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_第1页
财经法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_第2页
财经法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_第3页
财经法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_第4页
财经法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主讲老师:四哥本章目录1、税收概述2、主要税种★3、税收征管★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作用(考点1)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税收的概念包含以下涵义:(1)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是国家机器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2)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3)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2.税收的作用在现阶段,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考点2)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这就是所谓的税收“三性”,它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三)税收的分类(考点3)补充细化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1)流转税类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流转税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类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所得税的税种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财产税类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财产税的税种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4)资源税类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属于这一类。(5)行为税类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行为税的税种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1)工商税类工商税收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种。(2)关税类关税类的税种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主要是指进出口关税以及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不包括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关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1)中央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2)地方税如我国现行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1)从价税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种也属于从价税。(2)从量税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体积等作为计税依据,其征税数额只与征税对象数量等相关而与货物价格无关的一类税,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3)复合税复合税又称混合税,即,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我国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就采用复合税。二、税法及其构成要素(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的概念(考点4)所谓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属于经济学概念,而税法则属于法学概念。税收以税法为其依据和保障,而税法又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的有序进行为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此外,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税法则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二)税法的分类(考点5)补充细化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税收程序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1)税收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2)税收法规是指最高行政机关、地方立法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3)税收规章是指国家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其职权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4)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县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程序制定并公布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在本辖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反复适用的文件。(三)税法的构成要素(考点6)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等项目。★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1.征税人征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2.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也称“纳税主体”。辨析:纳税人、负税人、代扣代缴义务人3.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课税对象。它是税法规定的征税针对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4.税目税目的制定一般采用两种方法:(1)列举法(2)概括法注意:征税对象与税目的区别5.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我国现行税率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会区分辨认)(1)比例税率。我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注意:税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掌握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的区别补充:①单一比例税率②差别比例税率③幅度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所以又称固定税额。①地区差别定额税率②幅度定额税率③分类分级定额税率④地区差别、分类分级和幅度相结合的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就是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①超额累进税率。②超率累进税率。6.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从价计征的税款,以征税对象的价值量(如销售额、营业额)为计税依据。(2)从量计征。从量计征的税款,以征税的自然实物量(如体积、面积、数量、重量等)为计税依据。(3)复合计征。复合计征是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计算应纳税额。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实行复合计税办法,其计税依据为销售额和销售数量。7.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收课征制度划分为两类,即一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8.纳税期限

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即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9.纳税地点一般实行属地管辖,纳税地点为纳税人的所在地,但有些情况下,纳税地点为口岸地、营业行为地、财产所在地等等。10.减免税减税免税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减税和免税。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减税免税的类型有:一次性减税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困难照顾型减税免税、扶持发展型减税免税等。辨析:起征点VS免征额11.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纳税主体(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实际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能的税务机关等,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节主要税种一、增值税(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考点7)1.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是指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2.增值税的分类。(1)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2)收入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将外购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扣除。(3)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次性扣除,可以彻底消除重复征税问题。

我国的增值税一直为生产型增值税。(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考点8)1.征税范围的基本规定(1)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2)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但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在内。

(3)提供的应税服务(营改增)应税服务是指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郎政普通服务、邮政特殊服务、邮政其他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等。2.应税服务的具体内容(新增营改增)(1)交通运输业①陆路运输服务②水路运输服务③航空运输服务④管道运输服务(2)邮政业包括邮政普通服务、邮政特殊服务和其他邮政服务。邮政储蓄业务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3)部分现代服务业部分现代服务业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①研发和技术服务②信息技术服务③文化创意服务④物流辅助服务⑤有形动产租赁服务⑥鉴证咨询服务⑦广播影视股务3.征收范围的特殊规定新增(1)视同销售货物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②销售代销货物;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④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⑦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2)视同提供应税服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情形,视同提供应税服务:①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3)混合销售(4)兼营非应税劳务(5)混业经营4.增值税的改革历程(营改增)2012年起的第四次改革,属于增值税的“营改增”阶段。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扩大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1月17日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等地实施。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作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除铁路运输外)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4年1月起,“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考点9)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手续(四)增值税的扣缴义务人(考点10)新增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简称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代理人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接受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扣缴税额: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五)增值税税率(基本税率、低税率、征收率)(考点11)补充1.基本税率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除低税率适用范围和销售个别旧货适用征收率外,税率一律为17%,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税率。2.低税率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下列货物的,按低税率计征增值税,税率为13%:(1)粮食、食用植物油;(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5)农业产品;(6)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3.征收率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方法计算增值税,即应纳税额乘以征收率,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考点12)我国增值税实行扣税法。一般纳税人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合法扣税凭证注明税款进行抵扣,其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一当期进项税额1.销售额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服务,从购买方或接受应税劳务方或服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以及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2.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销售额”不能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3.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或服务所支付或者承担的增值税税额。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考点13)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但一经选定,36个月内不得变更。【例3-3】2014年3月,某电器修理部(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含税修理收入10300元,则相关应纳增值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额=10300÷(1+3%)×3%=300(元)(八)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考点14)补充1.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纳税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3.纳税地点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构申报纳税。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该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二、营业税(一)营业税的概念(考点15)营业税是以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货物劳务税。(二)营业税的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考点16)新增营业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考点17)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税目)1.营业税税目现行营业税的税目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设置了9个税目。(1)交通运输业(2)建筑业(3)金融保险业(4)邮电通信业(5)文化体育业(6)娱乐业(7)服务业(8)转让无形资产(9)销售不动产2.营业税税率说明:1.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税行为的,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提供数额的,从高适用税率。2.纳税人经营娱乐业具体适用的税率,从2001年5月1日起,对夜总会、歌厅、舞厅、射击、狩猎、跑马、游戏、高尔夫球、游艺、电子游戏厅等娱乐行为一律按20%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自2004年7月1日起,保龄球、台球减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税目仍属于“娱乐业”。3.居民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居住用房减按3%的税率征收。(四)营业税应纳税额(考点18)补充细化营业税以纳税人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1.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2.应纳税额按人民币计算。3.纳税人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缴纳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缴纳营业税税额中减除。4.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如果将价款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营业\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营业额中扣除。5.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其营业额:(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3)按下列公式核定: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五)营业税征收管理(考点19)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2.纳税期限。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3.纳税地点。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是,纳税人提供的建筑业劳务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三、消费税(一)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1.消费税的概念(考点20)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简单地说,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2.消费税的计税方法。消费税采用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三种计税方法。(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考点21)1.生产应税消费品生产应税消费品在生产销售环节征税。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或其他情形的一律不能视同加工应税消费品。3.进口应税消费品单位和个人进口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由海关代征消费税。4.批发、零售应税消费品(三)消费税纳税人(考点22)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四)消费税税目与税率(考点23)1.消费税税目。现行的消费税税目共有14个,具体如下:(1)烟(2)酒及酒精(3)化妆品(4)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5)鞭炮、焰火(6)成品油(7)汽车轮胎(8)摩托车(9)小汽车(10)高尔夫球具(11)高档手表(12)游艇(13)木制一次性筷子(14)实木地板2.消费税税率(1)税率形式:①比例税率:对供求矛盾突出、价格差异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消费品,采用比例税率。②定额税率:适用于黄酒、啤酒、成品油。③复合税率:适用于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2)最高税率的应用(兼营行为)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按最高税率征税。(五)消费税应纳税额(考点24)1.销售额的确认采用从价定率方法,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取决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和适用税率两个因素。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但不包括下列款项:(1)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该规定与增值税销售额的确定基本是一致的。销售额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其他价外费用,无论是否属于纳税人的收入,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征税。(2)含增值税销售额的换算。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销售量的确认。从量定额,是指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和单位税额计算应纳消费税的一种方法。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在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只有卷烟、白酒采用此种方法计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计算题】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4月销售粮食白酒4000斤,取得销售收入14040元(含增值税)。已知粮食白酒消费税定额税率为0.5元/斤,比例税率为20%。计算该酒厂4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解析】该酒厂4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14040/(1+17%)×20%+4000×0.5=4400(元)4.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扣除(1)以外购的已税消费品为原料连续生产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在计税时可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出售的,不再征收消费税。【计算题】某汽车厂为一般纳税人,某月生产一批轮胎,向外销售取得含税收入额88万元;接受某汽车厂委托加工特制轮胎一批,耗费材料26万元,收取加工费l4万元,无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计算本月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及应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解析】(1)消费税额=88/(1+17%)×3%=2.26(万元)(2)代收代缴消费税额=(26+14)/(1-3%)×3%=1.24(万元)(六)消费税征收管理(考点25)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消费税纳税期限3.消费税纳税地点四、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考点26)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考点27)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企业所得税法》中对“所得”的解释为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三)企业所得税税率(考点28)企业所得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符合税法规定情形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另外,税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考点29)1.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2.不征税收入(例外事项)在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4)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精神,企业内部处置资产,除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不视同销售收入,相关资产的历史成本延续计算。3.免税收入4.准予扣除的项目(1)成本(2)费用(3)税金(4)损失5.不得扣除的项目。下列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以外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非广告性质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6.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税前扣除(新增)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7.亏损弥补。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考点30)1.纳税地点。企业按登记注册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登记注册地是指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住所地。2.纳税期限。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交,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3.纳税申报。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五、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考点31)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考点32)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2.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考点33)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3)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2.个人所得税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如表3-4所示:(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如表3-5所示:(3)稿酬所得适用税率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即只征收70%的税额,其实际税率为14%。(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自2008年10月9日(含)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考点34)补充细化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不含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免税项目。【计算题】小高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合同中约定的月薪4000元,本月单位为其代扣代缴的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合计350元。请计算本月小高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解析】“三险一金”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本月小高的应纳税所得额=4500-350-3500=750(元)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新增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额的计算:(1)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在受赠和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按相关规定处理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0%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考点35)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以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的征收方式。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2.代扣代缴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从所得中扣除应纳税额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一、税务登记(考点36)税务登记的具体工作(开业、变更、注销等)(新版删除内容)(一)开业登记1.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地点。2.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限要求。(30日)3.申报办理税务登记需提供的证件和资料。(二)变更登记(三)停业、复业登记(四)注销登记★(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六)纳税人税种登记(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二、发票开具与管理(考点37)(一)发票的种类1.增值税专用发票2.普通发票3.专业发票(二)发票的开具要求三、纳税申报(考点38)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申报期限内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界定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纳税申报的方式(一)自行申报(二)邮寄申报(三)数据电文申报(四)简易申报(五)其他方式四、税款征收(考点39)(一)查账征收(二)查定征收(三)查验征收(四)定期定额征收(五)核定征收(新增)(六)代扣代缴(七)代收代缴(八)委托征收(九)其他方式五、税务代理(考点40)(一)税务代理的概念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规定的代理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纳税事宜的民事代理行为。(二)税务代理的特点1.中介性。2.法定性。3.自愿性。4.公正性。(三)税务代理的法定业务范围六、税务检查(考点41)新增(一)税务检查的概念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进行称。(二)税务检查的内容(三)税务检查的职责与权限七、税收检查及法律责任新增(一)税收检查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1.税收保全措施2.税收强制执行(二)法律责任(考点42)1.税务违法行政处罚2.税务违法刑事处罚3.税务行政复议八、税务行政复议(考点43)新增(一)复议范围(二)复议管辖(三)行政复议决定谢谢!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主讲老师: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法:

预算法实施条例: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包括总则、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监督和附则等二、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也称为政府预算或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考)1.财力保证作用;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1.一级政府一级预算。2.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为五级,具体为:(1)中央预算;(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这五个级次的预算,除中央预算外,其他四个级次的预算又称为地方预算。(四)国家预算的构成财政部门是具体负责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工作的职能部门按级次分收支管理范围中央预算中央部门地方预算总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各级政府将本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汇总编成的预算预算部门和单位三、预算管理的职权《预算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职权

(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的报告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新大纲以增加)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以下简称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双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3.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4.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5.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考)(1)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2)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3)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4)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5)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1)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2)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3)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4)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5)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1.各部门的职权。(1)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2.各单位的职权。(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2)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3)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根据预演算法规定,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一)预算收入(考)1.按来源划分:(1)税收收入;(90%以上)(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3)专项收入;(4)其他收入。

2.按分享程度划分:(1)中央预算收入;(2)地方预算收入;(3)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二)预算支出1.按照内容划分:(1)经济建设支出;(2)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发展支出;(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4)国防支出;(5)各项补贴支出;(6)其他支出。2.按支出级次划分:(1)中央预算支出;(2)地方预算支出。五、预算组织程序四个环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一)预算的编制1.预算年度——财政年度公历1月1日~12月31日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1)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①法律、法规;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③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④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⑤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2)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①法律、法规;②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③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④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⑤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3.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1)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2)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二)预算的审批1.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2.预算备案3.预算批复(三)预算的执行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四)预算的调整

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人大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的变更。1.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2.预算调整方案的备案3.不属于预算调整的范围六、决算

决算是指对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的执行结果,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决算报告和文字说明。(一)决算草案的编制编制决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二)决算草案的审查批准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七、预决算的监督(一)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1)全国——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2)县级以上——本级和下级;(3)乡、民族乡、镇——本级。(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政府各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预算执行;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财政部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本级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四)各级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第二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部门规章

政府采购地方性规章

构成二、政府采购的概念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一)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我国政府采购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国有企业不属于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二)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政府采购资金为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政府批准的各项收费或基金等。(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由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四)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政府采购的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三、政府采购的原则

三公一诚

1公开透明原则2公平竞争原则3公正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四、政府采购的功能(一)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强化宏观调控(三)活跃市场经济(四)推进反腐倡廉(五)保护民族产业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一)集中采购

代理机构(二)分散采购我国是集中、分散采购相结合六、政府采购当事人

(一)采购人(二)供应商(三)采购代理机构(集中采购机构)七、政府采购方式1.公开招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招标采购单位必须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公告。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

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2.邀请招标(邀请3家以上供应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法律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1)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2)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3.竞争性谈判(与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谈判)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法律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4.单一来源(只有一个供应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法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5.询价采购人向三家以上供货商发出询价单,对一次性报出的价格进行比较,最后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的方式。该种采购方式适用于货物规格、标准单一、现货货源充足而且价格变动幅度比较小的采购项目。八、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二)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1.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2.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三)采购人的内部监督1.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构应公开2.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应符合法定要求(四)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机关、检察机关等(五)政府采购活动的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亦称“国库单一账户”,是指政府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集中收纳和支付所有的财政性资金。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概念: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集合,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出、存储及资金清算活动均在该账户体系中进行。(二)构成(考)1.财政部门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简称国库单一账户);2.财政部门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

每笔支付数额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必须要与单一账户清算。国库会计中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不设置该账户。

3.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4.预算外资金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5.特设专户。

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一)收缴方式1.直接缴库,由缴款单位或者缴款人依法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2.集中汇缴,由征收机关依法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二)收缴程序1.直接缴库程序2.集中汇缴程序四、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一)支付方式1.财政直接支付(1)工资支出、购买支出以及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2.财政授权支付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二)支付程序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1)预算单位申请;(2)财政部门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开具支付令;(3)代理银行划拨资金;(4)资金清算;(5)出具入账通知书;(6)会计处理。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新大纲已删除)(1)预算单位申请月度用款限额;(2)通知支付银行;(3)代理银行办理支付;(4)代理银行办理资金清算;(5)预算单位使用资金。谢谢!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主讲老师: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一)概念(了解)广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二)特征本节新增实践性职业性继承性多样性行业性(三)作用(本节新增)职业道德的作用1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2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四)主要内容(考点)1.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2.诚实守信—对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二、会计职业道德概念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二)特征

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注意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三)作用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3.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三、会计职业道德功能(考点)

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教化功能四、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考点)(一)关系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两者联系密切。1.作用上相互补充、协调2.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3.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二)区别

(考点)1.性质不同(,他律性,自律性)2.作用范围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