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化学式与化合价【全国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化学式与化合价【全国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化学式与化合价【全国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化学式与化合价【全国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化学式与化合价【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10课时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对金刚石、石墨、C60的初步了解,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知识整理: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3、C60分子:因结构像足球,故名足球烯。它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二、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二者反应经常发生在以煤为燃料的火炉里。(说明: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 装置:如图。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应用: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2Fe2O3+3C高温4Fe+3CO2↑中考导航:本知识块的中考热点有:根据单质碳结构的差异,用结构观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解释一些现象;或以足球烯C60、C70、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为试题背景,推测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碳的化学性质的考查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考查碳的稳定性、可燃性,与H2、CO等物质比较,综合考查其还原性,用碳的有关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目的灵活性会进一步增强,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试题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典型分析:【例题1】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只用石墨做成的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黏土粉末以增加硬度。黏土掺得越多,铅笔就越硬。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笔芯的原料配比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1)硬度最大的铅笔是_________(填标号)。(2)请列举石墨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⑶为减缓温室效应,有同学建议,将普通铅笔的木质杆改为用废纸为原料制作的环保型笔杆。这种做法能减缓温室效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考查同学们理解、加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分析题给信息可知,铅笔芯中黏土含量越多,铅笔芯的硬度就越大。又由题表中数据可知,标号为“2H”的铅笔芯中黏土含量最多,硬度最大。(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等,因此,它可用来做电极、润滑剂等。⑶考查树木的光合作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答案】(1)2H,(2)可作电极或作润滑剂等.⑶减少树木的消耗,树木光合作用吸收CO2【例2】某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⑴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CO2。⑵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⑶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⑷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氧化铁与炭粉反应时,____________过量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玻璃管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质量为52.24g(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为0.48g,氧元素的质最为0.96g。(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出的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问题探究: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属实验探究题,首先应搞清楚,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本题即以“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破”的假设是否正确为实验目的。因此,所设计、进行的第一步实验操作都不能对此目的有影响。因而通纯净、干燥的N2来隔绝空气是正确有效的措施。另外,就是通过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比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因CO2中mc:mo=12:32=3:8,而实验me:m。=0.48:0.96=1:2≠3:8,所以假设不成立。对于出现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矛质的地方,应遵循事实,从实验的每一环节来分析、讨论。【答案】(4)①炭粉②赶尽装置中的空气(或O2)③有CO2生成(6)实验所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与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不相等⑺炭粉过量,可能发生:C+CO22CO(或Fe2O3+3C2Fe+3CO)的副反应中考过关能力训练1.今年5月2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市场上发现假冒的2B铅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笔芯中含有石墨B.铅笔芯是铅做的C.2B铅笔芯可以导电D.铅笔芯在氧气中灼烧能生成CO22.为了增强汽车轮胎的耐磨性,常在制轮胎的橡胶中加入的耐磨物质是()A.石墨粉B.活性炭C.木炭粉D.炭黑3.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4.美国《广告时代》评选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该广告通俗地揭示了钻石的性质是()A.不能导电B.化学性质稳定C.有氧化性D.熔点低5.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技术研究上,合成了直径为0.5nm的碳管,这种碳管组成的材在室温下能够贮存和凝集大量的H2,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材料将为“清洁能源”一一氢气开发和应用提供广阔的前景B.这种材料的贮原理是与氢气发生反应C.这种材料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这种物质与金到石、石墨同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6.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可作冰箱除臭剂B.用炭黑可制墨汁C.用炭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D.C60可应用于超导体7.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A.金属单质B.非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8.在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红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是;如果再向小烧杯中放一些活性炭,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_作用。9.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_____个碳原子。(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10.“轻轨电车”如图所示,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现往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人少许活性炭,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试说明观察到的实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用右图甲和乙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发现从乙装置的导气管口不断有气泡逸出,以为是反应产生的CO2未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于是在乙装置后又连接上丙装置,重新实验,发现丙装置仍不断有气泡逸出,且石灰水未见浑浊。那么从丙装置中逸出的气体是什么呢?请完成下列探究中的有关问题。(1)你认为从丙装置逸出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生成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按下表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操作步骤现象结论①收集一小瓶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丙装置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以上探究,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上述装置还不够完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们在丙装置后再增加一个_______________装置,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标要求: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操作步骤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3.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及“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知识整理: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⑴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⑵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⑷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①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③光合作用的气体肥料;④工业原料:用在制纯碱、尿素和汽水工业上。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⑴温室效应的实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地球变暖,这种现象称“温室效应”。⑵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CO2,另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⑶温室效应的危害: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等。⑷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二、二氧化碳的制法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几点说明:①不能用H2SO4代替盐酸,因为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了碳酸钙与酸的接触,使反应难以进行。②不可用Na2CO3代替大理石,Na2CO3是固体粉末,与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反应。③不可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使CO2不纯。④实验室制得的CO2中往往含有少量HCl气体,如果把这种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将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因为HCl溶于水,使CO2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的CaCO3溶解而生成可溶性的CaCl2。(3)发生装置:选用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发生装置。(4)净化装置:若制取的CO2中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气体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HCl气体),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以除去水蒸气进行干燥)。(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5)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集气瓶中的导管应插到接近集气瓶底部。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三、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⑴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⑵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Fe2O3+3CO高温2Fe+3CO24、检验方法:⑴点燃待检气体,先用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无水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出现白色浑浊物,则该气体为CO。⑵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红色物质,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5、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中考导航:二氧化碳的性质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温室效应问题,学科渗透的综合问题。运用CO2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分析其用途,根据化学现象分析CO2的性质及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问题的考查将迅速升温。二氧化碳的制法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学生对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及除杂过程的熟悉程度,综合实验将是考查的热点,它将集气体的制取、除杂、干燥、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于一体,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一氧化碳的特性是历年中考重点,命题中常将其他气体或单质与一氧化碳组合,比较异同,找出鉴别、分离、除杂的方法;或将气体燃烧,通过对其现象的观察、产物的检验,推断气体的组成,或关于CO对空气污染的处理方法。典型分析:【例题1】下列关于CO2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时不包括该气体B.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解析】此题考查实际生产、生活中CO2对人类的影响。CO2的大量排放,是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B正确。但CO2却不属于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时的气体主要包括SO2、NO2、CO等,不包括CO2,A正确。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可做气肥,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非CO2,而是CO,D错误。【答案】D【例2】[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的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__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吸收CO2的质量大于等质量NaOH吸收CO2的质量。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两组实验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得出二氧化碳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现象的不同。在甲装里中,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出现了浑浊现象,同时气球增大,说明石灰水吸收了二氧化碳气体,但吸收的气体体积不是太大;在乙装置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出现浑浊,但气球的体积却增大很多,说明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很大。【答案】CO2+Ca(OH)2==CaCO3↓+H2O;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NaOH无明显现象;乙;气球体积明显增大。不正确,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小,不能充分吸收CO2。中考过关能力训练1.若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可能会因通风不畅而产生有毒的气体。该气体是()A.CO2B.COC.H2OD.N2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3.有关CO2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B.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一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C.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CO2溶于水显酸性D.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物生成4.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B.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C.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6.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在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7.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为了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应采取下列措施中的()A.用水吸收尾气B.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C.用酒精灯点燃尾气D.用浓硫酸吸收尾气8.将含有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和浓硫酸(假定每步反应完全),最后剩余的气体是()A.氮气B.氮气和氢气C.氮气和二氧化碳D.氢气和二氧化碳9.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采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C.高锰酸钾制氧装置D.-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10.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会发生危险,因此加人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X4CO2+6H2O十2S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B.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C.CO2、S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D.CO不仅能作燃料还可用于冶炼金属1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有气泡产生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C.贝壳逐渐溶解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12.烧开水的壶时间长了会在壶底形成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除去水垢常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没有上述试剂,可选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代替。1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右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用途反映物质性质”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⑴干冰升华时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以作制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⑵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______。14.图12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图12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⑵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⑷图13为某同学用一只废试管(底部有破洞)和一些必要的仪器设计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①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如果要停止产生气体,如何操作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比你选择的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你认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H浓硫酸CO↑+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填序号)进行洗气。(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填字母)。(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反应方程式为。(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作用。16.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填空或简答。⑴甲同学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约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儿CO2,再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你认为甲同学在此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乙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根据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单元过关综合延伸训练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义,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I.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没有毒性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不与水反应2.根据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这一关系,下列用途体现该物质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说明金刚石硬度大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某气体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先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红后变紫5.小明家厨房中有①食盐、②食醋、③酱油④味精、⑤碎鸡蛋壳等,他想做一个家庭小实验,制取并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于是他找来一个玻璃杯和一支蜡烛,小明要完成该实验还应选择上述哪些物品()A.①②B.①②③C.②⑤D.①②⑤6.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氧化二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C.三氧化二碳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D.三氧化二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碱性土壤改良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8.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9.以“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江西省第二届科技活动周在南昌市拉开帷幕。这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也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蔬菜大棚中充入二氧化碳气体,能提高农作物产量B.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C.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而死D.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水就能将水变成汽油10.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A.H2、COB.CO、CH4C.H2、CH4D.CO2、CH11.实验证明点燃的镁条在CO2气体中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碳单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2MgO+CB.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器灭火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只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D.不是一切物质的燃烧都要在空气或氧气中才能进行12.已知在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2H2O22H2O+O2↑)。右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以下实验可用这套装置完成的是()A.用铁和稀硫酸制H2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C.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CO2D.用高锰酸钾制O213.符合如图所示装置图的选项是()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说明CO氧化后的产物是CO2③有效的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④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正确1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B.用纯碱和醋作用生成的气体来熄灭烛光C.用盐酸、石灰水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含有碳酸盐D.在煤炉上放一盆水来防止煤气中毒15.如图所示的烧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Y进入烧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与大气连通)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A.X是CO2,Y是NaOHB.X是O2,Y是稀硫酸C.X是H2,Y是HCI溶液D.X是CO,Y是石灰水二、填空与简答题:16.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为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与理由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17.臭氧层衰竭、酸雨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1)人为的大气污染,使地球外层空间的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减弱了臭氧层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SO2和氮氧化物的污染。请举一例,说明酸雨可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对防止温室效应的一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科学实验证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检验香烟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的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的石灰水,发现①、④变浑浊。试回答:⑴①变浑浊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___________;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图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⑴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验证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请根据图中简述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各写出一条即可):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它们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变化;其中__________被誉为“工业的粮食”。20.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⑴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⑵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21.某兴趣小组利用右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指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2)A、B、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①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_____________气体。如果用C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__端进入(填“c”或“d”),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22.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吗?”[猜想]碳与氧化铜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