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_第1页
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_第2页
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_第3页
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_第4页
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汇报人:大连公司李中元目录工程概况小组概况选择课题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设定目标123458总结及今后打算标准化制定对策表对策实施效果检查67910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营口市中心地带。地下室开挖最深处-12.8m,为营口开挖深度最深的首个两层地下室,尚无成功案例可寻,总土方开挖量约100万m³。营口市地下水位较高,灌注桩施工前要进行28根试验桩施工及检测。桩顶标高-12.8m,自然地面标高-0.5m。二、小组概况营口万达广场奥林一区QC小组本小组多次获得局、省部及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课题类型:创新型活动时间:2013/04-2013/05平均接受教育时间:120h课题注册号:BJDLQC-2013-35小组成立时间:2012-04-01小组注册号:BJDLXZ-2013-29课题注册时间2013-04-01二、小组概况

我们小组成员共有10人组成,多为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强小组成员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组内分工组内职务1菅宏男35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全面负责小组活动组长2王志超男33总工中级工程师具体安排小组活动实施组员3安源男31副总工中级工程师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组员4李中元男30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协调并进行经济分析组员5白帅男27预算员助理工程师经济效益分析及总结组员6王祥阳男26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负责实施和过程控制组员7王欣女26资料员助理工程师负责资料整理组员8陈佳庆男26测量员助理工程师负责实施和过程控制组员9杨亮男27施工员助理工程师负责实施和过程控制组员10杨纪闯男27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负责实施和过程控制组员二、小组概况活动阶段活动时间(2013.4-2013.5)4月5月1-78-1616-2323-301-89-1616-2323-31P选择课题目标设定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制定对策D对策实施C效果检查A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及今后打算小组活动计划表三、选择课题常规的检测方法,需要开挖到地下进行试验,工序复杂,工期难以保证。常规检测,费时费工,花费成本高。常规的试验检测,既要考虑降水,又要考虑土方问题,施工难度大。工期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安全要求深基坑支护对安全要求高,营口地区为淤泥质土层,土质条件差,开挖检测安全性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小组选择课题:《桩基检测技术的创新》四、设定目标

满足质量的要求,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分解①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4500KN成本节约20%②1、设定课题目标四、设定目标2、目标可行性分析综合以上情况,本小组一致认为,通过本QC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有利条件①、小组成员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多次获得过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②、QC小组将通过与公司专家密切合作,严密的专家论证,保证试验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③、施工过程专人检查、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配合分析检测。不利条件工期紧,涉及相关单位较多,沟通协调压力大。二双套筒法三长短桩法一常规检测法共提出三种方案1、提出方案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上部利用钢板将内外筒满焊连接,下部外筒与钢板焊接,内筒与焊接钢板间留间隙,间隙用橡胶或柔性材料封堵,双套筒底标高控制在有效桩顶标高,试验前将顶部封堵钢板拆除,使内外筒有效分离。开挖到-12.8m标高处进行常规试验方案一常规检测法方案二双套筒法外筒内筒防倒灌材料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试验前使内外筒有效分离,消除掉上部土体与试验桩间侧摩阻力上部土体试验桩桩顶标高为自然地面标高双套筒内筒与外筒有效桩顶标高-12.8m试验桩施工示意图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分别检测长桩及短桩,最后用得到的数值做差即为试验桩的承载力。方案三长短桩法有效桩顶标高-12.8m桩长度为自然地面到设计桩顶标高设计桩长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序号方案优点缺点1常规检测法操作工艺熟练,检查结果精确对起重设备要求高,高空作业量大,安全性差,影响其他工序的交叉施工,影响现场施工进度,费用高。2双套筒法地面拼装时间短,减少高空作业量,安全性较好,不影响其他工序的交叉作业。得到的数据需要通过专家论证及试验结果分析最后确定终压值。3长短桩法试验时间长,施工成本高,不易操作,容易造成累计误差。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优缺点对比分析

方案对比矩阵图序号方案可行性分析权数专家论证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

1

常规检测法可实施性经济性质量安全性工

期3441△△△△△△○△△△△△△△○△△△△△△△△△1824406

88

2

双套筒法可实施性经济性质量安全性工

期3441◎◎○◎◎◎○◎○○◎○◎○○◎○○○◎◎○◎◎78888828

282

3

长短桩法可实施性经济性质量安全性工

期3441△△○○△△○○△△◎○△△◎○△△◎○△△◎○182410418

164

否注:表中◎5分○3分△1分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方案二得分最高,为282分,故确定方案二:双套筒法为实施方案。双套筒法成桩检测流程图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双套筒的制作及预埋试验桩的制作桩基检测过程专家论证六、制定对策表序号对策目标措施地点完成时间责任人1制定双套筒技术交底按照图纸要求完成双套筒制作,质量达标1.制定双套筒技术交底2.编制双套筒控制措施,派专人看护现场2013.4.1邹仙德王祥阳2制定灌注桩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保证试验桩的成桩质量1.编制灌注桩质量管控措施及施工要点2.编制灌注桩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3.实行三检制度,关键部位必须严格验收现场2013.4.5齐有亮刘鹏飞3全程配合跟踪检测无质量安全事故,确保承载力达到设计值1.搭设临时外防护体系;2.积极配合检测单位3.派专人记录试验数据;4.在内外筒均设置沉降杆测量沉降差。现场2013.5.20杨亮、李若无4组织资深的专家团队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承载力的实效性1.组织桩基础方面的专家2.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对灌注桩试验数据会审最后形成意见会议室2013.5.20安源、李中元实施一制定双套筒技术交底编制双套筒质量控制措施,派专人看护于4月20日完成了第一根双套筒的制作及预埋。效果检查1.对工人逐一进行交底;2.

派邹仙德、王祥阳负责双套筒的制作质量,按照质量管控措施对双套筒焊接及孔隙中填的隔绝材料、长度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进行套筒预埋,预埋后随时观测预埋标高。双套筒制作双套筒预埋七、对策实施实施二编制灌注桩质量管控措施及施工要点编制灌注桩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实行三检制度,关键部位必须严格验收4月21日第一根灌注试验桩施工完毕效果检查对每道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关,按方案执行,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交底,做到每道工序都有人验收,验收不合格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控制注浆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浆,形成注浆施工记录.编号垂直度/%套筒长/m桩长/m孔深/m沉渣厚度/㎜充盈系数桩端参数桩侧参数水泥注浆量/t终止压力/Mpa水泥注浆量/t终止压力/kpa试10.1612.3m25.537.84901.052.82.61.22.5试20.2212.3m23.035.33201.032.52.61.52.7试30.2512.3m27.039.34401.052.82.81.22.8七、对策实施实施三搭设临时外防护体系;派专人记录试验数据;积极配合检测单位双套筒内外筒位置放置沉降杆。于4月29日完成了第一根灌注桩检测,其检测结果合格,无安全事故。效果检查搭设临时外防护体系,派杨亮记录试验数据,严格按规范实施,积极配合检测单位,确保试验结果的安全性、稳定性、时效性。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实施四组织桩基础方面的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对灌注桩试验数据最后形成意见组织当地及省内专家共6人,对桩检测形成了最终意见,双套筒技术可行、工艺先进。效果检查

依据过程监控资料、试验数据,通过专家给出专家意见,确定最终的桩基承载力。双套筒分离验证:对试-1~试-3三根试验桩内外筒沉降杆监测,结果显示内外筒最终沉降差为18.3~25.4,足以确定内外筒得到有效分离。八、效果检查1、目标值①、技术质量目标承载力达到4500KN.②、成本节约32%。(见经济效益分析)八、效果检查2、经济效益合计节约1745998元,成本节约32%,高于经济目标20%。常规检测法土方开挖费用(元)降水费用(元)静载试验机械费(元)工期成本(元)合计(元)5×5×26.3×(12.8-0.09)×28140×4×(28+15)×285000×28+5000×15100000×(28+15)233991.167424021500043000005423231.1双套筒法钢护筒及开挖费用静载试验机械费工期成本合计3.14×0.6×0.6×26.3×(12.8-0.09)+28×(12.8-0.09)×2×3.14×0.6×7.85×7×0.001×5000×25000×2828×100000737233.1万元14000028000003677233.13、社会效益应用该实施方案为灌注桩检测提供了实践依据,提高了八局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4、无形效益此次活动提高了人员的素质,为企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输送了人才。八、效果检查九、标准化《双套筒双套筒灌注桩地面试验技术》《配合试验桩双套筒检测装置》已获省工法(中空式双套筒试验桩施工工法)十、总结及今后打算1、总结

此工艺方法施工总体成本低、安全性高,在可实施性、经济性、安全性之间取得了最佳结合,为今后类似灌注桩试验桩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开展创新型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运用科学方法,开拓思维方式、增强了进取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