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区一等奖)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区一等奖)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区一等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01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模式(mú)探索(suǒ)孜孜不倦(zì)B.汲取(xí)儒家(rǔ)根深底固(dì)C.埋没(mò)关键(jiàn)不言而谕(yù)D.肇事(zhào)彷徨(páng)格物致知(zhì)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解析:A项“袖手旁观”的意思是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与句子意思不符。)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是否善于积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B.在老师的鼓励下,使小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C.听她讲话的声音,这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B项缺少主语,去掉“在……下”或“使”;C项“大概”和“左右”重复。)4.下列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不能删除。“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而并非全部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也有个别的除外。(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能删除。“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后就成了考试都得一百分,与实际情况不符。(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不能删除。“最”表示恐慌的程度,“唯一”表示独一无二,都不能去掉。5.(黔南州中考)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B)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A.①④⑤②③B.③②①⑤④C.④⑤③①②D.④③①⑤②02拓展阅读(威海中考)谈独立思考茅盾①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②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③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④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⑤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⑥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⑦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⑧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⑨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⑩“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6.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7.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井底之蛙”比喻孤陋寡闻的人,“应声虫”比喻人云亦云的人,“日驰数百里的驿马”比喻只知埋头苦干的人。8.第⑦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①赞扬模仿自己的幼儿与批评日臻成熟少年的矛盾。②少年能够独立思考时,大人应该表扬与骂他们之间的矛盾。9.请用一句话写出第⑨段的主要观点。“诗礼之家”的培养方法培养不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10.结合全文,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拥有广博的知识、民主的精神、良好的外部环境。03综合性学习11.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诺贝尔奖,九年级(2)班准备出一期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板报设立二个栏目。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两条主要信息。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增设经济)等5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与科学家相继获此荣誉。得奖者中,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8位华裔科学家,还有202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2023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①诺贝尔奖是一项授予在科学及文学、和平、经济等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的奖项。②一百多年来,我国只有2人获此殊荣。(2)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材料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