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数字广告营收达350亿美元_第1页
2012年美国数字广告营收达350亿美元_第2页
2012年美国数字广告营收达350亿美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美国数字广告营收达350亿美元

数字广告呈上升态势数字广告为美国媒体发展带来巨大收益。据因特网结构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数字广告营收达到350亿美元。数字广告数量已经占据媒体总广告数(包括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的五分之一。对于大型传媒公司而言,超过三分之一的投入给了线上广告。电视依然是最为主要的广告推广模式,其次是线上广告、印刷品广告、广播和户外广告。另一方面,来自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报纸广告收入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同样一份来自尼尔森的数据表明自去年5月至今年5月,电视广告收入已经呈现负增长态势,前景堪忧。与之相反的是,视频广告的收入正在逐步提升。无论是netflix、Youtube还是Hulu,均表现出昂扬上升趋势。在线广告中,谷歌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脸谱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收入已经超过了AOL、雅虎以及微软。这也使得谷歌、脸谱和其他新兴公司在营收方面成为赢家。社交网络成用户新宠美国人现在在社交网站上花费的时间要高于门户网站。2011年12月的数据显示,美国用户平均每天花费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超过25分钟,花费在门户网站上的时间则不足20分钟。目前世界有七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脸谱,从2009年开始,使用脸谱人数开始明显提升,至今年第二季度,日活跃用户数已超过5亿。那么,脸谱未来会超过谷歌么?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谷歌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广告产品。谷歌就像是在商店里做广告,而脸谱则更像是在派对中做广告。同时,谷歌为电子商务网站贡献了多于80%的流量,远超过雅虎、脸谱、推特等。此外,电子商务持续发展,并且呈现出很快的发展速度。2011年电商市场份额达到4.5万亿美元,新兴纯电商企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崭露头角。移动时代到来2011年,智能手机销量超过了个人电脑销量。自2009年开始,平板电脑销量逐年上涨。目前,个人电脑销量处于停滞阶段,平板电脑包括电子书阅读器销量在未来也将持续增长并超过个人电脑销量。同时,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增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销量的进一步提高,个人电脑销量会遇到阻碍,因此有理由相信,移动时代将要到来。那么,在这场移动革命中将何去何从?从全球视野来看,美国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功能手机与智能手机拥有者依然分庭抗礼。2011年5月,美国的功能手机持有率依然超过智能手机持有率13个百分点,到今年2月,智能手机持有率已经达到46%,高于功能手机5个百分点。但是,在超过50%的占有率后,智能手机的持有量增速便有所放缓,特别是自去年第四季度后,智能手机用户增长率持续下降。智能手机无法渗透的大部分用户来自于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智能手机持有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重心在中国,中国市场已经占据智能手机销售量的四分之一。人们真正用手机做的是在电脑上完成不了的事情。游戏《愤怒的小鸟》下载量已经超过10亿,Instagram在两年内用户数达到1亿。用户开始使用移动设备购买更多的内容,无论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在浏览新闻与社交方面所占比例均处在领先位置。如此说来,移动广告应该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事实并不尽如人意,广告投入与用户在该设备停留时间不成比例成为阻碍移动广告发展的鸿沟,占据用户停留时间十分之一的手机目前广告投入只占总投入的1%,造成这种比例失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机屏幕太小了。目前,手机的营收能力依然低于电脑。以腾讯为例,手机每用户平均收入为17.61美元,电脑用户则高达58.95美元。总体来说,移动广告在数字广告中所占比例依然较小,并在发展的最初5年中落后于电视与网络广告。应用使用量超过浏览器应用下载量在疯狂增长,以苹果商店为例,按目前的速度,今年年末可以达到450亿次的下载量。人们开始倾向于在应用而不是浏览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2011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人们每天花在应用上的时间为94分钟,比浏览器多22分钟,目前这种差距还在逐步扩大。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手机应用市场份额提高速度很快,但整体来说规模依然较小,因为89%的应用是免费的,“免费增值”模式依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模式。此外,游戏成为赚钱的最佳手段,而手机也开始成为游戏平台。目前,手机平台呈现安卓与苹果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