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述要16600字本文的宗旨
从?马氏文通》开始经过90多年的研究,汉语语法中仍然有许多根本问题未能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给汉语语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底,有必要屏除一切先入之见,从零开始进行细致的元理论分析,弄清语法的本质是什么,语法中必要的概念是什么,各种概念之间有什么依存关系,可能采取的工作方式又是什么。元理论分析必须从一定的若入手。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提出语法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规定了语法的样式,或者说规定了语法模型的一种类型。然后分析在这种定义中假定了哪些东西,那些东西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和语法学者的一些观点,研究可能进一步引入怎样的一些若,推演从每一种若可能得出的结论和可能采取的工作方式。需要表明的是:
1.在元理论分析中,逻辑关系特别是公理系统的一致性是仲裁。任何观点都只是若,没有先天的权威性。即使是公认的观点,不论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只要它跟另外一些已被论证所肯定的观点矛盾,就必须修正。
2.元理论分析要求有系统性,不能断章取义。一种观点可能在某些若之中成立,在某些若之中不成立,这跟它本身对不对无关。要肯定或否认一个观点,就要拿出一个论证系统来,不能贯串成系统的东西无所谓对不对。所以不能孤立地讲哪种观点可行,哪种观点不可行。
3.元理论分析肯定公理系统有多样性。本文只是试图研究为汉语建立语法模型可能采取的一种方式而已,不排斥其他的方式--事实上目前汉语语法模型是太少而不是太多。但是一切语法模型在宣告自身的存在时,都不能不考虑要不要具有系统性。不要系统性、只作零散的部分描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能否定当前短少的是具有系统性的汉语语法模型。
4.本文是关于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报告的选段和缩写。限于篇幅,既不能铺陈语料,也不能全面论述。为了保证有一定的可读性,尽可能不使用技术性的语言,也尽可能简化论证过程。文中语句不详之处,可参看笔者的其他文章。
5.本文从语法的定义开始推理,文中出现的某些命题虽然以往有人提过,但不是以这种论证方式提出来的。所以在本文的论证中肯定或否认的论点在别的场合不一定成立,也不一定不成立,对此本文不打保票。为防引起误会,一般不注出处。
1语法的定义
1.1从传统的定义开始在语言学中,语法可以有多种定义,包含的内容也可以有很大差别。不同语法理论或语法模式的共识是语法描述使用语言中的小单位构成大单位的方式,差别那么主要体现在(Ⅰ)语法中的小单位和大单位是什么东西,(Ⅱ)怎样描述用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组合过程。如果求同存异,则以下传统语法定义所研究的内容仍然是目前各种语法模式的核心局部--至少也是重要的根底。定义G:语法研究词形变化的规那么和用词造句的规那么
1.2语法规那么我们把由定义G确定的语法模型叫作语法模型G。根据定义G,模型G中包含的语法规那么(R)有两种类型:R[,1]:W→W《R[,2]:{W[,1],W[,2],…,W[,n]}→PR[,1]是词形变化规那么,表明怎样由词W求出它的变化形式W《;R[,2]是用词造句规那么,表明怎样由假设干个词{W[,1],W[,2],…,W[,n]}组成一个单位P,P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由词造句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单位,但不是词。[(1)]示例,对于汉语动词“吃〞而言,它在句子中可能出现“吃了〞、“吃着〞、“吃过〞等形式。如果我们把“了、着、过〞看成汉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成分,则由“吃〞产生“吃了〞等形式就可以使用规那么R[,1]:吃→吃了如果我们把“了、着、过〞看作独立的词,则由“吃〞产生“吃了〞等形式就可以使用规那么R[,2]:{吃,了}→吃了
1.3弗雷格原理上述语法规那么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式合成法那么:由左边的各个单位的形式按规那么进行操作,可以得出右边单位的形式;二是意义合成法那么:由左边的各个单位的意义按规那么进行操作,可以得出右边单位的意义。尽管未曾明言,但传统语法实践证明它默认语法模型G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在现代逻辑中,那么以弗雷格(Frege)原理的形式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的一切讨论以此为前提,下文所说每一条规那么都同时具备形式和意义两个局部。但凡只讲a和b可以合成ab,而不讲怎样由a和b的意义生成ab的意义的规那么不予考虑。需要注意,在说W《是W的一个变化形式时,只是说由W的意义可以按一定法那么求出W《的意义,并没有说W和W《的意义完全相等。正如我们不能说英语动词的现在时形式与过去时形式意义完全相同一样,即使把“吃了〞看成“吃〞的变形,也不能说“吃〞和“吃了〞意义完全相同。[(2)]下文把R[,1]和R[,2]合称为造句规那么,用R表示。
2.语法中的“词〞
2.1词和句子的三种关系定义G断言语法模型G中至少包含以下概念:词、句子、词形变化规那么R[,1]和用词造句规那么R[,2]。这就是说它断言(Ⅰ)语言L中有词(W)和句子(S)两种单位,(Ⅱ)假设干词可以遵循一定的规那么(R)合成句子。合成和分解互为逆过程,说a和b可以用规那么合成P,其前提是P可以用规那么《分解为a和b。R和《互为逆规那么。这显然说明,定义G断言有造句规那么R把词组合成句子,也就是断言有析句规那么《把句子分解为词:有R那么有《,有《那么有R。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推论:1)由词通过造句规那么R可以得出句子;同样,由句子通过反向规那么《可以得出词。由1)可知,在词和句子二者之间,从逻辑上讲,只可能有以下三种关系。三种关系确定了三种模型:模型i:词是在前的单位,句子是用词来定义的单位模型ii:词和句子是相互独立的单位,词不用句子定义,句子也不用词定义模型iii:句子是在前的单位,词是用句子定义的单位
2.2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不能由它包含不包含词和包含几个词决定。即使知道何种单位是词,仍然不一定知道何种语言单位是句子。示例,若我们知道汉语中有两个词“鸟〞和“飞〞,也知道它们可以组成“鸟飞〞这个单位,只要我们没有句子的概念,就不能断言它是个句子。这就足以证明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所以模型i是不存在的。虽然句子不是由词导出的概念,但词也不一定是由句子导出的概念。示例当我们把汉语的词定义为字时,它就不是由句子导出的概念。所以模型ii是能存在的。由1)可知,既然规那么R描述从词到句子的过程,则在词和句子各自独立地定义后,它们也就决定了造句规那么系统应该包含哪些规那么。假如把词定义为字,那就要有造句规那么把“蜘〞和“蛛〞合成“蜘蛛〞,同时表明怎样由“蜘〞和“蛛〞的意义求出“蜘蛛〞的意义。所以在模型ii中可能出现哪些造句规那么,事先无法预知。如果事先规定要哪些规那么,不要哪些规那么,那就不能用模型ii。
2.3从句子导出词的概念模型iii要求我们首先确定句子汇合和造句规那么汇合,通过造句规那么汇合中的规那么分解句子,最终得出无法再用规那么予以分解的单位,就是模型iii中的词。--必须重申,本文所提到的规那么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局部。定义G说明,无论能不能给句子下完善的定义,我们都应该能判断哪些语言单位是典型的句子S。由1)可知,定义G断言存在着造句视那么R把词合成句子,也就断言了存在着反向规那么《把句子分解为词,所以模型iii是存在的。在模型iii中,词是由造句规那么系统定义的。如果规那么系统中有把“鸡〞和“蛋〞合成“鸡蛋〞的规那么,“鸡蛋〞就不是词。没有这样的规那么,“鸡蛋〞就是词,它就必须放到词典中作为词条,或者用构词法那么生成。至于到底语法中该不该有这样的造句规那么,那就要由语法规那么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决定。颠扑不破的真理是,语法规那么系统简明,词典和构词法局部就复杂;词典和构词法局部简明,语法规那么系统就复杂。一句话,语法大词典小,词典大语法小。何去何从要由实际需要决定,没有绝对的结论。不过就汉语而言,过去朝大语法方向开展,今后可以试验一下走小语法的路子。原那么如此,具体计划此处不讨论。
3在语法中谈词类
3.1词类和语法规那么的关系如果一条语法规那么只管生成一个具体的句子,示例规那么A只管把“鸟〞和“飞〞合成“鸟飞〞,规那么B只管把“狗〞和“叫〞合成“狗叫〞,则语法中就不会出现词类的概念。事实上造句规那么的一般形式是2)R:{a,b}→ab这里规那么的输入a和b都代表着一批词,这样a和b就分别定义了一个词的汇合。要使用这条规那么,就必须知道a包括哪些词,b包括哪些词。除了极个别的情况,造句规那么中不会出现具体的词。这说明语法中的词类是由造句规那么定义的。
语法中可以包括许多造句规那么,它们也就可以定义许多类词。然而一部可以操作的语法,其造句规那么不会无限多。由2)可知,在ab中两个成分a和b具有一种组合关系,这可说是由规那么R定义了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既跟规那么的形式合成法那么有关,又跟规那么的意义合成法那么有关。假设干造句规那么R[,1],R[,2],…,R[,n]等可以分别定义组合关系r[,1],r[,2],…r[,n]。显然,如果一部语法可以操作,它的规那么系统所定义的组合关系总数n就不会是无限大。但是n的数目可多可少,也有相当的伸缩余地。示例“我的书〞、“老张的书〞、“漂亮的书〞、“买的书〞、“老张买的书〞、“这本书的出版〞等,既可以说是代表六种不同的组合关系,也可以概括为一种定中关系,即:3)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短语这说明造句规那么所确定的组合关系有层次性,假设干较小的组合关系有可能归并为一种较大的组合关系。其次,造句规那么所反映的组合关系跟规那么的意义合成法那么密切相关。示例当a=木头、b=桌子时,由2)生成4){木头,桌子}→木头桌子形式合成法那么看起来是一条,但意义合成法那么却有两条。因为“木头桌子〞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意义是“木头和桌子〞,另一种意义是“木头制成的桌子〞。由于我们要求语法规那么包含形式合成和意义合成两个局部,所以上述规那么的形式合成法那么是{名词,名词}→名•名组合意义合成法那么却可能是i词语[,1]+词语[,2]→并列组合ii定语+中心语→定中短语所以这条规那么实质是两条规那么,第一条规那么定义了并列关系,第二条规那么定义了定中关系。现在问题是在用词组成句子,或者把句子分解为词的过程中,使用的那些规那么(Ⅰ)到底定义了哪些组合关系;(Ⅱ)按照概括程度的不同,那些组合关系可以排列成怎样的一个层次系统;(Ⅲ)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合关系是哪些。
3.2句子成分决定词类尽管目前有多种语法模型,但是从本质上看,它们仍然以传统的几种主要语法关系为根底,所谓语法关系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组合关系。在传统语法中,语法关系对应着句子成分。由主要语法关系所定义的句子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所以在传统语法中句子就是由这些句子成分组成的。使用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得出的各个片断一般也不外乎这些成分。
我们分析句子的组成方式时,只要是把句子分解为假设干片断,然后根据它们的组合关系把它们归纳为有限的几种类型,说句子就是由那些类型的成分组成的,则不论我们怎样归纳句子成分,也不论把句子成分归纳为几种类型,我们都是肯定以下命题:5)句子是由假设干种句子成分组成的[(3)]只要我们肯定5),则就有6):6)词在句子中或者独自充当某种句子成分,或者与其他词组合起来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这说明所谓用词造句实际是用词造句子成分。示例在规那么把“鸟〞和“飞〞组成句子时,把规那么的形式局部和意义局部写成一般形式就是:(附图[图])规那么左边输入的甲类词必须能进入主语范畴,乙类词必须能进入谓语范畴,才有可能通过规那么生成句子。一个词W进入哪一类词决定于它能进入哪个句子成分范畴。打算使用这条规那么,“猫〞就不能进入乙类词,因为它不能作8)i它可以作什么句子成分ii它可以用什么方式作那些句子成分如果在一个语法模型中说要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分词类,或者要根据词的结合能力分词类,则我们已经证明,只要这些话在逻辑上站得住,在划分词类时所讲的词的语法特点或者结合能力就只能是8)i和ii,别无他途。这无疑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把句子分解成假设干片断,不能把那些片断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假设干类型,那就连造句规那么都不存在,更谈不上划分词类。这也就是说,在词类概念之前就存在的是句子和造句规那么系统,是它们决定了词类的存在和划分方式。它们之间的逻辑推演关系是9)句子→造句规那么系统→词类
3.3所谓“兼类〞和词的同一性根据8)确定的两类词W[,1]和W[,2],如果它们没有重合的局部,当然应该分为两类。如果它们有重合的局部W,W中的词既能作A成分,又能作B成分,而且它们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0)i作A成分和B成分意义相同ii作A成分和作B成分意义有所不同,但两种意义之间有转换关系,从它们作一种成分时的意义能推出它们作另一种成分时的意义则W[,1]和W[,2]仍然可以分为两类。即使合为一类(W[,1]+W[,2]),也要注明其中有的词能作A成分,有的词能作B成分,有的词能作A、B两种成分。只有在W占的比例很大,特别是接近W[,1]和W[,2]的100%时,把W[,1]和W[,2]合在一起才可能比拟方便。
成认这个结论,也就否认了以下命题:11)一个词如果意义不变,就可能把它归入一类,而不归入两类事实上我们的结论是,一个词进入一类还是两类,要看它在8)i和ii两方面的表现是不是一类词的共性,这是不能仅由几个词决定的--几个词的共性可以是划分小类的规范。如果汉语的形容词都能作谓语和状语,则它就可以是一类;如果仅有局部形容词能作状语,那就可以把用作状语的形容词归入副词,不必考虑它们用作状语时意义有多大变化。[(4)]事实上,只把它们看作形容词,不肯一分为二,则对于形容词这一类词怎么讲呢《说它们都能作谓语和状语不是事实;说它们都只能作谓语、不能作状语也不是事实;说它们都能作谓语、有的还可以作状语,等于没说。我们的结论还对词的同一性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在语法中,把假设干词形看作同一个词时,必须兼具下述两个条件:12)i它们的意义相同;或者有合乎普遍法那么的转换关系,可以看作同一个意义之下的几个变体ii把它们归为一个词W后,W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在语言中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一类词的共性这就是说,在语法中讲词的同一性,要看(Ⅰ)它们的词形和词义;(Ⅱ)它们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Ⅲ)它们在意义和造句方面的表现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这个结论排除了所谓“兼类〞问题的困扰。即使根据词形和词义说W[,1]和W[,2]是同一个词,只要它们在8)i和ii方面的表现不适合看成同一类词,就可以分归两类。这时大可说它们在语法上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算起细账来,说它们是同一个词的两个分岔和说它是两个词,效果相同。[(5)]
4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4.1主宾语的讨论根底近年关于语言共性和类型学的研究对主语和宾语有较多报告,Comrie曾把构成主语概念的因素归纳为三类;语法关系,语义角色,语用角色。[(6)]一般认为三者有关系,但并不等同。然而迄今为止,既没有证明三者彼此独立,也没有证明三者有什么明确的关系。特别是语法关系,论者只能说英语句子“Itisraining〞中的主语“It〞只有使句子完整化的语法作用,没有明确的语义和语用内容,却不能严格地证明语法关系不是由语义角色和语用角色所衍生的概念。如果我们只知道主语波及三种因素,却不知道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也不知道这三种因素怎样配搭起来构成主语概念,逻辑分析就无法进行。所以本文不能直接使用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定义G本身也不包含关于主语和宾语的论断,所以为了推导主语和宾语的概念必须引入新的若。
4.2事件和事件角色类型如果肯定主语和宾语是句子的成分类型的名称,则在研究句子成分的种类之前,首先需要从句子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方面研究句子的构成方式。假定我们认为一个句子一般都对应着一个事件,则分析句子就要分析事件的结构。事件都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不考虑这两个因素,那就可以说事件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必要的参与者组成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事件中承当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可称为事件角色。示例“吃〞这个事件有吃者和被吃者两个事件角色,“打〞这个事件有打者和被打者两个事件角色,“跑〞这个事件有跑者一个事件角色。在用句子表述每个事件时,就要用动词表示事件的名称,用其他句子成分表示事件的各个角色;相反,在理解一个句子时,动词告诉我们事件的名称,一些句子成分告诉我们事件的各个角色。
这说明,如果句子要表示一个事件,则它的一些句子成分必须表示事件的各个角色,造句规那么也就必须表明事件的各个角色跟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如果甲是吃者,乙是被吃者,用汉语叙述这个事件就可以说“甲吃乙〞,但一般不能说“乙吃甲〞。有时候还可以说“乙甲吃〞,或者简单地说“甲吃〞。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说“甲乙吃〞或“乙吃〞。这些组合方式都需要由造句规那么给出。显然怎样鉴定事件角色与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的对应关系是造句规那么的必要任务。着眼于此,最简单的方法是一一罗列标示。示例可以罗列几个描述“甲吃乙〞事件的句子,逐一标明哪是吃者,哪是被吃者;对“打〞、“跪〞等动词构成的句子也可以这样逐一列举和标示。然而这样做等于一个词一个词地、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给出句子的构成方式,而不是用有普遍性的规那么给出。既然事件角色跟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的对应关系必须由造句规那么给出,则,如果确有造句规那么其物,就必然有下列两个命题:13)在上述表示“甲吃乙〞这个事件的一些句子中,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变形规那么F。一旦知道哪是吃者,哪是被吃者,就可以利用变形规那么F生成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子,它们都能表示这个事件。14)至少对绝大多数事件而言,如果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子都能表示同一个事件,则那些句子之间必然有同样的变形规那么F。
这就是说,用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必然有相当的普遍性,可以总结成适用于所有事件或绝多数事件的造句法那么。举例来说,如果对“吃〞事件而言,用吃者和被吃者可以组成一些句子表示“甲吃乙〞这个事件,则对于“打〞事件而言,也应该可以用相同或相近的方式由打者和被打者组成一些句子表示“甲打乙〞这个事件。这等于说,虽然每一个事件都有自己的事件角色,不同的事件其事件角色一般互不相同,但是它们在造句时必然有假设干根本的组合方式。在这些根本组合方式中,互不相同的事件角色按其造句方式可以辨别为几个类型。[(7)]在那些根本组合方式中,事件角色不能再用“吃者〞、“被吃者〞、“打者〞、“被打者〞这些具体名称,必须使用能代表一类一类角色的通用名称。比方A角色,B角色,C角色,等等。示例我们可以说汉语中“A+动词+B〞和“B+A+动词〞这两个造句方式可以表示同一个事件,则命A=吃者,B=被吃者,规那么表明吃者+“吃〞+被吃者被吃者+吃者+“吃〞可以表示同一个“吃〞事件。而命A=打者,B=被打者,规那么表明打者+“打〞+被打者被打者+打者+“打〞可以表示同一个“打〞事件。事实上这一番论证跟上文关于词类的论证本质相同。把由词组成句子的方式归纳为假设干类型,那些组合类型就决定了词的分类。把由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归纳为假设干类型,那些组合类型就决定了事件角色的分类。
4.3主宾语和事件角色类型除去时间、处所等因素不考虑以外,组成一个事件的参与者最少是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三个。这就是说,即使不考虑更复杂的情况,事件角色类型也至少要有A、B、C三种。这也说明,假设用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这些句子成分表示事件的不同角色类型,这已是对事件角色类型的最大限度的概括。事件角色对应着事件的参与者,所以是语义概念。但这里所说的事件角色类型是根据表示事件参与者的句子成分在造句时的活动方式确定的,它们不是纯正的语义概念。它们跟汉语界所讲的施受关系不同,所以尽管不看句子仅仅看事件就能判断哪个事件角色是施事,哪个事件角色是受事,而一个事件角色进入A、B、C等角色的哪一类,却要看代表它的句子成分在造句时的表现属于哪一个类型才能决定。上文已经论证了语法规那么系统中必须包括的反映事件角色的规那么,否那么句子的形式就不能跟它的意义对应。西方语法中的主宾语概念一般地讲是反映事件角色的。[(8)]“Itisraining〞等例子不仅极为个别,而且究竟能不能说是真正的反例也还需要证明,所以缺乏以否认主宾语反映事件角色的结论。如果我们想让主宾语概念跟事件角色无关,那就必须建立另外的造句规那么陈说用事件角色组成句子的方式,否那么就不能表明在“甲吃乙〞这个事件中甲是吃者,乙是被吃者,更无法表明“甲吃乙〞跟“乙吃甲〞不同--因为二者的差别仅仅是甲和乙的事件角色不同。所以,不考虑事件角色而定义的主宾语实质上是另一种主宾语,它跟西方语法中的主宾语不同,也完全不能取代反映事件角色的主宾语概念。
4.4用事件角色类型定义主宾语如果把主语、宾语跟上文所说的事件角色A、B、C类型结合起来,则有两个事件角色的动词(即二元动词)就可以考虑把一个角色归入主语,把另一个角色归入宾语。仍然用“吃〞事件为例,“甲吃乙〞在汉语中就有下列几种叙述方式需要考虑:“甲吃乙〞,乙甲吃〞,“甲吃〞,“甲乙吃〞,“乙吃〞。由于A、B、C等角色对应事件角色,所以对于同一个事件而言,一个角色只能进入其中的某一类,而不能进入两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吃〞事件中的吃者归入A类,被吃者归入B类,则在由“吃〞组成的句子中有A类表现的成分就是吃者,而不是被吃者。如果我们发现在某些句子中有B类表现的成分是吃者,我们就必须把这些句子跟上述句子分开。这时可以说有两个“吃〞事件,在“吃[,1]〞事件中,吃者是A角色;在“吃[,2]〞事件中,吃者是B角色。
示例,假设规定动词前面的名词短语是A角色,后面的名词短语是B角色,则15)a十个人吃一锅饭b一锅饭吃十个人在15)a中“十个人〞是A角色,在15)b中“十个人〞是B角色。然而“十个人〞始终是吃者。要想防止把第二句中的“十个人〞当成“被吃者〞,就必须把两个“吃〞分开。否那么我们就必须修改A、B角色的定义,允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参与者在一个事件中只能有一种事件角色,它是吃者就不能是被吃者。但是,即使事实上是同一个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也可以把它看成两个事件。这时原来的一个角色就分成两个角色,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示例Fillmore曾提到的贸易事件,本来是同一椿买卖,从买方看是一种情况,从卖方看又是另一种情况。[(9)]由于事件角色跟事件对应,事件角色又只能进入一种角色类型,所以两个角色类型必须对应两个事件角色,要想使同一个参与者具有两个事件角色,也就必须把一个事件分化为两个事件。如果把“吃〞分化为“吃[,1]〞和“吃[,2]〞两个事件,A、B角色的性质就可以单纯些;把“吃〞看成一个事件,A、B角色的性质就复杂些。假设把这里的A、B角色分别命名为主语和宾语,则结论就是:把主语和宾语定义为事件角色类型时,分化动词,主语和宾语的性质就会单纯;不分化动词,主语和宾语的性质就会复杂。
4.5几个具体问题这些结论已经阐明怎样用事件角色类型来定义主宾语概念。示例对于“台上坐着主席团〞而言,如果考虑到“主席团〞的某些性质,愿意把它归入宾语,由于有“台上坐着椅子〞这种句子,就只能说这是两种意义的“坐〞。两种意义之间有什么转换关系,那是另一问题。如果说这个“坐〞跟“张三坐着椅子〞中的“坐〞是同一种意义,由于“主席团〞跟“张三〞是同一种事件角色,就只能把“主席团〞跟“张三〞归为一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述具体的处理办法,只是顺便表明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在所谓“主格•宾格〞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是主语;乃物动词带的那两个论元是主语和宾语。在所谓作格(ergative)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的句法标记跟及物动词的宾语的标记相同。在所谓active类型的语言中,不及物动词所带的那个论元的句法标记一局部跟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一局部跟及物动词的主语相同,于是在汉语中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某些不及物动词句中的论元,示例“台上坐着主席团〞中的“主席团〞,归入宾语,让句子无主呢《看惯了主格•宾格类型的语言,这样做可能不大顺眼。考虑到世界上的语言并不都是同一类型,如果从语法规那么系统上看确有必要,似乎也不必排斥。
第二,采用跟事件角色挂钩的主宾语概念时,如果主语概念只有一个,则一个句子中的两个成分假设所指不同,就不可能都是主语。像“这棵树叶子大〞这种由一元谓词构成的句子,不可能有两个事件角色,“这棵树〞和“叶子〞所指不同,不可能都是主语。其实把这种句子中的“叶子〞看成主语很有问题。因为“叶子〞在这里所指不明,不能成为表述的对象,也不能成为事件角色。单说“叶子大〞,不知它是指全部叶子,还是指某些叶子,不能构成一个具体的命题,它也就不是完整的句子,不能跟有主有谓的完整句混为一类。事实上像“叶子大〞这种组合的功能相当于无主动词组合,不同于典型的句子。[(10)]
第三,汉语中有些动词介于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示例“张三折了一条胳膊〞中的“折〞。从形式上看,“折〞在这里带有两个论元,但事实上“折〞本是不及物动词,跟“吃〞等典型的及物动词不同。所以不能省略“一条胳膊〞,单说“张三折了〞不能成立。“张三折了一条胳膊〞跟上文的“这棵树叶子大〞有相同之处,“这棵树〞跟“叶子〞,“张三〞跟“一条胳膊〞都必须有领属关系。而且单说“一条胳膊折了〞跟“叶子大〞差不多,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可以看作是一元谓词向二元谓词过渡的一种方式,即一元谓词跟它的直接论元结合后,整个组合作为一个新的谓词跟原谓词的间接论元结合。[(11)]它们跟典型的二元事件不同,在典型的二元事件“吃〞中,必有吃者与被吃者双方;而在“大〞或“折〞这种事件中,本质上只是某个东西大,某个东西折了。“这棵树〞和“张三〞是这整个事件的波及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事件角色,也就不是谓词的直接论元。所以这种事件不能说成“这棵树大〞和“张三折了〞,也不能说成“*这棵树我的一棵树叶子大〞和“*张三折了李四的一条胳膊〞。假设把它们归入二元谓词,就需要表明它们跟典型的二元动词有哪些不同;假设把它们归入一元谓词,那么要表明这是某些一元谓词的特殊格式。当然还可以作为一元谓词向二元谓词过渡的一种变形方式,即作为向一元谓词引入间接论元的一种方式。到底采用哪一种处理办法,要看系统的具体需要,不能泛泛而论。只要使用得当,这些方式都行得通。
5关于句子
5.1句子的讨论根底如果说讨论主宾语时,语法的定义不能提供足够的逻辑论据,本文已不得不从句子跟它所描述的事件、句子成分跟事件参与者的关系入手,则研究句子是什么时,就更不能依靠语法的定义G;因为在定义G中,句子是未予定义的根本词项。本文不得不尝试从语言的功能方面引入若,探索句子的概念。如果我们认为相互讲话时,每个人每次所说的一段完整的话至少也要包含一个句子,则一个句子显然可以是一个音素、一个词或一些词的组合--因为它们在一定场合下都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答话。既然如此,句子就只能由它在实际场合的功能来确定,而不能由它包含多少个词来确定。
这说明句子不是可由其实际出现的词语的组合方式来定义的单位,即不是一个表层结构单位。如果说短语是表层结构单位,那就可以得出结论:句子和短语的区别在于句子不是表层结构单位,而短语是表层结构单位。所以比拟句子和短语的表层结构没有意义。这样讲是说句子的表层结构是个变量,它的最小值可能是一个音素,它的最大值在理论上讲没有上界。但是如上文所说,由于分解句子时无论把它分解为多少个片断,最终我们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为有限的几种组合关系,所以句子的表层结构中所能包含的语法关系(即组合关系)却有最大值,那就是通过造句规那么所确定下来的成分与成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组合关系的总数。
5.2句子和它的信息量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以外,句子的交际功能首先决定于它所传达的信息量。这个信息量跟它包含的所有的词的信息量的总和没有必然的关系。独词句“火!〞、“飞机!〞等作为句子,其信息量不等于单词“火〞、“飞机〞的固有信息量。而单词“火〞、“飞机〞的固有信息量也不能构成句子。听话人把“飞机!〞作为句子时,“飞机〞传达的信息是“看飞机!、“飞机来了!〞等等,绝不是仅仅指飞机这种东西而已。如果我们认为独词句中的“飞机〞跟单词一样,仍然指一种事物,则显然是听话人给它增补了另外一些信息后才当作句子接受下来。假设不给它增补必要的信息,他就不会把它当作句子。
在一个跟飞机没有任何联系的场合说“飞机〞,听话人绝不会认为它是句子,一定要问“飞机怎么了《〞或“你说飞机干什么《〞。如果我们把词语在所有的场合下都能传达的那一局部信息叫作词语的固有信息量(I),把词语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传达的信息量叫作词语的场合信息量(I[,1]),把听话人根据语境给词语增补的那一局部信息量叫作场合信息增量(I[,2]),则显然有等式:[(12)]16)I=I[,1]-I[,2]上文的论证说明句子所传达的信息量是它所包含的词语的固有信息量的总和与场合增量的和。一般讲来,不是一个单词的固有信息量就能形成句子,而是它的场合信息增量使它实际传达的信息到达了句子的信息量水平,它才成为句子。所以,要研究句子的概念,就必须研究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既然一个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无限长,则句子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可以无限大。但是,因为句子必须包含一些词语,所以句子传达的信息量不会无限小。假设用Si表示用在具体场合的句子,用I(Si)表示Si所传达的信息,则在各种场合下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句子就组成语言的句子汇合{S[,1],S[,2],…},而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构成信息汇合{I(S[,1]),I(S[,2]),…}。现在需要研究I(S[,1]),I(S[,2]),……等信息汇合有没有公共的交集I(S)。
5.3句子的三个必要信息范畴由于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可以自由地使用不同词语,所以从每个句子的信息汇合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角度看,两个句子可能没有任何公共信息。示例在“张三走路〞和“李四睡觉〞中,张三和李四是不同的人,走路和睡觉是不同的行为,都不相同。但从句子中包含的信息属于哪些范畴方面看,这两个句子都包含人物信息和行为信息,而且人物都是谓词的论元,所以这两个句子包含的信息范畴相同。要研究I(S[,1]),I(S[,2])等信息汇合有没有公共交集I(S),就要从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范畴方面考察,而不是从具体信息方面考察。我们可以看到I(S)至少包括三种信息范畴。
第一种是谓词及论元范畴。上文已经假定句子跟事件对应,事件由谓词表示,事件参与者由论元表示,则句子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有谓词和它的全部必要论元。如果一个谓词P是二元谓词,则在由P组成的句子中仅给出一个论元就不够,听话人听到这样的句子就要从高低文中找出所欠缺的论元作为信息增量增补进去。示例“吃〞一般是二元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施工与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合同3篇
- 2024年支模架租赁及施工安全培训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商铺委托租赁与共享经济合作协议3篇
- 供水企业安全操作指引
- 建筑智能化净化施工合同
- 型材耐热水性检测合同
- 项目执行监控指南
- 林业项目招投标制度优化
-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归档
- 2024年茶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合同3篇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表格
- 2023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人培方案(普招)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理论力学(山东科技大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北师大版九下《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
- 切断机液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MOOC 人工智能导论-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题-100题-竖式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指南
- 第1课 《蓼莪》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大学语文(第四版)》(高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