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_第1页
《梦溪笔谈》二则_第2页
《梦溪笔谈》二则_第3页
《梦溪笔谈》二则_第4页
《梦溪笔谈》二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溪笔谈》二则

作者简介《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沈括从小就跟随做官的父亲走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丰富的知识。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

在那里写下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梦溪笔谈》共26卷,成书后,

沈括又写了《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涉及军事、法律、文学艺术、考古、音乐、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生物、农业、医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其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占全书篇幅一半以上。

由于古代封建统治阶级视发明创造为“雕虫小技”,所以正史官书上很难找到能工巧匠们的名字和业绩。《梦溪笔谈》还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科技成就。

《梦溪笔谈》所记录的许多科技成就可以列为世界第一:根据化石推断古代气候的变迁,比西欧早400多年;用流水侵蚀学说阐明华北平原和雁荡山峰的成因,比西方类似学说早700年;十二气历,比与它相似的欧洲肖伯纳农历早800年。沈括计算出围棋棋局总数是3的361次方,并且估计出它的布局方式多达连写几十个万字,更是古代世界绝无仅有。难怪西方科学史家李约瑟称赞《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它的作者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在世界和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以虫治虫》

狗蝎其喙有钳

岁以大穰

傍不肯

请为红色字注音(xiē)(huì)(ráng)(páng)(qián)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翻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农里的庄稼。地域,范围正当成为秋天田地里的庄稼的危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翻译: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它的,指像“狗蝎”的虫子←←嘴←遍地。蔽,遮盖用←←←它,代指子方虫全,都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翻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被消灭,年成因此而获得了大丰收。←十天←←←←←(被)消灭年成因庄稼大丰收此处省略了“之”,完整形式为“岁以之大穰”,“之”是指消灭子方虫。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翻译: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这样、这种过去、先前语气助词,无义当地的人称它,代词,指子方虫的天敌子方虫(黏虫)傍不肯狗蝎不能。因为此时子方虫还没有造成祸害,一个“方”字,正表现出子方虫即将造成危害的严峻形势。1.文中“方为秋田之害”中的“方”字可以去掉吗?请写写你的理由。分析课文同意。因为不但表现出对“傍不肯”的突然出现,也反映出作者惊奇的心理感受,又写出了它出现得及时。2.有人说“忽有一虫生”的“忽”字用得很好,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并写出原因。“以”字强调了庄稼获得大丰收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的缘故,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3.请你说说“岁以大穰”的“以”字的妙处是什么?4.作者为什么到最后才点出子方虫天敌的名字?课文开头不点出“旁不肯”的名称,是为了设置悬念,增加趣味性,加深读者印象。

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以虫治虫》给我们的启示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青蛙吃害虫猫头鹰吃田鼠啄木鸟吃害虫金龟子吃蚜虫DDT的危害

193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试制成功一种化合物,取名DDT。作为一种杀虫剂,DDT确实发挥过神奇的作用,米勒因此荣获1948年诺贝尔奖。

谁知这是一个灾难,不少地区的环境受到污染。这些地区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之中,都有了DDT,人吃了这些食物,体内也就有了DDT。

医学家发现,现代人的血液、大脑、肝和脂肪里都有DDT的残留物。虽然许多国家已在70年代停止使用DDT,我国也在在1983年停止使用DDT,但DDT的影响远未终结。现代人普遍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治理虫害?《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患

喻皓

塔遂定胠箧贻以金钗履

请为红色字注音

(fàn)

(huàn)(yùhào)(yí)(chāi)(qì)(qūqiè)(suì)(lǚ)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翻译: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统治在←修建才层指正在建造的木塔担忧

←这晃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翻译: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铺排这样,指木塔不稳定←←←←←于是用它,代指木塔。前面省略介词“于”但是当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翻译: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赠送给她,询问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没有办法←←←←←←←←派他的,指匠师的的赠给暗中,秘密地原因把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翻译: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这容易只用为动词,用钉子钉它,代木板完毕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翻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遵照他的,指喻皓的于是,就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翻译: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因为←←←←←互相连接走,踩踏支撑自然、当然←紧密约束←打开的箱子

人皆伏其精练。

翻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都通“服”,佩服←←←他,代指喻皓精熟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1、其:⑴其喙有钳。⑵其虫旧曾有之(它的,代词)(这种,代词)文言知识整理一词多义2、以⑴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