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三个视频_第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三个视频_第2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三个视频_第3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三个视频_第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三个视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区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于平坦。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产生热岛、雨岛、雾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污染物带回城区。产生雾霾。水文破坏河网系统,影响局部水循环排水不畅,暴雨时造成城市内涝,残留河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物种单一,生态脆弱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你学会了吗?观看下面一组图片,思考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不合理的活动,对地形地貌会产生什么影响?主动参与质疑创新城市化过程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开挖坡脚破坏植被山体上部违法建房重庆山体滑坡里约热内卢滑坡①人为开挖坡脚,使山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②山体上部建房堆载,加大重力;③爆破、砍伐植被等使岩体松散破碎----------------产生滑坡、泥石流城市化过程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你做对了吗?思考讨论如何减轻热岛效应?(提示:从热的原因,如何降热等角度考虑)案例探究: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①控制城市人口、建筑物密度——建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如: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集中供热等。③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

……等等材料: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由于城市的生产生活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主动参与质疑创新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公交车·桃花潭水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观看一段微课,边看边记录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5.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疏浚河道④兴建污水处理厂⑤完善排水系统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4.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是()A.①B.②C.③D.④思考后小组讨论AC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牛刀小试国办发〔2015〕7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海绵城市标要求。2、海绵城市——整体性思维解决城市问题传统模式海绵城市“快排”“渗、滞、蓄、净、用、排”下渗下渗减排集蓄利用>80%排放<40%排放蒸发蒸发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自主学习区你学会了吗?看下面一组图片思考: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病有那些?为城市把把脉吧怎么样?城市到底都得了那些病?

讨论交通拥挤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讨论后交流总结)

材料:

伴随着“出门坐汽车”“走路不用腿”的新时代的降临,然而一个“堵”字,业已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通病。有人调侃道:首都成了“首堵”,广州成了“大停车场”。买车原本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谁曾想如今却总是遭遇寸步难移的无奈。典例:原因:1机动车数量增长2道路规划不合理3交通安全意识淡薄4交通管理不到位5公交发展迟缓,市民出行不便交通拥挤的原因及对策建议:1加快交通道路建设2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3鼓励乘坐公交车4加大道路安全教育典例:城市化问题及应对措施对照完善一下导学案中的内容教师点睛(1)控制城市人口增长(2)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3)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4)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5)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为城市病开一个药方吧!材料:“拆墙透绿”又称“破墙透绿”一些城市为美化环境,将沿街有花园的房屋原先实心的围墙拆除,改造成镂空的墙,使墙内的绿化透露出来。有助于绿化美化,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描绘出了“十三五”乃至未来的中国城市发展规划的新蓝图,一时间成为广大市民和媒体争相讨论的热点。注:对于建设开放小区的问题,分为支持和不支持两个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小组长记录下本组讨论后给出的理由,时间两分钟,然后交流承接:同学们的理由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对如何治理城市病这个问题本身就处在不断地探索中,生活中就是需要这种探索精神,但是无论支持那个观点,大家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美好,这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