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变迁研究_第1页
经济制度变迁研究_第2页
经济制度变迁研究_第3页
经济制度变迁研究_第4页
经济制度变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3级政经专业罗龙主要内容欧洲经济制度发展变迁(以英法为例)美国经济制度发展变迁日本经济制度发展变迁中国经济制度发展变迁参考文献欧洲经济制度发展变迁远古时代农民耕种单田制,后到8世纪莱茵河和塞纳河畔发展为三圃制轮作。经历边疆运动之后,到了中世纪早起,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制度是领主和依附农结合在一起的领地制。领地制“领地制的持有者是国王、教会和贵族,他们借助于一定制度支配大地产,这个制度的特点就是财产和劳动分开;领主自己并不经营他的地产,而是使用依附农,他把土地转让给农民使用,农民为此要缴纳赋税、服徭役”。随着15世纪世袭租赁制的出现,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开始向开放经济转化,自然经济开始向商业经济过渡。城市制度中世纪的商业发展对当时社会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影响。由于商业和商人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以土地为基础的庄园制度发生了变化。经过城市公社革命之后,出现了独立于领主和国王的城市,出现先了新的城市制度:(1)市民摆脱了对原领主的种种人身依附。(2)人身的自由带来的土地的自由,城市居民占有土地,不需负担沉重的劳役,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不受领主审判,只需每年缴纳一定的货币地租。(3)城市大都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部司法权,市民犯法领主不能干涉,只能由城市的法庭按照城市法来处理。重商主义民族国家兴起之后,重商主义开始盛行。英国重商主义表现: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内奖掖工商、发展航运、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对外则加紧殖民掠夺,大力推进商业活动。法国重商主义表现:法国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而只有工艺品,特别是奢侈品,才能从国外带回货币。于是,手工工场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普鲁士重商主义:表现为官房主义重商主义促进了工业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基础英国的崛起农奴制时代的英国经济特征:维兰(Villein):农奴•自由佃农(Freeholder)•边农(Cottar)•独立小农(Yeoman)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式道路英国土地制度的革命:圈地运动

第一阶段:15世纪末-16世纪30年代:界定公有地和份地第二阶段:16世纪30年代-16世纪末:消灭寺院故地占有制第三阶段:16世纪末至资产阶级革命前:所圈土地已不是单纯作为牧羊场了第四阶段:资产阶级革命后至19世纪上半叶:“国会圈地”时代

英国的重商主义思想和措施对外贸易中“奖出限入”的保护主义政策在国内消费领域颁布戒奢崇俭的法令大力进行殖民扩张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和扶植航海业与转口贸易重商主义促进英国摆脱农本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17世纪至18世纪初,为英国经济制度建立的关键时期:1.保护财产和合同:1679年《人身保护法》2.保护消费者:商品检疫制度3.保护发明者和投资者:专利法和取缔证券投机法4.保护劳动者:工厂法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国订立互惠关税协定,废止所有输出品的限制,1813年,英国解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1846年废除谷物条例,1849年废止航海条例。一系列事件,成为了英国自由贸易建立的里程碑。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优越性。(2)工业革命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英国经济制度特点以私人资本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经济决策结构高度分散,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主要配置方式,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范围和程度较为有限的现代自由型市场经济。法国渐进工业化中的经济制度不同于英国的法国路线:大革命前的经济改革:重农主义和财政改革杜尔阁是重农学派经济学家。1774年他担任法国财政总长,以重农学说为依据,推行了一系列改革:1.整理财政;2.开放麦禁;3.限制行会与废止徭役;4.取消一切特权,实现纳税公平原则。雅各宾时期经济政策:1、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面临严峻的内外危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成为打击封建势力和争取农民支持以挽救革命的重要手段。3、雅各宾派1793年颁布法令,逃亡贵族的土地一律没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贵族地主在最近200年内从农村公社中夺占的一切土地,应当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进行分配。这样,数十万农民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还无条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拿破仑时期经济政策:1.其中心任务是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保护关税政策,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阻止外国工业品进入法国市场;另一方面对本国工商企业给予种种帮助,如拨款补助,发给津贴,进行国家订货,奖励使用机器,开展竞赛活动,实行专利权制度,举办博览会等。2.积极发展对外贸易。3.努力提高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农业进行了许多改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下的勃鲁姆改革三个关于工人的重要社会法:每周四十小时法;工资照付的假期法;集体合同法。改善人民和中小阶层社会生活的有关法案:提高国家公务员工资;增加复员军人抚恤金;给小商人优惠贷款;修改社会保险;对农民多子女家庭补贴等。军火工业、铁路的国有化,为科学、文化增加贷款。90年代改革受制于了80年代的经济滞胀(滞胀原因:国有化、石油危机)90年开始经济改革:国有企业私有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技术法国现现行经济体制特点实行市场经济与国家计划相结合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国家与企业、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着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美国经济制度发展变迁独立前的经济制度:带有依附性的资本主义经济独立后的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制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着黑奴制南北战争后的经济制度: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南方经济结构向资本主义农业缓慢转化近代工业化时期(1877—1898)由自由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到局部时期和部门的国家干预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罗斯福新政大力发展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战后时期: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为主的长期财政赤字政策,同时实行双重利率的廉价货币政策,以及在和平时期对工资和物价的非强制性管制反对新政传统的初步尝试:尼克松最初尝试走一条完全不同于新政的保守主义路线,试图对经济、社会福利和政府体制进行大规模改革。在经济政策上,他几度采取反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社会福利上,他削减“伟大社会”项目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美联储追求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均衡。实行“中性”货币政策,经济运行过热就实行紧缩政策,经济衰退就放松,围绕经济实际增长率而变化利率,进行调控。美国现行经济制度特点“企业自主型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排列顺序,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体制关系的重点,是突出强调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利的保障,即保证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有效性日本经济制度发展变迁最初的货币经济: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开始实行公民公地制(具体而言是模仿中国唐代均田制的班田制及对应的户籍制度)。由此日本古代国家正式建立。中世日本的经济:到1000年,政府甚至不再发行货币,货币逐渐消失。当时大米甚至是人们主要的交易媒介。自丰臣秀吉年代开始,日本政府认为对外贸易可能会为日本政府自身带来威胁,乃先于1633年正式颁布锁国令,再于1639年,只容许日本人在长崎出岛进行贸易。江户时代的经济制度:江户时代的经济制度是一种封建的小农经济。基本的生产关系为各藩领主直接控制广大农民,农民为领主耕种一块世袭土地,并交纳一定量的实物地租和贡米。这种被称为“本百姓”的自耕农,是德川幕府时代幕藩体制的主要经济基础。明治时代的维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引进了西方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和金融制度等的经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制度:(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实行“战时管制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完全置于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二次大战结束后,一直到1952年基本实现经济复兴为止,在美国占领军控制下的日本政府仍然高度集中地控制国民经济,实行“统制经济体制”。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之后,日本才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是,政府并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政府主导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经济制度发展变迁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土地制度赋役制度近现代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特征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2、均田制:(7次均田)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内容:1.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2.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3.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与作用:1.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2.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3.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3、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1、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奴隶制社会,劳役制地租。春秋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形态下的赋役制度。2、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土地和户籍为依据的赋役制度。3、西汉初期的赋役制度赋役制度的构成:田租、人头税(口赋,“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徭役。4、曹魏时期的赋役制度(屯田)曹魏时期,对屯田客实行分成制地租对自耕农,于建安九年(204年)推行户调制曹魏的户调制,废止了汉代实行的口赋、算赋等人头税,改以户为征收单位;改分成制地租为定额地租。5、隋朝的租调力役制一床每岁出租3石,调绢1匹(4丈)、绵3两,或调布1端(5丈)、麻3斤。丁男岁服役1月。开皇三年(583年),减调1匹为2丈。男子自二十一岁起,岁服役20天。开皇十五年(590年),令“民年五十,免役收庸。”6、唐前期的租庸调法和中后期的两税法7、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地丁银、丁随地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圣祖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诏令。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人丁24621334口、丁银335万余两),作为永久定额。今后再滋生人丁,不增加丁银额。近现代经济制度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公常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和佃农、雇农并存。民国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是:土地占有极为不均,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农民土地很少或没有土地;地租赋税沉重;商业资本、高利贷活动猖獗。新中国经济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历程:土地革命时期: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战时期: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即实行“二五减租”和“分半减息”(见减租减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决定改变土地政策,即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过去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经济制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制度变革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第二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改造;第三步、建立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