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离婚法_第1页
第五章离婚法_第2页
第五章离婚法_第3页
第五章离婚法_第4页
第五章离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离婚法离婚——婚姻终止本章要点

婚姻终止作为一项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是文明社会的产物。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我国婚姻法将离婚制度分为登记离婚制度、诉讼离婚制度,离婚纠纷处理的程序和原则,离婚法律后果。第一节离婚法概述

一、婚姻的终止与离婚(一)夫妻一方死亡引起婚姻关系终止(二)离婚引起婚姻关系终止

1、离婚的概念与特征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离婚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婚主体具有限定性。从主体看,离婚是夫妻双方的行为;第二、离婚条件具有法定性。是以解除夫妻关系为目的的行为,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第三、离婚行为具有要式性。从程序看,离婚是一种法律行为,就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来办理。第四、离婚后果具有多样性。不是单一的,是兼容的。2、离婚和婚姻无效、婚姻撤销的区别离婚无效可撤销性质合法婚姻的终结违法婚姻的终结违法婚姻的终结效力向后自始无效(向前)自始无效(向前)请求权人双方当事人、近亲属受胁迫的一方意志合意、不合可以单方意志单方意志婚姻无效还是感情破裂离婚?2007年,小李(女)与小张(男)17岁恋爱、同居,小李怀孕,便想与小张结婚。通过假身份证,2008年初拿到结婚证婚后,小李小产,而且不能再怀孕这时,小张继承得到50万遗产,花天酒地,肆意挥霍小李不堪忍受,2011年提出离婚,分割共同财产,包括小张继承的财产小张认为,结婚时未达到法定婚龄,婚姻无效,自己继承的财产是个人财产。谁的主张对呢?二、离婚的分类(一)单意与合意(二)诉讼与非讼(三)协议与裁判离婚的两个原则一、保障离婚自由男女双方自愿离婚或符合法定离婚条件的,应依法准予离婚。二、反对轻率离婚离婚——夫妻关系的解除和终止,引起法律后果,对家庭和社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不能滥用离婚自由。离婚的程序双方自愿离婚

离婚登记程序

申请审查登记一方要求离婚离婚诉讼程序

第二节协议离婚一、协议离婚的概念和法律评价(一)协议离婚的概述1、概念协议离婚又称两愿离婚或登记离婚,我国《婚姻法》中称双方自愿离婚,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解除的离婚方式。

2、协议离婚特征(1)主体——夫妻双方。(2)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在性质上一般是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4)实质要件是对离婚所涉及的一切问题均形成合意。(二)离婚合意夫妻双方对离婚问题达成的协议。内容:1、人身关系解除;

2、财产关系变更;

3、子女抚养问题的处理。案例:甲女与乙男自愿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女儿随母甲女生活,由乙男每月提供抚养费80元。后乙为出国而辞去工作并以无经济来源为由,停付抚养费。乙出国前为了感谢丙为其签证出了力,就将其在国内的所有财产(摩托车一辆,国库券、债券数千元)赠与丙。1.乙辞去工作,以无经济来为由是否可以不执行原离婚协议的义务?2.乙向丙的赠与是否有效?3.此案如何处理。问:解析:1.乙仍要执行原离婚协议的义务。《婚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是无条件的,不能以任何借口逃避。乙出国而辞去工作并以无经济来源为由,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因为乙在履行义务与出国之间完全可寻求一个妥善的办法。2.乙向丙的赠与是无效的。最高法院《关于<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130条规定:“赠与人为了逃避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将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如果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的,应当认定赠与无效。”乙处分财产影响了他履行法定抚养女儿的义务,损害了其女儿的合法利益,因此是无效的。3.甲可以女儿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撤销乙的赠与行为,将此财产作为乙抚养女儿的费用。(三)协议离婚的法律评价1、保护离婚自由。2、更能保证离婚质量。3、节约司法资源。二、离婚协议的形成(一)自愿协商(二)第三方介入1.第三人调解2.有关部门调解3.法院调解三、协议离婚的条件(一)行政登记离婚条件1、婚姻合法2、主体适格3、协议真实4、协议内容适当(二)诉讼调解离婚条件诉讼调解离婚条件——以当事人离婚合意为条件

1、从诉讼调解离婚产生看(1)一方要求离婚(2)双方同意解除

2、从裁判离婚标准看程序:(1)先调解(2)依标准

四、行政离婚登记的程序:

(1)申请男女双方持有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离婚协议书、结婚证,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2)审查婚姻登记机关主要查明双方是否真正自愿,是否对子女抚养教育和财产问题作了妥善处理。

(3)登记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婚姻登记机关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解除夫妻关系。如果不符合离婚登记规定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协议离婚后1年内对财产分割可反悔?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若协议存在法律规定的欺诈、胁迫等特殊情形,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第三节裁判离婚一、裁判离婚及其原则(一)裁判离婚的概念

裁判离婚又称判决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一方基于一定理由,向法院提起离婚之诉,由法院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在当代不少国家中,判决离婚仍是唯一的离婚方式。

在我国,一方要求离婚或双方对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有争议的离婚,须经过人民法院审判裁决。二、我国裁判离婚的法定条件(一)婚姻感情确已破裂1.含义:(1)矛盾冲突由来已久;(2)积怨很深,彻底破裂,而不是某些方面的破裂;(3)是无可挽回的真正破裂,而不是虚假的或主观臆想的破裂;2、感情确已破裂的认定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审理离婚案件时,可以从四个面来判断夫妻的感情状况:(四看)(1)看婚姻基础。看双方在结婚时的感情、思想条件、感情基础是什么情况。

(2)看婚后感情。夫妻婚后共同生活期间的感情情况。(3)看离婚的原因。离婚的事由,原告提出离婚的主要依据,原、被告要离婚的理由不足或被否定,就可能调解修补、挽回,不准离婚。(4)看有无和好的因素。

以上四个方面因综合考察,不能草率从事。

3.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具体情况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难以治愈的。(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疾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注意区分前后的不同)(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二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8)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9)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10)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11)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12)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13)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14)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调解

第32条第2款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三、我国裁判离婚的程序(一)起诉1、起诉与受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审离婚案由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由原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原告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一方如果为现役军人、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员或正在被监禁劳改的人员,原告可以向自己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双方均为现役军人的离婚诉讼,向被告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2、对离婚诉权的限制

(1)关于现役军人离婚的特别规定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这是对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在适用这一规定时应注意:

A现役军人是指具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籍的干部和战士,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战士。

B现役军人的配偶,是指非军人的一方,如双方均为现役军人,或现役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则不适用该项特别规定。

C现役军人不同意与其非军人的配偶离婚,如没有重要理由,应调解不准离婚,如确已感情破裂,确实不能维持夫妻关系,法院应通过军人团以上的政治机关,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准予离婚。但应慎重,严格掌握。如系第三者插足破坏军婚家庭,则依法追究第三者法律责任。D.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主要包括:(1)与他人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案例:原告丁某(男)机关干部,被告李某(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现役军人。原被告于2000年5月经人介绍相识,建立恋爱关系,同年7月登记结婚。原告系再婚,有两个孩子,被告系初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双方恋爱期间,被告表示会善待原告的两个孩子。但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被告对原告的两个孩子怎么看都不顺眼,非打即骂。孩子背后向父亲哭诉。被告得知后,恼羞成怒,对孩子发展成虐待。使原被告夫妻关系严重恶化。虽经双方单位领导、同事劝解,关系未能缓和,原告于2001年3月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

(2)对男女离婚起诉权的限制

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这是从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出发,对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的特殊保护。

适用时应注意:

(1)这一特殊规定,是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而在特定时间内对男方的离婚起诉权作一定的限制:程序上的规定,并不涉及是否准予离婚的实质性问题,上述期限届满后,男方仍可依法行使其离婚请求权。(时间限制)(2)女方在上述三个时期内提出离婚的,不受限制。(女方主动权)

(3)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受此限制。主要是指女方有重大过错的。如女方对婴儿有虐待、遗弃行为等情况。(法院的衡量权)

(4)法院在未发现女方怀孕时判决离婚,宣判后,女方发现怀孕提起上诉的,查明属实后,二审法院应即撤销原判决,驳回原告的离婚请求,不必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纠错)(3)对原告再次起诉权的限制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或撤诉及按撤诉处理的,没新情况和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二)审判1、审判要求(1)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或法定代理人必须到庭,出具书面意见;(2)适用普通程序。2、法庭调解3、判决、上诉、申诉案例:缺席判决离婚的效力甲男与乙女为夫妻,因夫妻发生矛盾,甲男离家出走两年多未与其妻乙女联系。乙女虽多方寻找均无音信。当甲两年多之后回家时,发现乙女已与他人结婚。甲男质问乙女为何重婚?乙女说法院已判决与你离婚,当然可以再婚。甲男以乙女重婚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却驳回起诉,不予受理。问:1.当甲男两年多音信全无的情况下,乙女能否解除与甲男的婚姻关系?2.乙女再婚是否构成重婚?解析:1.解除婚姻关系有二条途径:(1)行政途径。(2)诉讼途径。但当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是否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除婚姻关系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第12条规定:“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由此可见,当甲男下落不明满两年后,乙女与其解除婚姻关系是有法律依据的。2.既然乙女通过诉讼途径解除了与甲男的婚姻关系,那么她的再婚就是合法的。因此,当甲男以乙女重婚为由,提起诉讼,其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故法院驳回起诉,不予受理的判决是正确的。第四节离婚的法律后果

一、在身份关系上的后果

(一)配偶身份(1)配偶资格的丧失(2)相互扶养义务的终止(3)相互继承权利的消灭(4)再婚的权利和自由(二)父母子女关系1、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一般原则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害这种权利或逃避这种义务。2、子女直接抚养人的确定(1)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扶养为原则。(2)哺乳期后的子女,双方协商,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3、子女直接抚养人的变更

4、对子女的探望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视权

二、财产关系(一)离婚后的共有财产分割

1、婚姻法原则性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离婚财产分割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1)如没有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家的,要把夫妻共同财产与其他家庭成员财产区分,然后再把夫妻共同财产与夫妻个人财产区分开来。(2)对究竟是否属于个人共同财产难以认定的,可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程序。先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3、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一是男女平等;二是照顾子女和女方;三是照顾困难一方和无过错一方利益;四是对尽家庭义务和协助另一方工作付出义务较多的一方予以补偿;五是约定优先于法定;六是方便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利于发挥财产价值;七是不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不侵犯国家、集体和第三人财产利益的原则。

案例:章于1991年到海南打工,1993年底,章所打工的企业因一起经济纠纷,一年多没给工人发工资,章便辞工回家。1994年2月,章与丽结婚,1995年,章又跑到海南与他人合资办了一个公司,因流动资金吃紧,章见挣钱无望,便把公司交给合伙人,回到家分文没给妻子带回来,1997年7月两人经法院判决离婚。后来,丽得知章有两笔款,一是1994年6月企业给章补发的2万元工资;二是1997年10月合伙人把海南公司卖掉,章分得10万元。她认为,自己有权分割这两笔钱,便起诉到法院,而章坚决不让分割。

问:丽是否有权分割章的两笔钱?应当怎样分割?

经法院审理认定,第一笔钱虽是婚后所得,但是婚前挣来的,应属章个人财产,不能分割;第二笔钱虽是离婚后所得,但却是他们婚姻存续期间应该享受和得到的财产权利,因此,法院把第二笔款进行分割,两人各得5万元。

夫妻一方或双方以共同财产进行的投资及收益,在离婚时如何处理?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可能会进行一定的投资,例如购买国债或股票、发起成立公司、与他人合伙经营、购买房产进行出租出售等等。如果这种投资是以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对外也以夫妻的名义共同取得利益和承担责任,则这种投资的既得利益应按照上述共同财产处理。

尚无既得利益的部分,离婚时应按照有利于生产经营的原则,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例如,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生产资料,可分给具备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分得该生产资料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该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夫妻一方婚前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离婚后如何分割?

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先协议,协议不成,产权归首付款支付方。

虽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购得,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偿还贷款的部分,除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外,应当视为共同财产。

需要说明:共同还贷部分,不论是由一方用个人工资还贷,还是用双方工资还贷,均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如果一方确能证实其还贷资金来源于个人婚前财产,该部分不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1、共同债务认定《婚姻法解释二》第23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2、共同债务偿还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则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法院判决;3、男女一方单独的债务,由本人以其个人财产偿还。(二)债务的清偿值得注意的债务清偿问题:《婚姻法解释二》第25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例题黄某与唐某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财产平均分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全部由唐某偿还。经查,黄某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存续期间向刘某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婚房。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刘某只能要求唐某偿还10万元B.刘某只能要求黄某偿还10万元C.如黄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唐某追偿10万元D.如唐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黄某追偿5万元【答案】C(三)经济补偿第40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1.三个要件A.双方用书面形式约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B.夫妻一方在共同生活中对家庭付出了更多的义务C.必须在离婚时启动2.意义A.有利于弥补夫妻分别财产制的缺陷B.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C.有利于充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3.数额的确定A.付出义务的多少是首要考虑因素B.少付出义务一方因之获得的利益C.双方的经济能力(四)生活帮助

第42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1、生活帮助的性质

法律责任。由法律确认和保障2.生活帮助的要件A.一方在离婚时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B.另一方具有提供帮助所必要的能力C.在离婚时启动3.生活帮助的办法: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五)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四个要件A.一方具有法定的严重过错行为B.另一方无过错C.须过错行为导致了离婚,从而给无过错方造成了现实、客观的损害(含精神损失)D.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例题2003年5月王某(男)与赵某结婚,双方书面约定婚后各自收入归个人所有。2005年10月王某用自己的收入购置一套房屋。2005年11月赵某下岗,负责照料女儿及王某的生活。2008年8月王某提出离婚,赵某得知王某与张某已同居多年。法院应支持赵某的下列哪些主张?A.赵某因抚育女儿、照顾王某生活付出较多义务,王某应予以补偿B.离婚后赵某没有住房,应根据公平原则判决王某购买的住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C.王某与张某同居导致离婚,应对赵某进行赔偿D.张某与王某同居破坏其家庭,应向赵某赔礼道歉【答案】AC(六)离婚人身保护令内容: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1)禁止被申请人殴打、威胁申请人或申请人的亲友;(2)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申请人,或者与申请人或者可能受到伤害的未成年子女进行不受欢迎的接触;(3)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生效期间,一方不得擅自处理价值较大的夫妻共同财产;(4)有必要的并且具备条件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暂时搬出双方共同的住处;(5)禁止被申请人在距离下列场所200米内活动:申请人的住处、学校、工作单位或其他申请人经常出入的场所;(6)必要时,责令被申请人自费接受心理治疗;(7)为保护申请人及其特定亲属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后续手段违反上述禁令,该院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视其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离异父母与子女的财产关系1、所需费用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子女抚育费的负担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2)子女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到18岁为止。16以上不满18岁有其劳动收入,维持一般生活水平,可停止。(3)子女抚育费的变更根据父母给付能力和正当理由、特殊情况增加。2、子女对离婚父母的赡养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3、父母子女继承权该权利是亲子关系的一项内容,不因父母离婚而消灭。案例:

如何进行财产处理和解决子女抚养

某甲(男)与某乙(女)经人介绍于1990年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尚好,1991年生一女儿。1999年,某甲当上经理后,与女秘书通奸,使夫妻关系开始紧张。某甲遂以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未建立感情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某乙不同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但双方矛盾并未解决,某甲甚至带女秘书到家里来鬼混,某乙还是不同意离婚。某甲从2000年起,在外租房,长期与女秘书姘居,不回家,也不向某乙和女儿交生活费。某乙靠自己少量收入维持母女生活,有时也不得不借钱生活。

2002年某甲再次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某乙则坚持认为,只要第三者不插足,夫妻关系仍能和好,坚持不离。法院查明:双方财产为一套家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