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77-2008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标准相比于《GB/T 1677-1981》和《GB/T 1678-1981》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化:
-
标准合并与更新:首先,新标准《GB/T 1677-2008》整合了原《GB/T 1677-1981》和《GB/T 1678-1981》的内容,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测定方法标准,旨在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一致性。
-
测试方法改进:新标准引入或修订了测试方法,可能包括更精确的样品处理步骤、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更明确的计算公式,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具体而言,这可能涉及到了样品前处理的优化、滴定过程的标准化或是终点判定的更加精确化。
-
技术指标调整:《GB/T 1677-2008》可能根据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的需要,对测定范围、精密度要求或允许误差限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增塑剂产品的质量控制需求。
-
术语定义清晰化:新标准在定义部分可能提供了更为清晰、详细的术语解释,确保了标准执行过程中对关键概念的理解一致性和准确性。
-
安全环保要求: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操作人员安全,2008版标准可能增加了关于测试过程中化学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安全指导和环保要求,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遵循。
-
适用范围扩展:新标准或许扩大了适用的增塑剂种类或应用领域,使得更多的产品能够依据此标准进行环氧值的测定,增强了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
标准结构与表述:在标准的结构布局和文字表述上,《GB/T 1677-2008》可能采用了更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准编写规则,提高了标准的可读性和执行效率。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犐犆犛71.100.40;83.040.30
犌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1677—2008
代替GB/T1677—1981,GB/T1678—1981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狀犵狋犺犲犲狆狅狓狔狏犪犾狌犲狅犳狆犾犪狊狋犻犮犻狕犲狉狊
20080618发布2009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犌犅/犜1677—2008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677—1981《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盐酸丙酮法)》和GB/T1678—1981《增塑剂
环氧值的测定(盐酸吡啶法)》。
本标准与GB/T1677—1981和GB/T1678—1981无技术性差异。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州永革化工厂、山西省化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77—1979、GB/T1677—1981;
———GB/T1678—1979、GB/T1678—1981。
Ⅰ
书
犌犅/犜1677—2008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A法适用于环氧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B法适用于在常温下与盐酸丙酮溶液反应不完全的
环氧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ISO63531:1982,
NEQ)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氧值犲狆狅狓狔狏犪犾狌犲
每100g试样中环氧乙烷基中氧的含量,称为环氧值。
4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仅使用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当纯度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
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规定制备。
4.1盐酸[7647010]。
4.2丙酮[67641]。
4.3吡啶[110861]。
4.495%乙醇[64175]。
4.5盐酸吡啶溶液:取盐酸16mL加984mL吡啶,混匀后密闭保存备用。
4.6盐酸丙酮溶液:盐酸和丙酮体积比为1∶40,密闭贮存于玻璃瓶中,备用(现用现配)。
4.7氢氧化钠[1310732]标准滴定溶液:犮(NaOH)=0.01mol/L、犮(NaOH)=0.15mol/L、
犮(NaOH)=0.2mol/L。
4.8酚酞[77098]指示剂:取酚酞1g溶于100mL95%乙醇。
4.9甲酚红。
4.10百里香酚蓝。
4.11混合指示液:
1)0.1%甲酚红溶液:精确称取甲酚红0.1g(精确到0.0002g),加0.1mol/L氢氧化钠26mL,
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贾跃亭辞职申请书
- 入民进申请书
- 公司调档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创新课项目有哪些
- 大学生创业旅游文创项目
- 动画驱动的游戏设计
- 春季营销策略
- 农村建房规划申请书
- 工会会员入会申请书
- 留队申请书模板
- 数字化战略转型-深度研究
- 2025年企业中高层安全第一课: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专题培训
- 英语-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2025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集团限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方案
- 监察部部长岗位职责
-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消防维保服务方案及实施细则
- 影响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主要因素及使用经验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