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9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一时适应中学学习生活,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老师的讲课方式的一个环节,如果在初一这个阶段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话,以后在初中学习会较困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二、教学设计1、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答复)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尚、最纯洁的爱。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2、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淘气的孩子的口吻来读。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快乐,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淘气的语气。感知课文内容4、[教师导学]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答复: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5、[合作探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6、体验反思(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7、作业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8、小结《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开展学生的个性,又开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纸船》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二、教学步骤1、导入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2、朗读诗歌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消沉。)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根底。整体感知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3、[教师导学]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4、[合作探究]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说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5、[教师小结]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6、问题研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7、[教师小结]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8、作业《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写在练笔本上。9、小结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在教学中,以朗读教学为主,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在美的诗歌里得到熏陶。10、信息反响: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品味诗中的语言。3、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梦想应如何实现。【教学重、难点】1、诗的朗读。2、语言的理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的童年一定有很多梦想,能将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吗?(学生畅所欲言)诗人王家新在小时候也有一个美丽的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阅读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诗人的心声。二、整体感知1、学生关上书,听老师范读全诗,注意朗读的语气、速度、重音(读得重的词语)。2、学生谈听读课文后的感受。3、教师略谈诗的语言美,并提出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4、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5、请一名学生朗诵后,其他同学评议,教师最后点评。6、齐读。三、精读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1、教师点拨: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梦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他。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2、学生小声或默读诗歌,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什么意思?先个别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在全班交流,教师注意点评。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四、赏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1、教师点拨:诗中的“我〞对大海是这样热烈向往,为了实现理想不懈追求,而这些都是诗人通过精美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们,让我们默读诗歌,将你认为用得特别生动的词语作上记号,想一想,你为什么认为它用得好;将你不理解的词语也作上记号,小组内合作解决。2、集体讨论,教师注意点评。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力争当堂背诵。五、练习1、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分别造句。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根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朗诵课文。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课前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学生:熟读课文。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1.给加点的字注音。2.形似字辨析。3.解释词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根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c.学习集体朗读。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我的“梦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_〞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根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根底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梦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_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这是表达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②全班_齐读。小结,布置作业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②布置作业。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c.抄写生字。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教学重点】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教学方法】多角度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尝试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四步读书法:“掀书皮--啃书瓤--品书香--悟书道〞。二、掀书皮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三、啃书瓤1.默读课文、正音正字。训诫耸(sng)立迂(yū)回啜(chuò)泣瘦骨嶙(lín)峋(xún)头晕目眩(xuàn)小心翼翼2.复述故事情节。导航: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把戏来玩。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3.整合写作思路。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局部。第一局部:冒险、陷险(1-13)。第二局部:脱险(主体局部)(14-22)。第三局部:感悟(23)。4.归纳主旨。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第二课时一、品书香1.多角度探究课文。(1)“我〞的角度。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害怕,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明确: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明确: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明确:毫无信心:害怕会摔死--啼哭。萌发信心:似乎能办到--移、探。信心大增:是能办到的--啜泣。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明确:“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我〞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却复杂得多,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悦,有被抛在石架上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谢还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这使“我〞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父亲〞的角度。父亲怎样教“我〞脱险?明确:第一步:带着抚慰的语气说,“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指导“我〞怎么做,并鼓励“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总结:抚慰--指导--鼓励。怎样评价父亲?明确: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亲。(3)“四个小伙伴〞、“杰利〞的角度。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明确:四个小伙伴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他们同样也是幼稚的孩童,他们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反而反响了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起了衬托“我〞软弱、胆小的作用。怎样评价杰利?明确:杰利是个懂事、重友情的孩子。对他的描写有多处伏笔,为行文作了铺垫。(4)写法探究的角度。以伙伴们的“哈哈大笑〞衬托我的软弱和恐惧;以环境描写衬托“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明确:这些描写渲染了气氛,与下文的有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形成比照。也衬托了父亲教育方法的智慧。(5)题旨解析的角度。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2.感情朗读文章片段。导航:冒险情节(犹豫、软弱、委屈、恐惧、无助、绝望);脱险情节(害怕、恐惧、谨慎、信心大增、欣悦)。二、悟书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又有什么启示呢?1.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2.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3.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4.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师生合作,写一首小诗作结。莫顿亨特忆经历,儿时逞强陷绝境,父爱情深巧引导。悬崖脱险悟哲理,一步、一步慢慢走,困难再大也无畏。三、布置作业1.假设“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小伙伴,将怎么办?2.假设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北师大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3、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探究人物做法,能提出自己的意见;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2、采用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3、感悟人生哲理。教材分析:一、导入: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外乡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前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板书题目、作者)。刚刚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局部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二、阅读: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2)作者用哪句话结束了人生经历的讲述?(3)在这种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什么?(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2.复述故事情节。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准备复述故事情节。提出明确要求:①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②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③尽量用自己的话。(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故事发生的时间?--爬崖的孩子有几个?有名字的是谁?--那座悬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孩子们为什么去爬悬崖?--“我〞为什么不下来?--“我〞最后是怎样下来的?(本环节的设计所针对的是我们所授课的初一学生,听课、读书注意力不够集中,效率差的问题。同时也为复述课文作准备。)(2)把故事分成两局部,前一局部可谓是“冒险〞,后一局部可谓是“脱险〞,请一位同学复述“冒险〞,一位同学复述“脱险〞。在复述过程中可以由多个学生重复复述,要求逐渐提高。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体会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详略安排,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及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故事情节的前后铺垫、照应。<本环节的设计的目的是多方面的:1、进行口语训练。2、引导学生体会记叙文写作的特点。3、熟悉文章内容,为研讨主旨作准备。本环节参与复述的学生有限,其他学生可通过听复述和找毛病,作补充的方式来参与>(3)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读应该如何改良。把经验记下来。3、文章结构(提问)。板书:(一)“我〞跟小伙伴去爬悬崖(1~6段)(二)“我〞爬到半途陷入困境。(7~15段)(三)“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爬下悬崖。(16~22段)(四)童年经历留给“我〞的人生经验。(23段)4、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5、主旨研讨(1)从课文内容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联系结尾的议论来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2)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3)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本环节是课文悟读,师生畅谈自己的理解:面对巨大的困难,往往心怯了。其实只要不要想着这巨大的困难,勇敢地脚踏实地迈出第一步,走了第一步继续走下一步,坚持不懈;当某天蓦然回首时,困难就已化为乌有。莫顿亨特先生从悬崖上习得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在主旨研讨上,允许学生保存自己独特的意见。>三、拓展延伸:阅读文章,学会了很多,从中领悟了人生哲理。送同学们一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速凝剂市场投资风险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逆变器行业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运动鞋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轻薄铝箔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足球防护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豪华儿童羽绒服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调味香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褥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装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徽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的专家共识
- 2025年驾校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知识
- 饲料行业业务员聘用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在教学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路径探究
- VDA-6.3-2016过程审核检查表
-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 民办学校教师招聘与管理制度
- 《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