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古代史第六讲契丹与西夏兴衰_第1页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六讲契丹与西夏兴衰_第2页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六讲契丹与西夏兴衰_第3页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六讲契丹与西夏兴衰_第4页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六讲契丹与西夏兴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契丹与西夏兴衰一、契丹兴起与辽朝的建立二、辽朝疆域的开拓及其统治政策三、西夏政权的兴起与发展四、辽朝与西夏的衰亡一、契丹兴起与辽朝的建立

(一)契丹族的兴起(二)辽朝的建立辽西夏北宋1、契丹族的源流契丹族是古代东胡人的后裔,其族属来源是“宗分佶首,派出石槐”。东汉末年,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中国北部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并分为东、中、西三部。其死后联盟瓦解。三国时轲比能曾实现过短暂统一。其东部鲜卑的宇文部,是兼有匈奴和东胡文化悠长,包括契丹、奚等部落在内的强大部落。东晋时(334年)前燕灭亡宇文部,其残余即契丹和奚逃入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北魏时(338年),北魏大破奚族,导致契丹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辽史·营卫志》契丹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其他部族而逐渐壮大起来。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盟长;唐中期以后,遥辇氏取而代之,称可汗。乙室、迭剌部(耶律氏、萧氏)等部落氏族的结集。

吉林大学电脑复原契丹人骨颅像

2、契丹早期社会之传承古八部时期(北魏388年至唐朝628年),历时240年,期间部众几经离析,又多次整合。大贺氏时期(628年至开元730年),历时102年,是契丹社会第一个永久性部落联合体。遥辇氏时期(730年至十世纪初),历时约180年,是契丹地方政权形成时期。祖州石室辽祖陵祖陵神道之石像生901,耶律阿保机(耶律亿)任迭剌部夷离堇。903,于越,总知军国事

907,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为部落联盟可汗。916,建元神册,建立契丹国家。

阿保机乃自称皇帝,署中国官号。其俗旧随畜牧,素无邑屋,得燕人所教,乃为城郭宫室之制于漠北,距幽州三千里,名其邑曰西楼邑,屋门皆东向,如车帐之法。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汉城,城中有佛寺三,僧尼千人。其国人号阿保机为天皇王。

——《旧五代史·外国列传》辽上京遗址二、辽朝疆域的开拓及其统治政策1、疆域的开拓2、统治政策渤海人汉人奚人契丹人

燕云(幽蓟)地区的割出,直接影响到此后数百年的民族关系走势及政局起伏。这一格局,事实上构成为宋辽交涉的基础。

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约为父子之国。晋割幽州、管内及新、武、云、应、朔州之地以赂之,仍每岁许输帛三十万。《旧五代史·外国传》

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辽史·营卫志序》

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钵,四时皆然,如春捺钵之类是也。不晓其义。近者彼国中书舍人王师儒来修祭奠,余充接伴使,因以问师儒,答云:“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

四时捺钵辽朝五京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今属辽宁)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属山西)

严格说来,辽的五京都不是正式首都,而更类似于镇抚地方的首府,真正的政治中心则是流动的捺钵。南北面官制度

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契丹]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北面、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蕃事;又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汉人]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南面,以其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〇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四五《百官志》“世选”辽朝贵族政治色彩明显,高级官员多由“世选”产生,显贵家族世代产生高官。南面官有科举选官之制。庆州白塔一些燕云地区的汉族大族具有特殊政治地位,最显著者有韩、刘、马、赵诸家。玉田韩氏:“宫分人”韩知古~韩匡嗣~韩德让【耶律隆运】

(941—1011)

斡鲁朵(Ordu)出自突厥语,意为宫帐或宫殿。辽每一皇帝即位,都建立自己的斡鲁朵,其下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部族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为皇帝等个人私有,死后由家属后代继承。“宫曰斡鲁朵。”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崩则扈从后妃宫帐,以奉陵寝。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

——《辽史·营卫志》斡鲁朵其间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筑城赐额,谓之头下州军。……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之堡。

——《辽史·百官志》

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

——《辽史·地理志》头下(投下)军州:具有二重性的贵族领地部族制州县制地方行政体制头下属民:二税户

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至有一字用两三字者。顷奉使金国时,接伴副使秘书少监王补每为予言以为笑。如,“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其读时则曰:“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大率如此。补锦州人,亦一契丹也。

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八“契丹诵诗”条契丹语言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隶书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三、西夏政权的兴起与发展1、2、四、辽朝与西夏的衰亡卓歇图

北朝皇帝(即道宗)……举止轻健,饮啖不衰。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以此观之,北朝皇帝若且无恙,北边可保无事。惟其孙燕王(即天祚帝)骨气凡弱,瞻视不正,不逮其祖。虽心似向汉,未知得志之后,能弹压蕃汉,保其禄位否耳。——《栾城集》卷四二《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论北朝政事大略》《辽史·萧兀纳传》:天庆元年,知黄龙府事,改东北路统军使。复上书曰:“臣治与女直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兵图之。”章数上,皆不听。

天庆二年(1112)春,天祚混同江钓(钩)鱼。旧例,诸国首领尽来献方物,宴会犒劳,使诸酋长歌舞为乐。至阿骨打,但端立正视,辞以不能。天祚谓萧奉先曰:“阿骨打筵上意气雄豪,可托一边事杀之,不然恐贻后患。”奉先谏而止。阿骨打自宴渔河归,即怀异志,疑辽见伐。

——《三朝北盟会编》政宣上帙三阿骨打叛辽大石西迁图

辽朝灭亡前夕,皇族耶律大石(“大石林牙”)率部分军队北走,退向西北游牧部族地区,重建辽政权,史称西辽,都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号虎思斡耳朵。1123年,金军已基本攻占辽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天祚帝遁入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1125年,金兵俘天祚帝,辽亡。

「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作者自注云:「大石林牙,辽之宗臣,挈众而亡,不满二十年克西域数十国,幅员数万里,传数主凡百余年,颇尚文教,西域至今思之,庙号德宗。」——《湛然居士集》卷一二《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西辽立国中亚80余年,至1218年为蒙古所灭。

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上股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创发云。

——《默记》卷中高梁河之战拒马河(雍熙)三年春正月庚寅,命曹彬、崔彦进、米信、田重进、潘美北伐契丹。……(三月)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取朔州又取应州,田重进围灵丘。夏四月,潘美克云州。五月,曹彬等与契丹战于歧沟关,我师败绩。

——《东都事略》卷三

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