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门票制定_第1页
旅游景区门票制定_第2页
旅游景区门票制定_第3页
旅游景区门票制定_第4页
旅游景区门票制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景区如何制定合理门票价格,提高收益?小组成员:胡晓

王兆博张文志马昀璐左自婷耿梅

市场营销14.1目录从经济学角度看涨价以及如何制定门票价格,提高收益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以及背后的原因12Part1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

我国旅游景区收费泛滥,部分景区门票价格过高,涨幅过大。但凡是有一些地方特色的地方,都会被开发成所谓的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制定缺乏依据,违背了让大众享受旅游景区发展成果的原则。以重庆市5A景区门票价格为例,从2008年到2012年,价格涨幅最高达到140%,且门票价格偏高,多在100元以上。(2008年、2012年重庆景区门票价格及涨幅表)(一)部分景区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不断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大热,许多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提高景区的竞争力不断完善景区的硬件设施,景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之相应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景区的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增加的成本,势必要通过门票收入来收回,因此,旅游景区门票的价格不断上升。(二)当地过分依赖于景区收入,不考虑市场需求

景区门票收益来自门票价格与游客数量的乘积,即R=PQ。从公式表面上看,P(门票价格)提高,R(门票收益)就会提高。而收益越高,对于当地的财政收入越有利。

但在实际中,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与游客数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增加,游客数量减少。那么,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会带来多大程度的游客数量下降呢?这需要考虑景区门票的需求价格弹性。旅游景区大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产品,门票价格上涨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减少。价格现状背后的原因(三)旅游部门对于门票价格的监管不严

2013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旅游法》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作为景区调整门票的相关者,游客提出的意见本应成为最终决策的重要标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游客参与程度有多高、提出的意见能否被采纳,各地标准不一。

(四)旅游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

Part2从经济学角度看旅游景区门票涨价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运行的动力,它们决定了每件物品的产量及其出售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是供需理论。如上图,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价格

如上图所示,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是,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S2SS1D0数量

供求定理下的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某种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这种物品。Q2QQ1P2PP1E1EE2

国内一些景点大幅度提高了门票价格,使老百姓出游的消费支出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老百姓的旅游需求,不利于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下图所示,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相交于均衡点E,E点对应的价格和数量就是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门票价格在P点运行时,能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但是随着门票价格的上升,门票价格P1远远大于均衡价格P,在这个新的价格下,旅游需求为Q3,供给数量为Q1,则会产生供给的过剩Q1-Q3。价格数量SDEE1P1P0Q3QQ1E3门票价格平【过剩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供求之间达到一种新平衡。如右图所示,E1为均衡点。前面提到过旅游需求是一种弹性较大的需求,势必会导致人们旅游需求的减少,则需求曲线移到D1,此时E2是新的均衡点。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即生产过剩。如果旅游门票价格降低至P2,则刚好是新的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下,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都达到最大化,从而实现整个市场效率最大化。所以,过高的旅游门票价格是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的。0价格数量过剩SDD1Q1Q2Q3P2P1E3E1E2资源价值成本投入市场供求服务质量景区性质制定门票价格应从这五个维度考虑除了从以上这几个维度考虑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需要注意:1.国家应该对于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旅游景点,进行扶持和拨款。旅游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