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化学(人教版 上册)练习册人(全单元期中期末)课题2 氧气_第1页
2022年九年化学(人教版 上册)练习册人(全单元期中期末)课题2 氧气_第2页
2022年九年化学(人教版 上册)练习册人(全单元期中期末)课题2 氧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氧气(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第一板块本课题你学到多少基础知识?不妨检测一下。(约5min)1.(027、028;5s)以下对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通常条件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成淡蓝色液体或固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028;5s)()A.木炭B.红磷C.铁丝D.硫磺3.(030;5s)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馒头变霉C.纸的燃烧D.醋和酒精的酿造4.(028;15s)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5.(022;5s)下列关于氧气用途说法有误的是()A.氧气用于宇宙航行B.氧气能用于动植物的呼吸C.氧气可用于炼铁、炼钢工业D.因为氧气能燃烧,故可做燃料6.(028;15s)请写出磷、硫、铁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2);(3)。上面三个反应都属于反应,也属于反应7.(018;1min)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旺。(1)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备的性质是: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AB(2)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答:。8.写出下面物质通常状况下的颜色、状态和化学式,然后熟记。物质氧气红磷硫磺铁丝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颜色状态化学式第二板块9.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剧烈燃烧B.火星四射C.放出热量D.产生黑色固体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点燃酒精灯,灯中酒精越来越少B.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粉笔越来越短C.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D.点燃爆竹发生爆炸11.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适当的空格里在通常状况下,(1)氮气是没有颜色;(2)没有气味的气体;(3)比空气稍轻;(4)氮气在1标准大气压、-195.8℃时变成为液体;(5)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氧化物;(6)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1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腿色。在做硫跟氧气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出自某一目的,王老师在集气瓶中预先注入一些水,并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振荡,把水染成紫黑色(如右图所示)。(1)王老师在集气瓶注入水和加高锰酸钾的目的是什么?答:。(2)硫应先利用燃烧匙在空气点燃才能送进集气瓶,硫在燃烧之前,先从态变为态,颜色也由色变为色,这种变化属于变化。(3)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中,玻璃片(填“应该”或“不应该”)拿掉。(4)当硫的燃烧在瓶中熄灭或火焰恢复微弱的淡蓝色时,把燃烧匙抽出,盖住玻璃片,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5)实验证明:实验完毕,集气瓶中的高锰酸钾不再存在。这说明“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腿色”一定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13.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据两圆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1)C表示反应集合。(2)你能举出C反应的例子吗?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你认为“石蜡+氧气eq\o(\s\up9(点燃),→,\s\do9())二氧化碳+水”属于,(填“A”“B”或“C”,下同)。“铝+氧气eq\o(\s\up9(点燃),→,\s\do9())氧化铝”属于。板块(你不好意思提前偷看吧!)第一板块1.B2.C3.C4.D5.D6.(1)磷+氧气eq\o(\s\up9(点燃),→,\s\do9())五氧化二磷;(2)硫+氧气eq\o(\s\up9(点燃),→,\s\do9())二氧化硫;(3)铁+氧气eq\o(\s\up9(点燃),→,\s\do9())四氧化三铁。上面三个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7.(1)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②氧气能支持燃烧。(2)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物质氧气红磷硫磺铁丝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颜色无色暗红淡黄银白白色黑色无色状态气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态气态化学式O2PSFeP2O5Fe3O4SO28.第二板块9.D10.B11.(1)、(2)、(3)、(4);(5)、(6)12.(1)减少环境污染,有利师生的身体健康;使实验现象更加丰富有趣。(2)固态、液态;淡黄色、红褐;物理变化(3)不应该(4)瓶中液体由紫黑褪为无色;玻璃片被吸紧(5)化学性质13.(1)同时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集合;(2)“磷+氧气eq\o(\s\up9(点燃),→,\s\do9())五氧化二磷”等(3)B;C板块我的启示有:(1)要学会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2)发现问题很重要,验证猜想更重要;(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化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4)……空气成分发现史时间内容17世纪中叶认识空气很模糊18世纪通过对燃烧和呼吸的研究,认识到空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8世纪初英国牧师黑尔斯改进了水上集气装置,发明了集气槽1772年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发现了不能被碱液吸收,不能维持生命,具有可灭火性质的气体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了解到木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能使1/5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也不助燃也不能供给呼吸。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卢瑟福和普利斯特里研究氮气的同时,也在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他是第一个认为氮气是空气成分之一的人。1774年普利斯特里坚持“燃素说”并错误地认为,氧气不含燃素,所以有特别强的吸收燃素的能力,因此能够助燃,当时他把氧气称为“脱燃素空气”,把氮气称为“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1777年拉瓦锡在接受其他化学家见解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Oxygen”,另一种是“Azote”,我国化学家最早翻译为“养”和“淡”,后规范为“氧”和“氮”。1785年英国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