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材分析_第1页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材分析_第2页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材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材分析有的垃圾弃之为害,用之是宝。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可回收的垃圾中主要以纸、金属、塑料、玻璃为主。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好的纸张是木材做成的,我国每年流失废纸约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约6~33万公顷。而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千克,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建一座回收中心对于这个回收中心,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表面上是一个垃圾回收中心,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参与研讨的热情会更高涨。首先,课前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来几种平时会被扔掉、但实际上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由于学生对哪些材质的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还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前准备时可通过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然后将这些收集到的物品以大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观察这些物品中以哪几种材质为主,它们一般都来自哪里,再按制作的材料归类,最后统计出每一类的数量。面对这么多可以回收、而且已经初步进行分类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才能确保它们真正成为资源呢?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怎样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的问题。教材只提示了要按材料的类别做几个分类回收箱,制作适当的图片贴在回收箱上。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前期分类太细会导致回收箱数量太多,使用起来比较烦琐;分类太粗则不利于资源的再利用。除了制作形象的标志贴在回收箱上外,还可以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便于使用者正确分类放置。在制作回收箱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废弃材料,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考虑到规格同一、外观整洁。在安置回收箱方面也值得探讨一下:依据学校实情,回收箱适合放在哪里?谁负责管理?如何管理?回收来的资源该怎么办?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这部分内容需要延伸到课外,难点在于能否坚持,若能发展到以孩子带动家庭、以学生带动班级和学校改掉混装混倒垃圾的坏习惯,坚持回收可再利用资源,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第二单元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有哪些?如何回收再利用?这是学生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教材安排以报告会的形式来探讨、研究。首先,要求每个小组选择玻璃、金属、纸和塑料这4类最常见的回收垃圾中的一类,通过图书、网络、向父母咨询等途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整理,向大家介绍回收利用某种材料的方法和带来的好处。教材以介绍生产再生玻璃成本低及其原因为范例,学生可以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原材料)、节约能源(煤、油、电等)、减少污染等方面去收集资料,可侧重于有关数据的收集,非常有说服力。教师也应对这4类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的有关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专家计算出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如下:废纸约1500吨,若回收再造可产生1200吨好纸,节约木材6000立方米,少用纯碱360吨,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电77万度;废塑料:约1500~2000吨,若回收炼油,理论上可节约50万升无铅汽油、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三万辆小轿车行驶100千米;废泡沫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废玻璃约1500吨,若回收制造玻璃,可节约石英砂100万吨,少用纯碱375吨,节约长石粉90吨,煤炭15万吨,节电60万度;废织物600吨,可用于造纸等;废金属180吨;废电池约30万只,其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后可以从中提取锌、铜和其他有用物质。虽然这些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是否值得回收还得从回收利用和原材料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垃圾处理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教材通过卡通人物之口说:“如果回收利用花的钱更多,那就不值得了。”教材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展示给大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可回收的材料有没有共有的回收标志,这个标志出现在哪个部位?是怎样的?有什么含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地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物品。教材中出示了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最后,教材要求学生讨论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