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

B.古代中国对世界其他文明的排斥

C.古代中国文明的先进性

D.古代中国缺乏对本土文明的反思参考答案:D略25.安徽寿县孙氏家族最早投资的企业是近代面粉业。1897年9月,孙多鑫、孙多森兄弟与亲友集资17万两,在上海苏州河畔莫干山路购置50亩地作为厂房,筹建了阜丰机器面粉公司。此时该公司可能会经历①得到清政府的鼓励②外国面粉企业的大力支持③洋务企业的破坏④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D26.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参考答案:D解析: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各国经济高速增长。显然选项中的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是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27.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容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

)A.秦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参考答案:D28.据史学家考证曹操在世时曾吩咐待他死后多建疑冢以免遭后人挖掘,而七十二疑冢早在曹操之前民间就有传说。但后世著述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为彰显曹操多疑本性,大多将曹操与七十二疑冢直接联系在一起。这表明A.文学的史料价值有折扣B.曹操墓与疑冢毫无关系C.曹操形象纯属文人杜撰D.文学记载并不真实可信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可知,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把民间传说与曹操墓葬牵强附会在一起,这样做虽然满足了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属于艺术创作,但这件事与史学家的考证在时间上矛盾,与客观事实存在很大差距,可见文学创作虽然借助了历史背景,具有人物原型,但其史实价值毕竟有限,所以A选项正确,B、C项说法不符合史料和史实,D项说法绝对,是不正确的。29.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D.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参考答案:D据材料“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愤怒的群众不是奴隶,是公民,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也不等于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故B项错误;公民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罗马废除债务奴隶,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故选D。30.1935年徐悲鸿说:“艺术家即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充实国力了。欧洲哪一个复兴的国家,不是先从文艺复兴着手呢?”“七七”事变后,徐悲鸿积极宣传抗战和画人为主写实主义主张。材料反映出的文化观是()①文化是时代的声音②文化的丰富性是由文化的多样性构成的③注重文化社会效益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以徐悲鸿先生关于文化的论述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历史文化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答案:①由材料中“徐悲鸿积极宣传抗战和画人为主写实主义主张”,可见文化是时代的声音,正确;②材料未涉及文化的丰富性,排除;③由材料“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充实国力了”,可见要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正确;④文化民族性、世界性,在材料未涉及,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选修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大,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三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参考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2)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和二的内容直接归纳二者观点的异同,联系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时代背景即可找出答案;(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可以明显看出材料二的主张较材料三激进,具体表现在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结合康有为在变法主张采纳前后的背景可以找出其变化的原因,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革。考点:维新变法运动点评:维新变法运动一直是高考中的常频考点和重难点,对其的考查角度较多,形式多样。就考查角度而言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戊戌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运动的关系③戊戌变法运动的具体内容④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方式⑤戊戌变法运动的影响⑥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⑦戊戌变法运动的局限性。就本题而言,考查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方式,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法如出一辙。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浴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一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官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变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車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經过期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安善保存到抗战胜利。——摘编自段勇《国宝大迁徒民族文化遗产保卫战》材料二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年间,西南联大关毕业了3882名学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摘编自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材料三2.平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机,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搬迁的各种大型设备,军工物资、文物等也先后运到宜昌,等候换载入川。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惟有走长江。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乎调集公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摘编自晓真《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归纳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3)根据上述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2)理由: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地理环境有利,相对安全。困难: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战火逼近。(3)保留中华文脉和工业基础;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提供了保证;改善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发展;鼓舞士气;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详解】本题考查抗战时期的大西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官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并结合所学当时的抗战形势,从日本的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以及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等方面来回答。(2)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并结合所学从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相对安全等方面来回答。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并妥善保存到抗战胜利”“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杭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采取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也并非弱国特有的现象。如英国长期保留传统的经济藩篱,据统计,英国在1796-1845年中的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最高的年份达65%。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许多进口货物的关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欧洲国家响应英国,有保留地开放门户时间并不长。1879年,俾斯麦发表演说呼吁加强保护主义。他指出,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他指的正在繁荣的国家显然主要是美国,美国建国后不久即推行联邦财长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摘编自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嬗变》材料二: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他们曾经寄希望于满清政府之自强御侮,然而清政府腐败无能,一次又一次地出卖国家利权,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最后,他们总算从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民权思想,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九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积极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随国家实力变化而调整;重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保护本国经济手段多样化。原因: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加剧。(2)趋势:由侧重于“利”到侧重于“权”(由侧重于经济利益向政治主权方面转变);利权观念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合流。影响:发展了民族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国内社会变革。(3)认识:经济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以本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的思想;经济民族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孪生物;经济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详解】(1)特点:从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规律角度,并结合材料中英国、德国、美国经济发展状况概括特点之一。从经济民族主义的作用角度,并结合材料“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概括出特点之二。从经济民族主义实施的方法角度,并结合材料“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概括出特点之三。原因: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19世纪,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概括。(2)趋势: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内容的变化方面,根据材料“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概括得出变化的趋势。影响: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变革等方面回答。(3)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双重影响等方面认识。34.“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与近代主权国家一同产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现象。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日耳曼兴起浪漫主义这动,学者文人对于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颇多歌咏,这个文化活动对于日耳曼人的统一建国激励甚大。……1862年,“现实主义政治”大师俾斯麦用铁血政策取得三次王朝统一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德意志民族的自豪感。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他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他们建立学校,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还将青年征召入伍,让他们保卫国家利益,甚至有时还主动出兵攻击,以此来提高本民族的威望。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再次分裂,东德经济发展缓慢,增长率从1984年的5.5%下降到1989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缺,买汽车必须提前10年预订。在200万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这严重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感情。而西德经济在二战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到l960年,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高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退速地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新统一德国留有余地。1990年,德国再度实现统一。——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张建华《世界现代》等著作材料二、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我们这种民族,处于现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呢?用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也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的人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底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