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语义和语用_第1页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_第2页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_第3页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_第4页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语言的意义①语言意义: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语义学②言语意义: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语用学语言表达就是借助语境用语言符号创造话语,把语言意义转换成言语意义让听话人来理解。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义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从语法结构看,词是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符号。从意义表达看,词是承载意义最基本的单位。词汇(语汇):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集合。词:天、地、人、跑、美丽成语:哗众取宠、掩耳盗铃专名:北京大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吃一堑,长一智惯用性词组:总而言之、也就是说词和词汇的区别词是个体概念单个词是对一类事物的编码词汇是集合概念整个词汇是对现实现象的编码系统词汇的分类基本词汇一般词汇通用词非通用词常用词非常用词古代传承下来的词语新词新语外来词方言词语基本词汇:语言词汇的核心,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主要特点: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一般词汇:除基本词汇以外的词。主要特点: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二、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词的意义理性意义(概念意义)词汇意义附加意义理性意义(概念意义)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①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②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③必须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客观物质现象理性意义主观心理现象主观的观念附加意义依附在理性意义上,不能脱离理性意义而存在。附加意义是一部分词所有的,不是每个词都有附加意义。①感情意义(感情色彩):人们对词义所反映的事物的主观态度。褒义:肯定、赞扬、喜爱贬义:否定、贬斥、厌恶中性:②语体意义(语体色彩):是为适应一定的交际场合、文体或其他交际因素而产生的附加意义或色彩。口语语体色彩政论语体色彩科技语体色彩书面语语体色彩文学语体色彩公文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通用撒气迁怒出气聊天闲谈说话挖苦嘲讽讽刺糟践糟蹋浪费吹牛皮吹嘘说大话好看美丽抽筋儿痉挛小气吝啬小舅子内弟钢蹦儿硬币文学语体色彩:心扉、潺潺、皑皑、袅袅、涟漪、情愫、惆怅、遐思、绿茵茵公文语体色彩:特此、贵校、为盼、予以、兹因、不得、此复、裁定、严禁、论处、事宜、擅自科技语体色彩:因为、之所以、故而、显然、具有、特征、同理、总而言之③象征意义: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喜鹊:汉语:喜庆;捷克语:小偷小摸④理据或内部形式意义:从词的来源上看到的词的命名根据。电视、手套、演员、蝈蝈、门锁、油滑、水泥、洋灰⑤形象色彩:由词的组成成分引起的对词的所指物的联想。石榴红、鸡冠红、血红、火红蚯蚓:earthworm(土虫)、rainworm(雨虫)、mudworm(泥虫)、fishworm(鱼虫)、angleworm(钓鱼虫)⑥联想意义:对词的所指事物的特点产生联想。女人:软弱、胆小、温柔、心细、心软、爱哭商人:油滑、唯利是图农民:勤劳、朴实、见识少、土气石头:硬、凉、不透气雪:洁白、纯洁海:大、深、宽阔土:脏、无价值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性:从同类现象中抽象出了它们共同的且区别于他类现象的本质属性。2、模糊性:词义所反映的对象边界不清楚。3、全民性:虽然语言社团中的人有年龄、性别、阶层、职业等社会身份的差异,但只要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词义概括某类现象的一般性质特征,同时也在确定不同现象的分类。词义的形成一方面以实现现象为基础,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同一语言中与其他词义的相互关系。一、一词多义单义词: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多义词: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本义: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派生意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中心意义:多义词在某个时代中各个意义的核心意义。兵兵器、武器兵士战争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关系。俄语:窗户——冰窟窿——云层中透出的青天——两堂课之间的空当绿色:水果未成熟——年轻无经验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引申。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习:数飞——反复联系、复习、温习眼/eye:人眼——针的窟窿转喻: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Pen:羽毛——笔;China:中国——瓷器Glass:玻璃——玻璃杯法语bureau:毛布——铺毛布的办公桌——有办公桌的办公室——厅/局多义词在实际使用中不会产生混淆,因为上下文可使其中一个意义显示出来,是语言经济性、简明性的具体表现。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同音词: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都相同1、同音异形汉语:长——常——尝;山——删——杉占有——战友:著名——注明英语:sea_see;site_sight_cite2、同音同形汉语:仪表(外表/仪器);角(羊角/一毛)英语:table(桌子/表格);match(火柴/比赛)同音词产生的原因1、偶然相同2、语音变化3、多义词词义分化4、吸收外来词、词语的缩略二、同义关系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理性意义相同的两个或几个词。等义词:理性意义相同的词。同义词近义词:理性意义相近的词。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语词的结果。公尺——米;扩音器——麦克风;知道——晓得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发展趋势:①发生分化,产生细微的意义差别。大夫(口语)——医生(书面语)②淘汰一个,保留一个。米——*公尺等义词甲、乙近义词甲乙非同义关系甲乙非同义关系食品(指称事物的范围小)——食物(范围大)搔(动作用的力小且用手指甲)——挠(用力大一点且用手指)阻止(有强迫义)——制止完全(指各个部分不缺少)——完整(指整体不残缺)近义词在理性意义相同的条件下,在各种附加意义上都可能有差别。1、语体上的差别口语词书面语词爸爸——父亲买卖人——商人死——逝世脚丫子——脚小气——吝啬压根儿——根本衣服——衣裳糟践——浪费口语书面语媳妇——妻子吹牛——吹嘘无语体色彩文学色彩口语色彩horsesteednag2、理据上的差别①理据差别:电扇——电风扇;电脑——计算机;拖把——墩布;星期——礼拜②形象色彩差别:葱心绿——淡绿;条绒——灯心绒;银河——天河;猫头鹰——夜猫子③音译词和意译词:镭射——激光;吉他——六铉琴;麦克风——话筒;沙龙——客厅④来源于不同的方言:知道——晓得;内行——里手;鞋——鞋子;西红柿——番茄3、适用对象上的差别个体/集合集合体车——车辆人——人类河——河流湖——湖泊山——山脉

结婚(可用于男女双方)——成家(只用于男子)好看(具体的人或物,口语)——漂亮(具体的人或物,书面语)——美丽(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抽象的事物)肥(多用于动物)——胖(多用于人)充分(指抽象的事物)——充足(抽象的事物、具体的事物)many(只修饰可数名词)——much(只修饰不可数名词)Few——littleHigh(无生命事物)——tall(有生命事物)4.感情色彩上的差别教师——老师;攻占——攻克;行为——行径;企图——妄图;夸奖——奉承;勇敢——鲁莽;雄心——野心;团结——勾结;顽强——顽固;果断——武断;鼓动——鼓励——煽动;结果——成果——后果;保护——爱护——庇护以下几种情况不应看作同义词第一,不同方言中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不能算同义词。北京:老玉米,棒子呼和浩特:玉茭子洛阳:玉蜀黍成都:玉麦沈阳:包米济南:棒子西安:包谷扬州:玉如书,棒头第二,同一语言或方言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不能算同义词。首——头;足——脚;箸——筷子;舟——船;冠——帽子;吾——我;曰——说第三,同一个词的不同词汇变体不应看作同义词。邮编——邮码;妒嫉——嫉妒;代替——替代;相互——互相多义词可能在不同的意义上与别的词产生同义关系老:死;陈旧;长久(老没见他了);经常;很(~早,~远)快:迅速;锋利Ask:inquire(询问);request(请求);beg(恳求);invite(邀请)三、反义关系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构成反义词的四个条件:第一,两个词具有共同的意义领域。(速度)快——慢(一天的时间)白天——黑夜(贸易行为)买——卖第二,两个词处于同一个轴线的两端。南——北冷——热*南——东*冷——温第三,两个词表示的概念构成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即“是A则非B,是B则非A。”第四,构成反义词聚的两个词必须在语体色彩上一致。丈夫——妻子*丈夫(书面语)——老婆(口语)活——死*活(口语)——逝世(书面语)反义词的三种类型1、绝对反义词:肯定A就必然否定B,否定A就必然肯定B。死——活;单——双;男——女;整体——部分;必然——偶然;合法——非法;白天——黑夜;理想——现实;直接——间接2、相对反义词:肯定A就否定B,但否定A未必就肯定B。轻——重;深——浅;长——短;快——慢;胖——瘦;丑——美;上——下;爱——恨

3、依存反义词:两个词在意义上互相对立,但又互相依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①表示方向和时间南——北;东——西;前——后;左——右;上——下;②表示人际关系老师——学生;房东——房客;丈夫——妻子;债权人——债务人;父母——子女;领导——群众;师傅——徒弟③表示活动教——学;收——支;来——去;开——关;借——还多义词是在各自的某个意义上,而不是所有的意义有反义词。谦虚stupid骄傲cleverdull

自豪clumsy反义词聚受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影响汉语:婆婆——儿媳英语:*mother-in-law——daughter-in-law同义和反义是对立统一的两种现象。城(内城)——郭(外城)皮(有毛)——革(去毛)Many(可数,多)——much(不可数,多)现代汉语的联合式双音复合词就包含同义词的结合和反义词的结合两种类型。简单、困苦、美丽、丰富、英雄教学、呼吸、反正、动静、左右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飞机火车轿车车汽车卡车客车运输工具自行车……船火箭

……

不是所有的下位词都有直接的上位词伯伯伯母叔叔婶婶Uncle舅舅aunt姑姑(汉语?)

姑父

(汉语?)阿姨姨夫舅母钢琴小提琴乐器长笛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要和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关系区别开。卡车方向盘汽车轿车*汽车发动机

……离合器……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要和词义表达的团体和成员的关系或单位和部门的关系区分开。*消防队/消防员(团体——成员)*大学/系(单位——部门)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甲:你喜欢喝什么饮料?乙:茶、咖啡、果汁儿,我都喜欢。语义特征:词的理性意义的区别特征。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叫语义场(semanticfield)。

[军队][在陆地作战][在海上作战][在空中作战]陆军++--海军+-+-空军+--+第三节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Colorlessgreenideassleepfuriously.(无色的绿色的念头在狂怒地睡觉。)词语的搭配受以下两方面支配:①语法规则②语义规则语义规则①语义组合的条件:吃、玩、嗅[+动作][+有生的施动者]②涉及每个语言词义系统的内部义场的特征北京话:吃[+固体食物]上海话:吃[+固体食物][+流体食物][+液体饮料][+气体]③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的“惯用法”Yesterdayafternoon昨天下午Lastnight昨天夜里④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语义结构中谓词和体词的搭配规则就是句子的语义规则。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动作动程性质/状态使动基本语义角色: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物体外围语义角色:工具、方所、时间句子的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句子的语义角色与主语、谓语等句法成分也是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猴子吃了香蕉。(主语:猴子;宾语:香蕉;施事:猴子;受事:香蕉)香蕉被猴子吃了。(主语:香蕉;宾语:无;施事:猴子;受事:香蕉)首先,语义角色必须在句子中体现,因此具体句子中的某个语义角色一定也同时担任句法结构中的某个成分。其次,通观人类语言,施事与主语重合的句子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各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有共性的一面。再者,究竟那些语义觉得可以充任哪些句法成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汉语:鸡不吃了。小王已经送了。三、句法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人称、时、指示——“索引”(index)范畴:根据它们而搜寻到说话时的具体场景。人称:说话者(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主格/宾格/与格)时:说话时(过去/现在/将来)指示:说话者范畴语气: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陈述/疑问/祈使情态: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词义:概念句义:判断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蕴含和预设蕴含通俗地说: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准确地说: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①句子a为真,句子b就一定为真;②句子b为假,句子a就一定为假;③句子a为假,句子b既可为真也可为假;那么,a句义蕴含b句义。

a

b李明买了猕猴桃。李明买了水果。李明感冒了。李明病了。李明批评了张三。张三挨了批评。同一句子可以有几个蕴含。例如:他发表了一篇有关恐龙的论文。他发表了一篇有关古生物的论文。他发表了一篇生物学的论文。他发表了一篇自然科学的论文。他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预设: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个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个句子是该句的预设。准确地说法: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①句子a为真,句子b一定为真;②句子b为假,句子a一定为假;③句子a为假,句子b也仍然为真;那么,b句义是a句义的预设。预设例子:他家的彩电坏了。他家有彩电。李老师住二楼。李老师住楼。小张认为这首诗不错。小张读过这首诗。收废品的又来了。收废品的来过。他把船拴在河边的老柳树上。河边有棵老柳树。蕴含预设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①句子a为真,句子b就一定为真;②句子b为假,句子a就一定为假;③句子a为假,句子b既可为真也可为假;那么,a句义蕴含b句义。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①句子a为真,句子b一定为真;②句子b为假,句子a一定为假;③句子a为假,句子b也仍然为真;那么,b句义是a句义的预设。蕴含和预设的对比:他哥哥买了一台洗衣机。他哥哥买了一台电器。他哥哥买了一台洗衣机。他有哥哥。否定检验法可区别蕴含和预设:如果否定甲时,乙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这是蕴含。他哥哥没买洗衣机。他哥哥没买电器。/他哥哥买了一台电器。如果否定甲时,乙仍然成立,这是预设。他哥哥没买洗衣机。他有哥哥。第四节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