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首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和氏之璧
楚国——赵国——秦国统一,成为秦始皇的专用玉玺——秦二世投降,交给刘邦——东汉十常侍作乱,遗失——孙坚从井中捞出的宫女身上得到——袁术抢走——曹操——西晋灭亡,流落北方少数民族之手——东晋——隋唐——五代后唐,李从珂兵败自焚,玉玺下落不明。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司马迁及《史记》简介
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体通史(不间断记叙自古至今的历史事件),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相关背景1.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2.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3.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司马迁和《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50余万字。《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二、时代背景简介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扩张.
故事汇1、完璧归赵3、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2、渑池之会结构概要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廉蔺交欢(负荆请罪)翻译下列语句一、注意句式特点。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使不辱于诸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翻译语句,注意古今异义词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璧有瑕,请指示王。传之美人,以戏弄臣。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2、倚柱,怒发上冲冠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4、王必欲急,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5、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6、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7、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9、秦自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翻译语句,找出活用的字词翻译语句,注意重点字词的意义1、相如奉璧奏秦王。2、相如因持璧却立。3、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大王见臣列观
5、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6、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7、引赵使者蔺相如8、左右或欲引相如去9、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10、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翻译语句1、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3、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三、字词释义1.通假字
⑴可与不⑵臣愿奉璧西入秦⑶拜书送于庭
⑷召有司案图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不=否,表疑问语气)(奉=捧,用手托)(庭=廷,朝廷)(案=按,察看)(缪=穆)(孰=熟,仔细)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依仗,凭借)(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承担)(背着)⑵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⑶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而君幸赦臣③则幸得脱矣(引见,延请)(拉)(牵,拉,引申为掉转)(宠幸)(幸而,幸好,侥幸)(侥幸)(4)例句:鸿雁传书①《书》不云乎曰:“好问则裕。”②使人遗赵王书。
③拜送书于庭④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5)例句: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且相如素贱人(6)例句:因其无备,卒然击之。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④蒙故业,因遗策。(7)例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于赵。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8)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③将军亦枉驾顾之。④顾不如蜀鄙之僧也。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舍相如…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乃使从者衣褐④相如前进缶(2)使动用法(使宾语动)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舍,安置住宿刃,用刀杀衣,穿前,走向前
完,使……完整破,使……破碎负.使……承担归,使……回去(3)名词作状语
①相如庭斥之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廷,在朝廷上
间,从小路羞,以……为羞耻先,以…为先;后,以…为后美:以……为美(4)意动用法(以宾语为……)
①且庸人尚羞之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③吾妻之美我者4.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⑸请指示王⑹于是相如前进缶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⑻布衣之交拜,授予官职患,忧虑,担心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指示,指给...看前进,上前进献宣言,扬言,到处说布衣,平民.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10)会于西河外渑池。
(11)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于赵。古今异义词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相如因持璧却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大王必欲急臣召有司案图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舍相如广成传乃使其从者衣褐引赵使者蔺相如未尝有坚明(之)约束者也间至赵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卒廷见相如古今异义词左右欲刃相如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秦王竟酒吾羞,不忍为之下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且庸人尚羞之而相如廷叱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四.文言句式2.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倒装句:①宾语前置:君何以知燕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状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1.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2.廉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五.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缪贤-蔺秦王、群臣-蔺廉-蔺有智谋大智大勇国家为重廉颇、蔺相如的形象廉颇:具有忠于国家,深谋远虑,勇武过人虽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但负襟请罪,又表现出他为人坦诚、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的性格蔺相如:智勇双全智:审视度势之知人论事之智机智勇敢、不随机应变之智畏强暴、不争取主动之智计个人私怨勇:敢挑重担之勇以国家前途不畏强暴之勇命运为重不怕牺牲之勇隐忍退让之勇交友习语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会变心的朋友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布衣之交:普通百姓结交的朋友竹马之交:幼年之交忘年之交:不计年岁,以德为主的交往君子之交:看上去平淡,实际上很重道义的朋友肺腑知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金兰之交:兄弟般的朋友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设疑:你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的原因是什么?1、相如之智先礼后兵,使秦理亏;察颜观色,巧用小计;善分清形势,度人心理;既据理力争,又留有余地。2、相如之勇——决心以死报国3、客观形势——秦无力击赵写作借鉴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1.三个故事各有首尾,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相互关联。故事以秦赵--蔺廉这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者决定着后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内外两重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外部矛盾缓和了,内部矛盾便激化了,这样结构文章清晰而有力量。2.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a
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好会,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2.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b
叙事要有波澜,不能平铺直叙流水帐。就要抓住贯穿于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围绕矛盾冲突组织材料。本文的冲突是塑造表现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形象是在冲突过程中展现出其方方面面的性格。蔺相如的智、勇、忠义是一成不变的,廉颇的则随矛盾发展而有变化。3.选材的精当
写人物要把人物置于冲突中写,才能生机勃勃,而传记则是以人物一生中的最光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本文以三件典型的事,把个人和国家双重的矛盾、利益纠结在一起,突出了廉蔺的崇高品质和性格特征,且又以细节描写予以声色之,就使得人物在这三件事中栩栩如生,恰当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同时,全文也显得十分集中。描写人物,刻画细节很生动突出。4.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廉颇蔺相如列传》塑造人物的方法《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成功的塑造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思想品格。同时用寥寥数语塑造了廉颇忠君爱国、勇于改过的光辉形象,此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下列几种手法,使二人成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老年疾病与照护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第1单元第2课《轻松上路-规划网站及创建站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八课测试卷部编版及答案
- 实 践 调研我国造船与航海方面的成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3.3水上都市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压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矿山机械伤害安全培训
- 2025贵州省黔东南州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0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郑州2025年河南郑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辅警12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解析
- 2025年度专业酒店装修承揽合同
- 2025年度5G基站建设劳务合同范本
-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深度研究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物业管理车辆出入管理制度
- 家庭康复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发展趋势
- 2025年施工项目部《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 (3份)-7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