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风云录-血战孟良崮_第1页
将军风云录-血战孟良崮_第2页
将军风云录-血战孟良崮_第3页
将军风云录-血战孟良崮_第4页
将军风云录-血战孟良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良崮战役血战社旗一高胡浩瀛血战孟良崮战前形势

战役决策

战役实施

灵甫之死不是后话

一、战前形势

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头八个月内,我人民军队共歼敌71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蒋介石为解决进攻兵力不足的问题,放弃全面进攻计划,重点进攻山东、陕北两个解放区。国民党:集中24个整编师,共计45万人用于进攻山东解放区。而且,“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即整编第七十四师、第十一师和第五军)都调往山东,分别编为3个机动兵团。战法:国民党军将重兵集中到山东战场,并采取了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妄图将华东野战军挤压在胶东狭小地区,并依靠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寻机歼灭之。蒋介石把他最大的赌注压在山东,一场大战即将展开。蒋介石狂妄叫嚣:“三个月解决山东问题”

共产党:

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领导下,共计有9个纵队总兵力27万人;装备落后,但士气高昂。

战法:耍龙灯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军利用解放区“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时南时北,或东或西,有进有退,既打又撤,用高度机动回旋的方法来调动和迷惑敌军。陈毅说这是同敌人“耍龙灯”。实际上是敌我相互试探,寻求战机的过程。我军有连续大捷后的轻敌和急燥情绪,而敌军则有挨打后龟缩一团,集中不好打之实情。电影《南征北战》描绘了当时的情形:华野战士发牢骚:“陈司令的电报嗒嗒嗒,小兵的脚板儿扑扑扑。”

粟裕其人粟裕,是全军唯一一名由普通士兵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高级将领唯一一位中共“天才军事家”称号的获得者。四大野战军之中,毛泽东唯一明令粟裕以“副司令员”身份全权负责军事指挥!开国大将第一人伟人评价……张灵甫简介张灵甫,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903年8月20日生。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张灵甫简介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从此“常胜将军”张灵甫风靡全国。此时,年仅16岁王玉龄;依然冲破家庭阻挠,嫁给了张灵甫。魏碑风格二、战役决策和实施5.10前奏5.11战机

5.12伐谋

5.13偶遇

5.14上山5.15合围5.16血战

5.10前奏五月十日,汤恩伯兵团的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从河阳出动,先头占了苗家区、界湖,有续犯沂水模样。该敌位于敌之右翼,比较暴露。“我们打算首先歼灭该敌并视机打援。”5.11战机5月11日晚,粟裕得到情报:汤恩伯以张灵甫之七十四师为骨干,即将发动一场新的进攻,矛头直指华野指挥部所在地坦埠。粟裕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歼灭敌人一部的战机即将来临。

情报来源之谜1、通讯兵2、密电3、用间

——此人可不简单,没有他的情报就没有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他的事迹后来被拍成了另一部经典战争片《渡江侦查记》,可惜后来牺牲在朝鲜战场。

5.12伐谋《孙子兵法》“上兵伐谋,中兵伐交,下兵伐兵,其下攻城”敌:围魏救赵我:中央突破对中央突破

回电1整编74师1946年6月,张灵甫出任第74军军长(后74军改编为整编第74师),驻南京孝陵卫,卫戍京畿,被称为“御林军”。该军清一色美械装备,长期受美军顾问训练,时称“五大主力中之主力”。(参见《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5集353、354页)

解放战争开始后,张灵甫率整编第74师进攻苏北我华中解放区,连续攻占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等城,倍受蒋介石嘉奖,又两次进犯涟水,使我军蒙受重大损失。

说到这个死对头,离休的前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邹志诚,一脸的感叹,老人当时任我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6团团长。

“他武器好啊!一式的美式装备,一个连12挺机枪。步兵炮兵协同也好,运动快,火力强,打得我们抬不起头。打涟水的时候,一发炮弹落在我前面两三米远,幸亏是沙土,把我推倒五米外…

“他军装(与其他国民党军)也不同,伙食费也高,体力好,冲锋快…

“打淮阴淮安,打涟水,我们都吃了亏。他很能打,如果是其他的国民党军队早就不经打了。邱清泉的第5军也不如他。”

这是当时号称“6纵一霸”的主力团团长五十六年后的话,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吧!

9纵第一次与整编第74师交锋就领教了他的厉害,据9纵淮阴战后的总结说,74师“多采取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或行超越攻击。该敌系蒋军五大主力之一,部队骄傲,攻击精神较旺盛。”“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我阵地一点,掩护步兵攻击,且善于使用小部队,以锥形渗入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敌不善于近战。”(见《华东解放战争纪实》110页)

张灵甫将军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中国职业军人。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队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和胜仗,多次负伤,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孟良崮战役中兵败身死。

张灵甫将军在此之前的其他生平事迹,尤其是张将军在二战期间参与的许多和日寇军队之间正面进行的恶仗和硬仗却知之甚少。张灵甫所在的74军是一只抗日英雄部队,几乎参加了抗战8年内所有国民革命军针对日军的重大战役,毙伤日寇无数,屡挫日军精锐,有全国闻名的德安大捷,被誉为抗日铁军整编74师回电2为何要打74师?!第一、威慑性:歼灭第七十四师,既可以立即挫败敌人的这次作战行动,迅速改变战场态势;又可以给敌人实力上、精神上以最沉重的打击,将宣示我既能歼灭第七十四师,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呢?而且,此次如能将该师歼灭,对我军指战员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第二、突然性:先打较为薄弱之敌或翼侧、孤立之敌,是我军的传统战法;此次,敌挟重兵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法,估计我不是主动后撤就是被突破。我军针锋相对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打最强之第七十四师,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将大奏奇效。第三、局部优势:从兵力对比上来看,敌军在其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总兵力45万人(24个整编师)。但是,集中在我军正面的只有3个整编师;其他国民党军队与第七十四师相距一至二日行程。我军虽然只有九个主力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可是在“孟良崮”这一特定战场,我军已形成10:3的局部优势。此外,第七十四师担负中央突破任务,已进入我主力集结位置的正面,我军部署不需作大的调整,即可在局部对该师形成五比一之绝对优势。

5.12日张灵甫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以国军表现于战:勇者任其自勇,怯者任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赏难尽明,罚每失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

5.13偶遇不期而遇

5.14上山为啥凭啥后手

5.14上山为啥?凭啥后手

古城杀妻

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不轨,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但由于他书法出众,所以反而这段时间反而润笔颇多,南京街头张灵甫书写的招牌店名多如牛毛。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为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更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5.14上山为啥凭啥?后手

5.14上山为啥凭啥后手?

5.15合围天非时地不利人难和

5.15合围天非时地不利人难和

5.15合围天非时地不利人难和

5.15合围天非时地不利人难和

5.16血战国军第1兵团的战斗详报这样描述:“匪军陆续增加,不断扑犯,枪炮如雨,火光冲天。战斗之惨烈,素所未见!万泉山失守后,匪即猛攻雕窝。同时东北麓之匪军蚁聚麋集,于其炽盛火力之下,逐波冲锋,势如潮涌。午间,垛庄方向匪之6纵沿西麓进犯,战况更为紧迫。午后至夜间,匪军更番迫近,我军抵死搏斗,反复冲杀,战斗殊为惨烈!”

74师官兵伤无医,饥无食,渴无水,仍不失王牌军的风范,丝毫未见溃乱,每一阵地都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争夺,防御相反顽强,反冲击仍是相当凌厉,战况之激烈为解放战争以来所罕见。张灵甫预感到已处绝境,曾于15日下午决定突围,首先在飞机掩护下兵分两路向垛庄突围,被6纵击退,再向西突围又被1纵打退,继而向东,虽然夺回雕窝高地,但突围还是被9纵所阻。战至黄昏,汤恩伯通过报话机指示张灵甫向万泉山突围,以求与距离最近的83师会合,但74师此时已无力组织突击了。

5.16血战15日晚22时,陈毅与主攻的几个纵队司令叶飞、许世友等通电话,通报了外线战况,指出如果不能在16日拂晓前拿下孟良崮,那华野全军就将陷入被敌合围的险境,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16日拂晓前拿下孟良崮,陈毅重申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的三大战场纪律!为了防止部队有保存实力之嫌,特意保证在战役结束后补足各部伤亡“你们打掉1千,我给你们补1千,打掉2千,我给你们补2千,那怕纵队打光了,只要把敌人消灭也在所不惜。我给你们补充,恢复你们的番号。谁攻上孟良崮,谁就是英雄!现在只有冲锋,后退就是死亡。”,这在解放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5.16血战16日1时,总攻开始。解放军集中全部炮火猛轰74师阵地,由于74师人员猬集在狭小地区,又没有工事掩蔽,一发炮弹就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战斗队形开始混乱,但当解放军攻击开始后,74师余部仍顽强迎战,与解放军拼刺刀拼手榴弹,很多阵地都是经过白刃肉搏之后才被攻占。天亮后,孟良崮520高地和540高地接连失守。

8时,蒋介石亲自向外线援军下达手令:“山东共匪主力今向我倾巢出犯,此为我军歼灭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机。凡我全体将士应竭尽全力,把握此一战机,万众一心,共同一致,密切联系,协力迈进,齐向当面共军猛攻,务期歼灭共匪,以告慰总理及阵亡将士在天之灵。如有萎靡犹豫,梭巡不前或赴援不力,中途停顿,以致友军危亡,致共匪漏网逃脱,定必以畏匪避战,纵匪害国延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希望奋勉勿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也相继电令各部加速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外线各部哪里还敢保存实力,无不全力赴援,距离74师最近的25师和83师,25师在前几天的战斗中大伤元气,已是强弩之末,再难有进展。83师李天霞知道现在可不是打滑头仗的关头,连预备队也投入了战斗,但在2纵、8纵顽强抗击下,仍然被挡在了包围圈的外面。

外线阻援激战不休,孟良崮地区战斗也紧张进行,陈毅、粟裕对战况非常关心,几乎每隔5分钟就打电话向各主攻纵队询问,主攻各部也意识到情况紧急,奋力突击。中午前后,张灵甫用电台发出遗书:“十余万之匪,向我围攻数日,今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决定与仁杰(74师副师长蔡仁杰)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上报国家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